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保”门诊病人就医心理变化与护理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门诊就医的医保病人心理变化的分析,接诊护士有针对性地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结果:可通过护士有效沟通的同时,帮助病人解决就医过程中的疑惑和困难,达到促进病人适应医保工作的正效应作用。结论:加强对“医保”门诊病人的沟通、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能化解医息矛盾,解除患者的疑惑,从而提高了门诊分流工作的效率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疗保险正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既是向参保人员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消费的主体,又是直接控制医疗费用的载体,还是具体和参保人员直接解释、沟通、落实医疗保险政策的场所。我院作为首批医保定点医院,积极参与医保制度改革,为我院参与医疗市场竞争、不断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现将我院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 7月至 2 0 0 2年 7月 ,我科接收了 2 2位康复疗养的飞行员。由于飞行人员职业的特殊性 ,再加上近年来 ,由于各种原因 ,飞行事故的增多 ,飞行员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较重。因此 ,如何做好康复飞行员的心理护理 ,使康复飞行员尽快恢复身心健康 ,提高飞行、生活质量必将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现将我们对康复飞行员的心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 制定心理护理方案1 1 飞行员是从事空中飞行特殊职业的人员 ,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也相应要高 ,应针对其心理特点制定心理护理方案。如 :康复飞行员大多为意外事故后或疾病恢复期 ;此时飞行员…  相似文献   

4.
靳以智  罗大刚 《华西医学》2013,(12):1936-1938
探讨医疗保险制度下的门诊特殊疾病的结算服务方法,并针对结算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依据省、市两级门诊特殊疾病核算特点,采取扩充结算窗口、完善结算软件系统、强化人员业务培训等改进措施,提高结算服务速度和质量,为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食管、贲门癌患者心理失衡十分常见。作者通过对221例食管、贫门癌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对治疗和康复过程产生的积极意义说明:临床医护人员在诊断、治疗、护理的同时,重视对病人的心理疏导和调节,能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平稳的心理状况,增加对疾病的抗争意识,有利于肿瘤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6.
魏伟  吕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7):2891-2891
报告了汶川地震救援官兵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为灾区特殊自然、生存环境的冲击,个体心理差异,各种问题交织的复杂性,以及后勤保障力量不足.介绍了针对上述原因采取的各种对策,包括多途径宣传心理疏导知识,培训心理疏导业务骨干,提高官兵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认为应该深入普及心理教育,为部队培养更多专业心理咨询人员.  相似文献   

7.
“心理疏导”对食管、贲门癌康复过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食管、贲门癌患心理失衡十分常见。作通过对221例食管、贲门癌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对治疗和康复过程产生的积极意义说明:临床医护人员在诊断、治疗、护理的同时,重视对病人的心理疏导和调节,能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平稳的心理状况,增加对疾病的抗争意识,有利于肿瘤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7):1657-1658
目的重视和加强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以降低其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的心理沟通和情感支持。结果患者普遍愿意接受心理护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应用相应方式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改变消极态度,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医疗质量和医疗费用博弈中医院医保管理要点。方法医院医保管理部门作为定点医院医保工作的管理者和医疗保险政策的推行者,通过与医疗保险机构以及医院临床科室的协商和配合,在积极探索合理的医保政策的同时严格监督医保政策在医院执行情况。结果明确了建立合理的沟通机制和谈判机制、做好临床科室宣传工作等医院医保管理要点,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有益于保证医疗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结论医保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逐步彰显,医院医保管理部门必须狠抓管理要点,充分发挥医保科的职能作用,有效促进医、保、患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前在我市已全面推开,医保患者作为医院一个新的医疗消费群体,因目前正处于医疗制度改革的新旧交替阶段,部分患者对医保政策、就医流程等认识不足,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影响疾病的康复,甚至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障碍越少[1].运用心理学对住院医保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医疗机构在构建和谐医保中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疗保险制定实施6年多来,随着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参保人员越来越多。医院、医保、参保人员的矛盾日益凸显。做为医疗机构如何协助政府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取得医、保、患三方互利共赢,构建和谐医保是医保管理者应探究和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医保患者住院频次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医疗保险工作,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统计158例脑卒中医保患者住院信息数据,分析每人次住院费用、每次住院时间、年龄、性别、人员类别、收入水平等方面对其住院频次的影响。结果脑卒中医保患者住院频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每人次住院费用、年龄、人员类别、收入水平,随年龄加大、收入水平的提高,住院频次增加。结论从医保统筹费用中划拨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减慢慢性病的进程,从而降低发病率,达到控制住院频次,提高医保统筹费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患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对护患沟通的需求和想法,以帮助护士选择恰当的时机、内容和方式与患者沟通。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的访谈问卷对12名初患ACS患者进行个体的深入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患者在心理情感支持方面需要给予希望、关怀和安慰;疾病信息方面主要有疾病特点、疾病病因和疾病转归;沟通的时机方面主要有入院时、特殊仪器使用时、各种化验检查时和抢救成功后;沟通对象方面主要有护士、亲人、医生。结论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疏导性语言,讲解ACS危及生命、疾病转归的信息,遇特殊事件应及时与患者沟通,最终实现有效的护患沟通。  相似文献   

