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相分离器出口原油含气率是影响原油在线密闭计量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降低三相分离器出口原油含气率是原油计量工作的一大难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对降低三相分离器出口原油含气率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油、气、水三相卧式分离器是一种常见的油气处理设备,可以将上游井口来液的大部分油、气、水分离出来。目前中国海上80%的生产平台都采用了三相卧式分离器进行油气处理[1]。目前海上油田的实际生产中,由于在设计阶段所采用的原油物性参数与实际工况下的原油物性存在差异,使得原先分离器的设计不符合现在实际生产的需求,影响原油脱水效果,本文通过建立水力学模型的方式,分析出原油物性差异与脱水效果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一种对分离器进行适应性改造的方法,并通过现场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原油处理的过程中,原油脱水、原油稳定性以及轻烃回收是否正常受三相分离器运行效果的影响很大。三相分离器的现场应用表明,原油含水从原来的流程沉降的15%到20%下降到15%。有关零部件老化的问题,在设备正式投入应用2a以后,会在分离器内部聚结部分的聚丙烯波纹板发生碎裂、阀门也可能会出现卡死或者失灵等现象,针对很多这种类型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维护策略。  相似文献   

4.
针对渤海某油田原油黏度和含气量高、原油系统停留时间短、脱气脱水效果差的问题,通过室内脱水实验研究了溶解气对原油脱水效果的影响,考察了自制有机硅消泡剂的消泡性能及其与破乳剂的协同脱水效果。结果表明,溶解气析出形成气泡阻碍了原油脱水,投加消泡剂能够快速消除原油中的气泡,进而提升破乳剂的脱水效果。现场实验结果显示,在二级分离器入口加注20 mg/L该消泡剂后,二级分离器油室液位大幅降低,系统各级设备出口原油含水量均下降,外输原油中水的体积分数从2%降至0. 8%,达到现场原油外输标准。  相似文献   

5.
在华联站原油处理系统中,采用三相分离器对原油进行脱水处理,而三相分离器运行的是否平稳,对站内采出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下游站点原油处理有很大影响。因此,准确分析实际中影响三相分离器运行的各类因素、减少及解决三相分离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原油处理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是神泉联合站原油处理中的核心设备。经长时间的运行已出现了液面自动调节系统失灵、油水界面调节堰板锈死、出水管线不畅、看窗管线堵塞、内部腐蚀等问题,加上油田产量递减含水上升等参数变化,造成油气水分离效果差,原油脱水和污水处理困难。经过研究三相分离器存在的问题并实施改造。投运后分离效果良好,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7.
老君庙联合站来液含砂率较高,其站内无专用除砂装置。泥砂在分离器中沉积导致三相分离器效率降低,脱水效果变差。为减少对分离器定期除砂工作量,提高原油处理效果,联合站拟采用大罐沉降方式进行除砂。通过实验的方法,对老君庙联合站来液进行物性测试,分析砂粒粒径分布,设计并进行室内沉降实验,优选得出满足除砂要求的大罐规格和运行参数。结合改造后实际的生产情况,沉降罐顶部出口原油中含砂率可达到0.14‰~0.24‰。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沉降罐规格及除砂运行参数达到除砂的工艺标准,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某油田火炬黑烟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了该油田火炬黑烟是由于将天然气系统产生的凝析油转移至现场闭式排放系统及原油系统第三级自由水分离器导致。最终在不影响现场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通过降低现场闭式排放系统的运行温度,停止将凝析油转移至原油系统第三级自由水分离器并由增压泵直接将闭式排放系统中的凝析油打入原油外输泵入口,改善了火炬的燃烧情况,解决了该油田火炬黑烟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般的三相分离器主要是针对污水、小颗粒状粒子的净化处理,随着目前石油业的发展,以及相关的三相分离器机器的进步,三相分离器广泛的应用于石油行业,用于控制原油的稳定性,以及原油的脱水效果。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通过三相分离器在原油工艺中的应用,其原油的含水量由之前的15%到20%降到了15%以下,工业污水的含油量也下降到了400mg/L,同比降低了100多mg/L,经过经验的积累,和相关技术的进步,对三相分离器进一步改进升级,把波纹板换成不锈钢,使得机械更加的耐腐蚀,承受冲击的能力也相对提高,总体性能,稳定性也更良好。在对该机械的维护方面,一般的设备在使用两年以后,机械内部的波纹板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另外,阀门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故障,比如卡死或者失灵。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对于设备的维护保养,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是原油脱水中的重要设备,经过长时间的运行,设备的堰管调节机构的浮筒与上部的调节装置连杆的连接由于腐蚀完全断开,导致该三相分离器的原油沉降区的油水界面一直处于最低点,大量没有沉降稳定的含油污水从堰管口流出,严重的影响到了原油的处理效果。采用内嵌式堰管调节机构的改造,有效的恢复了三相分离器堰管调节机构的功能,显著降低了维修成本和难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原油集输站内三相分离器的检测为例,论述了克拉玛依油田集输站三相分离器检测重点,分析了克拉玛依油田原油集输站三相分离器的腐蚀成因,提出了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是油田地面处理系统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各大油气田。