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具有多部门多指标特征的复杂大群体应急决策问题, 提出一种新的决策方法. 首先, 给出直觉模糊数相似度公式, 将其作为相聚度公式对专家偏好进行聚类; 然后, 以同一部门指标数据的方案区分度最大化为目标, 构建优化模型以确定部门指标权重; 接着, 基于部门信息区分度结合极大熵原理对部门权重进行求解, 进而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 最后, 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考虑决策者对风险型混合多属性评价结果的信任程度不同, 提出基于前景理论和改进投影理论的群决策方法. 建立一个数组以描述在不同信任度下群决策专家的评价结果, 并将数组中混合数据类型转化为三角模糊数. 在考虑决策者信任度的前提下集结群信息、确定属性权重. 引入综合前景价值和考虑权重的投影相对接近度两种方法对方案进行排序. 最后通过实例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江文奇 《控制与决策》2016,31(7):1330-1334

针对准则值和准则权重均为三角模糊数的多准则决策问题, 提出一种三角模糊数型VIKOR(FVIKOR) 方法. 首先, 分析FVIKOR方法中直接运用三角模糊数运算规则计算群体效用值、个体遗憾值和妥协解可能违反三角模糊数左中右端点值逐渐增加的基本特性, 提出实施三角模糊数去模糊化的解决策略; 然后, 设计去模糊化参数优化模型, 并给出FVIKOR应用的具体步骤; 最后, 通过具体算例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实施过程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定义了语言??数及其模糊熵, 提出了基于模糊熵和证据推理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以解决准则权系数信息不完全确定的语言??数多准则决策问题. 所提方法通过建立基于语言??数模糊熵的线性规划模型来得到准则的最优权系数, 利用证据推理算法确定方案的综合准则值, 进而得出最优方案. 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徐选华  孙倩 《控制与决策》2016,31(10):1908-1914

针对多属性大群体决策信息的模糊性以及属性差异性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属性多粒度的区间二元语义大群体决策方法. 首先, 依据决策成员偏好将大群体进行聚类, 形成偏好聚集结构, 考虑到各聚集中决策成员对所处聚集一致性的贡献不同, 以及不同聚集的偏好对于群体偏好的贡献不同, 提出双层权重模型; 其次, 利用扩展的可能度公式对各聚集内决策成员的权重进行确定, 利用模糊熵确定各个聚集的权重; 再次, 结合模糊相对熵和优劣解距离法(TOPSIS) 得到决策方案的排序; 最后, 通过案例的分析与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黄智力  罗键 《控制与决策》2018,33(11):1931-1940
对于属性值是三角模糊数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研究几组三角模糊数比较可能度公式之间的等价关系,提出三角模糊数比较优势关系理论,并得到一些优良性质关系和结论;然后借鉴离差最大化思想构建一种确定属性权重向量的三角模糊数型比较可能度关系模型,通过集结所有决策对象比较的可能度值,并对方案对象集进行优劣筛选和次序排定,得到一种新的三角模糊数多属性决策对象的可能度关系模型算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出模型算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陈雪  黄智力  罗键 《控制与决策》2016,31(12):2232-2240
针对属性权重未知的三角模糊数型不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 提出一种新的规范三角模糊数与决策方案的相对相似度定义和三角模糊数相对相似度关系理论; 借鉴合作博弈中可能度最大化算法提出一种基于三角模糊数相对相似度关系的属性权重确定方法; 利用备选方案对象在方案集中的总体相对相似度值大小选取最优对象并排序, 以此给出三角模糊数型不确定多属性决策的相对相似度关系算法, 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表明了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陈振颂  李延来 《控制与决策》2014,29(7):1239-1249

