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80例孕期在24周和28周的孕妇病历资料,将其分为正常妊娠组、糖耐量损伤组和妊娠糖尿病组,分别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口服葡糖糖耐糖实验(OGTY)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含量。结果正常妊娠组与糖耐量损伤组相比较,FPG、HbAlc和糖筛查试验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糖尿病组与正常妊娠组和糖耐量损伤组进行比较,FPG、HbAlc和糖筛查试验三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糖尿病组OGTT阳性比例与正常妊娠组和糖耐量损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和糖耐量损伤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bAlc的测定对妊娠糖尿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中应用价值。方法健康对照组98例、正常妊娠组116例及妊娠糖尿病组82进行了空腹血糖、口服75g葡萄糖筛查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健康对照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FPG及HbAlc无差异(P>0.05),GDM组妊娠中期HbAlc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Alc筛查在妊娠糖尿病诊断和监测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筛查妊娠糖尿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3例正常妊娠组及41例妊娠期糖尿病(GDM)组和17例糖耐量异常组分别进行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50g筛查测定(GCT)、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妊娠糖尿病组HbA1c、FPG、GCT结果与糖耐量异常组、正常妊娠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在筛查妊娠期糖尿病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且与传统筛查方法相比有快速、简便特点,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糖化血红蛋白用于妊娠糖尿病筛查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耀梅  牛景霞 《天津医药》2001,29(4):204-20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A(HbAlc)水平测定对筛查妊娠糖尿病(GDM)及孕期血糖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8例孕24-28周孕妇的空腹血糖(FPG)、HbAlc及糖耐量实验(OGT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bAlc对GDM的检出率为82%。结论:HbAlc检测是筛查GDM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防、诊断和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诊断筛选200例21~30孕周、年龄19~40岁的孕妇,以IADPSG新的推荐标准,分为正常妊娠组100例和妊娠糖尿病组(GDM组)100例。两组分别进行FPG、OGTT和HbAlc测定,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FPG、OGTr和HbAlc。结果GDM组FPG、OGTr和HbAlc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GDM组的HbAlc阳性率高达82.0%,而正常妊娠组HbAlc的阳性率为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lc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具有很高的阳性率,联合FPG和OGTY对血糖监测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正常妊娠组60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组50例及妊娠期糖尿病组50例分别进行空腹血糖(FPG)、血清HbA1c测定,50g葡萄糖筛选实验(OGCT)或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通过ROC曲线评价FPG、OGCT和HbA1c在GDM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FPG、OGCT和HbA1c诊断GDM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913和0.902。结论 HbA1c是临床GDM筛查诊断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GA)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例孕妇按照两步法分为正常组(98例)、受损组(57例)及GDM组(45例)。对比分析3组孕妇空腹血糖(FBG)、GA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结果。结果:GDM组孕妇FBG、GA及HbAlc水平均高于正常组与受损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受损组GA与HbAlc的阳性率差异不明显(P0.05)。GDM组GA阳性率(91.11%)明显高于HbAlc阳性率(71.11%),差异明显(P0.05);3组孕妇GA水平与HbAlc均具有相关性,GA与正常组FBG无相关性,其余两组强相关(P0.05)。讨论:糖化白蛋白对于GDM的早期筛查敏感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朱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511-51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组(n=35例)、糖耐量异常组(n=32例)进行空腹血糖(FBG)、HbAlc及口服50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检测,同时选择血糖正常孕妇(n=3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GDM组FBG、HbAlc和GCT较对照组和糖耐量异常组明显增高(P<0.05);GDM组的阳性检出率(94.3%,33/35)显著高于对照组(5.9%,2/34)和糖耐量异常组(9.4%,3/32)(P<0.05);HbAl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FPG及OGCT均高。结论 HbAlc水平测定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妊娠期糖尿病筛选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在妊娠期糖尿病筛选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孕妇5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孕妇(NGT)27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280例,分别测定两组孕妇的HbAlc及进行口服糖负荷实验(OGTT)。结果 GDM组的OGTT、HbA1c检测结果明显高于NGT组,(P〈0.05)。HbAlc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精确比显著高于OGTT,且漏诊率及误诊率显著低于OGTT,(P〈0.05)。结论 HbAlc测定为糖尿病的监护提供了新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筛查漏诊率。  相似文献   

10.
