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温联用鬼臼噻吩甙(Vm-26)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及净化。方法 13例急性白血病骨髓、15例正常骨髓和10例次HL-60细胞株用形态学、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及半固体集落培养技术,观察42 ℃ 60 min高温或联用鬼臼噻吩甙(Vm-26)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其及体外净化白血病细胞的效果。结果 ①HL-60细胞经42 ℃ 60 min、42 ℃ 60 min+8.5 μmin/L Vm-26处理后48 h流式细胞检测的凋亡细胞(sub-G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温联用鬼臼噻吩甙(Vm-26)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及净化。方法 13例急性白血骨髓、15例正常骨髓和10例次HL-60细胞株用形态学、DNA凝胶电脉、流式细胞仪及半固定体集落培养技术,观察42℃60min高温或联用噻吩甙(Vm-26)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及其体外净化白血病细胞的效果。结果 HL-60细胞经42℃ 60min、42℃60min+8.5μmin/L Vm-26处理后48  相似文献   

3.
毫米波对人骨髓细胞和白血病细胞克隆能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毫米波对人骨髓细胞和白血病细胞克隆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波长 8mm ,功率密度为 4mW /cm2的毫米波辐射人骨髓细胞和HL6 0细胞、K5 6 2细胞 ,测定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GM CFU)和肿瘤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tC FU)。【结果】连续 2次 6 0min的辐射使实验组的GM CFU比对照组明显上升 (P <0 0 5 ) ,连续 10次 30min或 6 0min的辐射均使tCFU较之于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或P <0 0 1)。其余辐射方式则对GM CFU和tCFU的变化无明显作用 (P>0 0 5 )。【结论】毫米波的短期辐射 (2次 )能增强正常人骨髓细胞的克隆能力而不影响HL6 0细胞和K5 6 2细胞的克隆能力 ,较长时间的辐射 (10次 )则使HL6 0细胞及K5 6 2细胞的克隆能力明显降低。提示微波的非热效应可能会影响白血病细胞的净化。  相似文献   

4.
骨形态发生蛋白-4对人始基卵泡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对人卵巢组织体外培养中始基卵泡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34例卵巢组织切成2 mm×2 mm×1 mm皮质片,每例标本的皮质片均随机分成3组:研究组(BMP-4组)、对照组和非培养组,培养15天后行组织学检查、雌孕激素测定和凋亡分析。【结果】 培养结束后对照组和研究组始基卵泡比例分别为58%±35%和48%±40%,低于非培养组(91%±9%),P<0.05;窦前卵泡比例分别为52%±40%和42%±35%,高于非培养组(9%±9%),P<0.05。研究组间质细胞凋亡指数和培养液孕激素浓度分别为(0.16±0.08)μg/L和(3.6±2.0)μg/L,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分别为(0.41±0.16)μg/L和(6±4)μg/L(P<0.05)。【结论】BMP-4可以促进始基卵泡向窦前卵泡转化,降低细胞凋亡率,抑制孕激素分泌,是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支架植入后对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方法】将雄性新西兰兔50只随机分为球囊组和支架组,设正常对照。分别于术后第3、7、14、28、56天取材研究①用免疫组化检测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的表达;②用TUNEL染色法测定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支架组和球囊组PCNA、CyclinE表达及细胞凋亡均有显著增加。支架组与球囊组比较,①PCNA和CyclinE表达明显增加,术后第7天,支架组和球囊组PCNA阳性率为24.36%±0.55%vs18.74%±1.09%(P<0.01),CyclinE阳性率为22.65%±1.00%vs17.68%±1.10%(P<0.01);②支架组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也较球囊组显著增加,最大凋亡率在术后第7天,12.46%±1.13%vs5.54±0.53%(P<0.01);③PCNA和CyclinE的阳性率与平滑肌细胞凋亡阳性率的比值,球囊组大于支架组。【结论】支架组较球囊组导致明显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同时也导致更显著的平滑肌细胞凋亡,使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6.
作者证实高温(42℃,60min)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的损伤程度存在异质性,短期(24 h)液体培养能使受抑制HL-60细胞的集落存活率及~3H-TdR掺入率获得部分恢复.结果提示,高温对白血病细胞DNA合成及集落形成抑制具有部分可逆性.作者对其临床意义及发生机理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VPA)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CCK-8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处理后的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情况?【结果】 VPA对K562细胞生长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同时引起细胞凋亡增加(11.47% ± 0.25%),与正常对照组(4.77% ± 0.40%)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G0/G1期细胞增多(82.30% ± 9.41%),S期细胞减少(12.88% ± 6.99%),细胞被阻滞在在G0/G1期(P < 0.05)?【结论】 VPA能够阻滞K562细胞于G0/G1期,最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8.
