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机械设计中 ,利用CAD接口进行三维建模生成三维实体。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维实体建模的意义及方法 ,同时给出实例得到三维实体建模在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ANSYS有限元软件建模方式有直接建模、实体建模、输入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中的实体模型、输入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中的有限元模型四种。文章对每种建模方式在海洋平台上运用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废热锅炉挠性管板进行实体建模,对整体建模、局部建模、单一组合建模、线体组合建模等建模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各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将换热管模型分为两段,与挠性管板相连接的管段采用实体建模,其余部分采用线体建模,换热管两段间采用MPC技术进行连接的方案,使得计算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4.
属性单元生成技术是一种精确的属性建模技术,它客观地表示和模拟了自然实体对象,是适用于地质实体属性建模的新方法,通过分析传统三维网络技术,引出了适用于地质实体的属性单元生成方法,以及拓扑结构、连接桥、实体关系,数据结构等概念。分析了地质实体属性的性质,属性场模型的表示,探讨了单元属性法建立地质实体模型的可行性及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5.
储层地质模型及随机建模技术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概述了储层地质模型的类型、研究内容、建模步骤和建模方法, 重点介绍了储层随机建模的意义和目前出现的主要随机建模方法。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讨论提出了以密井网资料为基础采用综合分析进行确定性建模的框架, 探讨了储层随机建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储层随机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及油藏类型的复杂性,加之注采井网的不完善性,导致地下油水运动十分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精确预测井间储层参数分布和剩余油富集区域。针对上述难点和挑战,通过利用储层建模技术,建立了储层地质模型及其预测模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精细油藏描述中基础数据的管理。利用随机建模的储层建模技术是当今油藏表征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能有效刻画储层非均质性,定量研究储层评价中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油藏描述技术向定量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3_TPS(RRR)型并联焊机机构。利用Pro/E实体建模对并联焊机进行了特征建模,设计了伸缩杆、驱动杆、动平台、静平台、虎克铰及双十字轴的结构。结合Pro/E的机构约束条件对3_TPS(RRR)型并联焊机进行模拟装配,得到了虚拟样机实体模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钢结构在我国的应用日渐广泛,人们对建筑外观造型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结合Tekla Structures软件在不规则钢结构深化设计中的应用实际,从深化设计过程中的建模、出图,深化设计对钢结构现场施工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采用Tekla Structures软件进行异形结构建模的关键技巧及对工程现场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采用随机建模技术进行油气储量计算的方法,探讨了随机建模法储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利用储量参数的随机网格模型直接进行储量计算,解决了传统容积法计算复杂油藏储量时储量参数难以取准的问题。随机建模计算储量得到的若干储量值为服从某种统计概率分布的蒙特卡洛实现,利用等概率统计法对该结果进行处理得到储量概率分布曲线,并利用该曲线的特征值进行储量评价。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计算储量客观合理,储量计算结果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0.
沉积微相控制下的储层物性参数建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储层随机建模主要分三步:构造建模,沉积微相建模,物性参数建模,其中物性参数的建模需要沉积微相模拟的结果来控制。沉积微相控制下物性参数建模的方法是,首先利用顺序指示模拟建立沉积微相约三维模型,然后按沉积微相类型分别采用顺序高斯模拟对其物性参数进行模拟,最后根据沉积微相模拟结果进行合并,得到相控下的储层物性参数模型。在实例中对比了相控下物性参数模拟与直接物性参数模拟的结果,结果表明前者更合理一些。  相似文献   

