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狭义的散文(又称“艺术性散文”)的特性在于创造作者的主体形象,其含义有三:自我性、向内性和表现性;这可以从散文创造艺术形象的特点以及散文自身的历史发展动向上得以证明  相似文献   

2.
明代散文的地位远不及小说、戏曲,但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明代散文流派众多,主张各异,归有光正于此时脱颖而出,美学因素在他的文章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笔力精到使文章有自然流畅之美;他的用世之志使文章保持一种文化品格;他的身世、经历也使得其文情感感人至深。这些美学因素融入归有光的散文中,使之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3.
存现句与一般主谓句的主要区别在于语用价值上,二者的信息焦点不同;存现句的选择有时是篇章衔接的需要,有时是心理视点的需要;存现句在不同语体的分布强弱序列是小说、戏剧、散文、诗歌。  相似文献   

4.
进入90年代,当代散文呈现出新的景观:十分关注当代人的精神与灵魂现状,构建新的人文精神;文化日渐对散文进行强烈渗透,使之显示出深厚的火化底蕴;散文的体裁疆域大大拓宽,散文家族中不时出现新的面孔;体闲散文的繁荣表明散文更进一步走向世俗生活,贴近民众。这反映了社会转型期文学发展的某些趋势。  相似文献   

5.
巴金先生的散文,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朵奇葩。挖掘巴金散文的个性特征和思想内涵,可以凸显为三个重要特征:丰富而真挚的情感;自描手法的运用;日常性话语叙事的手法。  相似文献   

6.
宋人“以文为诗”,其表现形态可概括为:句式参差;打破常规节奏,改变句律,化偶句为单句,“故避属对”:以虚词入句,不顾声律;诗长如散文,诗题长如散文,诗序长如散文,这样将散文的流动的形式和灵活的表现力,巧妙地运用于作诗,从而使诗获得了更大的表现天地,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当代散文的根本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中国散文繁荣的背后,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根本缺陷:一、当代散文未能以现代哲学的眼光,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作整体意义的把握;二、当代散文未能充分显示出作家独特的思想个性和审美个性;三、当代散文尚未建立起自觉的语言赏玩意识。中国当代散文只有在克服以上三个方面的缺陷之后,才能真正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8.
散文中的“散”更多的是指散文的形式,它具有四层含义:一是指语言的自由;二是指取材广泛;三是指表达方式的多样;四是指结构的灵活。散文的“聚”更多的是指散文的思想感情。散文的特征有“小”、“活”、“真”。  相似文献   

