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副神经节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罕见神经源性肿瘤[1]。人体正常的副神经节分布区域均有可能发生,但多见于头、颈、纵隔、肾上腺及腹膜后等有副神经节聚集的部位,其中发生于腹膜后者占9%[2],副神经节瘤发生于回肠系膜的临床类型非常罕见,国内外亦罕见报道。现将笔者医院收治的1例巨大回肠系膜副神经节瘤破裂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PGL)又称异位嗜铬细胞瘤或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神经嵴细胞,可发生于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1-2].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约占所有副神经节瘤的10%,相对于其他部位的副神经节瘤而言,其少见且具有更高的转移倾向.我们收治腹膜后副神经节瘤1例,现报道如...  相似文献   

3.
<正>副神经节瘤起源于神经嵴细胞,属于神经外胚叶肿瘤,是一类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目前公认的定义为:位于肾上腺髓质的副神经节瘤称为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外的副神经节瘤则依据解剖、功能状态或良恶性等综合因素命名,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以头颈部(颈动脉体、颈静脉球、迷走神经内、甲状腺等)最为常见,发生于椎管内较为少见[1-2]。本科诊治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4.
正副神经节瘤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其确切发病率尚不明确,大概是每10万人0.2~1[1~3]。根据肿瘤细胞发生部位,起源于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伴有大量儿茶酚胺分泌时,称为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外交感神经节的嗜铬细胞,或者头颈部的副交感神经节,称之为副神经节瘤。约69%的副神经节瘤位于颈动脉小球和颈静脉体附近[1],9.5%来源于胸部。大部分副神经瘤是良性和无分泌功能,极少数可分泌大量儿茶酚胺,  相似文献   

5.
正副神经节瘤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肾上腺外交感神经节内的嗜铬细胞。90%的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其余10%为肾上腺外肿瘤,称为副神经节瘤~([1])。目前国内尚缺乏该病发病率或患病率的数据~([2])。Stenstrm等~([3])1986年报道1958~1981年瑞典国家癌症登记数据,每年每百万人中有2~8例副神经节瘤。由于尸检显示出更高的患病率,相当数量副神经节瘤患者生前并未能  相似文献   

6.
副神经节瘤是指体内散在分布的、与交感或副交感神经有联系的嗜铬或非嗜铬的神经上皮样细胞团,是一类少见的软组织神经内分泌肿瘤,属APUD瘤,起源于神经嵴细胞[1]。1908年Alezai’S和Pey-ron首先报道了一组副神经节瘤病例。1912年Pick建议将肾上腺内嗜铬细胞瘤命名为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而肾上腺外嗜铬性肿瘤称为  相似文献   

7.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义的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HOE)是指发生在副神经节嗜铬细胞的产生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但是一般只有起源于肾上腺髓质的副神经节肿瘤被称为PHOE,而起源于肾上腺外的副神经节肿瘤被称为副神经节瘤或肾上腺外PHOEE。  相似文献   

8.
脊柱副神经节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神经嵴细胞[1]。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头颈部最常见。脊柱副神经节瘤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肿瘤,主要位于硬膜内髓外间室,大部分发生在马尾[2、3]。我中心近期收治3例脊柱副神经节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HOE)是指发生在副神经节嗜铬细胞的产生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肾上腺外的副神经节肿瘤被称为副神经节瘤或肾上腺外PHOE.肾上腺外PHOE约占PHOE的17% ~24%,恶性者也较多,约占15% ~ 35%[1].自2000年3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共收治肾上腺外腹膜后PHOE 6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理诊断证实,现就有关问题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0.
副神经节瘤属神经内分泌肿瘤,好发于肾上腺髓质、头颈部、腹膜后等副神经节区域,发生在椎管内的副神经节瘤临床少见。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术前容易误诊。2011年5月~2013年8月,我们共收治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椎管内副神经节瘤患者4例,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合文献复习,总结椎管内副神经节瘤的诊疗体会。临床资料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年龄43~73岁,平均59.3岁,病程2~60个月。均无明确家族史和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