针对具有正态三角模糊随机变量且属性权重未知的多属性决策问题, 提出基于前景均值-方差(M-V) 准则的正态三角模糊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 该方法首先构建正态三角模糊随机决策矩阵, 进而通过运算得到属性值的期望与方差, 并将其转化为M-V 决策矩阵; 然后, 通过定义前景效应构建前景M-V 决策矩阵, 利用改进灰色系统理论模型求解属性权重值, 获取综合前景M-V 决策矩阵; 最后, 定义前景序关系, 两两比较前景M-V 价值获取方案排序. 在此基础上, 通过案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决策信息为区间直觉模糊数且属性权重完全未知的多属性决策问题, 提出基于改进的区间直觉模糊熵和新得分函数的决策方法. 首先, 利用改进的区间直觉模糊熵确定属性权重; 然后, 利用区间直觉模糊加权算术平均算子集成信息, 得到各备选方案的综合属性值, 进而指出现有得分函数存在排序失效或排序不符合实际的不足, 同时给出一个新的得分函数, 并以此对方案进行排序; 最后, 通过实例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同样决策场景下对多组决策方案反复评估的决策问题, 建立对无效决策者剔除以及确定决策结果的模型. 使用优化模型确定指标权重, 提出决策者评价向量差异度的衡量方法, 由此对无效决策者甄别和剔除, 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灰靶的决策模型以确定最优方案, 并建立下次决策时的决策者权重计算方法. 模型充分利用历史信息, 对决策者进行评价约束, 可以有效提高决策质量. 最后通过实例表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黄智力  罗键 《控制与决策》2017,32(1):131-140
针对指标权重未知的区间数型不确定多指标决策问题, 提出区间数可能度与比较优势关系理论, 并推导出一些相关结论. 借鉴合作博弈中极大极小算法, 建立基于区间数比较优势关系, 确定指标权重的可能度规划模型. 利用供选方案间相互比较的可能度矩阵测定信息, 集结各方案比较的总体可能度值对供选方案集进行优劣筛选和排序, 以此给出一种新的区间数型不确定多指标决策的可能度规划算法. 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黄智力  陈青兰 《控制与决策》2022,37(4):1025-1034
对于属性权重未知的区间数型不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在界定区间数相对可能度的基础上给出区间数比较相对可能度关系理论,并得到一些相关性质;其次借鉴离差最大化模型算法建立基于比较相对可能度关系确定属性权重的区间数型决策对象相对可能度关系模型(IN-DMORPRM);然后通过集结与融合供选决策对象间两两优势比较测定出的相对可...  相似文献   

13.
针对属性值为犹豫模糊元的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依据属性值与理想点的贴近度和给定的阀值得到判断矩阵;然后,根据判断矩阵对属性集进行约简,确定属性权重;最后,基于TOPSIS思想,计算各方案与理想点的综合贴近度,得到方案的优劣次序,并通过算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考虑属性权重优化的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属性权重完全未知的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 提出一种属性权重多目标优化方法. 首先, 根据属性值的均值、方差以及属性间的关联度建立属性权重确定模型; 然后, 利用方案与犹豫模糊正理想点的相似度对方案进行排序; 最后, 通过算例分析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于超  樊治平 《控制与决策》2015,30(8):1434-1440

针对指标期望为随机变量情形的多指标决策问题, 提出一种决策分析方法. 该方法首先通过计算指标值相对于指标期望的损益值, 将决策矩阵转化为关于指标期望的损益矩阵; 然后运用随机占优准则, 通过判断针对每个指标两两方案之间的随机占优关系, 进而构建两两方案的随机占优关系矩阵, 并使用PROMETHEE II 方法对方案进行排序; 最后以某研究所移动硬盘采购问题为例, 对所提出方法的实用性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不一致决策表的规则获取,从属性多粒度角度考虑,按粒度由粗到细将决策表划分成不同的粒度空间,通过定义相容粒关系矩阵和不相容粒关系矩阵,并充分挖掘隐含在矩阵中的启发式信息,实现对不同粒度空间确定性规则和不确定性规则的获取.最后,从实例分析以及UCI测试对算法进行验证,并与现有算法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与分析表明了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而且按此方法获取的规则集的泛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7.

针对偏好具有冲突性且权重信息完全未知的直觉模糊多属性群体决策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决策的求解方法. 首先, 建立以决策方案差异程度和决策成员偏好冲突程度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决策模型; 然后, 利用极小极大方法求解该模型, 得到各方案的属性权重和决策成员权重, 据此确立最优方案; 最后, 通过数值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