9.
范培松指出,近年来散文创作界存在三大反差:一是小说家的散文写得比专攻散文的散文家要好;二是散文作者们写“过去”的劲头超过了写“现在”的劲头;三是对繁荣散文创作的口号呼吁反而比散文创作的实际要热。在另一方面,各种文学体裁对散文领域的冲击又开始令散文工作者惶惑不安。首先是小说散文化趋向的越来越明朗化。我国传统小说过份倚重故事性、传奇性,使一惯勿视情节的散文工作者对小说的发展趋势麻痹大意,认为小说与散文是井水不犯河水。然而他们没有注意到“五四”新文学运动就已经开始冲击小说的传统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0.
洪本健先生的著作《欧阳修和他的散文世界》集欧文研究之大成,于前人成说多有发覆之功,同时能够在深厚旧学根底的基础上巧妙结合现代科学手段,是洪先生"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学术追求的具体化。先生的著作堪称当代学术著作,尤其是欧阳修散文研究著作中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叶适作为南宋前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向来为人所称道,其碑志文更是散文中的一大特色。叶适碑志文不止继承了韩愈、欧阳修记录人物“随事赋形”“纪大略小”的特点,而且还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叶适对人物事件的拣择详略,受其学术思想的影响很大。这种新变与南宋日趋深化的学术派别分野意识以及永嘉学派本身的思想特性有着莫大关系。而这也似乎暗示着一种南宋文学与学术关系的新形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韩愈和欧阳修分别是唐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欧文在许多方面受到了韩文的影响,但二人在创作风格上却呈现出不同的风貌。韩愈重视语汇的创新,欧阳修则主张文章要平易自然;韩愈的文章取象奇异,欧阳修为文则多取象于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3.
吕南公是北宋卓有成就的文论家,吕南公在文学理论上有精辟的见解和造诣,提出"言以道为主,而文以言为主"的"文道"观,强调"文不可以不工",虽然是以儒家的思想伦理为基础,但对于"道"持一种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其"道"更多指向"为文之道",从而提升了文学的独立性。吕南公的文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远绍韩愈、超越欧曾、比邻苏轼,是北宋"文道关系"论述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4.
一代文坛巨匠欧阳修用词书写自己的别样人生,体现出他独特的审美意蕴追求。欧阳修词的审美意蕴表现在:以缠绵、细致、多情的婉约词风为主,同时兼有豪放的美学风格,二者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开放、多元、立体、动态的的审美风格。欧阳修词审美意蕴的价值表现为:文人雅词的典范之作;其深刻之处在于:他通过个人体验观照女性群体的命运、心理和存在方式,进而追问人如何“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女性的存在是合情、合理的,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是真善美。关注女性的命运、心理、精神和存在方式是为了更好地思考人自身的尊严、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有关韩愈的研究在近30年来是学界的一个热点,在韩集版本、韩愈家世生平、韩愈诗歌散文及文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绩;而小说、戏曲、宝卷、道情以及民间故事等俗文学中的韩愈形象却是韩愈研究中被忽略了的重要对象。俗文学中的韩愈形象承载着历史文化名人韩愈对后世产生影响的重要信息,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完整的、独立的文学形象,值得“韩学”及文学研究者深入挖掘和认真研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发现余秋雨散文的艺术贡献在于彰显了主体意识.强调主体精神,其语言在审美与审智间取得了一种平衡,在创作中大胆采用了其它文体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是在中西文化强烈碰触、冲撞下产生的一位现代作家。他是以表现个人孤冷感伤情绪的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在他的作品中,对自然的渴望与追求与他张扬个性、表露自我情感不断冲撞、时刻纠结。他笔下的自然深深地打上了个人感伤情绪的烙印。他的“回归自然”带着一种士人逃避现实的矛盾。这种喜好自然而又不能从中愉悦自我的情绪在郁达夫的作品中多有体现。文章旨在从郁达夫的身世、创作理论以及同陶渊明的自然主义相比较等角度出发,对郁达夫作品中这种自然的移情特征进行一番简要的剖析。  相似文献   

18.
韩愈的“文中之诗”,是指其文章作品中所存在的诗体。此处的“诗”是个广义概念,凡用韵语写成的作品均可视为“诗”,相当于“押韵之文”。对韩文中的“有韵之文”的性质判定,我们当从韩愈自道,其时人及后人的看法乃至今人的见解等三方面入手。韩愈的“文中之诗”,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可由此进一步把握韩愈的诗学观、古文观,并由此可见韩愈诗歌多样风貌的成因,另一方面有利于对韩愈“以文为诗”现象的公允诠释与《全唐诗》的“新”辑佚。  相似文献   

19.
“下落不明”,这是散文家塞壬在南方多年来的生存状态。南方为她留下了隐秘的记忆,也给她带来了写作的灵感。写作于她不仅仅关乎兴趣和嗜好,更关乎梦想与尊严。她的文字,有一种破碎的、混乱的、尖锐的气质,更重要的是,表达出在场的个体经验。深入她的散文,我们能看到当下中国人痛切的生活经验和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20.
宋初的文章格调,主要是沿五代旧习。柳开反五代之习于前,穆修、张景、石介等反西昆之风于后,但他们未免矫枉过正。真正能够彻底革除浮靡旧习和险怪新弊.上承韩、柳古文传统,全面地反对形式主义文风,使宋代故文运动得以最后胜利的则是以欧阳修为首的一批古文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