本文系统论述了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分类方法,对卧式、立式和球形三相分离器结构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针对HXS型、HNS型、WS型和HBP型四种典型的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优缺点及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未来的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将朝着一体化高效多功能三相分离器的方向发展,以更好的适应占地面积小、环境恶劣、运输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实现原油计量的基本依据就是能够准确测量原油的含水率,本文探讨了石油管道各计量站点现有的原油含水测量技术,探讨、研究、分析了影响原油化验分析的几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确立了实现原油含水的化验分析的理想原油含水测量仪表,并对FGH—Ι型原油含气、含水率自动监测仪在原油含水化验分析中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为含水仪的现场调试、应用提供了理论、技术、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卧式气-油-水三相分离器在煤化工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性能的优劣、工作状态的稳定、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装置的处理能力与稳定生产。为了完成对某煤化工典型装置的三相分离器的详细设计,分别按照传统行业标准及传统自由沉降理论2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设计。由结果可知:传统行业标准并不适用于该装置三相分离器的设计,而根据自由沉降理论,对雷诺数、沉降速度、横向运行距离等参数进行了反复校核所得到的计算结果较为准确。对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难点进行了剖析,最终确定了适宜的设计参数,按照该方法设计的三相分离器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文中也对未来的气-油-水三相分离器设计过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提高三相分离器的分离效率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三相分离器分离原理、分离器内液滴运动情况以及影响分离器效率等因素的分析,选择合适的油气分离方法,运用分析、综合等方法来创新设计捕雾器、油水堰板、集砂斗等部分元件,从而进行结构优化,最后提出了三相分离器的数值计算模型,根据修正后的分离理论和公式对三相分离器提出改进设计。实验证明新型三相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为降低运行成本和生产能耗,提高竞争力,靖三联合站在2012年引入了三相分离器,高效节能的对油气水进行分离。然而,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三相分离器出现了油水室运行不平稳,污水含油及原油含水不达标等种种运行难题。这些难题的产生,根本原因是三相分离器内部腐蚀。根据三相分离器的工作原理,结合日常生产实际,确定导致三相分离器腐蚀的原因,提出防腐的合理化建议,从而进一步延长三相分离器维护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目前水驱采出液普遍含聚后,联合站一段放水含油超标的问题,开展高效三相分离技术研究。通过对三相分离器进液口、填料装置及捕雾器等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了新型三相分离器,利用采出液初步分离、分离聚结、加速沉降、油水收集等技术,实现了含聚原油的高效脱水及脱气,并在转油放水站改造项目中,进行现场应用及效果分析,脱水后污水含油及油中含水均达到了指标要求,从源头上有效地解决了放水站油水分离困难、污水含油超标等问题,同时降低了放水站破乳药剂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普通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对某气田应用的醇烃液三相分离器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找出存在的缺点并进行了改良和优化设计,现场实施情况证明此改进提高了油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三矿地处过渡带,原油粘度高,含蜡浓度大,油井易结蜡,影响抽油泵正常工作,洗井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本文通过对常规热洗清蜡方式在现场应用技术上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过渡带油井结蜡严重,热洗周期短,洗井不彻底的问题,在井口安装了油井防蜡降粘装置试验应用,介绍了该装置的技术原理、仪器结构,对现场使用情况进行了效果分析,并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有效地延长了热洗周期,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采油过程中,原油含气会对抽油泵产生不利影响。目前井下气液分离器大部分在高气液比油气井中分离器储气空间不足,影响泵效。因此,对井下气液分离研究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针对此问题,文章研制了一种新型气液分离器,增加了储气空间并延长油气分离时间,实现了多次分离,提高了分离效果和抽油泵的泵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