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五丹胃福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12例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五丹胃福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Hp根除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胃脘胀痛、痛窜两胁、情志不畅、嗳气积分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53/56),高于对照组的76.79%(4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1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丹胃福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四联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复发情况。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消化性溃疡愈合、Hp根除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溃疡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p根除率为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3.33%、11.67%,两组Hp根除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率高、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四联疗法联合口腔洁治根除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初治者的疗效.方法 246例合并胃及口腔Hp感染初治消化性溃疡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123例患者予泮托拉唑+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治疗;试验组12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给予口腔洁治处理.两组患者均完成2周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4周对两组患者胃及口腔Hp根除情况进行评估.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评估两组患者胃及口腔Hp感染复发率.结果 治疗结束4周时,试验组和对照组胃Hp根除率分别为91.06%和7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口腔Hp根除率分67.48%高于对照组44.72%(P<0.05).随访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胃Hp感染复发率分别为24.11%和4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口腔Hp感染复发率41.96%低于对照组74.23%(P<0.05).结论 口腔洁治可提高四联疗法根除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和口腔Hp的临床疗效,减少胃和口腔Hp感染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Cb)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b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胃泌素、胃动素水平,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胃部炎症反应,提高胃动力和Hp根除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四联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四联疗法联合口腔洁治对胃溃疡患者胃幽门螺杆菌(Hp)根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门诊就诊的胃溃疡患者120例,经14碳呼气试验(14C-UBT)确诊胃Hp感染阳性并采用Hp唾液测试板(HPS)确诊口腔Hp感染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10 d四联疗法和口腔洁治法,对照组仅给予10d四联疗法不进行口腔洁治。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胃Hp根除率及口腔Hp阳性率,3个月后胃Hp复发率及口腔Hp阳性率。结果  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的胃Hp根除率、口腔Hp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胃Hp复发率及口腔Hp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四联疗法联合口腔洁治对胃溃疡患者胃Hp 根除效果好,口腔Hp可能是胃Hp复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中原油田濮东医院收治的98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四联疗法(奥美拉唑胶囊+甲硝唑片+维生素B_6+克拉霉素)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黄芪建中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Hp根除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动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泌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Hp根除率(93.88%)高于对照组(77.55%),复发率(2.04%)低于对照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2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疗Hp阳性胃溃疡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胃泌素水平、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照比较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莫西沙星片联合枸橼酸铋钾颗粒四联方案与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片传统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将106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莫西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枸橼酸铋钾颗粒四联方案根除Hp;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传统标准三联方案)根除Hp,疗程均为两周,比较两组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Hp根除率观察组90.6%,对照组7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均为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莫西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枸橼酸铋钾颗粒的四联方案能提高Hp根除率,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朱博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127-129
目的分析胃铋镁颗粒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清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接受胃铋镁颗粒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Hp根除率、溃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p根除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溃疡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胃铋镁颗粒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Hp根除率,减少溃疡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探讨采取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以及埃索美拉唑、铋剂联合治疗Hp感染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就诊该院门诊的Hp感染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30例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阿莫西林、甲硝唑、埃索美拉唑、铋剂),观察组采取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以及埃索美拉唑、铋剂四联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病率为13.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病率为6.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根除率为93.4%,对照组根除率为80.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呋喃唑酮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有效的杀灭患者胃内的幽门螺旋杆菌,从而改善其临床症状,无显著不良反应,适合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以雷贝拉唑联合黄连素为基础组成新四联疗法作为初始方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根除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在湘东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诊断伴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共140例,进行抗Hp四联14d疗法初次根除治疗。随机将其中140例消化性溃疡Hp感染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予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黄连素,疗程14d。对照组予奧美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林霉素,疗程14d。患者在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p根除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黄连素为基础组成新四联14d疗法作为初始方案对初次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Hp感染均能获得较好的根除效果,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4):59-62
目的探讨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清胃祛湿颗粒联合铋剂四联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确诊为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30例入组研究,均为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随机分两组,对照组(n=65,单纯应用铋剂四联治疗)与观察组(n=65,应用清胃祛湿颗粒联合铋剂四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及总有疗效经评估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积分及总积分经测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均有下降,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呈更低水平(P0.05);观察组Hp根除患者半年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予清胃祛湿颗粒联合铋剂四联治疗,可增强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较高,十分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联药物、四联药物及序贯药物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Hp阳性慢性胃炎活动期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3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三联药物、四联药物及序贯药物方案治疗;比较3组患者疼痛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2个月,比较3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C组疼痛缓解率高于A、B组,疼痛和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短于A、B组,Hp根除率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随访6个月和12个月复发率均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药物方案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活动期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促进症状改善,提高Hp根除率,避免远期复发,并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优于三联和四联药物方案。  相似文献   

13.
