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甲胎蛋白测定在重型肝炎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甲胎蛋白(AFP)是人体在胚胎时期血液中的一种特殊蛋白,系肝细胞内粗面内质网核糖颗粒所合成.本文对本院收治的77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AFP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7例重型肝炎患者均为本院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住院病例,男60例,女18例,年龄19~73岁,平均41.4岁.  相似文献   

2.
重型肝炎血清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 (AFP)的分布、与肝损害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应用CHIRONDI AGNOSTICSCorporation的全自动生化荧光分析仪ACS :180测定AFP。结果 59例患者 ,AFP高于正常者45例(76.3%) ;死亡32例中AFP平均值为(44.53±18.27)ng/ml,存活27例中AFP平均值(377.81±130.98)ng/ml,明显高于死亡组 (P<0.001)。动态观察存活27例AFP ,有15例与谷丙转氨酶 (ALT)值成平行关系 ,AFP随肝功能改善于3个月内恢复正常。AFP≤400ng/ml主要分布在凝血酶原时间 (PT)≥25s者中。 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AFP升高反映肝细胞再生活跃 ,提示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AFP)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06例确诊重型肝炎患者AFP值及预后。结果重型肝炎患者AFP水平升高者生存率明显高于AFP水平正常者,生存组AFP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结论甲胎蛋白对于重型肝炎患者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280例重型肝炎患者按AFP值大小分为3组:A组95例(AFP<20μg·L(-1)),B组(AFP 20-600μg·L(-1))100例和C组(AFP> 600μg·L(-1))85例.使用放射免疫仪、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水平.对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B组有效率较A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0% vs 20.0%,P>0.05),A,B 2组患者有效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0%、34.0% vs 77.6%,均P<0.01),A,B 2组治疗后1个月血清AFP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2.80±27.00),(231.60±23.04)μg·L(-1)vs (360.71±25.80)μg·L(-1),均P<0.01)],A,B,C 3组患者血清AFP水平与预后均呈正相关(r=0.33,0.40,0.87,P<0.05或P<0.01).结论 血清中AFP的高低可以作为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变化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院1986年 ̄1995年收治的129例重型肝炎,根据血清甲胎蛋白(AFP)含量分组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含量变化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结果升高组病死率为39%,正常组病死率为68%,P〈0.01。将血清AFP30 ̄100μg/l,101 ̄200μg/l,〉200μg/l,分别分为A、B、C三组,结果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P均〉0.05,A组与C组比较,P〈0.05。生存组血清AFP平均峰  相似文献   

6.
小儿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感染肝炎病毒后一般病情相对轻,重型肝炎发生率低[1]。以往对重型肝炎预后的估计及死因分析多建立在总体病例的基础上,患者中绝大多数为14岁以上者[2~5]。本文分析了15年来收治的小儿重型病毒性肝炎存活与死亡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文献与非儿童组比较,以...  相似文献   

