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本院近年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诊断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1年10月入住本院,确诊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培养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396株,革兰阴性菌194株(占48.99%),革兰阳性菌174株(占43.93%),真菌28株(占7.09%)。前5位分别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5.5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65%)、肺炎克雷伯菌(10.10%)、屎肠球菌(6.8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6.81%)。真菌以酵母菌为主(93.34%),隐球菌仅分离出1株。结论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居多,革兰阳性菌对于万古霉素具有较高敏感性。早期准确的病原学报告,对于临床明确诊断,及时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遏制耐药菌的蔓延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化脓性脑膜炎(PM)患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141例PM患儿根据发病年龄分为4组,<1月龄的患儿32例(新生儿组)、1~12月龄的患儿45例(婴儿组)、1~6岁的患儿30例(幼儿组)、>6岁的患儿34例(儿童组),采集4组患儿脑脊液行细菌培养,采用API系统鉴定病原菌,采用K-B法行药敏试验,比较4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新生儿组、婴儿组、幼儿组、儿童组检出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40.63%、66.67%、83.33%、85.29%,多为耐甲氧西林菌株,检出革兰阴性杆菌分别占59.38%、33.33%、16.67%、14.71%;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00%,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00%。结论不同年龄PM患儿感染病原菌不同,临床应根据患儿发病年龄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提高治疗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耐药性及醒脑静在该类患儿中的治疗效果,为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66例,进行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检测,将6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进行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6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共检出66株病原菌,其中肺炎链球菌检出率最高占36.36%,明显高于其他病原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见病原菌对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及头孢唑林的耐药率相对较高,明显高于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儿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主要以肺炎链球菌为主,其耐药性较为明显,同时醒脑静在此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NT)-3在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脑组织及抗生素治疗后的表达变化特点。方法将3周龄SD大鼠46只(雌、雄不限,昆明医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采用(0.15~0.30)mL/100 g 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建立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脑损伤模型(n=34)。建模成功后,根据是否接受进一步治疗,随机分成感染组(n=20)、治疗组(n=14)。其余纳入正常对照组(n=12)。各组间大鼠的平均体重和鼠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①46只大鼠均行脑池穿刺,感染组和治疗组接种50μL肺炎链球菌混悬液,正常对照组接种50μL生理盐水。观察神经营养因子-3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经自然病程,感染组大鼠分别于接种后24 h和第5天处死(24 h感染组,n=8;5 d感染组,n=12)。②将治疗组分为抗生素治疗组(n=8)和抗生素对照组(n=6),前者给予头孢曲松皮下注射治疗3 d后,与正常对照组神经营养因子-3在脑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比较。后者不做任何处理。③正常对照组于接种生理盐水后24 h(24 h正常对照组,n=6)和5 d(5 d正常对照组,n=6)分别处死。结果在脑皮质和海马中,24 h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神经营养因子-3明显下降(P0.01),第5天回升(5 d感染组),但仍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抗生素治疗组神经营养因子-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抗生素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5 d感染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抗生素对照组与5 d正常对照组神经营养因子-3蛋白的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大鼠罹患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时,神经营养因子-3在脑组织中的表达下降。在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急性脑损伤中,神经营养因子-3对神经的保护支持作用可能减弱。在肺炎链球菌脑膜炎中,抗生素治疗后,神经营养因子-3在脑组织中的表达仍处于较低水平,在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脑损伤中,神经营养因子-3的内源性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仍不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156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某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56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无菌抽取脑脊液进行普通培养和高渗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系统鉴定细菌;药敏试验采用K—B法,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采用双纸片扩散法。结果共获需氧菌156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42株(26.92%),以大肠埃希菌(11株,26.19%)、不动杆菌属(5株,11.91%)、肺炎克雷伯菌(4株,9.52%)、变形杆菌(4株,9.52%)为主,检出产ESBLs菌12株(28.57%);革兰阳性(G^+)球菌103株(66.03%),以表皮葡萄球菌(56株,54.37%)、溶血葡萄球菌(7株,6.80%)为主;其他菌种11株(7.05%)。2003-2005年G^-杆菌占全部检出菌的比率为35.14%,高于2000-2002年的检出率19.51%(X^2=4.83,P〈0.05)。G^-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较敏感;G^+球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较敏感。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G^-杆菌检出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3年2月28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送检的脑脊液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鉴定试条进行病原菌鉴定,K-B纸片法测定病原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脑脊液标本分离出病原菌48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48株占51.4%,革兰阴性菌212株占44.0%,真菌22株占4.6%;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82.4%和86.3%,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结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MRSA和MRCNS的检出率较高,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和多药耐药,加强脑脊液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6年2月-2009年12月脑脊液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中,有4株为多药耐药肺炎链球菌。该患者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MIC值均高于其他3株多药耐药肺炎链球菌的MIC值,为高水平耐药的肺炎链球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感染致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早期防治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1例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格拉斯哥(Glasgow)评分分为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组,对比分析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颅脑影像学表现、治疗及...  相似文献   

9.
