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低能区α粒子与Li原子碰撞中电子俘获总截面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原子价电子的有效势模型和两态轨道展开方法主要计算了中低能区(30keV ̄200keV)α粒子与Li原子碰撞过程中价电子俘获的部分截面,提出了利用部分截面计算总截面的近似公式。计算结果表明,中低能区价电子的俘获截面对总截面有很大的贡献,理论结果与实验很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套用于研究单价正离子与气体分子碰撞的单电子俘获过程的装置,测量了7.5-30keV能量范围的C+、N+、O+离子与H2分子碰撞单电子俘获截面。对于30keV能量点,我们的实验结果和文献推荐值符合较好,其它能量点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Bohr-Lindhard模型被用来描述中低能速度能区离子—原子碰撞中的经典电子俘获过程。根据离子与原子的作用时间与碰撞参数的关系,建立俘获几率对碰撞参数的依赖性,碰撞参数范围被限定在俘获半径之内。在该模型的框架内,人们试图通过电子的空间分布函数来研究所有碰撞参数的贡献,但存在较为复杂的数值计算。基于Bohr-Lindhard模型,本工作提出通过简单的指数衰减函数来描述电子俘获几率对碰撞参数的依赖性,计算了Aq+(q = 2~6)-H碰撞中的单电子俘获截面和Aq+(q = 3~6)-He碰撞中的双电子俘获截面,计算结果与已有实验数据符合很好,很好地描述了低能和中能区的电子俘获截面随能量和电荷态的变化,该工作还可计算其他不同电荷态离子与He和H靶的电子俘获截面。  相似文献   

4.
Bohr-Lindhard模型被用来描述中低能速度能区离子—原子碰撞中的经典电子俘获过程。根据离子与原子的作用时间与碰撞参数的关系,建立俘获几率对碰撞参数的依赖性,碰撞参数范围被限定在俘获半径之内。在该模型的框架内,人们试图通过电子的空间分布函数来研究所有碰撞参数的贡献,但存在较为复杂的数值计算。基于Bohr-Lindhard模型,本工作提出通过简单的指数衰减函数来描述电子俘获几率对碰撞参数的依赖性,计算了A~(q+)(q=2~6)-H碰撞中的单电子俘获截面和A~(q+)(q=3~6)-He碰撞中的双电子俘获截面,计算结果与已有实验数据符合很好,很好地描述了低能和中能区的电子俘获截面随能量和电荷态的变化,该工作还可计算其他不同电荷态离子与He和H靶的电子俘获截面。  相似文献   

5.
低能电子与Li原子碰撞激发的R矩阵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态密耦R矩阵方法,在入射电子能量1-10eV内,我们计算了电子与Li原子碰撞的2s→2s,2p弹性和激发截面,并和可行的理论、实验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Cowan相对论多组态HFR程序,计算了高离化类锂钨离子在0.1-9keV能量范围内,对应于Δn=0.1的态-态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讨论了速率系数随电子温度,复合类型及中间双激发态中俘获电子的主量子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此文采用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构成的自洽场分子轨道(SCF-LCAO-MO),用一级玻恩近似(FBA)计算了能量为100-5000eV的电子与弹性散射的微分截面和全截面。由于采用了Gauss函数的线性组合拟合Slater函数的方法(STO-KG),得到了弹性散射微分截面的解析表达式,使计算大大简化。计算得到的电子和N2,CO散射的总截面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当入射电子的能量大于1keV时,理论值和实验值之间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处理裸核离子与中性原子碰撞电离过程的OBKN和ECPSSR理论模型,系统计算了不同裸核离子与中性原子碰撞K壳层电子俘获截面和直接电离截面,并与其它文献已有的理论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碰撞能量较低时,电子俘获截面大于直接电离截面,随着碰撞能量的增加,电子俘获截面和直接电离截面均是先增大后减小且直接电离截面减小地非常缓慢,高能时,直接电离截面大于电子俘获截面.当入射炮弹离子速度接近0.67倍靶原子K壳层电子速度时,电子俘获截面达到最大值,而当入射炮弹离子速度接近靶原子K壳层电子速度时,直接电离截面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处理裸核离子与中性原子碰撞电离过程的OBKN和ECPSSR理论模型,系统计算了不同裸核离子与中性原子碰撞K壳层电子俘获截面和直接电离截面,并与其它文献已有的理论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碰撞能量较低时,电子俘获截面大于直接电离截面,随着碰撞能量的增加,电子俘获截面和直接电离截面均是先增大后减小且直接电离截面减小地非常缓慢,高能时,直接电离截面大于电子俘获截面.当入射炮弹离子速度接近0.67倍靶原子K壳层电子速度时,电子俘获截面达到最大值,而当入射炮弹离子速度接近靶原子K壳层电子速度时,直接电离截面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文中应用经典径迹蒙特卡罗方法研究Si2+离子与氢原子碰撞过程,计算了随入射离子能量变化的电子俘获、电离总截面及电子俘获到特定末态的截面,分析了计算结果并定性解释了这些截面随能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用考虑边界修正的一级玻恩畸变波方法(BIB)计算了质子与He原子碰撞中的电子俘获面。结果表明在所关心的能区(100keV~2400keV)与实验结果较好地一致  相似文献   

