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流动儿童家长对免疫预防知识掌握情况,探索在流动儿童家长中开展免疫预防知识有效干预模式,为有针对性进行免疫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区内0~2岁组儿童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干预前后分两次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调查950人,干预后调查888人。干预前后调查对象主要为儿童母亲。干预后,流动儿童家长对免疫预防知识的总知晓率由7.79%提高到89.08%;家长对接种行为合作程度由63.26%提高到94.59%,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昌平区在制定免疫预防知识宣传活动时,针对母亲,初中文化水平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能有效提高家长对免疫预防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内流动儿童管理方式,提高对于这些人群的免疫预防工作成效。方法:进行社区范围内的免疫预防网络的建立,对于社区内的流动儿童开展有效地免疫预防管理工作。我社区自2010年-2012年对于流动儿童的免疫预防情况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流动儿童在免疫预防网络建立之后的免疫情况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好转,对于四种疫苗的及时接种率也大大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内人们对于免疫预防工作提高了自我意识,也具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能够主动配合免疫预防网络的相关建立工作,社区内相关疾病得到了十分有效地控制。结论:在社区内进行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网络的建立能够大大提高免疫预防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市外来儿童免疫预防特征,制定适宜的免疫接种策略。方法根据北京市2000-2004年强化查漏补种活动数据,对在京外来儿童预防接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4年强化查漏补种活动调查外来儿童数保持在16万水平,部分远郊区县外来儿童数逐年上升,各年份建卡率为64.5%-80.6%,建证率为68.7%-81.7%;平均建卡、建证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外来儿童聚居地和散居地“四苗”全程合格率分别为54.4%和87.6%;各年份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平均零剂次率和平均漏种率分别为16.8%和24.1%,上述两项指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OPV零剂次儿童中服苗后无记录者构成比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结论随着外来儿童强化查漏补种活动的推进,在京外来儿童总量趋于稳定,在京分布出现由近郊区向临近远郊区县推移的特点,各年份建卡率、建证率呈波动上升趋势,聚居地区外来儿童接种质量低于散居地,大年龄组儿童免疫接种管理力度下降,极易出现免疫接种空白。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流动儿童免疫预防工作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深圳市是典型移民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占较大比例。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深圳市居住半年以上外来暂住人口占总人口近80%,居住半年以下流动人口尚无准确统计数据。外来流动人口的迅猛增长,在为当地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外来流动儿童已成为免疫预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深圳市外来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人群免疫水平、相应传染病发病率等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流动儿童免疫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外来儿童免疫预防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免疫预防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本国策之一,为我国的传染病消灭与控制做出了巨大贡献.北京市免疫规划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先后通过了以省、县、乡为单位的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国家审评要求,至今儿童免疫接种率仍保持高水平.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加快,人口流动成为一种趋势,大量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人口涌入城市,在城市中形成了以流动为显著特征的外来人口群体.由于多元因素的作用,外来儿童与当地儿童免疫接种水平存在极大差距,甚至削弱了当地人群的免疫屏障,导致流入地免疫预防针对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其发病水平数倍至数十倍的高于当地人群.因此,如何做好外来儿童的免疫预防工作已成为城市免疫预防工作具有挑战性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2~4岁流动儿童监护人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及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市2016-03~2019-03期间2~4岁流动儿童监护人768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流动儿童监护人对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了解情况。结果:79.82%(613/768)2~4岁流动儿童监护人知道婴儿出生后应接种疫苗;16.67%(128/768)2~4岁流动儿童监护人了解一类疫苗;11.07%(85/768)2~4岁流动儿童监护人了解二类疫苗;12.50%(96/768)2~4岁流动儿童监护人了解疫苗对应疾病;2~4岁流动儿童监护人身份为父母对接种疫苗知晓率95.65%(462/768)占比高于2~4岁流动儿童监护人身份为祖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55.09%(157/768)(P0.05);2~4岁流动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接种疫苗知道率高于初中及以下(P0.05);希望了解与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的2~4岁流动儿童监护人有675人,占比87.89%(675/768);知道出生办理接种证监护人有359人,占比46.74%(359/768);知道学校查验接种证监护人有175人,占比22.79%(175/768);被调查2~4岁流动儿童监护人中,主动带孩子接种疫苗的有542人,占比70.57%(542/768),被动带孩子去接种疫苗的有168人,占比21.88%(168/768),未带孩子接种疫苗的有58人,占比7.55%(58/768)。