厉英  李营营 《黑龙江医药》2023,(5):1168-1171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联合糖化血红蛋白(glycohemoglobin,HbA1c)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于我中心孕产妇门诊进行常规孕检并确诊为GDM的6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进行常规孕检结果正常的62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FPG、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时FPG、血糖(1hPG、2hPG)水平、HbA1c水平变化情况,对比不同指标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FPG、HbAlc以及OGTT时1hPG、2hPG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FPG的截断值为5.03mmol/L,HbAlc的截断值为6.02%;联合检测的AUC为0.835,高于FPG的0.719、HbAlc的0.759(P<0.05),HbAlc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AUC高于FPG,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徐珂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75-77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98例2型糖尿病确诊者(2型糖尿病组)、110例空腹血糖受损者(空腹血糖受损组)及118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进行FPG、2hPG及HbA1c测定,对检测结果 进行计量资料统计学分析和各项诊断指标诊断糖尿病的确诊率及漏诊率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FPG、2hPG、HbA1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5)。空腹血糖受损组的FPG和HbA1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P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8例糖尿病患者中FPG确诊率为48.0%,2hPG确诊率为91.4%,HbA1c确诊率为89.9%,三者联合检测确诊率为98.5%,明显高于任一单项指标的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PG、2hPG及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指标,有其自身的诊断特点,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在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和风险评估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健康体检人群中对糖耐量异常(IGT)的筛查价值。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489名广州户籍汉族人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337)和HbAlc检测,以OGTr结果为诊断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分别获得HbAlc和空腹血糖(FPG)单独诊断IG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佳临界值、灵敏度约95%的临界值和特异度约95%时的临界值,并计算和比较在上述临界值单独以及HbAlc和FPG不同临界值间两两联合诊断IGT时的各诊断试验评价指标Youden指数(YI)、灵敏度(Sn)、特异度(sp)、阳性预测值(+PV)、阴性预测值(-PV)、阳性似然比(+LR)和阴性似然比(~LR)。结果HbAlc、FPG诊断IGT的AUC分别是0.605和0.679,最佳临界值分别是6.05%和5.465mmol/L,此时Y1分别是0.186和0.265、Sn分别是40.3%和56.9%、Sp分别是78.3%和69.6%、+PV分别是43.6%和43.9%、-PV分别是75.8%和79.5%、+LR分别是1.853和1.871,-LR分别是0.763和0.619;联合试验最佳组合的YI是0.282,Sn是61.8%,Sp是66.4%,+PV分别是43.4%,-PV是80.6,+LR是1.838,-LR是0.57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单独、以及联合空腹血糖均不适合在体检人群中筛查糖耐量受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BG)和50克葡萄糖试验(50gGCT)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筛查的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并常规行50gGCT的孕妇215例,同时行空腹血糖检查,对筛查结果阳性者再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 FBG检查仅一例低血糖,余无异常。50gGCT筛查阳性69例,阳性率32.1%,OGTT后诊断GDM13例,GIGT21例。结论孕中期FBG检查对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无价值,联合50gGCT也未能检出GDM。50gGCT筛查阳性再行75gOGTT是确诊GDM的主要方法。50gGCT对GDM的及时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妊娠中期应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对胎儿体质量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对2502例孕妇进行口服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对156例异常者再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妊娠期糖尿病(GDM) 86例,妊娠糖耐量受损(GIGT) 70例,与对照组300例比较,分别比较胎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GIGT及GDM组的胎儿体质量大于胎龄儿及巨大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适于胎龄儿出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于胎龄儿出生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GIGT及GDM组孕妇所生新生儿在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及产伤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早产、窒息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非常有必要对所有孕妇进行系统、正规的糖代谢异常检测及确诊后应规范治疗、监测;对所有糖代谢异常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及时监测血糖、关注并发症的的发生,及时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住院分娩的GIGT孕妇124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170例及100例50g糖筛查正常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GIGT和GDM组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巨大儿、早产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GIGT的妊娠结局与GDM相似,应及时干预及管理,从而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2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10mg·kg-1·d-1灌胃,其余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6周后3组大鼠断尾测空腹血糖(FPG),心包取血测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观察3组大鼠FPG、FINS、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并比较。结果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吡格列酮组FPG、HbAlc、FINS、HOMA-IR水平降低(P〈0.05);糖尿病对照组、吡格列酮组FPG、HbAlc、FINS、HOMA-IR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胰岛β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