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患有白血病的青少年患者最初可出现类似先天性关节炎的肌肉骨骼系统症状,且通常都有正常的血液学的改变。但由于把诊治的重点都放在关节炎上而耽误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而早期应用类固醇治疗则可能进一步延误诊断和降低机体对化学疗法的反应。现我们报道一个最初诊断为青少年先天性关节炎的白血病病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高危险因素,以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并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进行早期诊断防治。方法对52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进行比较统计。结果急淋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高于急性髓性白血病,高危险型白血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远高于标危型成人白血病,成人急性白血病初发时即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较文献报道有所增加。结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与白血病类型、病程、初发时体内肿瘤负荷大小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方法有关,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早期诊断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罗瑞  李静  刘桂玲 《淮海医药》2012,(4):301-302
目的探讨以肌肉骨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白血病(AL)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0年收治的肌肉骨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的5例急性白血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本组5例均经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为白血病,其中2例为青少年,3例为成人;4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起病时血常规可以完全正常,也可以有异常。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均明显异常。关节疼痛较剧烈,对非甾体抗炎药反应差,易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等。结论对于有不明原因的关节痛或关节炎,且对正规治疗反应差的患者,即使血常规正常,也应考虑到白血病的可能,并应进行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4.
李荟  黄莹 《临床医药实践》2009,(4X):268-269
目的:探讨以关节疼痛发病曾被误诊为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急性白血病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之间曾诊断为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后在我院确定诊断为急性白血病的11例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5例患儿在病程不足6 w时诊断为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11例在病程3 w至5 mo行骨髓穿刺术后明确诊断;结论: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排他性诊断,在确诊时首先应具备足够的病程,并且尽量完善相关的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对髓系肉瘤(M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的认识,通过对2例MS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该2例患者包括孤立性MS 1例,白血性MS 1例,均来源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其中白血性MS 1例患者已死亡,生存时间为10个月。 MS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白血性MS预后差,早期确诊和早期采用急性髓系白血病方案全身化疗对控制疾病进展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发病的前半年即可出现骨关节破坏,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直是类风湿关节炎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笔者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普及知识预防和治疗中老年骨关节炎。方法搜索骨性关节炎危险因素及防治的文献,筛选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研究的文章。结果防治方法首先要去除诱发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原则。结论有效的去除诱发因素具有明显的预防和降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增加对急性白血病非典型临床症状的认识和合并痛风的治疗。方法报告以关节肿痛为首发症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结果急性关节炎可以是急性白血病的首发症状也可以是急性白血病合并痛风。结论在临床上对于以关节疼痛为首发临床表现或关节炎经常规治疗不缓解的患者,一应一步考虑恶性疾病尤其是急性白血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对老年白血病的认识,使之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我们对1989~1999年住院资料完整的12例老年急性白血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高危险因素,以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并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进行早期诊断防治。方法 对52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进行比较统计。结果 急淋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高于急性髓性白血病,高危险型白血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远高于标危型成人白血病,成人急性白血病初发时即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较献报道有所增加。结论 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与白血病类型、病程、初发时体内肿瘤负荷大小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方法有关,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早期诊断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使用微创针刀镜手术诊治价值进行探究,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应用微创针刀镜手术进行治疗,评估其诊治过程,对比手术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41例患者中,镜下均可见尿酸盐结晶.18例患者行滑膜病理检查,17例符合痛风典型病理表现.41例患者中痊愈20例,显效11例,有效7例,3例患者治疗无效,临床有效率为92.68%;41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为(96.21 ±1.32)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54.51 ±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41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为(3.51 ±0.96)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8.05 ±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例患者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且术后的恢复较好.结论 应用微创针刀镜诊治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不仅可作为诊断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辅助手段,同时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且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与VAS评分,值得临床给予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葛红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24-125
目的 探讨龙藤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临床用药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4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本院自拟龙藤方的诊治用药效果,指导实践.结果 4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自拟龙藤方结合辨证论治、中药熏蒸12周后,治愈22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复杂,在龙藤方基础上结合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并辅以中药熏蒸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Cathepsin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joint and bone diseases such as osteoporosis,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and osteoarthritis (OA). Cathepsin inhibitors are presently in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testing for use as novel disease-modifying drugs for the improve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They may also be applic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joint diseases. However, some barriers still hamper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these indications. Based on pathophysiological features of RA and OA, the authors discuss six potential drug delivery strategies for the effective delivery of cathepsin inhibitors or other antiarthritic drugs to the arthritic joint tissu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these strategies may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a more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of RA and OA.  相似文献   

14.
Cathepsin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joint and bone diseases such as osteoporosis,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and osteoarthritis (OA). Cathepsin inhibitors are presently in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testing for use as novel disease-modifying drugs for the improve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They may also be applic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joint diseases. However, some barriers still hamper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these indications. Based on pathophysiological features of RA and OA, the authors discuss six potential drug delivery strategies for the effective delivery of cathepsin inhibitors or other antiarthritic drugs to the arthritic joint tissu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these strategies may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a more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of RA and O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治疗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上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某院收治8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糖皮质激素组(43例)、非糖皮质激素组(41例)。非糖皮质激素组仅采用常规抗风湿病药物进行治疗,糖皮质激素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统计2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及晨僵持续时间,详细记录2组患者的ESR、CR及RF水平,并分别计算2组患者的DAS评分。参照相关临床标准对2组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性评价,并对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在晨僵持续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DAS 28评分以及ESR、CRP及RF上,2组比较存在巨大差异(P<0.05)。糖皮质激素组的总有效率为88.37%,而非糖皮质激素组为67.44%,糖皮质激素组的起效时间也明显快于非糖皮质激素组,2组患者在总有效率及起效时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糖皮质激素组在体质量增加、胃肠道不适上的发生率明显大于非糖皮质激素组(P<0.05),而在血压、血糖升高上2组患者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短时间内有效控制关节炎症,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升,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偏高,因此在治疗上需注意控制用药时间及用药剂量,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地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及甲泼尼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氨蝶呤组及甲泼尼龙组,各90例,分别接受谊赛普注射联合甲氨蝶呤片口服或甲泼尼龙片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持续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12周后甲氨蝶呤组关节肿胀个数明显少于甲泼尼龙组,治疗6周及12周甲氨蝶呤组晨僵持续时间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甲泼尼龙组(P〈0.05);两组患者关节压痛个数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甲氨蝶呤组改变程度较甲泼尼龙组更为显著(P〈0.05);甲氨蝶呤组关节压痛和肿胀关节数改善20%(ARC20)35例,ARC5041例,ARC7014例,甲泼尼龙组分别为49例,32例和9例,甲氨蝶呤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后者;两组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甲氨蝶呤组出现1例胃肠道不适,甲泼尼龙组出现2例肌酐升高,均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可起到互补作用,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体征,且起效快、用药时间短,安全性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那西普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皮下注射依那西普每次0.4 mg.kg-1,每周2次,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依那西普治疗6个月后患儿的泼尼松用量显著降低,并有8例患儿停用泼尼松治疗;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ESR、CRP以及血清蛋白(SF)较之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多关节型患儿的平均受累关节数由(6.5±1.2)个降至(1.4±0.3)个,治疗中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那西普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有显著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小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1例,给予双氯芬酸钠;观察组95例,给予依托考昔。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理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关节肿胀、疼痛、受限程度及实验室检测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考昔能显著提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改善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类风湿因子及血沉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关节疼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晨僵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类风湿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沉显著慢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显著改善关节功能,减少关节疼痛,还能降低血沉、类风湿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