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晓丽  张晓辉 《四川医学》2013,(12):1892-1893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治疗糜烂型口腔粘膜扁平苔癣(oral lichen planus,OLP)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糜烂型OL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含漱,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含漱.两组采用相同的抗感染及支持疗法.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有效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糜烂型OLP是有效、安全、方便、经济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明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与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关系的同时,研究自制中药含漱液在控制OLP患者CA检出率的作用,及对CA分离株毒力的控制?方法:选取糜烂型OLP患者?非糜烂型 OLP 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100例?用药前和用药7天后分别采用浓缩含漱液沙堡平皿培养法,并结合应用芽管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及温度试验常规培养等方法分离?鉴定各组中念珠菌菌种?将分离?纯化的CA,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厌氧培养,检测其溶血活性?结果:用药前糜烂型 OLP 患者念珠菌培养阳性率和阳性样本的菌落数显著高于非糜烂型OLP患者和对照组(均为P < 0.01);3组之间CA检出率比较,糜烂型 OLP(66%)显著高于非糜烂型 OLP(26%)和健康对照组(12%)(P < 0.01)?采用两种不同药物含漱7天后,CA检出率显著降低,中药组较口泰组减少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用药前所有CA在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培养48 h后均产生了溶血,用药后溶血活性均显著降低,中药组较口泰组降低更为显著(P < 0.01)?结论:糜烂型 OLP真菌培养阳性率较高,菌落数也较多,尤其是致病性CA分离阳性率高,提示OLP糜烂型的发生发展与CA感染有关?中药能有效控制OLP患者CA检出率,减少OLP患者口腔内CA含量,并能抑制CA毒力,提示中药含漱液对OLP患者有一定的抗真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邹丹  邓攀  张小零  刘淳   《中国医学工程》2009,(2):123-124
目的观察硫酸羟氯喹联合氟康唑抗念珠菌治疗绝经期妇女口腔扁平苔藓(OLP)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确诊为OLP的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采用硫酸羟氯喹联合氟康唑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硫酸羟氯喹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6月后糜烂型OLP患者中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非糜烂型OLP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硫酸羟氯喹联合氟康唑治疗能提高糜烂型OLP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石蜡包埋口腔粘膜(Oralmucous)活检组织制片技术改良法在临床口腔诊断和实验室教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选用口腔唇,舌,颊,腭粘膜,组织用10%福尔马林固定,70%-100%乙醇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浸蜡后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能真实反映出口腔唇,舌,颊,腭粘膜上皮层,底基层,固有层,粘膜下层各层次的细胞形态结构特征。结论:用石蜡包埋口腔粘膜组织制片技术改良法效果好,为临床口腔病理诊断提供有用的依据及对实验室教学研究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P物质(SP)在口腔扁平苔藓(OLP)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P与OLP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9例口腔扁平苔藓和正常人口腔黏膜组织中SP的表达。结果:比较OLP组和正常对照组SP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在OLP病损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比较SP在糜烂型OLP组与非糜烂型OLP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在OLP组织中表达增高,SP在OLP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参与了淋巴细胞的浸润及增殖,并参与了OLP慢性炎症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焦虑抑郁与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病及癌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OLP患者60例以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分别设为OLP组和对照组.两组人员分别检测Hp、血清Hp-IgG抗体,CagA-IgG抗体和VacA-IgG抗体,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两组人员进行焦虑抑郁测评.结果:OLP组Hp强阳性和弱阳性表达数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糜烂型OLP患者Hp阳性率和非糜烂型OLP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LP组中Hp-IgG抗体、CagA-HpIgG和VacA-HpIgG抗体阳性率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糜烂型OLP患者Hp-IgG抗体、CagA-HpIgG和VacA-HpIgG抗体阳性表达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LP与Hp感染及毒素CagA、VacA以及精神因素均具有一定相关性,进一步研究CagA、VacA这两种基因,对Hp感染引发的局部及全身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临床上还可通过对患者心理进行干预治疗,给予不同心理指导并配合适当药物,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胃炎患者不同部位取材幽门螺杆菌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炎不同取材部位和方法,对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检出的影响。方法在胃镜检查中,对500例患者分别在隆起糜烂病灶和胃窦幽门附近非隆起病灶活检钳取黏膜标本,分别行快速尿素酶实验(HPUT)和隆起糜烂病灶黏膜病理切片银染色检测HP。