溶血性链球菌能分泌多种毒素和胞外酶,临床可引起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和食物中毒。2002年6月吴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市售的婴儿营养米粉中检出1株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现将检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样品来源 市售婴儿营养米粉为苏州某食品有限公司委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应用与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以及抗生素应用与耐药性的关系,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院新生儿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临床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进行普通培养和高渗培养,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系统鉴定细菌,以K-B法进行药敏分析。结果有156份脑脊液培养出了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溶血葡萄球菌。早期新生儿组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比晚期新生儿组高,晚期新生儿组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比早期新生儿组高。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较敏感;使用过抗生素患儿检出产耐药酶菌的比率明显高于未使用过抗生素患儿(χ2=7.68,P<0.05),尤其使用过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患儿检出产耐药酶菌的比率显著高于后者(χ2=10.04,P<0.005)。结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分布与新生儿肺炎病原菌有相关性。合理应用抗生素尤其第三代头孢菌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370株脑膜炎奈瑟氏菌的分群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膜炎奈瑟氏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病原菌,通称脑膜炎球菌。利用凝集反应及琼脂扩散试验等方法可将脑膜炎球菌分成A、B、C、D、X、Y、Z、29E和W-1359个血清群,以后相继发现了一些新的血清群,命名为1889、1890、1892、319、1916、  相似文献   

12.
1  病 例患者 ,女 ,9岁 ,学生。于 2 0 0 0年 4月 2 5日因心脏杂音入院 ,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高压(重 ) ,二尖瓣赘生物、关闭不全 ,心功能Ⅱ级 ,心内膜炎。入院后高热不退 ,2 0 0 0年 5月 1日血液培养出草绿色链球菌 ,进一步鉴定为变异链球菌群 ,2 0 0 0年 5月 9日行动脉导管修补术、二尖瓣置换术 ,瓣膜组织又一次培养出草绿色链球菌 ,进一步鉴定仍为变异链球菌群。2  细菌室检查2 .1  血培养  4月 2 6日抽血液接种进口血液培养瓶 ,35℃ 72h肉汤微混 ,有溶血 ,肉汤呈棕绿色 ,涂片革兰染色为G+ 链球菌。触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临床表现及病原菌, 为临床早期识别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确诊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189例新生儿, 按照病原菌分为病原菌阳性组及阴性组, 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94.2%(178/189)], 但病原菌阳性组和阴性组发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阳性组外周血白细胞与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阳性组外周血PLT、CRP、PCT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原菌阳性组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葡萄糖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原菌阳性组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大于阴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例病原菌阳性组中大肠埃希菌和B族溶血性链球菌共36例, 占阳性组的81.8%。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早期以发热为主要表现, 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B族溶血性链球菌为主, 病原菌阳性组脑脊液改变更明显, 恢复正常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0~3岁幼儿化脓性脑膜炎(PM)临床特征和病原菌分布,为PM患儿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0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0~3岁PM患儿6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构成分组统计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病原菌培养及预后情况等数据并进行比较,探讨0~3岁PM患儿诊治对策。结果 0~1岁患儿以普通型PM为主,其占比(85.18%)高于2~3岁患儿(70.00%);2~3岁患儿爆发型和轻症型占比(12.50%、17.50%)高于0~1岁患儿(7.41%、7.41%);不同年龄段患儿PM类型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81、3.492及3.492,均P<0.05)。0~1岁患儿临床症状出现高热和惊厥率(88.89%、77.78%)明显高于2~3岁患儿(60.00%、4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27、11.026,均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实验室和影像学指标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7例0~1岁PM患儿脑脊液检出病原菌26株,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调查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分布特点,并分析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08年1月-2014年3月1 835份新生儿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及相关耐药状况。结果 1 835份脑脊液中共检出病原菌21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0株(占47.6%)、革兰氏阴性菌8株(占38.1%)、真菌3株(占14.3%)。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9株(占42.9%)、大肠埃希菌6株(占28.5%)、白色假丝酵母菌2株(占9.5%)。