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观测了Acetyl-DL-leucine(AL、一种抗眩晕药)对猫单侧前庭神经切断后前庭代偿的影响。结果显示:AL加快术后猫在转动横梁测试中运动平衡能力的恢复,但抑制去传入前庭外侧核神经元(n=506)静息自发放电频率的恢复。AL促进放电活动与头部左右摆动体位相关的神经元数量和比例的恢复,从术后的第1周的10%(n=454),逐渐提高到术后第3周的60%,第5周的75%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循环运动系统对老年脑卒中后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肢体功能、平衡能力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后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64例,据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使用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上肢功能评定(STEF)评价肢体患者功能,使用平衡量表(BBS)和Fuglg-Meyer平衡量表(FM-B)评价患者平衡能力,使用自拟认知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结果:(1)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3.75 % vs 75.00 %,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FMA和STEF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BBS和FM-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BBS和FM-B评分均显著增高,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BBS和FM-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均升高,并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循环运动系统对老年脑卒中后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平衡能力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分析低频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效果及运动功能、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加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持续治疗8周后评估疗效。根据患者的下肢Brunnstrom分级改善幅度,评价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 %,高于对照组的84.62 %(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下肢FMA评分、BBS评分均更高(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GSES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自我效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期强化步行基本功训练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一2011年10月收治的176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8例,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强化步行基本功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LE、BBS及MBI评分均见上升,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程度更为明显(P〈0.05),T2时期观察组评分亦见升高,而对照组评分与T1时期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步长、步宽及步速均见上升,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程度更为明显(P〈0.05),T2时期观察组步态参数亦见升高,而对照组步态参数与T1时期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强化步行基本功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保证治疗后步行功能,避免生活质量下降,该康复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雌激素水平下大鼠颏舌肌的肌电反应,探讨雌激素在预防及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0只6周龄SD大鼠建立不同雌激素水平模型,用电子称评估术前、术后和雌激素替代治疗后大鼠的体重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激素水平;电生理方法检测不同雌激素水平颏舌肌的肌电反应。结果:与假手术组(SHAM)相比,去势组(OVX)大鼠术后6周体重明显增加(P〈0.01),雌激素替代治疗组(OVX+E2)与SHAM组体重相当。血清雌激素检测结果显示OVX组雌激素水平最低,与SHAM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OVX+E2组雌激素水平高于OVX组(P〈0.01),但仍未恢复到SHAM组水平。电生理检测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OVX组颏舌肌肌电强度最低(P〈0.05),OVX+E2组颏舌肌的肌电强度显著高于OVX组(P〈0.05),但仍低于SHAM组。结论:血清雌激素水平可以直接影响大鼠颏舌肌肌电强度.这可能是雌激素保护OSAHS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82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91例),对照组接受牵引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周治疗,综合治疗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60.4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后FIM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各项均有明显改善,其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O.05),对照组除括约肌控制及社会交流和认可方面无改善。其余项目FIM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后FIM评分的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P〈0.05)。