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调查应用移动医疗同心管家App+微信群,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3月6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的电话回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对冠心病PCI治疗相关知识认知、服药依从性、焦虑、抑郁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对冠心病PCI治疗相关知识认知及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医疗APP及微信群的延续护理在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按入院先后次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列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出院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延续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移动医疗APP及微信群的延续护理,时间为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住院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118.39±13.14)分高于对照组(98.58±12.17)分;再住院率为32.00%低于对照组54.00%(均P0.05)。结论利用移动医疗APP及微信群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抗凝指导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按出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话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进行延续抗凝指导,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抗凝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抗凝依从性、复诊情况、INR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延续抗凝指导有利于提高患者抗凝依从性,改善抗凝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家属的微信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患者感知控制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某院心内科90例PCI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和出院后电话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家属进行微信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修订版控制态度量表(control attitudes scale-revised, CAS-R)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对2组患者的感知控制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 结果 出院1个月和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CAS-R 和SA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基于家属的微信健康教育对PCI术后患者进行出院后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感知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社交媒体工具在PCI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PCI术后出院患者按是否拥有移动智能手机、电脑或者平板电脑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电话及上门回访方式进行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应用社交媒体工具(微信群)的方式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6个月后健康宣教知识掌握程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健康宣教知识得分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增加应用社交媒体工具(微信群)可提高患者健康宣教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产褥期妇女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60例产褥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门诊随访模式,观察组应用延续护理随访模式,在出院前及出院后6周,两组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评分。结果两组产妇SAS与SDS在入院前评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6周后再次评定,观察组SAS与SD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产褥期妇女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出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出院后采用自我效能量表(DSE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DSE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两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的行为改变,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移动医疗App应用于鼻咽癌患者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0例鼻咽癌患者按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采用移动医疗App进行延续护理,包括教会患者应用APP,推送鼻咽癌相关知识,医患、患患互动,健康状况分析和复查提醒等。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鼻塞、口干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自我护理能力和希望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应用移动医疗App进行延续护理,有助于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4C延续性护理干预治疗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外科手术护理基础上给予4C延续性护理措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及出院3个月后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SDS得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AS、SDS得分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轻、中及重度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轻度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癌因性疲乏重度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前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总体症状较出院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总体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C延续性护理干预治疗能够改善早期宫颈癌患者出院后心理状态,缓解癌因性疲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出院计划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最终每组完成研究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出院后的电话回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出院计划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自我护理能力(EHFSCB-9)得分、生活质量(MLHFQ)得分以及出院后6个月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结果 :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对延续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出院计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对延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6):982-984
目的探究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护理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4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用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护理干预。连续护理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度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护理依从率(95.74%)高于对照组(80.85%),自我护理能力(ESCA)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护理对冠心病PCI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护理依从度,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谈媛 《当代护士》2023,(7):86-90
目的 探究信息化短距离沟通式延续护理对淋巴瘤出院患者心理状态、自护能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4月本院血液科收治的80例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护理,试验组以微信为主要媒介,构建信息化短距离沟通平台,并依据该平台对患者开展延续护理干预,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中文版的淋巴瘤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Lym)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疾病自护能力和生命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ESCA和FACT-Lym评分对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试验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试验组患者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ACT-Lym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对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2年5月31日收治的108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出院后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率、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及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出院后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能改善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结局,降低患者再入院率,提高患者健康行为及治疗依从性,缓解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及研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延续护理移动医疗APP平台,并验证其效果。方法于2017年9月成立研究小组,(1)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咨询法构建APP模块框架。经软件工程师与研究者与用户的多轮测试及修正,开发Android及iOS系统的患者端、医护端APP两个端口。(2)选取呼吸内科60例出院的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二病区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一病区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移动医疗APP延续护理,分别干预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并调查患者对使用APP的评价及满意度。结果(1)APP患者端包括:专家库、我的消息、数据上传、最新资讯、电子病历5大模块;医护端包括:待办事项及我的患者两大模块。(2)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使用APP评价居前3位的依次是资讯内容实用性、护理指导针对性及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结论移动医疗APP提供了科学、高效的延续护理手段,提高了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框架的微信群平台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出院随访,观察组实施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框架的微信群平台的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干预时间6个月。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各领域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框架的微信群平台延续护理模式能够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能够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实施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素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区组随机法分为微信组、电话组、对照组,各40例。微信组利用微信平台实施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电话组定期电话随访服务,对照组采用出院时口头指导加纸质资料发放。分别在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情感量表2进行测评。结果三组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得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微信组量表得分优于电话组和对照组。三组情感量表2得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微信组量表得分优于电话组和对照组。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信群延续护理对冠心病患者高危因素及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入住我院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出院时常规给以出院宣教,观察组出院时加入冠心病微信群,由分管护士持续跟踪指导,通过微信群予以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采用自制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来评估患者高危因素的控制情况和再次入院率。结果:通过微信群延续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干预后较之干预前,吸烟、缺乏运动、高血压、高血脂控制良好,肥胖、情绪急躁、膳食不合理得到较好的控制(P0.05);观察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个月内的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微信群延续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更有效的长期指导、督促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冠心病高危因素,使冠心病处于稳定状态,降低再次入院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APP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出院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行PCI治疗的94例冠心病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试验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移动App及微信公众平台延续性护理;两组病人均在PCI出院6个月时进行复查,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及健康状况。[结果]出院当天两组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健康状况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试验组服药依从性、健康状况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移动APP及微信公众平台延续性护理可改善PCI出院病人的健康状况,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计划对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住院Ⅲ级以上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实施出院准备计划,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3天、出院前1d、出院后3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自身疾病认知能力量表得分进行评估。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SAS得分和SDS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自身疾病认知能力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眼科对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实施出院准备计划,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其治疗护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儿童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哮喘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上采取出院后延续护理模式,出院前、出院后6个月采用儿童哮喘生活质量问卷(PAQL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其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结果]出院前两组患儿PAQLQ各维度得分、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儿PAQLQ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续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缓解哮喘患儿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