结论:2~4岁流动儿童监护人对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知识了解不足,自主接种意识弱,应提高流动儿童监护人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知识,增强主动接种意识,主要措施为政府立法,加强区域性管理,强化流动儿童管理,提高基层接种人员素质,扩大卫生宣传。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自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以来,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发病率较实施计划免疫前下降了90%以上。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量外来人口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进入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流动人口的经济条件、文化素质、卫生状况和防病意识较差,给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成为潜在的传染病隐患。本文分析了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法定工作机制,借助流动人口管理平台,推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加大对流动人口健康宣传的力度;增加对流动人口免疫预防工作的资金投入,稳定基层网络队伍;针对流动儿童开展免疫规划疫苗的查漏补种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一种实用的外来儿童免疫预防长效管理机制。方法建立村级卫生联络员外来儿童报告制;实施幼托机构、学校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偏远山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地区采用上门现场建卡、建证,疫苗接种"关口前移"管理方法;开展经常性查漏补种工作制;设置临时预防接种点;建立全方位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等。结果落实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底层网络建设,宁海县417个行政村,每村配备一名公共卫生联络员;经随机抽查224名外来儿童,结果显示:建卡率为91.07%,五苗全程接种率为95.09%;根据西店等5个乡镇(街道)96所幼儿园、20所学校2 954名儿童(学生)查验证工作,五苗补种齐全2 745名,补种齐全率为92.92%。结论经过3年的系统研究,提出了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外来儿童报告制度和"老乡"式的宣传模式,为外来儿童免疫预防管理建立了"关口前移"的创新管理模式,制定了查验证和临时接种点的规范,通过实践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发病年龄出现“双相”趋势,在目前麻疹发病年龄结构和流行病学动态形势下,提供现阶段制定麻疹防治策略的参考依据。方法针对免疫预防30年后麻疹流行特征动态变化,结合各人群血清学监测结果,对现阶段麻疹的流行规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预测。结果从麻疹疫苗广泛应用到计划免疫再到免疫规划的30年间,虽然发病年龄构成改变,北京市通州区麻疹整体发病率持续下降,维持3/10万的低发病率水平,并且临床并发症减少,轻型、不典型以及不可预防性病例增多。但2005年后发病率显著回升,表现出〈8月龄婴儿和≥20岁人群发病升高的“双相”趋势,流动人口以多发、爆发为主要流行类型,成为影响该地区麻疹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血清学监测结果显示,1982—1991年和1992~2006年两时期婴儿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均较高(x^2=0.189,P=0.921),抗体GMT均达到较高水平;1982~1991年和2007年两时期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84,P〈0.01);相同时期的育龄妇女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94%和92.51%(x^2=1.524,P=0.900),健康人群及育龄妇女抗体GMT均偏低。结论随着麻疹流行特征的改变,血清流行病学随之改变,形成了不同时期麻疹流行规律特征的免疫学基础,制定大年龄及育龄妇女的免疫策略,是降低“双相”趋势升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外来流动人口的结构、居住方式和儿童活动形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为进一步探索外来儿童免疫预防管理办法,现就外来儿童三问分布等内容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与免疫预防管理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姚健  郑志刚  陆健  赵洁 《职业与健康》2007,23(12):1016-10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流动人口的比例迅速上升,成为传染病暴发或流行的高危人群。外来流动儿童的免疫预防管理,是现阶段免疫预防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外来流动儿童的免疫预防管理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免疫预防接种指标的达标和相关传染病控制目标的如期实现。为了解本县外来流动儿童的免疫现状,加强外来流动儿童的免疫预防管理,我们于2005年3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外来流动儿童免疫状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方  葛申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4):450-452
目的:了解外来儿童家长免疫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与免疫预防服务现状,以及为外来儿童免疫预防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外来儿童免疫接种率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流行病学方法,问卷调查了1530名外来儿童家长关于免疫预防服务的相关问题。结果:大多数外来儿童家长知道预防接种,并希望通过电视或专业医生了解免疫预防基础知识;有少部分人对免疫预防存在错误的认识;部分免疫预防机构不能给外来儿童提供方便的、令人满意的预防接种服务。结论:要提高外来儿童免疫预防服务质量,就应该实施适合当地外来人口特点的免疫预防管理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外来人口易于接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能够满足外来人口需求的、高质量的免疫预防服务。  相似文献   

13.