结论:中医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对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帕金森病(PD)患者步行功能、平衡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D患者60例,根据计算机生成数据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康复运动训练,研究组患者接受康复运动训练联合tDCS,两组均治疗两周。对比两组步行功能、平衡功能、肢体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步速、步频、步宽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低于对照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患者经康复运动训练联合tDCS治疗,运动和非运动障碍均可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郑芳  胡孝贞  刘乐斌  高文华 《生物磁学》2011,(20):3927-3929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92例AMI患者经PCI治疗后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96例,分别予早期心脏程序康复训练与传统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在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射血分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律失常、心绞痛及死亡率等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多于康复组(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行早期心脏程序康复训练安全、有益,可明显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病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豚鼠I型前庭毛细胞上有无胆碱能受体存在,并对其相应的离子通道特性进行研究。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急性分离的豚鼠I型前庭毛细胞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反应。结果显示,7.5%(21/279)的I型前庭毛细胞对10-1000μmol/L ACh敏感,引发明显的外向电流。该电流对ACh的反应呈浓度依赖性,半数激活浓度(EC50)为(63.78&#177;2.31)μmol/L,但该电流为非电压依赖性。在-50mV钳制电压和正常细胞外液中,100μmol/L ACh激活-持久缓慢的外向电流,电流幅值为(170&#177;15)pA,该电流幅值依赖于胞外钙离子浓度,可被胞外给予的钙依赖性钾通道拮抗剂TEA阻断。I型前庭毛细胞的再次激活时间不小于1min。长时间暴露在ACh的情况下,受体离子通道不会发生自发性关闭。以上结果提示,部分豚鼠I型前庭毛细胞上存在胆碱能受体,胞外给予ACh可激活-持久缓慢的外向电流,其胆碱能受体通道对于ACh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和外钙依赖性、非电压依赖性或失敏性。本研究结果对于阐明前庭传出神经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证实并揭示I型前庭毛细胞上存在传出神经递质受体以及日后临床指导眩晕疾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动力切削系统治疗对鼻前庭囊肿患者CRP、TNF-alpha、IL-6 和IL-8 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 年6 月至2013 年1 月我院收治的鼻前庭囊肿患者163 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0 例)行鼻内镜下动力切削系统行囊肿切除术,对照组(83 例)给予微波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RP、TNF-alpha、IL-6 和IL-8 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 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 感染率较低,术后复发率较低;术后CRP、TNF-alpha、IL-6 和IL-8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各项指标较高(P<0.05)。结论:鼻内 镜下动力切削系统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460例行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489例)、B组(501例)和C组(47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分别给予0.3μg/mL、0.4μg/mL、0.5μg/mL舒芬太尼配伍0.1%盐酸罗哌卡因。结果:B组、C组术后2h、8h、12h 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该时间点B组、C组VAS评分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术后24h V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有效率较A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C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8.0%和10.2%,显著低于C组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4μg/mL舒芬太尼+0.1%盐酸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可有效缓解术后早期的疼痛,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行剖宫产的正常足月产妇3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给予芬太尼+托烷司琼和芬太尼+托烷司琼+地佐辛进行术后静脉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分别记录静息/咳嗽出室时、术后6h、12h、24h的VSA评分并进行比较,采用Bromage评分评价患者运动阻滞恢复情况,同时记录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A组产妇出室时、术后6h、12h、24h小时静息VSA评分均高于B组,(P〈0.01);咳嗽时各点VSA评分A组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产妇术后恢复至Bromage0级平均用时(5.9±2.4)h,B组恢复至Bromage0级平均用时(5.1±2.1)h,(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产妇术后出现头晕嗜睡、尿潴留、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B垂凡fP〈001)薯异有鲚.计晕啬义.缟诊.抽.杜辛用干产科采詹镳痛诗粟士手术詹蕺去惦宣时闻特日东露后府掂小  相似文献   

13.