结果经HPUT实验检测,隆起病灶粘膜的HP阳性385例(77.0%),非隆起病灶黏膜的HP检出296例阳性(59.2%),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4621,P〈0.001);在500病例中,完成隆起病灶黏膜病理切片银染色检测者325例,发现HP感染238例(73.23%),病理检测法与HPUT检测法所得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有隆起糜烂病灶的患者进行HP检测时,应尽可能取隆起病灶标本检测HP,以提高阳性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毛兰萍  刘晓锦  刘沛  石爱梅 《医学争鸣》2009,(21):2441-2443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P21基因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意义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40例糜烂型OLP组织及40例OSCC组织survivin,P21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survivin蛋白、P21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OSCC组织和糜烂型OLP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urvivin蛋白与P21蛋白在三种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58,P〈0.05).结论:sur-vivin,P21与OLP向OSCC转变有关,它们在O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感染、端粒酶表达与胃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端粒酶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端粒酶反复扩增法(TRAP)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组织学Giemsa染色法检测Hp,两种方法均阳性即可诊断Hp感染。结果:胃癌组织、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中,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6.6%、43.3%、35.0%,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端粒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9.5%、36.6%、1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癌组Hp阳性者发生端粒酶阳性的危险性是Hp阴性者的6倍,差异有显著性(P〈0.01);萎缩性胃炎组OR=0.3,差异无显著性(P〉0.05);浅表性胃炎组OR=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p与端粒酶阳性检出率随病变加重而增加,Hp感染在诱导端粒酶活性、导致癌变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对比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和细胞涂片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安康市中医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胸腹腔积液患者80例,每1例送检标本分为2份,1份应用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法检测,另1份应用细胞涂片法检测.结果 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的细胞学诊断阳性率28.8%(23/80)显著高于细胞涂片22.5%(18/80),P<0.05,细胞病理学诊断的腺癌检出率32.5%(26/80)显著高于细胞涂片20.0%(16/80),P<0.05;80例标本中,31例为血性胸腹腔积液,其中13例为恶性,阳性率为41.9%;49例为非血性胸腹腔积液,其中11例为恶性,阳性率为22.5%.血性胸腹腔积液细胞病理学诊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血性胸腹腔积液(P<0.05).结论 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比细胞涂片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干扰素-γ(IFN-γ)在口腔扁平苔藓(OLP)病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48例OLP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相应组织中STAT1和IFN-γ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OLP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①STAT1、IFN-γ 在OLP病损区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χ2=5.042,Pr=0.324, Pχ2=5.077,Pr=-0.388, P<0.05)。结论 OLP局部组织中存在STAT1和IFN-γ蛋白高表达,IFN-γ/STAT1通路在OLP局部病损形成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有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并经胃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53例作为病例组,无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并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2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取食管下端黏膜及胃窦黏膜各3块,并分别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Hp检查和Hp培养,食管及胃窦黏膜Hp菌株应用PCR方法行cagA基因、vacA基因检测.结果病例组、对照组中食管黏膜的Hp阳性率分别为14/53(26.4%)、8/25(32%),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窦黏膜的Hp阳性率分别为20/53(37.8%)、16/25(6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中胃窦黏膜Hp的cagA+检出率(6/20,30%)明显低于对照组(10/16,62.5%)(P<0.05),而vacA+检出率分别为6/20(30%)、7/16(43.8%),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程度食管炎中食管黏膜Hp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窦黏膜Hp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cagA+及vacA+的Hp菌株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cagA+菌株多见于程度轻的食管炎.结论食管黏膜中检测到的Hp可能来源于胃窦黏膜的Hp,胃窦Hp感染、尤其是cagA+的Hp感染可能在RE的发生中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疾病状态与焦虑、抑郁症状水平和人格特质的相关性,为该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34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E-OLP)、46例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NE-OLP)及5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测评,结合患者疾病状态,分析OLP疾病状况与焦虑、抑郁症状水平及人格某些特质的相关关系。