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镜铁山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方法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镜铁山矿桦树沟矿区应用截止品位放矿和无(低)贫化放矿工艺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截止品位放矿、无(低)贫化放矿的缺陷。总结提出了截止品位和出矿总量控制相结合的放矿方法,经过6年的实践证明,矿石出矿品位稳定,回采率得以大幅度提高,可供同类矿山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作华 《矿冶工程》2012,32(3):30-32
根据桦树沟矿区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放矿方式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截止品位与放矿总量控制相结合的新的放矿方式。生产实践表明, 截止品位与放矿总量控制相结合放矿有效稳定了采出矿石品位, 提高了回采率, 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 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可为同类矿山放矿管理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产生的矿石贫化率高、品位和回采率低的问题,镜铁山矿桦树沟矿区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结合低贫化放矿基本原理,提出并采用截止品位和出矿总量控制相结合放矿方法。实践表明,新放矿方法效果优于传统的截止品位放矿,实现了矿石回采率的提高和矿石质量的稳定,同时3个分段达到了低贫化放矿方式预期的矿石贫化率降低的效果。新方法是对低贫化放矿"一步到位"、"质量过渡"和"数量过渡"等具体实施方式的有效补充,且便于推广应用,是实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低贫化放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低贫化放矿工艺技术多年来一直是矿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实验室模拟放矿研究,结合镜铁山矿V矿体低贫化放矿工业试验研究,形成低贫化放矿工艺技术标准,试验综合回采率指标达到了85.67%,贫化率达到8%左右;探索总结了截止品位向低贫化放矿方式转换的工艺技术,在桦树沟全矿区推广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某金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堑沟进路结构出矿。随着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加,矿石品位降低,矿岩愈发破碎,稳固性较差,导致矿石回采率降低,贫化率增大。为优化放矿结构参数,提高矿石回收率,利用PFC~(2D)数值模拟软件对出矿进路间距为6,7,8,9 m时低贫化放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实验。通过侧面放矿和不同进路间距正面放矿数值模拟,得到零贫化和低贫化时的贫化损失率。实验结果表明,放矿截止品位在30%时,最佳出矿进路间距为7 m;堑沟结构放矿时,60°以上倾角适合自溜出矿;厚大矿体开采时,低贫化放矿模式可有效提高矿石回收率。结果为矿山低贫化放矿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某矿山I矿体将原有的充填采矿法更改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并在上部分段采用低贫化放矿,对于最末分段的放矿方式初步考虑了常规回采进路低贫化放矿+辅助回采进路截止品位放矿、常规回采进路与辅助回采进路均采用截止品位放矿2种放矿方案。为比较2种放矿方案整体的矿石回收效果,对2种放矿方案进行了放矿物理模拟试验研究,并分析对比了2种放矿方案的矿石回收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矿石回收与放矿条件下,2种放矿方案都具有较好的矿石回收效果,表明2种方案都是可行、有效的。但常规回采进路与辅助回采进路均采用截止品位放矿方案矿石回收指标更优,因此建议在矿山推广这种方案。  相似文献   

7.
酒钢镜铁山矿在其桦树沟矿区V矿体实行低贫化组合放矿方式试验。为预测低贫化放矿矿石的回收效果并指导矿山现场试验,对V矿体低贫化组合放矿方式的可行性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V矿体进行低贫化放矿,其矿石回收率可以满足矿山现行回收指标的要求,但2 940分段采用定量放矿的放矿方式,可能造成了大量崩落矿石滞留在采场不能及时回收而且形成矿岩混杂层,并且整体岩石混入率高于矿山设计要求8%。因此,需要对目前的低贫化组合放矿方案进行必要改进,改善矿石回收效果,实现试验目标。  相似文献   

