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BG2003 释光谱仪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新型BG2003释光谱仪。它在对同一结晶固体进行热释光和光释光测定时.可选择性地使用光释光和/热释光来达到目的。可获得释光过程图和释光光谱图.获得有关样品的释光信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表层砂进行选频释光特性测定的工作,建立起一套标准测定方法。测定地质样品的选频释光特性时应采取的步骤包括:1)抽样测定剂量响应曲线获得适当的辐照剂量值并确定响应波长;2)测定样品的释光分频接收光谱确定样品的释光光子波长分布;3)通过测定样品的剂量响应曲线来验证辐照剂量值的设定,使样品具有辐射剂量计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选频光释光——特征波长光释光测定年龄的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光释光是结晶固体的特征发光性质,不同固体在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源作用下,释放出来的光子的波长也是不同的。介绍了一种利用矿物的特征光释光测定年龄的方法。首先是采用BG1999光释光谱仪选定激光光源。确定释放光子的频率,再用矿物的特征光释光谱作年龄测定。利用这一技术获得的年龄数据不仅准确度高,而且可信度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结晶固体的释光技术在BG2003释光谱仪上获得了MgSO4、CaF2、CaSO4、LiF以及石英和LiF(Mg,P,Cu)剂量片热释光的释光光子能量。为固体能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具体数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使用BG2003型选频释光仪,对巴丹吉林沙漠四组表层砂样品进行了选频释光特性测定.测定指标包括附加剂量的选频光释光图谱、选频热释光图谱以及剂量响应曲线.各组数据和图谱表明,样品响应波长的光子计数均表现为两峰型,但组与组之间存在差异.在样品测定过程中采用光激发与热激发两种激发方式,并对样品的各响应波长上的光子计数进行...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晶体具有各自独特的释光特性,与晶体的晶型、形成条件、储存条件等密切相关.通过测定库布齐沙漠砂样品的选频释光特性,先统计各个样品不同波长出现的温度峰,经分析最终确定5个温度峰分别为135℃、220℃、290℃、350℃和430℃.根据不同温度峰各个波长的光子计数随剂量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对通过相关性分析检验的样品个数进行统计,发现135℃温度峰的特征波长为310、400和480 nm.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固体释光的本质,设计出了新一代释光仪BG2006型.它将动态分频接收光子、选频激发、自动进样等多种功能并聚于一体.在实验平台上已经实现了样品的释光特征曲线.  相似文献   

8.
面阵光释光光纤剂量计测量装置的主要目的是测量辐射场的剂量分布。采用Al2O3:C晶体作为光释光探头,研制了5×5面阵光释光光纤剂量计,射线照射后通过逐点扫描法读出剂量数据,并对其性能作了初步的测试。文章主要介绍了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9.
选频光释光断代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虎侯  魏明建 《核技术》2003,26(1):22-24
介绍了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光释光测定年龄的技术-选频光释光技术。该技术使用的设备是光释光谱仪-BG1999。一年来该谱仪运行正常,性能稳定;实验结果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0.
《核技术》2002,(6)
首都师范大学光断代实验室是以研究结晶固体发光为基础的研究实验室 ,特别是对磷光体的发光机制进行理论探索 ,对具体矿物的发光过程积累实验资料尤有兴趣 ,为将来的释光矿物图谱编制打下基础。热释光的发光过程、固体发光的条件、固体对辐射的热释光响应、以及固体的热和光历史对发光的影响 ;磷光体释光 (热释光、光释光 )现象的应用研究 ,是年龄测定技术的基础 ,也是我们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实验室以教书、育人、共同研究为宗旨 ,承担环境演变、考古和地质样品年龄测定及物源追踪、古物的不取样分析、各类辐射的固体剂量计的开发研究、微…  相似文献   

11.
BG1999选频光释光断代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虎侯 《核技术》2001,24(12):961-963
研制了一种选频光释光断代仪,该仪器的激发光源可以选择,发射光子是分频计数,用该仪器测定年代时,结果可以互比。  相似文献   

12.
沙漠砂的选频释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G2003释光仪研究新疆的克拉玛依、沙湾黄梁、阜康西和鄯善,甘肃的雅丹、月牙泉,河北的天漠8个沙漠砂样品的选频释光特征,确定了发射光子的特征发射频率。在红光(632.8nm)激发下,释光光子波长为480和320nm时最为突显;热释光峰(350~400℃)释放出最多光子的波长分别为460和350nm。沙湾黄梁、鄯善、天漠冲积扇在波长为500nm和鄯善在波长310nm时表现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释光光子数随辐照剂量增大的趋势,所以,此波长可分别用于测年。  相似文献   

13.
释光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虎侯 《核技术》2005,28(5):361-366
释光技术用于年龄测定的依据是磷光体能够储存辐射的能量,但磷光体对不同辐射种类的能量吸收效率和释光响应各不相同,因此释光测定年龄这一技术本身要求各种学科知识的支撑,有些知识甚至是本学科都尚未深入研究的。作者简述了释光测年技术的历史,并以自身的实践阐述在对释光的认识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还以长石为例,叙述了在自行开发的BG2003释光谱仪上新进行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The ion photon emission microscope (IPEM) is a technique developed at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SNL) to study radiation effects in integrated circuits with high energy, heavy ions, such as those produced by the 88” cyclotron at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LBNL). In this method, an ion-luminescent film is used to produce photons from the point of ion impact. The photons emitted due to an ion impact are imaged on a position-sensitive detector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a single event effect (SEE). Due to stringent resolution, intensity, wavelength, decay time, and radiation tolerance demands, an engineered material with very specific properties is required to act as the luminescent film. The requirements for this material are extensive. It must produce a high enough induced luminescent intensity so at least one photon is detected per ion hit. The emission wavelength must match the sensitivity of the detector used, and the luminescent decay time must be short enough to limit accidental coincidences. In addition, the material must be easy to handle and its luminescent properties must be tolerant to radiation damage. Materials studied for this application include plastic scintillators, GaN and GaN/InGaN quantum well structures, and lanthanide-activated ceramic phosphors. Results from characterization studies on these materials will be presented; including photoluminescence, cathodoluminescence, ion beam induced luminescence, luminescent decay times, and radiation damag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eramic phosphors are currently proving to be the ideal material for IPEM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选频光释光的应用技术,发射光子的波长选择;等效剂量值的获得以及如何应用它来计算样品的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