14.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从1957年的第五位跃居到1985年的第一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俗话说“七情”致病,可知,用“七情”的方法来治疗和预防疾病。我们通过细心观察,多方与患者沟通,及早发现其心理问题,及时疏导,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住院患者医保运行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番禺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自2003年6月1日起正式启动以来,护理部通过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层级管理,及时反馈信息,落实质量控制工作,加强培训,使护理人员熟悉医保政策和业务,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了住院患者医保运行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切实保障参保人住院时的各种权益,同时保障了医疗机构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积血伴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各种病因所致玻璃体积血伴视网膜脱离患心理护理的作用,以减少或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视功能及其预后。方法:术前对20例重度玻璃体积血伴视网膜脱离患根据病因,运用语言、情感的交流技巧,讲解疾病知识,手术效果及安全性,使患树立信心,消除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术前各种准备。结果:术前所有患情绪、血压稳定,无因紧张情绪而失眠,术中有效减少了再出血的发生率,术后根据眼内不同填充物,采用适合康复的特殊姿势及体位,无特殊生理及心理不适反应。结论:对患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可缓解患的心理障碍,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促进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谈护士对患者的安慰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慰是护士在患者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缺乏自信心时对其实施心理疏导的一种方法。在常规的护理工作中,护士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不失时机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用美好、祝福、激励、适度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安慰,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化解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病房护士如何参与住院医保病人的管理,主要包括了转变观念,树立医保意识;严格审核,防止弄虚作假;优质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心理护理,宣传医保政策;四个合理,防止高额费用;加强合作,防止胡乱收费;加强监督,明明白白消费;积极参与,配合数据库调整;统计分析,降低医保费用9个方面。认为病房护士通过学习医保政策转变观念,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病房护士的管理作用,可以使医保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实现医保与医院的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就脑梗死医保患者住院频次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开展医疗保险工作,为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患者住院信息数据,从每位患者每次住院费用、住院日、年龄、性别、人员类别、收入水平等方面对其住院频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说明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脑梗死医保患者住院频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每位患者住院费用、年龄、人员类别、收入水平,随年龄增加、收入水平的提高,住院频次增加。结论:从医保统筹费用中划拨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减慢慢性病的进程,从而降低发病率,达到控制住院频次,提高医保统筹费用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9例割腕自杀未遂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的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而心理承受力却在一天天减弱,与亲人间缺乏沟通,使心理压力无处释放,致使自杀者越来越多。护士不仅要运用医学知识对患者进行身体上的护理,更要懂得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要针对患者错综复杂的心理活动,进行心理上的安慰、支持和疏导,调整患者的情绪,以舒缓各种压力,使其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