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M-DEAM-AA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丙烯酰胺(AM)、N,N-二乙基丙烯酰胺(DEAM)、丙烯酸(AA)的三元共聚物。研究了影响共聚反应的主要因素和共聚物溶液性能,通过IR、NMR、DSC和TG对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玻璃化和热分解温度分别为173℃和240℃,共聚物溶液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耐盐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温度、振幅、钢球直径等对PVC在振动磨中降解的影响,确定PVC力化学降解为无规断链过程。用力化学方法在振动磨中合成了MMA-PVC共聚物,通过IR和NMR对MMA-PVC共聚物结构进行了鉴定,研究了PVC/MMA配比和振磨时间对共聚反应产率及共聚物组成的影响。热失重分析、SEM观察和冲击强度测定结果表明,MMA-PVC共聚物比PVC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MMA-PVC共聚物对PVC/PHMA(聚甲基丙烯酸己酯)体系有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DSC和TBA两种方法测定了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乳液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Tg ,研究了共聚物的流变性能,测定了共聚物的熔体流动指数n,发现共聚物的熔体流动指数越大,两种方法测定的共聚物的Tg的差值越大。  相似文献   

4.
重点讨论了填充剂品种、炭黑加料顺序、共混温度、共混比等共混条件对HPVC/NBR合金物理机械和相容性的影响,同时利用Brabender流变仪对HPVC/NBR合金的流变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PVC/CEVA共混体系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DSC对PVC/CEVA溶液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CEVA/PVC质量比分别为1:9、2:8、4:6、8:2的共混体系,各共混物均分别出现一个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表明VAc质量含量为5.9%,但氯含量为58%的CEVA与PVC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这是CR-MMA-CEVA接枝共聚物对增塑PVC人造革显示出较高粘合性能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6.
AM—DEAM—AA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然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的三元共聚物,研究了影响共聚反应的主要因素和共聚物溶液性能,通过IR、NMR、DSC和TG对共聚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玻璃化和热分解温度分别为173℃,240℃共聚物溶液具有良好的抗剪切切性,耐盐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法国泰康商用风冷冷凝机组用R404A替代R502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R502曾广泛使用于商用低温制冷系统中,但因其中含有CFC成分,它的使用受到限制。R404A(由HFC12/HFC143a/HFC134a组成)是一种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的,可长期替代R502的混合制冷剂。作者首先用CSD状态方程对这两种工质的热力学与制冷循环特性进行了理论上的计算,然后,在一台可使用R404A的风冷压缩冷凝机组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采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来测量机组的制冷量。系统中加装了一个水过冷器来控制节流前液体温度。试验中,控制蒸发温度在-40~-10℃之间变化,环境温度为32℃和40℃。为了测定过冷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温度和蒸发温度下进行了各种过冷温度的试验。在同一台机组上,相同工况下进行了R404A和R502的对比试验。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R404A具有与R502相近的制冷性能,特别是在蒸发温度高和冷凝温度低的情况下。在低温范围,R404A的性能比R502略有下降。在所测的温度范围内,R404A的排气温度都比R502低,这有利于压缩机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MCS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在氯化聚乙烯(CPE)存在下进行悬浮接枝共聚,获得MCS树脂。本文着重考察了MCS树脂的化学结构及胶粒形态。结果表明,确实发生了接枝共聚。CPE用量、RSH含量、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溶胀时间及聚合转化率对MCS树脂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均有影响。MCS树脂是接枝共聚物、MMA/S共聚物与MMA均聚物的混合物,橡胶相CPE在MCS树脂中的分散情况为“海岛结构”,  相似文献   

