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艳艳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4):104-106
研究曲安奈德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烧伤增生性瘢痕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 2021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烧伤增生性瘢痕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观察组采取A型肉毒毒素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比较 两组TGF-β1和BMP-7含量、瘢痕情况、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 瘢痕组织中TGF-β1含量低于对照组,BMP-7含量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VSS和VAS评分 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8.00% (P<0.05)。结论 针对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曲安奈德与A型肉毒毒素联合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改善瘢 痕程度及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A型肉毒毒素与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笔者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瘢痕疙瘩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皮损厚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和4个月观察组相同时间点的VAS评分、皮损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27.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1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A型肉毒毒素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比曲安奈德更好,能有效降低瘢痕厚度、减轻患者疼痛,复发率低,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曲安奈德加5-FU联合注射治疗下颌角痤疮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笔者科室诊治的30例下颌角痤疮后增生性瘢痕患者,均接受A型肉毒毒素联合曲安奈德加5-FU联合注射,增生性瘢痕面积0.3cm×0.5cm~2.0cm×3.0cm,高度0.5~1.5cm,评估咬肌肥大程度及颈阔肌紧张程度。使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咬肌及下颌缘,使用曲安奈德加5-FU行皮损内低压注射1次。间隔2周或3个月间断行皮损内低压注射,直至无复发情况出现。治疗后随访12~24个月,评价疗效。结果:30例患者均全部缓解,18例患者治疗1~2次后瘢痕完全萎缩,无复发情况;11例患者注射4~6次后瘢痕萎缩,随访1年,无复发情况;1例患者注射13次,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曲安奈德加5-FU联合注射是治疗下颌角痤疮后增生性瘢痕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A型肉毒毒素治疗挛缩性瘢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治疗挛缩性瘢痕的疗效.方法 选取26例挛缩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A型肉毒毒素组(BTXA组)和曲安奈德组(TAC组,对照组),注射药物治疗前测量各组患者瘢痕长轴长度,并于注射后再次测量其长度,1次/月,共6次,通过比较治疗前后差值评价药物疗效.切取各组瘢痕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肌球蛋白-Ⅱ的表达情况.结果 药物作用1个月后,BTXA组较TAC组瘢痕挛缩程度明显减轻(P<0.05),尤以6个月时差异最明显,BTXA组和TAC组瘢痕长轴长度差值分别为(1.23±0.42) cm和(0.56±0.33) cm.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TXA组瘢痕内α-SMA及肌球蛋白-Ⅱ表达较TAC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治疗挛缩性瘢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联合放射治疗在瘢痕疙瘩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6月-2019年12月,采用手术切除术后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联合放射治疗的方法共治疗瘢痕疙瘩患者16例,总结术前瘢痕疙瘩病史和特征,评估术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入组患者瘢痕疙瘩均得到良好治疗,术后随访提示切口瘢痕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联合氟尿嘧啶治疗烧伤瘢痕的美容效果及对瘢痕复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医院门诊收治的112例烧伤瘢痕患者分为A组(A型肉毒毒素+氟尿嘧啶,n=56)与B组(曲安奈德,n=56),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温哥华烧伤瘢痕评估量表中瘢痕色素沉着、血供、柔韧性及高度得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且A组治疗后温哥华烧伤瘢痕评估量表中的各项得分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瘢痕痛痒程度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且A组治疗后瘢痕痛痒程度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效果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5年,A组复发率为7.14%(4/56),B组复发率为17.86%(10/56),但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94,P=0.086)。结论:A型肉毒毒素联合氟尿嘧啶与曲安奈德在治疗烧伤瘢痕中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但与曲安奈德相比,A型肉毒毒素联合氟尿嘧啶注射在改善瘢痕美容度、痒痛症状中的效果更好,且治疗后复发率更低,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放疗与单纯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两种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瘢痕疙瘩患者分为A、B两组.A组行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放疗:曲安奈德注射液40~80 mg,每4周注射1次,至瘢痕疙瘩变软变平,在最后一次注射后1周之内行,局部6MeV电子线外照射1600~2000cGy/4~9次/4~19天;B组行单纯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方法同A组,瘢痕疙瘩变平变软后加强1次,总共注射2~8次.结果:A、B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3%,79.59%;治愈率为55.32%,34.69%.经x2检验两组治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放疗疗效确切,联合治疗优于单纯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子线联合A型肉毒毒素应用于胸壁瘢痕疙瘩切除术后的作用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20年6月,笔者科室收治胸壁瘢痕疙瘩患者106例共106处,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均先手术切除瘢痕,观察组术后采取早期电子线放射、A型肉毒毒素联合治疗,对照组术后只接受早期电子线放射治疗,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联合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 BTX-A)注射治疗后行SRT-100 X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的长期疗效。