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IL-1Ra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清IL-6、IL-10、IL-13、IL-1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10)、阿霉素肾病组(B组,n=10)、阿霉素肾病IL-1Ra治疗组(C组,n=10)、阿霉素肾病生理盐水治疗组(D组,n=10),2周后检测尿24hUP、血清IL-6、IL-10、IL-13、IL-1、Al、T—ch、BUN、Scr。结果:B、C、D组血清IL-6、IL-10、IL-13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IL-1Ra治疗后,24hUP、T—ch较B、D组及C组IL-1Ra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Al、IL-6、IL-10、IL-13水平均较B、D组及C组IL-1Ra治疗前增高(P〈0.05).IL-1血清水平较B组、D组、C组IL-1Ra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接近A组水平(P〉0.05)。结论:IL-1Ra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的同时能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6、IL-10、IL-13的血清水平。  相似文献   

2.
肾小球疾病是一种多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与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许多致炎细胞因子与抗炎性细胞因子如IL-1受体拮抗剂(IL-1Ra)、IL-10、IL-13等在其病理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既往对炎症细胞因子如IL-1、IL-6TNFd等研究较多,近年来有关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与抗炎性细胞因子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现就这些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1 IL-1受体拮抗剂(IL-1Ra)1.1 IL-1Ra生物学特性 1985年Arend等从IgG刺激的单核细胞培养上清中发现一种分子量为22KD的蛋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Th17相关的细胞因子IL-17,IL-4,IL-23在不同分期和分型的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6月收集寻常型白癜风患者52例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中IL-17、IL-4和IL-23的水平。结果进展期、稳定期的白癜风患者血清中IL-17、IL-23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而血清IL-4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泛发型白癜风患者IL-17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及局限型白癜风患者显著升高(P〈0.05),局限型白癜风患者IL-17水平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23水平泛发型白癜风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及局限型白癜风患者显著增高(P〈0.05),局限型白癜风患者的IL-2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也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IL-4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7及IL-23在进展期及泛发性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与白癜风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5.
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IL-2、IL-4、IL-6和IL-8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了观察白细胞介素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该文分别对哮喘发作期20例。缓解期12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10例进行了血清IL-2、IL-4、IL-6和IL-8的测定。结果发现,发作期患者血清IL-2水平下降,而IL-4、IL-6和IL-8水平均增高,缓解期均增高,缓解期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提示这些细胞因子在哮喘哪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HIV感染者血清IL-1α、IL-7、IL-12和IL-15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HIV感染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IL-1α、IL-7、IL-12和IL-15水平。结果:HIV感染者血清IL-1α、IL-7、IL-1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IL-1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HIV感染者血清IL-1α、IL-7、IL-12和IL-15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可用于HIV感染者病情的评估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IL-8、IL-12、IL-18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乙型肝炎病变的关系.方法运用ELISA法、比色法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ALT、TBil及IBV-DNA水平,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除隐匿性肝炎外,急性、慢性及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IL-8、IL-12、IL-18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升高程度与病情相关;急性、慢性肝炎经治疗后,细胞因子浓度均明显下降(P<0.005~0.001),重型肝炎患者无明显变化(P<0.05);预后好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5);相关分析表明:乙肝患者各细胞因子与血清ALT、TBil水平相关,与HBV-DNA无相关性.结论血中细胞因子水平是判断乙肝患者免疫状态、肝脏损伤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HIV的复制,但却不能完全恢复CD4+T细胞的数量.即使病毒血清学指标得到良好控制的病人,CD4+T细胞数也很难达到正常水平.目前研究表明:γ链细胞因子在始动、维持及调节免疫稳态和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γ链细胞因子具有多重功能,如在健康及疾病中作为调节和效应分子发挥作用,因此,该家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不同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8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分类法分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ⅢA)组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ⅢB)组3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分别对患者EPS中IL-1βI、L-2I、L-10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慢性前列腺炎组IL-1βI、L-2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或0.01),IL-10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按CBP组、CPPSⅢA组、CPPSⅢB组的顺序,EPS中的IL-1β、IL-2浓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IL-10浓度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其中IL-1βI、L-10在CBP组和CPPSⅢA组分别与CPPSⅢB组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或0.01);CBP组与CPPSⅢA组IL-1β、IL-10结果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IL-2在CBP组、CPPSⅢA组、CPPSⅢB组三组结果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PS中IL-1βI、L-2I、L-10在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EPS中的IL-1βI、L-2I、L-10水平是诊断慢性前列腺炎有价值的指标,EPS中的IL-1β、IL-10水平对于CPPSⅢ的诊断与分型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前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4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固定剂量的利培酮进行10周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治疗前后血浆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8进行了检测。以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结果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2、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患者组血浆IL-2、IL-6水平有显著下降(P〈0.01),而IL-8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IL-2、IL-6、IL-8介导的免疫功能紊乱,利培酮可能通过抑制IL-2、IL-6的生成而对精神分裂症的免疫功能紊乱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80例慢性肝炎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和IL-10的水平.结果各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与慢性肝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IL-12、IL-4 和IL-13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分别检测60 例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哮喘组)吸入丙酸倍氯米松2周前后血清中IL-12、IL-4 和IL-13水平,并与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患儿治疗前IL-12 值明显下降,IL- 4、IL-13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IL-12水平明显升高、IL-4和IL-13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吸入糖皮质激素能影响哮喘患儿血中IL-12、IL-4和IL-13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鸡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小鼠血清中IL-21、IL-22、IL-23的动态变化。方法 36只DBA1/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每时间点各6只)和模型组24只(每时间点各12只)。分别在CIA小鼠加强免疫7d及35d无菌摘眼球取血,常规分离血清,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在加强免疫7d及35d血清中细胞因子IL-21、IL-22、IL-23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IL-21及IL-23在加强免疫7d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加强免疫35d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2在病程进展中,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因子IL-21和IL-23参与了CIA的发病,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进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1 (IL-21)、IL-23及IL-1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治疗的哮喘患儿140例,其中轻度患儿46例,中度患儿58例,重度患儿36例。嗜酸性粒细胞型68例,中性粒细胞型72例。比较各类型患儿血清IL-21、IL-23、IL-17水平,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差异。结果 轻度、中度和重度患儿血清IL-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儿血清IL-23和IL-17分别为(253.30±49.80) pg/mL和(9.40±1.10) pg/mL,高于轻度和中度患儿(P<0.05),而FEV1%pred和FEV1/FVC分别为(68.83±9.95)%和(67.80±9.15)%,低于轻度和中度患儿(P<0.05)。嗜酸性粒细胞型患儿血清IL-21、IL-23和IL-17分别为(25.12±3.83) pg/mL、(232.32±48.10) pg/mL和(8.40±1.00) ...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ICH)患者血清和血肿液中 IL-4、IL-6、IL-8、IL-10的变化。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5组(发病时间≤6h、6h <发病时间≤12h、12h <发病时间≤24h、24h <发病时间≤72h、3d <发病时间≤7d),检测各组血清和血肿液中 IL-4、IL-6、IL-8、IL-10的含量以及出血量和水肿量;另选取21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其血清 IL-4、IL-6、IL-8、IL-10的含量作对照。结果:IL-4、IL-6、IL-8、IL-10在患者静脉血、血肿液中的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患者静脉血与血肿液中 IL-4、IL-6、IL-8、IL-10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病时间≤6h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 IL-10浓度升高不明显外,IL-4、IL-6、IL-8浓度均明显升高;24h <发病时间≤72h 时,IL-4、IL-6、IL-8浓度与其他各时段比较,以及3d <发病时间≤7d时,IL-10浓度与其他各时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各时段出血量和水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和水肿量均在发病时间≤6h至12h <发病时间≤24h 逐渐增大,12h <发病时间≤24h 达到峰值。结论:ICH 患者静脉血、血肿液中 IL-4、IL-6、IL-8浓度可以作为早期检测(≤6h)ICH 的指标,并可通过不同炎症因子的含量变化判断 ICH 患者发病时间,且患者发病一周内周围脑组织出血量和水肿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在重症胰腺炎急性期机体内急性期反应蛋白和各种细胞因子均发生显著的变化[1,2],但有关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变化的相关性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胰腺炎早期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为今后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败血症与IL-6、IL-8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 、白介素-8(IL- 8) 以探讨其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法检测28 例正常新生儿,31 例患儿血清IL-6、IL- 8 水平。结果 患者入院第一天即出现IL-6、IL- 8 水平升高;革兰氏阳性(G+)菌与革兰氏阴性(G-)菌的IL- 6、IL-8 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IL-6 、IL-8 呈直线正相关。结论 IL-6、IL- 8 参与发病过程,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支气管上皮细胞株BEAS-2B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在Th2型细胞因子和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作用下,IL-8和IL-6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RT-PCR方法测定Th2型细胞因子IL-4、IL-13以及促炎症因子TNFα单独和协同刺激下BEAS-2B细胞IL-8和IL-6的基因表达;通过ELISA方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在IL-4、IL-13和促炎症因子TNFα的单独刺激下,IL-6和IL-8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均较未刺激组显著增高;但IL-4、IL-13和TNFα协同刺激后,IL-8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进一步增高,而IL-6反而降低.结论支气管上皮细胞在TNFα和Th2型细胞因子的协同刺激下,通过调节IL-6和IL-8的表达,进一步调节嗜酸粒细胞性和非嗜酸粒细胞性炎症.  相似文献   

