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 总结了52例肝癌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 肝癌破裂可保守治疗,也可以急诊手术切除或止血。结论 肝癌破裂不是肿瘤晚期的佐证,如能手术切除则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手术切除是目前肝癌各种治疗方法中远期疗效最佳的方法。但是,约半数以上肝癌在手术探查时肿瘤已不能切除。这些手术不能切除的肝癌患者,过去罕见生存5年以上。因此,研究占肝癌大多数的不能切除肝癌的综合治疗,乃是临床实践中的重要课题,将对提高肝癌整体疗效起着重要作用。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经过20年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对不能切除的肝癌,分两步治疗,即第一步采用多模式的联合治疗使肿瘤显著缩小,第二步作手术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中,入院前误诊25%(5/20)。入院后6/7例保守治疗有效,3/6例经股动脉肝动脉栓塞(TAE)治疗后止血,11/11例手术止血成功,2例于术后住院期间死亡;(2)Ⅰ期肿瘤切除者3例,Ⅱ期肿瘤切除者2例,术后存活5~21月,未切除肿瘤者及未手术者出院后存活时间均为1~7个月。结论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易误诊,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法,而肿瘤无法切除者与非手术治疗者的疗效差异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肝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经验,探讨提高外科治疗效果的途径。方法 回顾性总结行手术切除治疗的12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并计算生存时间。结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肝功能明显相关,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90.6%、72.76%和51.44%,直径〈5cm肝癌的长期生存率显著高于直径≥5cm的肝癌。结论 钳夹法+彭氏刮吸法+必要时配合水刀切割肝实质和解剖肝门,是安全有效的肝切除方法。合理把握各种手术切除的适应证、加强术前保肝治疗和术后综合治疗,熟练掌握肝脏切除技术以及早期肿瘤切除是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细胞癌手术切除后复发时间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收集107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可能影响术后复发时间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切缘距肿瘤边缘是否〉1cm、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结节数目、合并肝硬化、甲胎蛋白(AFP)水平及门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癌切除后复发时间的重要因素(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数目、肝功能分级、是否存在门静脉癌栓及是否采用门静脉免疫化疗是影响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数目、肝功能分级、是否存在门静脉癌栓及是否采用门静脉免疫化疗等因素是影响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治疗过程中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后肝内复发的再手术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能性。方法103例原发性肝癌肝内复发的病人,以局部肝脏切除术进行肿瘤切除。结果103例肿瘤均得以顺利切除,仅6例术后死于肝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出血,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6%、37.6%,26.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后肝内复发的病人应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微波凝固消融治疗肝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峰  钱国军 《当代医学》2011,17(30):114-118
手术切除是肝脏恶性肿瘤治疗的金标准,然而临床上仅有20%~25%的患者适合手术切除.对于不进行手术切除的肝癌的患者,影像引导下的肿瘤热消融治疗在国内外发展迅速,成为临床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微波消融作为热消融的一种即利用电磁能将肿瘤加热凝固坏死,本文对近年来肝癌的微波消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农凤琳 《右江医学》1999,27(5):319-320
肝动脉插管放置化疗泵治疗肝癌是八十年代的新技术。它适用于晚期肝癌不能手术切除者,转移性肝癌原发灶已控制者,肝癌切除后作辅助治疗。我院自1992年7月至1998年12月,对15例患者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术,取得较好效果。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手术配合及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15例,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32~72岁,平均51岁。肝脏肿瘤直径8~20.5cm。肿瘤位于肝右叶9例,肝左叶6例;伴腹水者6例,伴有黄疸者3例。肿瘤切除4例,肿瘤不切除11例。术前准备  1.物品准备 常用肝叶切除器械包…  相似文献   

9.
随着肿瘤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抗肿瘤的治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肿瘤患者在手术切除原发性病灶后,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手术后治疗,这是抗肿瘤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我所80户离休老干部及其家属近10年来患肿瘤有15例,11例行手术切除原发性病灶治疗,先后有9例病故,其中7例复发转移,手术后复发、转移时间最长的为4年,短的只有2个月,其中有肺癌、肝癌,直肠癌、胃癌,食道癌。结合我所肿瘤患者的病情和多年的临床随访观察,肺癌、肝癌在手术切除原发性病灶后复发时间短、扩散转移率高。  相似文献   