12.
此文采用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构成的自洽场分子轨道,用一级玻恩近似计算了能量为100-5000eV的电子与N2(^1Σ^+g、CO(^1Σ^+)弹性散射的微分截面和全截面。由于采用Gauss函数的线性组合拟合Slater函数的方法,得到了弹性散射微分截面的解析表达式,使计算大大简化,计算得到的电子和N2,CO散射的总截面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当入射电子的能量大于1keV时,理论值和实验值之间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3.
宁烨  何斌  刘春雷  颜君  王建国 《物理学报》2005,54(7):3075-3081
利用初态程函近似的连续扭曲波方法研究了He2+离子与H原子的碰撞电离过程. 计 算得到了入射离子能量从30keV/u到2000keV/u的碰撞电离总截面、随电离电子能量和角度变 化的一阶和二阶微分散射截面,及随入射离子能量变化的电离电子平均能量.计算的总电离 截面与其他理论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在入射离子能量大于100keV/u的能区,计算结果 与实验符合得很好;在较低的能区,各种理论结果之间有较大差别,计算结果比实验约小50 %.利用计算的二阶微分散射截面讨论了软碰撞、电子俘获到入射离子连续态、两体相遇碰 撞等碰撞电离机理. 关键词: 重粒子碰撞电离 初态程函近似 总截面 一阶和二阶微分散射截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多电荷离子与原子碰撞中K壳层电子俘获截面的新方法,称为模型势Oppenheimer-Brinkman-Krammer近似(MPOBK)。在该方法中我们用模型势来描述K电子所处的有效场,同时在波函数中考虑屏蔽效应。我们得到的K壳层总俘获截面是一个表解析达式。对H~ 、He~(2 )-Ne,H~ 、He~(2 )-C及O~(5 ,6 )-Ar体系的计算表明本文结果较好地与实验数据一致。  相似文献   

15.
在复旦大学加速器实验室的30keV同位素分离器上,使用新近建立的一套用于单价离子与气体分子碰撞的单电子俘获截面测量装置,测量了5—30keV Ho+,Ce+,La+与H2碰撞的单电子俘获截面.实验发现中空型离子源的阳极电压的变化对于稀土离子的亚稳态比例有一定影响,同时造成了单电子俘获截面的很大变化,而阳极电压对Ar+的影响很小.还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采用位置灵敏探测和飞行时间技术研究了高电荷态Xe离子(q=15,17,19,21,23)与He原子碰撞中双电子转移截面与单电子转移截面比随入射离子电荷态的变化规律.提出一步过程假定,对扩展的经典过垒(ECB)模型进行了修正,利用修正模型计算得到的单、双电子转移绝对截面与Andersson等人和Selberg等人的实验结果很好符合,所得截面比与本实验得到的双电子转移截面与单电子俘获截面比较好符合. 关键词: 离子 原子碰撞 电荷转移 一步过程  相似文献   

17.
陈兰芳  马新文  朱小龙 《物理学报》2006,55(12):6347-6353
基于低能离子与原子碰撞的分子库仑过垒模型,简要描述了与入射离子速度相关的反应窗理论.根据这一理论,计算了不同碰撞速度时O8+-H,Ar8+-H,Ar8+-He,Ne10+-He及Ar18+-He等碰撞体系单电子俘获过程的微分截面,还计算了碰撞速度为0.53 a.u.时15N7+-Ne碰撞体系单电子、双电子及三电子俘获过程的微分截面,并与他人的实验结果作了比较.研究发现,反应窗理论预言的末态电子分布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随着碰撞速度的增加反应窗变宽;反应窗理论所预言的微分截面,当Q值较小时比实验结果偏大,当Q值较大时比实验结果偏小. 关键词: 反应窗理论 态选择微分截面 分子库仑过垒模型 离子与原子碰撞  相似文献   

18.
采用位置灵敏探测和飞行时间技术研究了高电荷态Xe离子(q=15,17,19,21,23)与He原子碰撞中双电子转移截面与单俘获截面比随入射离子电荷态的变化规律.提出一步过程假定,对扩展的经典过垒(ECB)模型进行了修正,利用修正模型计算得到的单、双电子转移绝对截面与Andersson等人和Selberg等人的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所得截面比与本实验得到的双电子转移截面与单电子俘获截面符合得比较好.  相似文献   

19.
用两态原子轨道展开方法研究计算了中高能α粒子与类氦离子(Be2+,B3+,C4+,N5+,O6+)和Li原子碰撞中电子俘获截面。结果表明,在中高能区的结果与实验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20.
在电子和激发态原子散射的物理过程中,靶的连续态是非常重要的通道,我们使用等价局部光学势模型计算了从电离阈值到200eV能量范围的氦的23S亚稳态的电离截面,并同实验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