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玉文  杨枢 《福建电脑》2012,28(4):210-211,205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有限的实验课程中,让学生高效率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是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采用基于任务驱动模式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大学基础物理》的任务和特点的基础上,论述《大学基础物理》课程在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在对该门课程在国内其他高校开展情况的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探讨计算机专业《大学基础物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大一新生必修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它肩负着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软件、硬件、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等相关知识的任务。该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思想,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利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进行开发和设计。  相似文献   

4.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大一新生必修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它肩负着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软件、硬件、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等相关知识的任务。该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思想,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利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进行开发和设计。  相似文献   

5.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大一新生必修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它肩负着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软件、硬件、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等相关知识的任务。目前,教育部正在酝酿新一轮的高校改革,而走在应用型高校最前面的黄淮学院,怎样实现应用型课程改革是最突出的话题。该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思想,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利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进行开发和设计。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公共基础课中,《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并科学使用计算机解决更多问题的能力,为大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因此,《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主要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具体分析Power Point的课程教学来观察任务驱动的作用,进一步展示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办公软件》作为范例探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办公软件》在许多高校统称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所有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代表性。但是像这样的基础课程,在目前的各大高校的教学实施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大学目前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必须认真探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思考教学改革的方案,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入手,使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应用中的不断发展,各行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操作技能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作者经过对该课程教学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对当前《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一些改革措施,旨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元年的到来,现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高校中,但单纯的MOOC教学模式对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针对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MOOC与“面对面教学”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提高大学 生的基本素质。通过分析部分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 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