全反式维甲酸及银杏提取物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银杏提取物(Egb)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为胆碱能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方法取第3代NSCs诱导分化,试验分为4组:ATRA组(10-8mol/L)、Egb组(2mg/L)、ATRA(10-8mol/L)+Egb组(2mg/L)和空白对照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微管相关蛋白(MAP2)、乙胆碱酯酶(AchE)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并计算阳性染色细胞的百分率。结果ATRA组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为AchE阳性和TH阳性神经元的百分率分别为26·32%±3·62%和12·02%±2·78%;Egb组分别为42·93%±3·08%和18·13%±1·74%;ATRA+Egb组分别为43·32%±5·60%和13·03%±2·54%;空白对照组分别为27·68%±2·51%和5·74%±1·81%。结论ATRA和Egb均可促进NSCs向TH阳性神经元分化,Egb还可促进NSCs向AchE阳性神经元分化,ATRA和Egb联用无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实验研究黏着斑激酶(FAK)基因对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构建FAK 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至REH白血病细胞株,同时建立空白载体对照细胞株。通过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FAK蛋白表达情况,予荧光染料Annexin V标记细胞观察细胞凋亡情况。体外应用Transwell培养体系,观察白血病细胞在细胞因子SDF-1作用下的迁移能力。将REH细胞予绿色荧光CFSE进行标记,经尾静脉注射到SCID小鼠,观察白血病细胞在动物体内归巢及白血病生成情况。【结果】FAK shRNA慢病毒载体在REH白血病细胞蛋白水平的抑制率为75%。凋亡实验中,空白对照组和FAK基因沉默组Annexin V+ 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19 ± 0.36)% 和(6.48 ± 0.58))%。体外迁移实验发现空白对照组与FAK基因沉默组的细胞迁移百分比分别为(50.3±7.22)%和(7.6±3.15)%;动物体内归巢实验发现FAK基因沉默的细胞归巢于骨髓能力明显降低。白血病动物实验发现空白载体对照组小鼠生存时间是40~47 d,而FAK基因沉默组小鼠生存时间是72~80d。白血病细胞输注后第45天,空白载体对照组与FAK基因沉默组小鼠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5.5 ± 8.20)%和(9.60 ± 3.65)%。【结论】FAK 基因沉默能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并降低白血病细胞迁移及归巢能力,并抑制白血病生成,提示分子靶向FAK基因有望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反义bcl-2基因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反义bcl-2基因抗白血病作用及其特点,探讨反义基因或联合药物体外净化和治疗白血病可行性。方法 (1)RT-PCR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HL-60、U937、K562、CEM白血病细胞株以及常见白血病类型的bcl-2 mRNA和P26蛋白表达情况。(2)选择高表达bcl-2基因的HL-60细胞株作为靶细胞,用人工合成bcl-2正反义硫代寡聚脱氧核苷酸(PS-ODN)体外培养处理。检测bcl-2 mRNA和P26蛋白的变化;DNA梯形分析细胞凋亡,锥虫蓝拒染法和克隆培养观察细胞生长;同时将HL-60细胞与PS-ODN培养孵育7天后的活细胞腹腔接种Scid鼠,半巢式RT-PCR和病理分析该HL-60细胞在体内生物学行为改变。(3)建立三种白血病细胞株CEM、K562、HL-60 Scid鼠白血病模型和有效监测与追踪白血病细胞株的方法,掌握体内白血病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用bcl-2正反义PS-ODN腹腔给药治疗HL-60 Scid鼠白血病模型,观察治疗后体内白血病进展变化。(4)用RT-PCR方法克隆bcl-2基因和构建其两种不同的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5)转染高表达bcl-2的HL-60细胞,比较两种反义RNA在对抗bcl-2的作用与降低内源性bcl-2蛋白水平上的异同性。观察两种反义RNA介导的靶基因抑制对烷化溶血磷脂(ALP)和四种化疗药物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6)RT-PCR检测基因转染HL-60在化疗药物作用下FGFβ1表达。结果 (1)白血病细胞株表达bcl-2有差异,bcl-2 mRNA和它的P26蛋白不平行。(2)三种白血病细胞株HL-60,K562,CEM可在Scid鼠增殖,产生典型白血病浸润模型特征,白血病增殖和浸润程度与白血病细胞生物特性有关,其顺序为CEM>K562>HL-60。(3)人工合成的bcl-2反义硫化寡脱氧核苷酸(ASPO)能够下调HL-60细胞bcl-2表达,诱导凋亡,抑制增殖和克隆形成;同时使其失去在体内的致白血病能力。(4)bcl-2反义硫代寡脱氧核苷酸,腹腔给药能够抑制肿块增长,白血病扩张,延长Scid鼠生存期,呈剂量依赖性。(5)部分编码区的反义RNA能够降低HL-60细胞内源性Bcl-2蛋白水平,提高ALP和四种化疗药物对HL-60杀伤率,促进它们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6)反义基因转染的HL-60细胞在化疗药物作用下负调控因子TGFβ1基因表达增加。结论 bcl-2反义基因可有效对抗bcl-2原癌基因表达,发挥明显的抗白血病作用,为体外净化白血病细胞和体内治疗白血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恶性血液病尤其是急性白血病患者P53表达水平及其与化疗耐受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结果P53蛋白阴性者骨髓缓解率高于阳性者(P〈0.05)。5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P53蛋白阳性率为37.2%,不存在细胞类型不同的差别(P〉0.05)。P53蛋白表达不同与化疗耐受有影响。结论人类急性白血病细胞P53蛋白阳性率很低,检测P53蛋白可以帮助判断白血病患者对化疗的敏感程度,指导预后。