10.
陈丹 《中国当代医学》2006,5(24):99-100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病死年均急剧上升,居各种恶性肿瘤前列。因早期症状不明显,症状发现后已是中晚期,大多病人已失去手术机会,即使能进行外科手术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率亦较高。介入疗法已被公认为治疗不能手术切除和术后复发肝癌的首选方法。它是将抗肿瘤药物和栓塞剂经动脉管注入,使肿瘤细胞坏死、肿瘤缩小。我院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对12例肝癌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限于肿瘤的位置、大小、多病灶及肝功能和全身状况无法耐受手术等原因,根治性切除不可能进行,经皮射频消融术(PRFA)被认为是目前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的较好办法,已经成为肝脏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熊秋生  陆才德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2):164-166,241
目的探讨不能手术切除的转移性肝癌经降期治疗(双插管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降期治疗后手术切除的21例转移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21例总1、3和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4.1%、54.7%和29.2%。术前介入次数、肝转移类型、肿瘤最大直径及转移瘤数目等因素对生存率均无显著影响。结论不能手术切除的转移性肝癌经降期后手术切除可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3.
朱小东 《广西医学》2005,27(6):775-778
在早期肝癌的治疗中,外科手术切除被认为是首选方法,但临床上中晚期肝癌占大多数,无法进行手术切除。因此,非手术疗法起着重要的作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并不能使肿瘤完全坏死。肿瘤的周围区域仍可见大量残留癌细胞,成为肝癌复发的主要原因,因而总体疗效仍不够理想。尤其是合并门脉癌栓或肝癌肿块较大时,  相似文献   

14.
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简称中晚期肝癌)往往失去手术机会。近几年,国内外许多学者采用化学消融、射频消融、微波照射等方法治疗肝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是肝癌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化疗和栓塞肿瘤血管达到治疗目的,但疗效受许多因素影响,很难彻底灭活肿瘤。  相似文献   

15.
黄建钊  刘江伟  孙倩  芶欣  张佳伟  赵鹏伟 《广东医学》2012,33(13):1991-1993
目的比较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与手术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5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射频消融组161例,手术切除组144例,根据随访结果,分析其生存情况。结果本研究结束后,肿瘤最大径≤3 cm的射频消融组与手术切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0%、81.8%、63.6%和86.2%、75.9%、62.1%;肿瘤最大径4~5 cm的射频消融组和手术切除组1、2、3年生存率86.0%、68.0%、52.1%和89.6%、70.8%、60.4%;肿瘤最大径6~10 cm的射频消融组和手术切除组1、2、3年生存率69.7%、57.6%、21.1%和78.6%、60.7%、30.4%。肿瘤最大径>10 cm的射频消融组与手术切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2.2%、11.1%、0.0%和27.3%、18.2%、9.1%。结论肿瘤直径≤3 cm,射频消融可达到手术切除的根治性治疗;肿瘤直径4~5 cm,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疗效相近;肿瘤直径6~10 cm,手术切除优于射频消融治疗;肿瘤直径>10 cm两种治疗效果都不佳。肝癌射频消融对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重复性好、风险小,在肝癌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八珍神农饮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王献民,刘剑,周心芳,李丽蓉(河南省郑州市神农肿瘤研究所,郑州450000)主题词肝肿瘤/中医药疗法,八珍神农饮/治疗应用原发性肝癌临床发现时大多数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切除机会,因此,开展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提高其治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型肝癌的病理、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2005年4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例透明细胞型肝癌患者的病理、临床资料。结果4例经手术行肿瘤切除,1例射频治疗,1例肿瘤活检,术后随访生存3年以上1例,5年以上1例。结论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诊断需与转移癌鉴别,早期积极手术切除是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方法:1996年1月-2001年9月对96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术。回顾性分析肿瘤分布,手术方式及手术疗效。效果:肝癌切除96例,其中左肝癌切除25例,右肝癌切除7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30例,围手术期死亡4例。1、3年生存率分别为87.5%和43.8%。结论:肝切除术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肝癌(HCC)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重大全球性健康问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常见肿瘤。外科切除或肝移植对于肝癌的治疗被认为是治愈性的方式,然而大部分的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不符合手术治疗的指证~([1]);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目前临床中治疗肝癌的另一种主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后亚临床复发病人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5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术后亚临床复发的病人进行了外科再手术治疗,手术均行距肿瘤边缘2cm的局部肝切除。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在手术后分别存活4年2个月,3年2个月,2年10个月,2年1个月和1年5个月。结论:术后亚临床肝内复发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仍为肿瘤的局部切除。术后2年内为亚临床复发的危险期,此期间应做到密切随访,定期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术后亚临床肝内复发,从而获得再次根治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