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们都知道植物学上所谓的种子是由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的。由果皮、种皮、胚乳和胚组成的叫果实。当我们解剖开小麦籽粒会发现它的基本构造是由皮层(皮层包括果皮与种皮)、胚乳和胚组成的。水稻的籽粒是由颖壳与米粒二部分构成的。米粒也是由皮层(皮层包括果皮与种皮)、胚乳和胚组成的。由于它们的籽粒都是有一层薄薄的果皮包围着,所以应该叫果实。  相似文献   

2.
特殊粒色小麦研究概述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小麦的籽粒由胚和胚乳组成,胚乳外覆盖有果皮、种皮和糊粉层3层组织,这些组织层中沉积的色素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粒色。小麦的粒色决定于自身的遗传,受环境、人为因素影响很大,主要有光照、温度、施肥等。早在19世纪,埃塞俄比亚的紫粒小麦就引起世界的关注,一百多年来,众多科研工  相似文献   

3.
以芍药种子种皮和胚乳为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 0.02, 0.04, 0.06, 0.08和0.10 g/m L)的种皮和胚乳水浸提液对2种受体植物(白菜和小麦)种子发芽率、幼苗苗高和根长、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芍药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芍药种子休眠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芍药种子种皮和胚乳中均含有抑制受体植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物质,且同一质量浓度下,抑制作用大小表现为胚乳大于种皮;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白菜幼苗生长(苗高和根长)的抑制作用高于小麦;种皮和胚乳浸提液中的抑制物质均能使白菜和小麦幼苗产生生理响应,影响SOD、CAT和POD活性,从而启动抗氧化酶体系。研究认为,芍药种子种皮及胚乳浸提液均能够抑制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幼苗抗氧化酶活性,但芍药种子种皮与胚乳中所含抑制物在活性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大麦α-淀粉酶抑制基因对小麦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肖世和  陈孝 《作物学报》1998,24(6):763-767
α-淀粉酶活性的调控是小麦生产和加工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比较了大麦,小麦,黑麦和小黑麦α-淀粉酶抑制蛋白对小麦α-淀粉酶作用的等电聚焦电泳图谱,并测定了具有大麦α-淀粉酶抑制基因或小麦种子休眠基因的发育种子内源α-淀粉酶同工酶谱。结果表明,大麦α-淀粉酶抑制蛋白可在小麦遗传背景中抑制α-淀粉酶-1活性。小麦种子萌动时,α-淀粉酶抑制蛋白使α-淀粉酶-1受到抑制,α-淀粉酶-2-的合成以及整个发芽  相似文献   

5.
蚜虫(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对于小麦、燕麦、大麦和高粱可以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最Margaret等对六倍体小麦种质品系Amigo和Largo的蚜虫抗性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Amigo有一对从黑麦来的显性抗蚜虫基因。Largo是一个由  相似文献   

6.
小麦的子粒由胚和胚乳组成,胚乳外覆盖有果皮、种皮和糊粉层3层组织,这些组织层中沉积的色素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粒色。小麦的粒色决定于自身的遗传,受环境、人为因素影响很大,主要有光照、温度、施肥等。小麦主要有白粒和红粒,还有少量的紫粒和蓝粒,这是基本粒色。  相似文献   

7.
以转反义TRX s基因小麦纯合系为材料,分析了转基因小麦TRX h活性和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各组分及其还原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期转基因小麦籽粒和胚乳中TRX h活性平均比对照降低76.2%和14.2%,其籽粒中的清蛋白、球蛋白、麦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巯基含量平均比对照分别低41%、44%、14%和13%,胚乳中分别  相似文献   

8.
水杨酸对玉米种子萌发早期耐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水杨酸(SA)引发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15℃黑暗下用0.1 mmol/L的SA引发处理36h,在15%的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吸胀不同时间(0,12,24,36,48 h),研究SA引发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胚、胚乳和种皮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期间,种胚中CAT活性、胚乳中可溶性糖含量、种皮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相对未引发种子,SA引发显著提高了种子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因此,0.1 mmol/L SA引发处理可以提高玉米种子萌发早期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
通常人们认为稻米和小麦是细粮,而谷物杂粮主要是指属于禾本科的玉米、黑米、小米、薏米、高粱、燕麦和大麦等小宗作物。谷物杂粮过去被认为是口感粗糙的淘汰食品,是温饱年代的象征物,但是现在它已演进成一种时代的营养新宠。  相似文献   

10.
太子参种子特性及种胚离体诱导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解剖学观察和无菌诱导培养技术研究太子参种子特性并离体诱导培养种胚。结果表明:太子参种子由外种皮、内种皮、外胚乳和胚构成,胚由子叶、胚芽、下胚轴和胚根组成,其中胚芽非常细小;种子具休眠特性,需要后熟过程才能自然萌发;种子的外胚乳对胚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剥去种皮和外胚乳的裸胚在培养基MS+6 BA 1.0 mg/L+NAA 0.2mg/L中能很快被诱导萌发生长,萌发率78.3%。说明太子参种胚通过离体诱导培养,可有效解决种子的休眠现象,这为实现太子参无病毒种苗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新途径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