邹健 《当代医学》2014,(3):146-147
目的:观察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34例确诊为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口服,2次/d,枸橼酸铋钾0.3 g口服,4次/d,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及枸橼酸铋钾,用法不变,将埃索美拉唑改为奥美拉唑20 mg,2次/d,两组疗程均为10 d。两组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评价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为85.1%,高于对照组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为97%,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安全有效,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均优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陆德云  覃岭  张雪莲 《四川医学》2012,33(5):771-772
目的 探讨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Hp感染初治者的疗效.方法 将138例消化性溃疡Hp感染初治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患者给予胶体果胶铋+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照组68例患者给予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两组患者均完成1周治疗,治疗结束后4周对根除Hp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87.14%(61/70)和73.53%(5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P<0.05).结论 含铋剂四联疗法用于消化性溃疡Hp感染初治者的疗效好于标准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观察酪酸梭菌(Cb)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  选取Hp阳性胃溃疡102例,采取随机双盲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2周,观察组口服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枸橼酸铋剂钾片+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对照组在上述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空白胶囊;后2周,停用抗生素和枸橼酸铋剂钾片。疗程结束后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9.46%,对照组为76.00%,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82.69%,对照组HP为64.00%,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对照组为18.00%,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b联合四联疗法能够提高胃溃疡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16.
刘文桂 《海南医学》2012,23(13):35-36
目的探讨含左氧氟沙星的四联疗法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经抗Hp治疗失败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PPI+左氧氟沙星+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四联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三联方案治疗,对比两组Hp根除率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根除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8.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一样(P>0.05)。结论 PPI+左氧氟沙星+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四联方案补救治疗Hp感染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兵兵 《中外医疗》2013,(18):98-99
目的探讨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从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的患者口服雷内拉唑10mg/次,雷尼替丁枸橼酸铋350mg/次,阿莫西林1000mg/次,呋喃唑酮100mg/次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20mg/次,阿莫西林1000mg/次,克拉霉素500mg/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以及溃疡复发和再感染率。结果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p根除率、溃疡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采用四联疗法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安胃疡胶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PU)疗效及对患者血浆胃泌素与胃动素的影响。方法  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P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60)和治疗组(n =60)。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安胃疡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血浆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96.7%和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0%的总有效率和86.7%的Hp根除率(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明显降低(P <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16.7%的复发率(P <0.05)。结论  安胃疡胶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PU疗效可靠,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及Hp根除率,同时可以降低血浆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并减少疾病复发,且不良反应轻微,为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西药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其抗溃疡复发的可能机理。方法 消化性溃疡患者 95例 ,随机分为中药组 31例 ,中西药组 34例 ,西药组 30例 ,分别给予益气和胃胶囊、益气和胃胶囊 +奥美拉唑、奥美拉唑 ,均观察 3个月 ,采用放免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及内镜下钳取黏膜组织中的EGF和PGE2 含量。结果 中西药结合治疗后 ,胃镜疗效 (88.2 % )及 6和 9个月控制溃疡复发率均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 ;血清及黏膜EGF和PGE2 含量均显著增加 (P <0 .0 5 )。结论 中西药结合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机理之一是增加血清及黏膜EGF和PGE2 含量 ,从而提高溃疡愈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