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液态CO2高温高密度状态方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二级轻气炮作冲击加载手段,采用自己建立的低温靶,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液态CO2的冲击压缩行为。在20~60 GPa压力区获得六个新的Hugoniot数据点。根据这些实验点,采用液体统计力学理论和化学平衡方法,重新优化获得一组CO2-CO2,CO2-O,CO-O作用势参数。分析表明,引起体系在25 GPa以上区域冲击软化现象的主要机制是CO2离解反应,CO2—→CO+O。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超临界流体CO2在石墨-金刚石转变中的触媒作用。实验中,采用Ag2O作为流体触媒的先驱材料,在7.7 GPa压力下,Ag2O在1 200 ℃分解成Ag和O2,O2与石墨套管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形成CO2超临界流体。研究结果表明,在7.7 GPa和1 500 ℃以上温度条件下,石墨在CO2流体触媒的作用下可转变为金刚石晶体,在1 500~1 700 ℃温度范围内合成出的金刚石具有完好的八面体形貌,与天然金刚石的生长特征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3.
 用阻抗匹配法和电探针技术在48~140 GPa冲击压力范围内对化学组分为(Mg0.92, Fe0.08)SiO3、初始密度为3.06 g/cm3的天然顽火辉石进行了冲击压缩实验。根据本工作13发实验数据,结合McQueen等人的数据可以看出,(Mg0.92, Fe0.08)SiO3顽火辉石在冲击压缩过程中,大约经历三个明显区域:低压相区,压力范围为0~40 GPa;混合相区,压力范围为40~67 GPa;高压相区,压力范围为68~140 GPa。在低压相区,D-u关系已由McQueen给出;而在高压相区(68~140 GPa),可由本实验数据得到。由叠加原理计算得到的混合物(Mg0.92, Fe0.08)O(Mw)+SiO2(St)的D-u关系及p-ρ关系曲线明显偏离了实验数据的拟合曲线,从而排除了在高达140 GPa冲击压力下,钙钛矿结构的(Mg0.92, Fe0.08)SiO3发生向氧化物化学分解相变的可能性。对高压相区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可以得到(Mg0.92, Fe0.08)SiO3钙钛矿的Grüneisen参数γ。通过三阶Birch-Murnaghan有限应变状态方程,由冲击波实验数据得到了零压等熵体积模量K0S=259.6(9) GPa及其对压力的一阶偏导数K′0S=4.20(5),其ρ0=4.19 g/cm3。(Mg0.92, Fe0.08)SiO3钙钛矿冲击压缩下的密度数据与PREM密度剖面吻合很好,支持钙钛矿为主要成分的下地幔模型。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能炸药爆轰驱动冲击波、狭缝扫描闪光隙高速照相技术和阻抗匹配解原理,在10~100 GPa压力范围内,测量了BaCO3和TiO2粉末混合物的冲击绝热数据。同时,利用轴对称柱面和平面爆轰装置,进行了该混合物样品的冲击后回收实验和回收样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考察BaTiO3的冲击合成。测量出的冲击绝热数据,以冲击波压力和比容平面上的结果为例,在约30和45 GPa两个压力值时,比容发生明显跃变。冲击绝热数据与回收样品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相结合,判断出,这两个跃变分别对应于TiO2从锐钛矿相转变到高压β-TiO2相,BaCO3与TiO2开始急剧化学反应合成出BaTiO3并放出CO2。此外,在压力为10 GPa左右作回收实验,其回收样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TiO2由锐钛矿相完全转变为金红石相。  相似文献   

5.
 在60~110 GPa冲击压力(估算温度为2 300~4 800 K)范围内进行了5发原始样品为(Mg0.92,Fe0.08)SiO3顽火辉石的冲击压缩回收实验,对回收样品进行的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吸收光谱(IR)分析结果表明:(1)回收样品的主相均是单链状结构硅酸盐,而非钙钛矿结构;(2)回收样品中均未观察到氧化物SiO2和(Mg0.92,Fe0.08)O的XRD 和IR特征谱线;(3)回收样品的XRD、IR特征谱线变得简略,并发现了与原始样品有某些不同的特征谱线,随冲击压力增加,这种变化趋于明显;(4) 通过对比冲击压力在85 GPa以下和97 GPa以上回收样品的XRD、IR特征谱线,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新谱线特征出现。结合先前的冲击Hugoniot状态方程实验数据分析,可以认为:在冲击压缩过程中样品处于钙钛矿结构,在冲击卸载过程中样品发生了由钙钛矿结构向单链状结构的逆转相变;特别是,在实验的温度压力范围内,不可能发生由(Mg0.92,Fe0.08)SiO3向SiO2和(Mg0.92,Fe0.08)O的化学分解相变,顽火辉石的高压相——钙钛矿结构是稳定的。回收样品和原始样品的谱线差异可能对应于高压加载或卸载过程引起的某种晶格畸变,而高压加载导致钙钛矿型顽火辉石晶格畸变的可能性更大。这一结果将对下地幔矿物学模型的建立和下地幔地震波探测结果的解释提供基础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6.
冲击载荷下Al2O3陶瓷的动态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平面飞片碰撞实验,研究了质量分数为90%的Al2O3陶瓷在0~11.0 GPa的动态响应行为,给出了该材料的Hugoniot弹性极限(σHEL)、动态屈服强度、高压声速和Hugoniot曲线。结果表明:当冲击应力在σHEL≈11.0 GPa的范围内,Al2O3陶瓷的塑性区压缩特性表现出较明显的弥散行为;在远低于σHEL的应力区,Al2O3陶瓷已表现出明显的压缩损伤效应,即出现所谓的破坏波效应。  相似文献   

