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以下简称规培学员)心理行为反应,为规培学员心理健康及课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方法 2020年2月12-19日,通过钉钉问卷,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规培学员进行焦虑和抑郁水平调查及相关分析(SAS、SDS).结果 共回收问卷529份,剔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时期手术室工作的调整策略及方法。方法根据最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南,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制定疫情期间手术室管理策略及方法。结果 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2月12日共进行各种手术78例,其中男性42例,女36例;平均年龄(49.3±10.1)岁。手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患者及医护人员无感染情况发生。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调整手术室管理策略和方法,可以安全开展手术工作并合理进行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知信行及其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2月18日—3月11日期间,利用自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知信行问卷及抑郁—焦虑—压力(DASS-21)量表,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调查中学生对疫情防控的知信行及其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多变量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自2020年1月26日大理白族自治州"交通管制"后,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应急处置的医护人员的知晓率、心理状况和减压方式,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月4-5日,基于微信,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通过大理白族自治州医护交流群邀请调查对...  相似文献   

5.
陈春丽  赵阳  祁娟  钱松梅 《安徽医学》2020,41(10):1236-1238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期间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并探讨影响心理状况的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日至2月11日合肥市某三甲医院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195名医护人员,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心理状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95名医护人员中有35人(17.9%)SCL-90总分≥160分,另有22.6%的医护人员有强迫的阳性症状。医护人员SCL-90总分、人际敏感、敌对、偏执4项阳性因子分值均低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护士职业是影响医护人员心理状况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医护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心理状况总体正常,但存在一定比例的心理异常症状,护理人员明显,应建立个性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确保疫情期间医护人员能顺利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某三甲医院参与采集核酸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良心理状况发生原因,提出应对策略和措施,为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对新疆乌鲁木齐某三甲医院2020年7月16-31日参加核酸采集的204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CL-90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小区封闭管理期间安徽省部分居民的心理状态。方法 自行设计COVID-19疫情期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称问卷),于2020年2月8~22日借助"问卷星",通过网络平台调查安徽省常住居民(年龄>18周岁)在全省实行小区封闭管理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内容包括被调查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心理状态评估。心理状态评估采用焦虑症筛查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定。统计居民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不同性别、居住地、职业人群在小区封闭管理期间心理健康状态,分析影响居民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回收问卷1 560份,其中有效问卷1 400份,有效率89.74%;1 400份问卷中,有GAD-7、PHQ-9及PSQI任一评分异常者共603人(43.07%),其中GAD-7评分异常者506人(36.14%),PHQ-9评分异常者369人(26.36%),PSQI评分异常者136人(9.71%);医护人群PHQ-9评分异常比例低于非医护人群,定点医院医护人员GAD-7、PHQ-9评分异常比例均高于非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OR=1.247,95% CI:1.025~1.613)及硕士以上学历(OR=0.617,95% CI:0.990~1.568)是导致心理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 安徽省部分居民在COVID-19疫情暴发小区封闭管理期间,存在心理状况异常;医护人员产生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低于其他职业人群;COVID-19定点收治医院医护人群和硕士以上高学历人群易产生心理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东省产科医护人员母乳喂养指导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我国母乳喂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0年4月至6月采用产科医护人员母乳喂养知信行量表对广东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256名产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本调查共回收问卷260份,有效问卷256份,有效回收率为98.4%.不同职称、产科工作年限、母乳喂养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四川省5所高校大学生共7 423名,于2020年2月15-28日使用自编一般信息问卷与心理状态自评量表对疫情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年级、专业、个人恋爱状况、居住地的疫情程度及家人是否在疫情一线工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明显优于女生,文史类和艺体类学生优于理工类学生,非医学和非心理专业学生优于医学和心理专业学生,单身学生优于恋爱和失恋学生,疫情严重地区(确诊人数≥10 000人)或有家人在疫情一线工作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其他地区(P<0.05).结论 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针对不同大学生群体应采取不同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缓役阶段护理人员心理现状及应对方式,为护理人员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0年4月20~24日选取唐山地区164名护理人员,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调查.结果 164名护理人员SAS、S...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血透医护人员心理应激现况并分析原因,为提出相应的对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星平台,使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突发事件应激障碍症状问卷,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在临床一线工作的血透医护人员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针对现况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血透医护人员SAS平均得分(43.74±7.46)分,高于国内常模(29.78±0.46)分,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血透医护人员的不同一般资料对比分析,不同职业、睡眠时间和健康状况的血透医护人员焦虑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1),不同年龄、职务和健康状况的血透医护人员突发事件应激障碍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疫情期间血透医护人员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透析患者或家人被感染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其中血透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压力较大。