周庆  张东  徐杰  周丽  李明阳 《生物磁学》2014,(1):123-125
目的:观察并分析奥关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本院确诊并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45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联合用药组(15例):每日早餐前口服20mg奥关拉唑,睡前口服20mg法莫替丁;奥关拉唑组(15例):每日口服两次奥美拉唑,每次20mg;法莫替丁组(15例):每日口服两次法莫替丁,每次20mg。每组的治疗时间均为8周。在内镜指导下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胸痛、反酸和烧心等主要病征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较其他两组获得的疗效更明显,患者的症状得到较好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74例老年股骨头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B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每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手术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较B组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术后1、3个月Harris评分A组均高于B组(P〈0.05);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相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可更早负重、恢复好,而且并发症少,是较为理想的治疗老年股骨头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肠内营养治疗的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间入院诊治的高血压颅内出血并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办法,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无差异,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昏迷程度、预防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在低氧条件下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Wistar大鼠股骨骨髓,采用全贴壁培养法纯化BMSCs。传6代后,将细胞随机分为3组,A组加入25 ng/mL TGF-β2在1%氧浓度条件下培养;B组加入25 ng/mL TGF-β2在21%氧浓度条件下培养;C组仅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α培养液在1%氧浓度条件下培养。3周后,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检测细胞糖胺多糖,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Aggrecan)的表达水平。结果:骨髓细胞经换液后贴壁聚集生长,形态均一,连续传代后形态无明显改变。分组培养第1周,A、C组生长速度低于B组;第2周各组均出现不规则形态细胞,A、C组细胞形态小于B组;第3周各组均可见透明样基质,以A组最明显。3周后行甲苯胺蓝染色,A组细胞内外均可见丰富的蓝染颗粒,B、C组染色较A组略浅。A组Ⅱ型胶原的表达相对量(1.246±0.287)高于B组(0.973±0.365)、C组(0.802±0.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Aggrecan的表达相对量(0.833±0.375)高于B组(0.724±0.173)、C组(0.602±0.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GF-β2联合低氧环境可明显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分析。方法:112例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3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入组本实验,患者被随机分为7d组(54例)和14d组(58例),接受包括雷贝拉唑Oomgb-i.d.)加左氧氟沙星(500mgq.d.)和阿莫西林(1000mgb.i.d.)的治疗,并进行6周的随访,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确定根除率。结果:幽门螺杆菌总的根除率为83.9%(ITT)和88.7%(PP)。7d组51名患者完成了治疗。其根除率为75.9%(ITT)、80.4%(PP),而14d组的根除率达到91.4%(ITT)、96.4%(PP),P〈0.05。结论:包含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有效的,但相同方案的14d疗法疗效明显优于7d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诊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地佐辛组(D组)、芬太尼组(F组)和丙泊酚组(P组),观察患者给药前(T0)、插镜时(T1)、停药时(T2)和睁眼时(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及术中丙泊酚的用药总量、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停药后20 min内Ramsay评分;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术后患者和术者的满意度。结果:D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F组和P组稳定;P组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大于F组和D组(P〈0.01);P组的苏醒时间长于F组(p〈0.05)和D组(P〈0.01),且离院时间也明显长于F组和D组;停药10 min时,D组的Ramsay评分小于P组(P〈0.05),停药15 min时,D组和F组的Ramsay评分均小于P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诊疗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郭郁郁  朱慧  翟华玲  施超  陆颖理 《生物磁学》2011,(23):4515-4517,4535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有微量蛋白尿期糖尿病患者分为缬沙坦对照组(A组)和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给予缬沙坦160mg,每日1次口服;B组给予肾炎康复片(薄膜衣片)每次5粒,每日3次口服和缬沙坦16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均为12w。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第4、8和12w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治疗前、后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及肌酐50%倍增率。结果:2组治疗后血压、Scr、CRP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血FBG、PBG、HbAlc、Alb、BUN、24h尿蛋白定量指标变化无差异(P〉0.05);B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B组有较低Scr、CRP值(P〈0.05),而余生化指标及血压变化无差异(P〉0.05),B组第8、12w时尿蛋白排泄率下降幅度低于A组(P〈0.05),B组治疗中12w的肌酐50%倍增率低于A组(P〈0.05)。结论:缬沙坦胶囊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36例(脱落7例,实际完成129例)TRD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施心理干预与否分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MD、CGI、NOSIE、GQOLI-74等量表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因疗程不足,观察组(原68例)脱落2例,实际完成66例;对照组(原68例)脱落5例,实际完成63例,共129例。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8周后的HAMD和cGI减分率明显升高;NOSIE积极因子和消极因子分数明显下降;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以体重增加、锥体外系副反应、口干、便秘、头晕与头痛等为主,均未影响治疗。结论:对于TRD康复治疗,辅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增强药物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深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