CNS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高,分别为88.9%、77.8%、77.8%,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美诺环素耐药的革兰氏阳性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66.7%,未发现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结论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检出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其次,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占有一定比例,应高度重视,防止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妊娠期宫内感染患者病原微生物分布特点,以及主要致病菌B族链球菌对分娩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月于新余市人民医院产科检查的妊娠期宫内感染患者98例,进行宫腔细菌培养、鉴定,分析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点、宫内感染孕妇的临床症状,采用比值比(OR)分析B族链球菌带菌对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98份宫颈分泌物中检出病原菌13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2株,革兰阳性菌48株,真菌18株;主要感染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B族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B族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完全敏感,对青霉素、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头孢西丁、苯唑西林、头孢唑林的敏感率均>9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敏感度较低;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85.71%)、白带异味(61.22%);B族链球菌感染组的宫内窘迫和胎膜早破发生率均高于非B族链球菌感染组(P<0.05),B族链球菌感染组孕妇发生宫内窘迫和胎膜早破的风险分别是非B族链球菌感染组孕妇的3.569倍和3.170倍,B族链球菌感染组新生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以及B族链球菌阳性发生率均高于非B族链球菌感染组(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脑脊液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 precursor,PGRN)对新生儿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价值。 方法 选取平阳医院2017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74例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分组,预后良好组54例,预后不良组20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常规感染标志物[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脑脊液IGF-1、MMP-9、PGRN水平,分析脑脊液IGF-1、MMP-9、PGRN与常规感染标志物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脑脊液IGF-1、MMP-9、PGRN对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预测价值,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脊液IGF-1、MMP-9、PGRN与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关系。 结果 预后不良组脑脊液常规感染标志物PCT、CRP及IGF-1、MMP-9、PGRN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IGF-1、MMP-9、PGRN水平与常规感染标志物PCT、CRP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评价脑脊液IGF-1、MMP-9、PGRN对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预测价值,发现三者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最大,具有良好预测效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IGF-1水平>截断值患儿预后不良风险是≤截断值的5.547倍,脑脊液MMP-9水平>截断值患儿预后不良风险是≤截断值的6.258倍,脑脊液PGRN水平>截断值患儿预后不良风险是≤截断值的5.487倍。 结论 脑脊液IGF-1、MMP-9、PGRN对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预后具有良好预测效能,临床可监测其水平,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8.
415份痰标本的病原菌鉴定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肺部感染患者痰病原菌菌谱的分布及其耐药机制、合理指导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患者痰液分离出的病原菌用微量生化编码鉴定管进行鉴定,采用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从415例呼吸系统患者痰标本检出病原菌537株,革兰阳性球菌占70.8%、革兰阴性杆菌占28.1%、真菌占1.1%;其中检出MRSA 18株和ESBLs菌6株.结论 对于肺部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临床上应重视痰培养检查,明确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和药敏结果,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来自患儿的肺炎链球菌进行分型,为肺炎链球菌疫苗的正确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来自河北省儿童医院的182株肺炎链球菌,普通PCR对肺炎链球菌进行种属鉴定,应用多重PCR方法对菌株进行菌型分析。结果经PCR检测182株菌的cpsA基因扩增均为阳性;经多重PCR检测,除8株未分型菌株外,其余174株肺炎链球菌中,以19F、19A和6A/6B型数量最多,分别为68株(37.36%)、33株(18.13%)和26株(14.28%),其余型别有35B型、14型、6C/6D型、23F型、15B/15C型等。结论 182株肺炎链球菌的菌型主要为19F、19A和6A/6B,为该省肺炎链球菌疫苗的正确选择和制订使用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告2005年春季吉林省某猪场Ⅱ型猪链球菌感染猪群的徽生钧学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方法从病、死猪中分离猪链球菌疑似菌株,采用革兰染色镜检、生化反应和特异性诊断血清玻片凝集等方法.鉴定菌株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的疑似菌株经鉴定为Ⅱ型猪链球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利福平、万古霉素、头孢拉定、罗红霉素等5种抗生素敏感,对庆大霉素等6种抗生素耐药。结论采取饲养环境和饲料消毒、发病猪隔离、氨苄西林和利福平配合治疗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未发生人的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