7.
重型肝炎是一类病情重、病死率甚高、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肝脏疾病。如能及早准确地判断患者预后,及时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我们收集1999年5月~2003年5月收治的135例重肝病例,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重型肝炎病人预后与心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型肝炎预后差。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新药物的涌现.重型肝炎病人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较高。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报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病人心理状态。自1985~1995年共收治早新重型肝炎54例,注意配合心理治疗.病死率较前明显下降.现就其病人心理状态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原因及机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科学、准确预测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04年4月-2007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重型肝炎住院患者37例,人院起观察3个月,分存活组和恶化死亡组,对两组的资料进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并与精对苯二甲酸(PTA)进行比较,分别做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两组间MEL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TA具有相关性,两者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ELD评分和PTA均可以作为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主要指标,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清前蛋白及甲胎蛋白水平与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重型肝炎患者和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48例。自患者入院后观察3个月后根据患者是否生存再分为重型肝炎成存活组和重型肝炎死亡组。收集患者及健康人的空腹不抗凝静脉血,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前白蛋白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甲胎蛋白含量。结果住院保守治疗3个月后,48例重型肝炎患者中28例死亡,占58.33%;20例存活,占41.67%。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甲胎蛋白健康对照组与重型肝炎存活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对照组与重型肝炎组及重型肝炎死亡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前白蛋白重型肝炎死亡组与重型肝炎存活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甲胎蛋白重型肝炎死亡组与重型肝炎存活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血清甲胎蛋白含量<100 ng/mL的重型肝炎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尤以<25 ng/ml为著。血清前白蛋白含量<100 mg/L的重型肝炎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结论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甲胎蛋白可作为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甲胎蛋白含量越低重型肝炎的预后越差,反之则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慢性重型肝炎相关检测指标改变与预后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学华  张薇薇  陈秀兰 《华西医学》2010,(12):2262-2263
目的总结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碱酯酶(CHE)、总胆固醇(TC)、总胆汁酸(TBA)、血清谷草转氨酶与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比值(AST/ALT)与慢性重型肝炎(CSH)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56例CSH患者,依据病情转归,分为存活组(35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两组PTA、INR、ALB、Tb、ALT、CHE、TCH、TBA、AST/ALT。结果死亡组PTA、INR、CHE、TC较存活组降低(P值均〈0.05),TB、TBA、AST/ALT较存活组升高(P值均〈0.05),ALT、ALB较存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A、INR、CHE、TC、TB、TBA、AST/ALT水平可作为CSH预后的判定指标,ALT、ALB与CSH预后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2.
重型肝炎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及对预后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慢性重型肝炎病情凶险,并发症多见,病死率高。低钠血症是急慢性重型肝炎的常见电解质紊乱类型之一.在治疗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对本院近年来急慢性重型肝炎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急慢性重型肝炎中低钠血症发生情况、与疾病严重度的关系及与预后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俞静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595-4595
重型肝炎的病理改变以肝细胞大面积坏死为特征.肝细胞能否迅速再生是重型肝炎患者能否成活的重要因素.而甲种胎儿球蛋白(AFP)升高与否与患者的预后有关.现将38例重型肝炎患者AFP的改变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 将80例重型病毒性肝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从年龄、临床分型、血清病原学指标、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型病毒性肝炎的预后与年龄、临床分型、血清病原学指标、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固醇、胆碱脂酶、前白蛋白及并发症有关(P〈0.01或P〈0.05),而与ALT、AST、ALB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影响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因素是多方面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固醇是提示预后的重要指标,重叠感染会加重病情,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重型肝炎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首先被运用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诊断[1],以后发现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AFP都可有不同程度升高[2]。为了进一步了解AFP的临床意义,我们观察了131例肝炎患者的血清AFP水平。材料和方法一、检测对象 近一年来在我院肝炎病房的住院患者131例,年龄15~78岁。二、方法 用美国DadeStratusII免疫系统及配套试剂以免疫夹心法测定血清AFP,用Dade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同步测定血清ALT,用ELISA测定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甲…  相似文献   

16.
重型肝炎发病急,肝细胞损害严重,病死率高,但各型重型肝炎预后又有差异,现将我院抢救的85例重型肝炎患者资料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测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6例重型肝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型肝炎患者的黄疸指数、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浓度、血钠等的异常与病死率呈正相关。结论:重症肝炎的危险因素越多,其临床存活率越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红细胞参数变化对判断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1例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红细胞参数,比较分析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红细胞参数的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影响红细胞参数变化的因素。结果红细胞参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水平预后良好组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水平预后良好组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肝功能指标和病毒载量均显著影响着红细胞参数。结论机体的肝功能状况和病理性免疫反应直接影响着红细胞参数,动态观察红细胞参数对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有预示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重型肝炎病情复杂,病势凶险,预后多不良。现回顾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5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住院病例152例,探讨血清前蛋白(PAB)在慢性重型肝炎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2例中男104例、女48例,最小16岁、最大62岁,转氨酶147.2±81.2IU,总胆红素371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继发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继发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科收治的9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继发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病人中发生继发感染者63例,感染率64.3%,其中有15例出现两个部位感染,8例出现两个以上部位感染。较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腹腔、肺部和肠道,感染率分别为46.0%、31.7%和22.2%。共检出70株病原菌,其中G-杆菌41株,G+球菌22例,真菌7例。非感染患者在重型肝炎的早、中、晚期好转率分别为73.7%、63.6%、40.0%,而继发感染患者在重型肝炎的早、中、晚期好转率分别为52.4%、48.1%、20.0%(P〈0.05)。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继发感染率高,临床表现复杂,G-杆菌是其常见病原菌,感染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