方法将自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30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为A组(15例)和B组(15例)。A组于瘢痕疙瘩内注射曲安奈德,每4周1次,共5次;B组于瘢痕疙瘩内注射曲安奈德后30 min在瘢痕疙瘩基底部注射BTX-A,2.5 U/点,每点间隔1.0 cm,每4周1次,共5次。两组在注射治疗后均采用SRT-100 X线照射,4 Gy/次,共5次,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与可视对比评分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瘢痕疙瘩的整体情况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评分差值以及治疗后的显效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均较满意。B组总体显效程度高于A组(z=-2.49,P=0.01)。A组和B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评分差值分别为(5.13±1.36)分、(8.67±1.05)分,两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9,P0.05)。结论采用曲安奈德联合BTX-A注射后行SRT-100 X线照射治疗是预防瘢痕疙瘩复发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和手术切除加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耳垂癜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46饲耳垂癜痕疙瘩患者,随机分为手术切除组(A组)和手术切除加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组(B组),每组23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治愈率为60.87%,B组治愈率为86.96%,与A比较,B组的治愈率明显较高,P<0.05,两组皆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手术切除加局部注射曲安奈德能有效治疗耳垂癜痕疙瘩,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瘢痕内核切除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及浅层X线放疗在瘢痕疙瘩治疗中的应用效 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美容皮肤科收治的51例瘢痕疙瘩患者为研究对 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17例。A组使用瘢痕内核切除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 疗,B组使用瘢痕内核切除术联合浅层X线放疗治疗,C组使用瘢痕内核切除术联合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 及浅院层X线放疗治疗,比较三组瘢痕情况、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 C组治疗后VSS评分、VAS评 分均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C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 内核切除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及浅层X线放疗在瘢痕疙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瘢痕情 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治疗瘢痕疙瘩期间应用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实行局部注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22年2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瘢痕疙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 组,各20例。常规组应用曲安奈德注射液进行局部注射治疗,试验组应用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进 行局部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瘢痕情况、皮肤色素沉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 后总有效率及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 <0.05);试验组治疗后皮肤色素沉着率低于常规组 (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瘢痕疙瘩患者应用曲安奈德联合氟 尿嘧啶注射液实行局部注射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瘢痕情况与皮肤色素沉着率,减 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对比常规注射方法与无针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50例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瘢痕疙瘩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1ml注射器组和无针注射器组,均进行瘢痕内曲安奈德注射治疗,每位患者行4次注射治疗,每次间隔时间1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瘢痕大小、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瘢痕总体厚度及注射疼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4次治疗后,其瘢痕长度、宽度、深度、瘢痕量表评分等均有显著改善;无针注射器组对瘢痕的宽度和柔软度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时,无针注射组对比有针注射组在减轻瘢痕宽度以及改善瘢痕柔软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改善瘢痕总体厚度方面与常规注射方法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术中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术后放疗联合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将病例分为三组:第一组:12例,24个瘢痕疙瘩(手术+曲安奈德注射+放疗),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中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剂量依切缘大小而异,每次注射量不大于40mg,术后每周1次,连续4~8次,术后24h内行局部浅层放疗3天;第二组:11例,22个瘢痕疙瘩(手术+放疗),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后24h内行放疗3天;第三组:17例,23个瘢痕疙瘩(手术+曲安奈德注射),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中即刻注射曲安奈德,术后每周1次,连续4~8次。结果: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有效率分别为95.83%、77.27%、52.17%。