8.
张建肇 《采矿技术》2022,22(1):11-14
出矿截止品位是影响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放矿效果,以单分段单进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为研究对象,结合物理模拟试验,进行不同出矿截止品位下的放矿试验,揭示出矿截止品位对放出矿岩量、回收率和贫化率等放矿指标的影响特征.研究发现:在当前分段高度20 m、崩矿步距3 m的条件下,放出矿岩量超过2400 g后,正面废石混入,每放出1000 g矿岩,当次矿石品位下降约6%;放出矿岩量超过5500 g后,当次出矿品位达到75%,此时顶部废石开始混入,每放出1000 g矿岩,当次矿石品位下降约12%,在当前采场结构条件下,出矿截止品位每增加10%,贫化率和回收率分别降低3.2%、4.6%.随着出矿截止品位的增加,矿石量和回收量降低速度逐渐增加,放出废石量和贫化率降低速度逐渐减小;控制出矿截止品位可以改善放矿效果,降低矿石损失及贫化,矿山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放出矿岩总量判断回采进路内矿石品位是否到达出矿截止品位.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方法是按每个崩矿步距(而不是整个矿块或矿体)计算收支平衡条件,从而确定放矿截止品位的。由于步距崩矿量小,每次都是在大量放出岩石后才停止放矿,所以产生贫化的次数多,这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贫化大的主要原因。考虑到放矿截止品位与矿石损失贫化的密切关系,作者认为应以整个矿块乃至整个矿体为单位,拟出不同的截止品位,以各个截止品位值所对应的矿石损失贫化值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最终选出最佳截止品位值。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现行截止品位放矿的缺点,提出了低贫化放矿管理方法。与前者相比,该方法的特点是以一个回采区域为统计目标,上部回采时有意识的预留矿石,最后在最低水平集中出矿,从而减少矿石贫化过程。该方法在确保总回收率不降低的条件下,可以显著减少矿石的贫化率。以某金矿为例,拟定了8种低贫化放矿方案,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以回贫差作为优劣指标,对各方案进行了比较,最终确定了上面两个分段采用20%的矿石贫化率放矿,底下分段采用0.5 g/t的截止品位出矿时,回采指标最优。  相似文献   

11.
矿石运搬工艺系统的连续性、经济性是矿山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基于大新锰矿西北采场重叠矿体开采现状,分析了现有矿石运搬工艺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在初选方案的基础上确定了4种运搬工艺优化方案。通过对优化方案的技术经济和系统性比较分析,综合确定出下盘脉外运输巷道b方案(Ⅰ矿与Ⅱ、Ⅲ矿采用瀑布式共用溜井)为最优的运搬工艺系统方案。最优方案具备的优点:减少了Ⅰ矿的电耙级数,提高了出矿效率;整合了Ⅰ矿和Ⅱ、Ⅲ矿溜井结构,体现了出矿结构布置的系统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大了矿石回采率,经济上实现了最优。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多层缓倾斜薄矿体开采矿石运搬工艺系统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低贫化放矿工艺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现行截止品位放矿存在的问题分析,比较了低贫化放矿、截止品位放矿、无贫化放矿各工艺的优缺点。总结了低贫化放矿在国内的应用现状,指出适合我国无底柱采矿法降低分化率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提出了该工艺在生产应用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出矿贫化程度与矿石回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实验基础上分析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出矿贫化程度与矿石回收的关系,得出了放矿正常后,采用不同贫化程度出矿,分段矿石回收率趋于一致的结论。研究表明,造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来出矿石贫比大的根本原因在于采用了不合理的截止品位放矿方式,无贫化放矿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最为理想的放矿方式。  相似文献   

14.
张文哲  单明成 《金属矿山》1997,(1):22-24,43
鉴于鲁中冶金矿山公司现行截止品位放矿方式中存在贫化率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提高截止品位的低贫化放矿方式,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计算,认为低贫化放矿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在现场易于实现,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弓长岭井下矿开采的技术经济指标,结合弓长岭井下铁矿下盘围岩极不稳定的实际,对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脉内沿脉布置采矿进路,采矿进路的不同断面、不同位置布置进行了实验室放矿模拟,提出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下盘围岩不稳定的矿体中,出矿进路无法靠近下盘布置时,沿脉布置采矿进路的大断面放矿方案,该方案可使该矿矿石总回收率提高14.4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改流体放矿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宇轩  陶干强  张淦 《矿冶工程》2021,41(6):141-144
为解决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石回收率低的问题,以中厚倾斜矿体为研究对象,针对矿岩散体中废石的混入特征,提出了改流体放矿技术。设计了6种改流体放矿方案,通过自制室内相似模拟试验装置,开展了改流体放矿实验,得到了效果较好的改流体放矿方式。为进一步验证该技术效果,在矿体倾角45°~55°及分段高度10~14 m条件下,与常规截止品位放矿实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流体放矿技术能有效阻止废石流动,矿石回收率提高20%左右。研究成果为中厚倾斜矿体的高效开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损失贫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符山铁矿开采的实际资料,分析了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出矿截止品位与损失贫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合理的工程布局及出矿截止品位,可为类似矿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镜铁山铁矿在Ⅱ号矿体进行了低贫化放矿的现场试验。初步实践表明,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在矿石回采率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可大幅度降低岩石混入率,提高出矿品位。低贫化放矿方法已在全矿推广应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