19.
IL-8是趋化性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炎症细胞趋化和诱导细胞增殖,并在癌组中高表达。IL-8是由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介导细胞毒和局部炎症有关的免疫应答辅助抗体生成,参与细胞免疫及迟发型超敏型炎症的发生,主要生物学作用是趋化并激活中性粒细胞,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溶酶体酶活性和吞噬作用[1],对嗜碱性粒细胞和T细胞也有一定的趋化作用,中性粒细胞与IL-8接触后发生形态变化,定向游走到反应部位并释放一系列活性产物,这些作用可导致机体局部炎症反应,达到杀菌和损伤细胞的目的[2]。近年来,又发现肿瘤细胞中IL-8的表达明显升高。研究发现,IL-8可诱导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生来介导肿瘤组织血管增生,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3]。Luca M等[4]发现予IL-8可通过促进胶原酶的活性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力。IL-8有促有丝分裂作用,能直接引起肿瘤细胞增殖[5]。  相似文献   

20.
李艳  何家富 《重庆医学》2011,40(2):131-13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3(IL-13)及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30例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前及治疗后1、2、6、72 h细胞因子IL-8、IL-13及IL-18的水平,并与10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IL-8、IL-13及IL-18水平在行机械通气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机械通气治疗72 h后与COPD稳定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IL-8、IL-13及IL-18的表达显著升高,经机械通气治疗后可下降至COPD稳定期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