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力资源现况,为该机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在岗人员人事信息,从卫生人员的数量、学历、职称等方面对人员的现况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员总数为622人,未超过编制标准,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88.3%;年龄构成以30~40岁和40~50岁两个年龄段为主;职称构成以中级为主;学历构成以本科为主;专业构成,防病、卫生、管理、工勤人员分别占总人数的33.9%、33.6%、23.8%和8.7%。结论此机构的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结构不平衡,需制定科学的人才发展规划以适应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三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现状,为优化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对三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员数量、职称和学历等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三明市每万人疾病控制人员为0.39人。人员年龄以30~39岁为主(45.5%);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82.2%);高、中和初级职称所占比例分别为27.7%、 36.6%和35.6%。专业以公共卫生为主(43.6%),其次为检验医学(20.8%),临床专业占15.8%,护理专业占8%,其他占11.9%。结论三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以中、青年为主,但仍存在老化趋势;中级职称人员较多,初、中、高级职称趋于饱和,年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的扎堆现象较为严重。应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的人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消毒专业人员人力资源情况,为合理配置人员、制定培训计划、人才引进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预设消毒专业基本情况调查表对黑龙江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专业人员状况进行调查,对2006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有从事消毒专业人员的学历、职称、年龄、性别构成等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调查2006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有在职消毒专业人员320人,占全省疾控机构在职人员的5.18%;学历主要集中在大专及中专以下水平;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30~39岁范围内;性别为男性比例高于女性。结论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消毒专业人员数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全省应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建立人员准入制度,加强继续教育与能力培训,采取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现况,为优化人才结构,加强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疾控中心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的各年资料中,收集人员数量、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等数据,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海淀区每万人拥有区级疾控人员1.46人,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25~44岁;本科学历为46.44~54.76%,硕士研究生占20%;高级职称人员明显偏少,以中级和初级为主。人员以预防专业为主,医学和检验专业也占有较大比例。结论该中心每万人拥有疾控人员数量偏低,学科骨干和高级职称人员明显缺乏,人力资源结构不均衡,专业结构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08年人力资源现况,为该机构人力资源优化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现场调研的方法对该CDC的人力资源现况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该CDC人员总数为622人,未超过编制标准,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88.3%;总体年龄结构基本合理,35岁以下人员占33.1%,55岁以上人员占4.9%。但是从不同岗位的年龄分布来看,呈现防病岗位到卫生、管理、工勤岗位年龄逐渐增大的趋势,防病岗位的人员相对比较年轻;职称结构为初、中、高比例4∶4∶2.3,高级职称突破了人事局要求20%的标准;学历构成以本科为主,博士占5.6%,硕士占16.4%,本科占36.3%,大专占21.1%,中专及以下占20.6%。结论该疾控中心的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符合国家标准,但人员年龄层次、职称比例结构、不同岗位的学历水平不甚平衡。建议通过改革工作机制,有计划、有重点的引进或者培养专业人才,建立科学有效的继续教育方法,鼓励职工进行在职学历教育,逐步优化人员配置,促进卫生防病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南充市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的调查,探讨优化对策。方法:以南充市2020年10个疾控机构619名在职职工为研究对象,对其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等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卫生资源集聚度(HRAD)指标从地理面积和人口数量两个维度评价其公平性。结果:南充市每万人口配置在编、在职疾控人员数量为0.91人、1.10人,年龄以40岁以下为主(54.28%),学历以专科以上为主(88.70%),职称以初级为主(40.71%)。基于地理面积的公平性略好于基于人口数量的公平性。结论:南充市疾控机构人力资源总量配置不足、学历水平偏低,部分县(市、区)疾控中心人力资源老龄化趋势明显、公平性较差。应当适当增加人员数量,放宽自主招聘权限,转变职称管理方式,综合地理面积和人口因素,完善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制订卫生发展规划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年龄以45~岁组为主,职称以中级为主,学历以大学/专科和中专为主,二者合计占34.58%,研究生仅占1.99%。职称和学历层次偏低;医护比例不合理,医生比例偏大;男女性别比为1∶1.471。结论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总体水平偏低,所学专业和职称结构配置不合理,建议通过专业调整、岗位培训以及加快公共卫生教育改革等方式优化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从而提高卫生人力资源的整体功能和利用效率,保障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汪仕文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6):1093-1095