闵行区位于上海市西南,属典型的城郊结合型区域,面积为390km^2。据闵行区统计局的数字,2005年流动人口达92.5万人,比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的48.1万增加了92.3%。2005年闵行区在册管理的0~6岁流动儿童4.5万,比1996年的0.4万增长11倍。未经接种的流动儿童是免疫预防相关传染病的主要受害者和传染来源,也是影响和制约我区免疫预防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建立有效的外来流动人口免疫预防服务模式,消除免疫空白,提高疫苗接种率,控制和逐步降低免疫相关传染病的发病率,我们在先前的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闵行区位于上海市西南,属典型的城郊结合型区域,面积为390km^2。据闵行区统计局的数字,2005年流动人口达92.5万人,比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的48.1万增加了92.3%。2005年闵行区在册管理的0~6岁流动儿童4.5万,比1996年的0.4万增长11倍。未经接种的流动儿童是免疫预防相关传染病的主要受害者和传染来源,也是影响和制约我区免疫预防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建立有效的外来流动人口免疫预防服务模式,消除免疫空白,提高疫苗接种率,控制和逐步降低免疫相关传染病的发病率,我们在先前的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尝试和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评价2012年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学龄前流动儿童强化查漏补种效果,了解流动儿童接种情况,为今后流动儿童免疫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强化查漏补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流动儿童997名,强化查漏补种前流动儿童建卡率93.48%,建证率99.60%,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零剂次免疫率为0.40%,漏种率2.61%,麻风减毒活疫苗(MR)、麻风腮减毒活疫苗(MMR)、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JEV)和乙型肝炎疫苗(HepB)零剂次免疫率为0.20%~2.71%。强化查漏补种后的建卡、建证及疫苗补种/预约率达到100%。结论流动儿童主要集中在镇中心等繁华地区,居住〈2月儿童所占比例较高,儿童建卡率较低,OPV漏种率和其他疫苗零剂次免疫率随流动儿童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提示在当地居住时间较短的流动儿童是重点人群,大年龄组儿童易出现免疫空白,结合常规查漏补种工作及时提高流动儿童建卡、建证和各种疫苗接种率是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杨浦区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杨浦区流动儿童的免疫现状,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对流动儿童接种率开展本底和调查点挨家挨户摸漏调查。结果流动儿童与本市儿童之比为1:2.2,流动儿童免疫预防工作量已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体免疫预防工作量的53.80%:本底调查10235名流动儿童,其中1岁以上流动儿童8499名,百白破、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简称“五苗”)基础免疫全程完成率均〉98.00%,合格接种率≥196.39%,“五苗”覆盖率96.27%。摸漏调查884名1~6岁流动儿童建卡率达到99.55%,“五苗”基础免疫完成率≥96.39%。流动儿童凭证入学率达到73.30%。结论近年来杨浦区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管理工作已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建立免疫预防工作信息化系统,开展宣传教育、查漏补种和门诊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1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难点 1.1流动儿童的真实数量,分布情况和免疫状况难以掌握。一是随着我旗城镇建设。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这些流动人口中大多数是春季来,秋季走。因此他们的居住场所很不固定。这就给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在调查摸底时带来困难;二是由于流动人口受交纳暂住费和租赁房屋费用的政策的影响,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在入户调查时,房东及流动人口不愿透露实际情况;三是流动儿童流动性大,在入户调查中即使发现未中儿童给予及时补中,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南汇区外来儿童免疫预防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地(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外来人口流动频繁,给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带来威胁和挑战。免疫预防是预防儿童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如何做好外来儿童的免疫预防工作成为摆在疾病防控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2004年,我区外来人口数达到40万,其中外来0—6岁儿童数达10382名,占全区儿童总数的33%,且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加,部分镇外来儿童数远超过本地儿童,外来儿童免疫预防工作成为我区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抽样调查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为了解北京市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 ,于 1998年开展了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建卡率 82 6 2 % ,建证率 89 39% ,卡、证符合率 80 2 9% ;1岁以下儿童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接种率分别为 71 81%、 79 5 2 %、 78 92 %、 78 84% ,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 6 5 6 1%。调查发现散居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现状明显好于集居流动儿童 ,集居儿童中 2~ 6岁儿童建卡率 ,卡、证符合率 ,四种疫苗和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均低于 <1岁和 1岁儿童。此外 ,北京市还存在流动儿童管理水平在地区间的不均衡性。调查提示 ,应采取相应措施以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  相似文献   

20.
城市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城市的流动人口逐年增加,其中流动儿童人口也逐年增加.因此做好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成为整个预防工作的突出问题之一.为做好这项工作,于80年代末对流动儿童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