第一组与第二组、第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切除,术中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术后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在面部直线形瘢痕修复术中应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整形科接受面部瘢痕修复术,术中应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局部注射的39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选取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整形科接受单纯面部瘢痕切除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国际推荐的OSAS瘢痕评价量表,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整形医师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瘢痕情况进行评估,分别从瘢痕颜色、平整度、弹性程度及瘢痕宽度4个方面对瘢痕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打分,对每组术前、术后及两组的情况进行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前瘢痕的颜色、平整度、弹性和宽度4个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瘢痕的颜色、弹性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整度明显改善,宽度明显缩窄,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与术前相比瘢痕的颜色、平整度、弹性和宽度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和对照组术后相比,瘢痕颜色更淡、弹性更好、宽度明显缩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用于面部瘢痕修复后切口两侧注射可以明显改善术后瘢痕的质地,修复效果比较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探究A型肉毒毒素与得宝松联合治疗甲状腺术后瘢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 2020年5月-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的60例甲状腺术后瘢痕患者为研 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得宝松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联 合得宝松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瘢痕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瘢痕颜色、 宽度及凸度等临床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温哥华量表评分、瘢痕宽度、瘢痕评估量表(PSAS)评分 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 (P <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联合得宝松比单用得宝松治疗甲状腺术后瘢痕效果更加理想,安全性较 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药物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以"triamcinolone acetonide, 5-fluorouracil, verapamil, botulinum toxin, platelet rich plasma, drug injection, scar, keloid"为检索词,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以"曲安奈德, 5-氟尿嘧啶, 维拉帕米, 肉毒毒素, 富血小板血浆, 瘢痕, 药物注射"为检索词, 检索自2010年1月至2023年2月公开发表的比较单一或者联合药物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局指标为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情况。利用NoteExpress、RevMan 5.4和Stata 16.0统计软件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 1 679例患者, 包括9项治疗措施:曲安奈德(TAC), 5-氟尿嘧啶(5-FU), A型肉毒毒素(BTA), 富血小板血浆(PRP), 维拉帕米(Verapamil), BT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大面积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39例大面积增生性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A组:A型肉毒毒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瘢痕内注射组(13例);B组:A型肉毒毒素瘢痕内注射组(12例);C组:复方倍他米松瘢痕内注射组(14例)。记录治疗的总有效率,参照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ancouver scar score sheet,VSS)对3组患者的瘢痕色泽、血管分布、柔软度进行综合评分;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瘢痕厚度,并参照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的痛痒觉改善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92.31%)、VSS值、瘢痕厚度、VAS值评价均明显优于B组(75.00%)和C组(50.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经3次治疗后,痛痒症状明显缓解,病情趋于稳定。治疗6个月随访时A组患者未再复发,B组复发2例。3组中有极个别患者在治疗后偶发针孔周围皮肤红肿,于1~2 d自行缓解,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A型肉毒毒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大面积增生性瘢痕安全有效,能提高单次治疗的有效面积及效果并减少激素用量及其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病理性瘢痕的有效率、显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来评价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万方、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数据库,搜集关于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病理性瘢痕的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及病例报告论文,提取资料后,采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将5篇文献650例患儿纳入Meta分析,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病理性瘢痕的有效率是88%(95%CI:0.82,0.94),治疗儿童病理性瘢痕的显效率是48%(95%CI:0.25,0.71),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7%(95%CI:0.05,0.08)。结论: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病理性瘢痕的疗效确切,使用低浓度(10 mg/ml)药物注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Y-V成形术联合糖皮质激素及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瘢痕挛缩的效果,分析连续的Y-V成形术应用于瘢痕挛缩的原理。方法:本组共46例瘢痕挛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连续Y-V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的Y-V成形术联合糖皮质激素及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应用数学模型阐述连续的Y-V成形术治疗挛缩瘢痕的基本原理,用三角函数论证相关参数的关系,分析影响瘢痕挛缩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9%高于对照组的56.5%,且观察组术后关节活动度改善度为(9.48±3.34)°高于对照组的(7.43±1.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V成形术联合糖皮质激素及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瘢痕挛缩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