[目的]了解鹰潭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今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鹰潭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力情况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SPSS1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鹰潭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为0.33人/万;学历中专及以下学历占62.71%;职称以初、中级为主,无职称比例大,其中初级占42.86%,中级占25.51%,无职称占24.49%;专业构成以预防医学占39.79%;年龄以36~45岁为主.[结论]鹰潭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普遍存在人员配置较少,尤其是月湖区无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年龄构成相对合理.建议今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按照有关的要求配置足够的人员,加强继续医学教育,严格人员准入制度,以人事体制改革为契机引进高层次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宿迁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发现疾控系统人力资源配置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善疾控系统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措施。方法设计统一调查表,对2013年宿迁市各级疾控系统人员的总量、学历、职称、年龄、专业和从事岗位等基本信息进行普查。结果全市疾控系统人员核定编制不足;平均年龄为38.38岁,以中青年为主;学历构成以大中专为主;职称构成以初级职称为主;专业构成中,市县级以预防医学类为主,乡镇级以非预防医学类为主;从事岗位中,卫生防病人员数量普遍不足。结论全市疾控系统人才队伍在人员数量、学历、职称、专业以及从事岗位等方面与国家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应加大人才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疾控人力资源配置水平。  相似文献   

10.
湛江市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湛江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为今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湛江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的资料,并进行相关的比例分析。结果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以中专和大专学历、初级职称为主,所学专业以医药、卫生为主,人员配备不足,高学历、高职称人数偏少,而无学历、无职称及行政工勤人员均超标准配置。结论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今后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建立人员准入制度,按照有关的要求配置足够的人员,加强继续医学教育,采取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和掌握盐城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人才建设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指导人力资源配置和人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之基本信息系统,收集2011年度盐城地区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和性别比、年龄构成、学历构成、从事专业、专业职称等人力资源现状。结果调查发现,盐城地区疾控机构人员配置不足。市、县级疾控机构人员年龄构成均以35~44和45~55岁中青年为主。响水县、建湖县和大丰市疾控中心管理人员比例偏多,其他各县(市、区)和市疾控机构执业医师人员占半数以上。市级疾控机构职称构成以大学本科为主,县级机构依然以中低级职称为主。结论盐城地区各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备严重不足;市级疾控机构人才培养有序发展,县级机构人才培养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山东省疾控系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探讨全省疾控系统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制定相应政策,改善配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应用专用调查表,对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2005年人力资源状况包括人员编制、数量、职称、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进行普查。结果全省三级疾控机构中,省、市级不超编,县级超编;全省每万人拥有疾控人员数为1.47人;全省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85.75%,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85%);全省疾控系统人员年龄构成以30~40岁、40~50岁两个年龄段为主;职称构成以中级职称为主;学历构成以专科为主;专业构成,全省防病及检验专业分别占55.49%和13.29%。结论全省疾控体系人员素质与国家规定仍有差距,尤其是县级疾控机构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3.