疫情期间部分血透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焦虑情绪及心理应激障碍症状,需要针对性并尽早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初期一线医护人员负性情绪对其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2月3日至5日,对武汉火神山医院的派遣医护人员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进行在线问卷调查,采用7种负性情绪组成的缩减版负性情绪自评量表测量医护人员的负性情绪,采用护理人员风险感知问卷改编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风险感知问卷测量医护人员的风险感知水平.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20份,回收有效率为85.94%.COVID-19疫情初期一线医护人员的负性情绪总分为(11.18±4.58)分,7种负性情绪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紧张[(1.92±0.90)分]、心烦[(1.75±0.91)分]、恐惧[(1.61±0.84)分]、急躁[(1.58±0.84)分]、哀伤[(1.51±0.83)分]、战战兢兢[(1.50±0.83)分]、内疚[(1.31±0.64)分];非护理人员的急躁、哀伤、心烦、内疚得分高于护理人员(P均<0.05).医护人员风险感知总分为(17.68±4.60)分,其中以时间风险维度得分[(3.20±1.20)分]最高;非护理人员的组织风险得分[(3.39±1.01)分vs(2.88±1.01)分]和时间风险得分[(3.46±1.22)分vs(3.09±1.18)分]均高于护理人员(P<0.01或P<0.05).负性情绪总分和风险感知总分呈正相关(r=0.499,P<0.01),负性情绪分类评分对不同的风险感知倾向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其中急躁对时间风险的指示作用最明显(β=0.227,P=0.033).结论 负性情绪较高的医护人员风险感知水平也较高,疫情初期的负性情绪管理将有益于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对风险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预防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应对策略,为预防和控制体外循环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20年2月1日至20日间行心血管外科体外循环手术的57例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参与手术的体外循环人员9名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体外循环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全部57名患者和9名体外循环医护人员均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结合体外循环工作的各项流程,针对传染病防控的关键环节,从加强人员培训、体外循环前、中、后的防护等方面详细制定感染防控措施。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和疫情后的复工阶段,要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基本要求下,提高体外循环人员对感染控制的认识,将体外循环感染防控工作做精做细,科学防护是保护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统计某医院2020年1月1日至6月30日的门急诊量、入院量、出院量、疾病系统构成和手术类型分布情况并与2019年同期作对比,分析疫情以来医院上述医疗指标的变化趋势和特点,了解疫情对医院的影响及未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下医院的发展趋势,为医院医疗工作的改进提供辅助决策。方法利用医务统计软件查询得到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各月门急诊量、入院量和出院量统计数据并作同期对比。在Powerbuilder软件中编写SQL查询程序,将数据库中相关表格关联,调取所需时间段所有出院患者的出院第一诊断编码前四位及手术治疗患者的第一手术操作编码前四位,分类汇总并做同期对比。结果2020年1月至6月各月门急诊量、入院量、出院量与2019年相比全部降低,其中2月和3月的降幅最为显著,从2月到6月同比降幅呈逐步收窄趋势。2019年与2020年上半年前15位疾病分类中,有11种分类种类一致。手术治疗患者数量2020年2月至5月同比2019年降幅逐渐收窄,其中6月同比增加4.43%。2020年上半年前15位手术操作分类种类与2019年基本一致。2020年上半年门诊和住院医疗毛收入与2019年同比下降均为25%以上。结论受疫情影响,医院2020年上半年的就诊量和经济收入下降明显。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医院应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就医环境,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和担忧,逐步恢复以往就诊秩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泸州市公立医院疾病分类人员的配备和专业素质,为提升医院疾病分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制定统一调查问卷于2020年10月20日-至2020年12月10日对泸州市公立医院疾病分类人员的储备及素质调查,问卷分为医院调查表和疾病分类人员调查表.此次调查共收回有效医院调查表16份,疾病分类人员调查表69份.结果 16所公...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儿童睡眠的影响.方法 2020年5月27日至7月12日通过问卷网平台由2~12岁儿童的父母填写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共收集610例纳入疫情组,分析儿童的睡眠情况,并与疫情前即2018—2019年西安、吉林、德阳、长沙等地招募的468例正常发育儿童(对照组)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疫情防控期间,调查山东省内不同地区不同科室临床一线医护工作人员的职业压力水平,分析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影响因素,旨在为职业压力体系构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工作压力测量量表、职业幸福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急诊、呼吸内科、ICU等10个科室338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338份,回收338份,问卷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负性情绪对其风险感知的影响 方法:对全国各级医院中抗疫一线医护人员进行在线问卷调查,采用7种负性情绪组成的缩减版情绪自评量表(PANAS量表)测量医护人员的负性情绪,采用护理人员风险感知问卷改编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疫情风险感知问卷测量其风险感知水平 结果: 最终回收有效量表220份. 调查发现示抗击疫情时期,一线医护人员总体的负性情绪主要以紧张为主,非护理工作人员的负性情绪高于护理工作人员;负性情绪较高的人员风险敏感程度以及风险意识程度都处于较高水平。因此,有效的情绪干预措施将有助于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合理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期间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院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20年2月1日—2020年4月30日疫情期间309例医务人员,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以网络调查形式展开调查,统计医务人员抑郁、焦虑、压力等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20—2021年广州市12320卫生热线受理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工单构成情况,分析疫情期间群众诉求特点,依群众诉求完善疫情处置措施。方法 收集广州市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12320卫生热线受理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工单,对工单数量、类型和主要诉求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广州市12320卫生热线共受理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工单61 971件,咨询类16 507件,占26.64%;求助类30 885件,占49.84%;投诉类7 474件,占12.06%;建议类6 659件,占10.75%;举报类446件,占0.72%。工单量在2020年1月23日广东省启动一级响应后上升,2月出现工单高峰(2 287件)。2020年2月24日响应级别下调为二级,随后工单量逐步回落至300件/月。2021年5—7月广州市新发本土新冠肺炎疫情,12320卫生热线工单量激增,出现高峰(29 354件),随后月工单量回落至2 000~4 000件。2020年以咨询类为主,2 638件,占33.94%,排名前五位的诉求为来穗人员管控、医院管理、新冠肺炎疫情及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