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护理强调辨证施护,辨证施护的前提是辨证,对护理人员来说就是准确细致地观察病情,通过望、闻、问、切得到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辨证提供依据。笔者从事中医临床护理10多年,现将肝病常见证候辨证及施护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肝病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医临床学的支柱。作为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护理同样具有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而临床护理工作中辨证观尤为重要。中医护理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准确采集病史,详细了解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围绕病情变化,从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进行辨证施护。辨证就是将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现象和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辨证是施护的基础,临床施护必须围绕辨证进行。慢性肝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多以先实后虚,或虚实相兼,应根据不同证型加以治疗…  相似文献   

3.
李京红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3030+3040-3030,3040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属中医学“黄疸”、“胁痛”、“虚劳”、“积聚”等范畴。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同时,配合以辨证施护与细致的观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基础护理1.1一般护理中医认为,肝为阴脏,主动喜静,因此,病毒性肝炎无论是急性期、慢性期急性发作,还是重症患者,都应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根据中医的望、闻、问、切来密切望患者的神态、皮肤颜色,有无黄染、出血点和瘀斑,有无鼻齿衄血;闻患者的口腔有无异味;问患者自我感觉如何。  相似文献   

4.
从辨证论治谈辨证施护王莉萍(江西中医学院附院南昌330006)关键词中医护理辨证施护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辨证论治,以辨证论治为依据,进行辨证施护,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就此,笔者在多年的中医护理中受益匪浅,兹谈点体会。1辨证施护降体温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  相似文献   

5.
林玉 《海南医学》2011,22(16):155-156
目的探讨糖尿病辨证施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消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其各有各的临床特点,应对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施护。结果患者身体康复快,病情得到控制,住院平均时间、医疗经费及周转率较前下降16%。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应用于糖尿病临床护理有很大的优势,因人施护,将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相互贯通,对患者的病情控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责任制护理深入对’展的形势下,如何发挥中医特色,写好中医护理病历,笔者就此谈谈肤浅的体会。1资料调查,找出护理诊断1.1收集资料的内容及方法:中区以辨证施治为特点,它既不同于对症治疗,也不同于辨病治疗。根据辩证施治的观点,中医护理工作也应以“辨证施护”为特点。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必须以四诊为纲,除通过望、闻、问、切及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体重等资料的搜集外还应与患者亲切交谈,从中了解其情志,活动并参阅医师的病历,了解医师对病情的辨证。此外,应向病人家属了解其饮食习惯,家庭情况,尤其是病人发病前…  相似文献   