分析潍城区疾控中心2013年人力资源状况,为中心人才引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整理潍城区疾控中心2013年在岗人员基本信息,对人员年龄、职称、学历、岗位等构成情况进行分析。2013年末潍城区疾控中心在编在岗职工4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万分之1.2,≥50岁年龄组占50.00%;中级职称人员占45.45%,无职称人员占27.27%;专业技术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占72.73%和68.18%;第一学历以中专为主,占52.27%,其次为高中,占29.55%,最后学历以大专为主,占54.55%,其次为本科,占25.00%。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年龄老化,断层突出,学历水平明显偏低,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偏低,结构不合理。需要进一步引进年轻、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海市海城区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各卫生服务机构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龄构成以25~44 岁为主,占61.92%;学历构成以中专、大专为主,分别占42.23%、36.27%;职称构成以初级为主,占55.7%.结论 卫技人员配置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少,需进一步优化专业人员结构,加强岗位培训以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2002—2005年上海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的变化情况。[方法]对上海市19家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普查,从人员数量、编制、学历职称、专业、岗位等方面进行描述。[结果]上海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2005年较2002年递增了2.5%,在岗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者占62.8%。平均每家机构中正高级人员占0.8%,副高级人员占5.4%,中级人员占25.8%,助理(初级/师)级人员占41.6%。2005年在岗人员平均年龄为40.4岁,平均工作年限为21.5年。[结论]上海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岗人员的学历、专业构成较全国优化,专业素质较高,年龄正处于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黄金时期。应重点解决好配置标准和人员准入标准,制定吸引、留住、稳定人才的措施和办法,优化机构运行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疾控机构食品检验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河北省疾控系统食品检测人力资源现状,探讨食品检测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制定相应政策,改善配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 应用专用调查表,对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食品检测人力资源状况包括人员数量、职称、年龄、学历、专业年限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全省从事相关食品检验检测的人数1089人,地市级平均每个检测机构16.2人县级平均每个检测机构4.6人;职称构成全省高、中、初级及以下职称比例为1∶3.9∶6.1;学历省级以本科以上为主,市级以本科和大专学历为主,占到75.8%,而县级以大专及中专以下学历为主,为84.1%.结论 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食品检验人员,从数量和素质上均存在结构失衡,比例失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更好地完善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疾控系统工作能力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淮安地区疾控机构2012—2014年人员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岗位及编制等人力资源评价指标,同时收集各地区的面积及服务人口数,运用STATA 12.0软件分析年各机构人员分布情况。结果2012—2014年淮安地区疾控机构人员总数有所增加,但相对于标准来说仍然不足。年龄层在40~49岁人员居多,其次是50岁以上人员;学历分布以本科为主;中级职称人员数量逐年下降但仍以其为主;专业技术岗位比例符合相关要求。结论淮安地区疾控机构人力资源严重缺乏,高学历及中高级职称人员与省内兄弟市相比差距较大。需加强高素质人员的补充以适应疾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况,分析存在问题,为疾控机构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基本信息系统,组织疾控机构统一填报,导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疾控机构共303人,其中市级50人、县级平均31.63人;学历以中专和大专为主,分别占44.22%和41.25%;职称以中、初级为主,分别占44.89%和33.99%;专业以临床专业为主,占35.97%。其次是预防医学专业和检验专业,分别占16.83%和15.54%,平均年龄43.93岁。结论人力资源总量配置不足,学历、职称、专业和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疾控队伍素质;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与激励制度,稳定人才;大力弘扬疾控机构文化建设,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完善疾控机构人才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和掌握泸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卫技人员)的现况,为进一步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现有卫技人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泸西县疾控中心卫技人员现况进行分析。[结果]全中心现有在职职工75人,卫技人员54人(占72%),其中女性32人(占59.26%),年龄结构以31岁~50岁组为主(占75.93%),平均年龄为42.65岁;学历以大专为主(占53.70%);职称结构以初级职称为主,占51.85%。[结论]泸西县疾控中心卫技人员人数不足,学历整体偏低,高级职称偏少,执业医师人数不足,应进一步加强卫技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卫生人力资源现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 2015年借助门头沟区社区卫生服务常规监测网络平台,收集2010—2014年门头沟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情况,结合历史资料对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科室设置以及卫生人力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截止2014年底,门头沟区正常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5个,科室设置合理,在岗职工总数为738人,年龄以20~40岁为主,占51.60%,学历以大专为主,占41.87%,职称以初级为主,占44.04%,卫生技术人员总数为515人。结论门头沟区社区服务机构数量以及卫生人员数量、职称、学历等方面存在不足,仍需进一步加强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