11.
基于Pro/E和ANSYS的提环实体建模与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水龙头提环实体建模与有限元分析对其结构设计和性能改进十分重要.针对水龙头提环的受力状况和变形,利用建模功能很强的Pro/E软件来建立提环的三维实体模型,然后将模型导入ANSYS软件中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提环的整体应力和不同部位的形变量进行了有效的设计与仿真研究,其结果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随机建模在油气储量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储层随机建模技术进行油气储量计算的方法,利用储量参数的随机网格模型直接进行储量计算,解决了传统容积法计算复杂油藏储量时储量参数难以取准的问题。随机建模法计算储量得到的若干储量值为服从某种统计概率分布的蒙特卡洛实现,利用等概率统计法对该结果进行处理得到储量概率分布曲线,并利用该曲线的特征值进行储量评价。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计算储量客观合理,储量计算结果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3.
随机建模中相模型的优选验证原则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13  
在储集层随机建模中,相建模(建立储集层结构模型的过程)是参数建模的基础,二步建模法(two-stagesimulation)已被普遍采用。要为参数建模输送合理的相模型,使所建相模型忠实于密井网区的井资料,除选择相建模方法外,优选和验证相模型是关键之一。归纳出相模型验证和实现优选的原则有与实际地质体符合,抽稀井后的实现接近密井网实现(或原模型),相控的参数建模合理,与动态资料符合。在ST油田ST2区沙二段S砂层组S  相似文献   

14.
密井网条件下的储层确定性建模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概述了大庆油田萨、葡、高油层非均质、多层砂岩储层沉积特征及其进入油田开发后期信息资料特点。提出了基于密井网资料条件下,以沉积学为指导,综合动、静态资料建立确定性模型的思路。基于层次建模分析的思想,将前缘相储层划分为层段结构模型、单砂层模型、单砂体模型和孔隙结构模型4个描述层次。以前缘相储层单砂层模型为例,论述了建模方法、步骤。论文同时阐述了这种确定性建模方法的适用条件,指出目前的确定性建模中具有不确定性,并受到研究效率的制约,对其应用要适度。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精细油藏描述的各个环节已实现了数字化。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的应用提高了油气藏研究的速度和准确性。三维储集层模型既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依据,又为油气藏的评价、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克拉玛依风城油田一些处在勘探开发早期的新区由于井少,在进行储集层建模时,常常出现所谓的“牛眼”现象。为提高模拟精度,利用相邻老区的密井网区确定变差函数,将其应用到稀井网区建模,取得了良好建模效果。  相似文献   

16.
层状速度建模不能满足高精度叠前成像的需求,而块体速度建模可以精细刻画地下的复杂地质构造。本文通过对地震勘探块体建模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块体建模实用化处理流程;并利用Delaunay剖分和限定Delaunay剖分算法,解决了地质层位和断层等面构造几何建模问题,保证了地质层位在空间几何拓扑的一致性;研究了层面求交、分割、缝合、统一输出和3D限定Delaunay剖分算法,实现了块体几何表面建模和复杂地质体三维实体建模,解决了复杂构造块体建模的技术难题;利用块体实体模型和速度控制点实现了地震成像三维速度深度块体模型的光滑插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校正改进Elman网的肟化投酮量建模与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具有自适应功能的基于改进Elman网的动脉系统辩识建模与预估方法,并依据生产过程的实测数据,利用该法建立了环己酮肟化投酮量的预估模型。该法对具有时变特性的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与预估有一定的自适应功能。结果表明,按该法进行建模与预估,其自适应性与抗噪声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储层建模技术是在油气藏描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技术近几年在各大油田的应用效果表明,其在水平井部署、剩余油挖潜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针对磨溪气田雷-1气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需要,综合利用气藏地震、测井及地质等资料,在对储层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原则、等时建模原则、相控建模原则,分别利用克里金法、序贯高斯模拟法和相控随机模拟法建立了雷-1气藏磨91井区储层模型。最后,利用容积法对模型可靠性进行了评价及方法优选。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油气管道系统总体框架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数字化油气管道的概念,提出数字化油气管道系统的框架。为了实现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的数字化油气管道模型,引入了ISO10303国际标准/STEP,采用了基于实体对象的分布式CAD系统,并说明如何利用该标准进行建模技术研究,讨论了建立数字化油气管道系统的实现方法。通过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实现虚拟现实技术融合在数字化油气管道系统。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易于在计算机上反复进行仿真试验,在管道工程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地质建模技术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介绍了油气藏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历程,分别阐述了地质建模技术的2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成几何构型的构造建模技术,以及描述储层非均质性的属性建模技术。结合油气藏勘探开发不同阶段的任务与目标,论述了迭代建模在油气藏勘探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