7.
社区老年抑郁障碍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抑郁障碍的中医辨证分型情况,为制定中医护理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社区252例抑郁障碍老年人的临床资料,并以中医望、闻、问、切四诊进行辨证分型。结果肝气郁结型占32.54%;心脾两虚型占24.60%;阴虚火旺型占20.64%;气郁化火型占11.90%;忧郁伤神型占10.32%。结论社区老年抑郁障碍以肝气郁结型比例最高。临床可针对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制定相应的中医护理干预策略,提高干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四诊,即望诊、问诊、闻诊、切诊四种诊断方法。望诊是看病人的神、色、形、态等变化;问诊是询问有关疾病的情况;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切脉则包括切脉和按诊。望、问、闻、切四种诊断方法,是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它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应用于临床,是辨证论治的第一步,是中医观察和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望、问、闻、切四诊,各具特点,各有侧重。临床上,四诊必须配合应用,才能为辨证获得全面的、可靠的客观依据,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现将中医四诊的基本知识分望诊、问诊和闻诊、切诊三部分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竹蕊  胡永祥 《吉林医学》2011,(5):1014-101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三因护宜的中医护理原则对眩晕的护理效果。方法:将40例眩晕症患者通过辨证分型进行治疗与护理。结果:辨证施护,通过临床护理,明显提高了护理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辨证施护与三因护宜是中医护理的特色与优势,也是中医护理理论的精华。通过对眩晕证患者进行辨证施护,获得临床护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中医护理方法以辨证施护为主,对60例患者实施护理,除一般护理外,还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病情制定中医辨证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中医护理后,症状全部得到改善,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均获明显提高.结论 中医辨证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祖国医学是世界传统医学起源之一。中医辨证施护是临床的一门独立学科。要搞好中医护理,首先要掌握中医辨证施护的基本理论、特点及方法。“辨证”就是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对病人进行调查研究,采集病史。运用“八纲”、“脏腑”、“营卫气血”等辨证方法,分析、归纳、综合判断病属何“证”。“施护”就是依据判断之症制定相应之则。它包括方药应用、生活起居、饮食调理、休息保养。我从事中医临床护理二十余年,总结了“辨证施护”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中医诊法是临床用以检查患者,从而搜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法,为辨证提供依据。如何丰富诊法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尽快全面掌握四诊方法,是近年来中医诊断学教学中一直进行探索的重要内容。笔者就诊法中闻诊、问诊和按诊的教学与同行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引阿导中医辨证施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接诊的12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把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临床路径引导中医辨证施护。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后的肺功能情况[一秒率(FEV1/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预计值]。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FEV1/FVC、FEV1预计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给予临床路径引导中医辨证施护,能够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以中医辨证为准绳,通过对72例慢性肾炎患者依据其水肿的不同证型,重点从饮食、情志方面施行辨证施护。结果:88.89%的患者接受该护理后,病情大有好转或进展得到控制,有利于医生的施治,对患者康复大有益处。方法:目的: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强调以人为本辨证论治。结论:病人素体禀赋不同,因此,应根据病人患病特点,在护理方式上因人而异,做到个性化和谐护理,最大程度减少病人的痛苦,尽到一个医护人员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和辨证施护混合干预模式对于高血压病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暨南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并接受健康管理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社区护理组、混合模式组,各6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加社区护理干预、社区护理结合中医辨证施护。结果:混合模式组经混合模式干预后,患者血压、血生化指标、行为方式改变、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血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控制和改善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结合辨证施护混合干预模式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其实现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中西医综合优势管理和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医辨证施护并总结施护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92例,采取中医辩证施护的方法,具体行一般护理、饮食调护、情志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结果:92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症状均有所减轻,生活质量大大提升。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方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加速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大有裨益,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李璐彤  毋琪渝  王艳杰  么金红 《吉林医学》2011,32(28):6020-6023
目的:本文对中医护理的特点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引起人们对中医护理的重视;明确中医护理的现状,为将中医护理送出国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对权威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医护理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评价,将文献中提出的中医护理的特点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中医护理的特点在于强调整体观念,运用辨证施护的思想和方法,根据临床所见加以分析、归纳并确立患者的症型及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结论:在实践中加强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在临床中的应用,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可推动中医护理与整体护理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病情观察是确定诊断、辨证论治、辨证施护的前提,是护理人员的基本功之一.临床上主要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进行观察.要求及时、准确地发现病情变化.医护人员应做到多问、多看、多检查、多深入病房.要口勤、眼勤、手勤、腿勤.并应做到以下几点:1了解诊断; 2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 3了解治疗效果及反应;4 及早发现危证及并发症;5做好病情观察记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全程管理对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50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四区住院近3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管理,观察比较患者症状改善、药物服用依从性、满意度和疗效。结果:实施辨证施护全程管理后,肺癌患者主要症状及证型得到改善,对中医辨证施护的依从性、满意度都较高,总体护理效果较好。结论:辨证施护全程护理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眼针疗法结合中医辨证施护对中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眼针疗法结合中医辨证施护观察组和中西医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中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的结果给予眼针疗法和中医辨证施护。结果:眼针疗法和中医辨证施护组有效率95%;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组有效率72.5%,两组护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疗法结合中医辨证施护对中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