7.
液态N2、CO冲击压缩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利用液氮致冷技术实现低温靶的冷却及样品气体的液化,并通过二级轻气炮对液态气体加载进行平面冲击压缩,实验分别测得10~57 GPa一次冲击压缩下液氮和液态CO的Hugoniot关系数据。这些实验数据结果显示,33 GPa以上比其以下更容易压缩,这种现象本质是氮发生离解相变消耗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势。液态在20 GPa以下表现为一种稳定的压缩过程,而在其以上则伴随有较为复杂的化学反应现象产生。此外,实验研究还发现,20 GPa以下N2和CO两种分子液体的冲击压缩特性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高Tc超导体BiSrCaCu2Oy常压制备的基础上,研究了热压烧结和冷压处理对其形成、结构及超导电性的影响,并与常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压可以使样品的合成时间缩短,合成温度降低。但同时它也抑制了晶格参数较大的相(高Tc相)的形成,使小晶格参数的杂相含量增多。对于提高样品的超导电性而言,1.5 GPa时一个较好的压力点。  相似文献   

9.
 实验研究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TiO2在经受不同的冲击波压力处理后,对H2S脱氢反应的光催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与未冲击样品相比,冲击波处理后TiO2的光催化活性得到了明显提高。在16~34 GPa的实验压力范围内,催化活性提高了2~3倍。初步分析认为,冲击波处理使样品晶粒中生成大量残余应变和位错缺陷,以及使TiO2能隙宽度减小,这是光催化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金刚石压砧高压装置(DAC),对具有Cu—O链结构的Ca2CuO3的多晶粉末样品进行了高压同步辐射能散X射线衍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0~34 GPa压力范围内,Ca2CuO3晶体没有发生结构相变,用Birch-Murnaghan状态方程拟合,得到在压力导数B′0=4时,零压体弹模量B0=165.4±1.8 GPa。  相似文献   

11.
液氮与液态一氧化碳混合物的冲击压缩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二级轻气炮研究了等体积的液态一氧化碳(LCO)与液氮(LN2)混合物的冲击压缩特性,在10~25 GPa压力范围内获得了5个Hugoniot数据点。混合物冲击绝热线位于单质一氧化碳和液氮Hugoniot拟合线之间,并靠近前者。这意味着混合物的冲击压缩特性不是其中各单质行为的简单平均。  相似文献   

12.
冲击波作用下碳水混合物发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二级轻气炮和OMA-Ⅲ光多通道系统,分别研究金刚石与水、石墨与水两种碳水混合物在冲击波作用下的发射光谱。冲击压力高于16.41 GPa时,观测到350~750 nm波段内叠加在连续辐射背景上的发射谱;当冲击压力高于33.95 GPa时,C2、CO、CO2的谱线辐射明显,表明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3.
 用阻抗匹配法和压电探针技术测量了初始密度为1.714 g/cm3(孔隙率α=ρ000=1.898/1.714=1.107)的水绿矾(FeSO4·7H2O)的冲击压缩线,发现其在0~100 GPa范围内存在两个明显相区:含有部分熔融的低压相和完全熔化的高压相。在两个相区内,冲击波速度D和波后粒子速度u可分别描述为:D=0.59+2.06u(u<3.12 km/s)和D=3.18+1.223u(u≥3.12 km/s)。从冲击压缩数据出发,用欧拉有限应变理论得到了其等熵状态方程。其熔化方程可用pm(GPa) =0.159(Tm(K)/1000)6.3371+0.69来近似描述。  相似文献   

14.
 在金刚石压砧装置上,采用电容和电阻测量方法研究了偏硼酸钡低温相晶体(β-BaB2O4)在室温下和16 GPa内的电容、电阻与压力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它的电容在2.1、4.6、6.4、8、9.5、10.7 GPa左右都有一个突变。这说明β-BaB2O4内部的结构状态在这些压力下都发生了变化,可能发生了相变。还发现β-BaB2O4样品在较高压力下已发生了非晶化转变,而且是不可逆的,在卸压后被保留下来。这个非晶化转变的压力大约在11~12 GPa。  相似文献   

15.
动高压下拉格朗日声速的测定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时记录冲击加载—再加载和冲击加载—卸载波的粒子速度剖面,得到了再加载和卸载波在93W合金中传播的拉格朗日声速。通过拉格朗日声速从准弹性到纯塑性的转化,获得了材料在一次冲击终态时的剪应力、剪切模量以及考虑了剪应力修正后的93W合金的冲击绝热关系。  相似文献   

16.
冲击波温度和压力对二氧化钛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简便易行的降低疏松固体物质冲击波温度的方法,其要点是用液体石蜡充填样品的空隙。以用粉末锐钛矿压装成型的样品为例,对比了不充填和充填液态石蜡时冲击波作用的结果。在同样的冲击加载条件下(均为钢飞片,撞击速度为3.16 km/s),估算两种样品中达到的压力分别为36.3 GPa和46.8 GPa,平均温度分别约为4.7×103 ℃和2.0×103 ℃,即:充填液态石蜡的样品中压力增加了约10 GPa,但平均温度降低了近3×103 ℃。对冲击后回收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充填石蜡样品的主要产物为金红石,即冲击波产生的高温起了主要作用。而充填液态石蜡时,主要生成β-TiO2高压相,即高压起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