9.
甲基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MMA和C7~9MA的阴离子共聚合,得到了A-B型嵌段共聚物。讨论了嵌段顺序、温度、引发剂及PC7~9MA-活性链长对MMA嵌段共聚的影响,认为,当第一嵌段单体为C7~9MA,T=-20℃,[I]=5.0~5.4×10-2mol/L,Mn(PC7~9MA-)<1.6×104时,有利于PC7~9MA-b-PMM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采用GPC、IR、NMR对所得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微粉固相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固相接枝聚合制得聚丙烯微粉与马来酸酐的接枝共聚物。用Bruker MSL-400MHR.RT-NMR信,采用交叉极化魔角旋转技术,测定了共聚物的^13C-NMR,结合IR,WAXD和DSC分析,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丙烯酰胺与烯丙基磺酸钠的共聚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APS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酰胺与烯丙基磺酸钠的水溶液共聚合反应,考察了单体配比、反应温度、APS浓度等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用IR、^1H-NMR和[y]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并用^1H-NMR谱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计算出了30℃时共聚单体的竞聚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激光光散射和粘度法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CMC)与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AR12EOn)的超声共聚物在溶液中的分子形态。结果表明,随活性大单体支链增长,共聚物分子尺寸增大;水溶液中的胶束粒子随共聚物的疏水性增强而增大,CMC-AR12EO3体系胶束聚集数最大;共聚物分子与胶束均呈棒状结构。共聚物水溶液的粘度主要取决于分子量和胶束缔合数,盐水溶液中的粘度异常行为与共聚物中引入的大单体活性及形成的胶束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3.
AMPS/AM共聚物的低温合成和性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选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了AMPS/AM的低温共聚合反应,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AMPS和AM单体的浓度和组成对聚合反应和产物的影响。通过反应条件和反应组成的优化,获得了高分子量(106~107)和高线性规整性的AMPS/AM共聚物ACP-Ⅱ系列产品,测定了它们盐水溶液的不同性能。结果表明,ACP-Ⅱ共聚物具有突出的增粘作用和对高温高盐作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激光光莠射和粘度法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CMC)与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AR12EOn)的超声共聚物在溶液中的分子形态。结果表明,随活性大单体支锭增长,共聚物分子尺寸增大;水训的胶不粒子随共聚物的疏水性增强而增大,CMC-AR12EO3体系胶束聚集数最大;共聚物分子与胶束均呈棒状结构。共聚物水溶液的粘度主要取决于分子量和胶束缔合数,盐水溶液2中的粘度异常行为与共聚物中引入的大单体活性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腈(AN)与明胶的接枝共聚物Gel-g-p(BA-AN)乳液对胶片照相性能和涂布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乳液中残余的引发剂过硫酸钾(KPS)使胶片的感光度明显降低,并产生严重的黄色灰雾;残余单体AN在一定程度上影响B、G、R层的γ、S值(提高B、R层的S,降低R层的γ);残余的单体BA造成胶片护膜层表面不均匀。采用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能有效地去除残留在共聚物乳液中的有害物质;纯化后的乳液对胶片的照相性能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丙烯同少量丁烯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合成了丙烯同少量下烯的共聚物,考察了单体进料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此体系存在“共单体效应”。对所得聚合物用^13C-NMR、IR和DSC等方法进行了表征。^13C-NMR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结构是单个玎烯单元孤立地分散在连续的聚丙烯链节中。通过DSC发现随着共聚和扣丁烯含量的增加,γ-晶型增多,共聚物的熔融温度下降,熔融范围变宽。  相似文献   

17.
松香胺聚氧乙烯酸对A3钢在盐酸介质中缓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失重法及电化学方法测定松香胺聚氧乙烯醚化合物(以下简称RA)在盐酸溶液中对A3钢的缓蚀性能,研究了温度、浓度等因素对RA缓蚀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RA分子中的环氧乙烷基的含量不同,缓蚀性能也不一样,其大小顺序为10RA>15RA>5RA,并发现RA与乌洛托品、甲醛、丙炔醇、碘化钾等有很好的协同作用。文中还计算了RA的反应表观活化能,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松香胺聚氧乙烯醚对A3钢在盐酸介质中缓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失重法及电化学方法测定检松香胺聚乙烯醚化合物(以下简称RA)在盐酸溶液中对A3钢的缓蚀性能,研究了温度,浓度等因素对RA缓蚀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RA分子中的环氧乙烷基的含量不,缓蚀性能也不一样,其大小顺序为10RA>15RA>5RA,并发现RA与乌洛托品、甲醛、丙炔醇、碘化钾等有很好的协同作用。中还计算了RA的反应表现活化能,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AA-AM-SAS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合成了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烯丙基磺酸钠(SAS)三无共聚物(AA-AM-SAS)。用IR、NMR和热分析方法时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测定,并对共聚物的阻垢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合成的三元共聚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阻垢分散剂。  相似文献   

20.
AA—AM—SAS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合成了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烯丙基磺酸钠(SAS)三无共聚物(AA-AM-SAS)。用IR、NMR和热分析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测定,并对共聚物的阻垢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合成的三元共聚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阻垢分散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