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functional role of HERG1 K channels in leukemic cells and leukemic stem cells (LSCs), RT-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HERG1 K channels expression in leukemic cells and LSCs. The functional role of HERG1 K channels in leukemic cell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by MTT assay, and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were analyzed by flow cy- tome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rg mRNA was expressed in CD34 /CD38-, CD123 LSCs but not in circulating CD34 cells. Herg mRNA was also up-regulated in leukemia cell lines K562 and HL60 as well as almost all the primary leukemic cells while not in normal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NCs) and the expression of herg mRNA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clinical and cytoge- netic features of leukemia. In addition, leukemic cell proliferation was dramatically inhibited by HERG K channel special inhibitor E-4031. Moreover, E-4031 suppressed the cell growth by induc- ing a specific block at the G1/S transition phase of the cell cycle but had no effect on apoptosis in leukemic cell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HERG1 K channels could regulate leukemic cells prolif- eration and were necessary for leukemic cells to proceed with the cell cycle. HERG1 K channels may also have oncogenic potential and may be a biomarker for diagnosis of leukemia and a novel potential pharmacological target for leukemia therapy.  相似文献   

13.
用计算机辅助医学显微图像分析仪定量检测106例初发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的核仁形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并与同标本中的抗人增殖细胞Ki-67阳性率、S+G2M细胞比例,DNA倍体进行比较,发现Ag-NORs与Ki-67阳性率。S+G2M细胞比例有相关关系,与DNA倍体无显著相关关系。Ag-NORs在白血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白血病组高于慢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于急性非淋巴细胞自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低。在慢性白血病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显著高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期显著低于治疗前,复发时又显著增高。结果显示:Ag-NORs可以和Ki-67免疫标记、细胞流式仪一样,作为白血病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核形态计量值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细胞核的形态定量值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体视学方法在普通光镜下手工测试73例AML细胞核形态值,对一个月内死亡与生存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死亡组细胞核长轴(NL)、短轴(NS)、平均轴(NM)及核面积(Vα)值均明显小于生存组(P<0.05),且死亡组各参数低于本组平均值者明显增多(P<0.01)。结论:提示AML首次骨髓细胞核形态值的变化可能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往研究表明:正常人白细胞、白血病细胞特别是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促凝血活性。初步研究表明:这一促凝血作用以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最强,最广泛。这一促凝物质除普遍认为的类组织凝血酶活性外,还被认为有一种低分子的促凝物存在。其促凝作用与凝血酶相似。本文对这类促凝物质的强度与临床出血并发症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白血病患者临床出血与白血病细胞促凝活性的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用克隆形成法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正常骨髓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系K_(562)和HL_(60)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较低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对K_(562)和HL_(60)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抑制作用,表明该药有可能应用于自体骨髓移植物的体外净化处理。骨髓细胞对该药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提示体外净化时药物浓度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17.
观察了人胎骨髓基质细胞上清液对6例白血病患者骨髓原代白血病细胞存活程度及CFU-F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骨髓基质细胞上清液对原代白血病细胞具有杀伤作用(p<0.002—0.001)。同时发现基质细胞上清液还能促进CFU-F的形成(p<0.01-0.001)。本文还对上述变化的可能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