结果:E-OLP组焦虑阳性率(47.06%)、抑郁阳性率(52.94%),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OLP患者焦虑、抑郁阳性与否均与半定量网纹—糜烂—溃疡(REU)评分(OR=1.809,95%CI:1.072~3.054;OR=1.663,95%CI:1.068~2.589)、N维度评分(OR=1.233,95%CI:1.086~1.400;OR=1.211,95%CI:1.068~1.374)有关(均P<0.05)。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SAS、SDS分值均与病程、N维度评分有关(均P<0.05)。OL...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西帕伊固龈液治疗牙龈炎、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使用西帕伊固龈液含漱,对照组使用1%聚维酮碘液含漱,检查并记录受检者用药前后的牙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SBI),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西帕伊固龈液和1%聚维酮碘治疗牙龈炎、牙周炎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降低牙菌斑指数及牙龈出血指数,但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帕伊固龈液可有效减少牙菌斑堆积,减轻牙龈、牙周炎症,对防治牙龈炎、牙周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复方环孢菌素A含漱液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复方环孢菌素A(CyA)含漱液治疗口腔扁平苔藓 (OLP) 30例 ,并用口泰治疗作对照。结果发现 ,复方CyA含漱液治疗OLP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63%和 97% ,显著高于口泰组的 1 0 %和 63%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复方CyA无毒副作用 ,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地治疗OLP的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颊黏膜鳞癌组织中促凋亡因子蛋白激酶C-θ(PKC-θ)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PKC-θ蛋白在36例颊黏膜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13例正常颊黏膜上皮组织作为对照。颊黏膜鳞癌标本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按高、中、低分化进行病理学分级。结果 36例颊黏膜鳞癌组织中PKC-θ阳性率仅为30.6%,13例对照组颊黏膜上皮细胞中PKC-θ阳性率100%。正常颊黏膜组织中上皮细胞与颊黏膜鳞癌组织PKC-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颊黏膜鳞癌中PKC-θ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颊黏膜鳞癌组织中PKC-θ存在缺失或低表达。  相似文献   

17.
都柏林念珠菌和白念珠菌粘附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都柏林念珠菌(candida dubliniensis,CD)和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的粘附能力。及4%小苏打液和0.2%洗泌肽对CD和CA粘附力的影响。方法:检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e,OLP),非糜烂型OLP和健康对照组3种不同来源颊粘膜上皮细胞(buccal epithelial cells,BEC)。经0.2%洗泌汰和4%小苏打液体外处理前后,BEC上粘附孢子数。结果:(1)处理前,3种不同来源BEC上,粘附CD孢子数显著高于粘附CA的孢子数。(2)糜烂型OLP和非糜烂型OLP来源的BEC上,粘附的孢子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3种不同来源BEC经0.2%洗泌汰和4%小苏打液处理后,其上粘附的孢子数显著减少。结论:(1)CD对BEC粘附力比CA强;(2)4%小苏打液能降低CD和CA对BEC的粘附,4%小苏打液和0.2%洗泌汰在降低念珠菌对BEC的粘附上,具有相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规范化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L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2例OLP患者中医辨证分为5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中医辨证治疗及康复新液含漱,对照组予雷公藤多甙片口服及地塞米松局部涂擦,记录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及局部体征、安全性指标各项数值,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16%,高于对照组57.72%(P〈0.01);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数降低、血尿素氮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7.55%,低于对照组60.16%(P〈0.01)。结论中医规范化治疗口腔扁平苔藓,能通过调节和控制OLP免疫反应达到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口腔共生菌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OLP患者及正常对照组(48例)颊拭子,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OLP患者颊黏膜菌群结构,并通过qPCR方法进行验证;检测OLP病损组织中产黑普氏菌及细胞炎症因子的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OLP患者颊黏膜菌群多样性大于正常对照组,且其菌群结构与正常对照组显著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黑普氏菌在OLP患者颊黏膜表面菌群构成比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在门、科、属、种各层次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黑普氏菌在OLP患者病损组织中含量升高,且与IL-6呈正相关(P<0.05)。结论 共生菌可能在促进口腔扁平苔藓免疫失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具体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幽门螺杆菌的VacA、CagA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测定食管粘膜和胃窦粘膜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两个特征性致病因子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和细胞空泡毒素(VacA),比较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有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并经胃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ax esophagitis,RE)53例作为病例组.无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并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2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取食管下端粘膜和胃窦粘膜各3块,并分别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Hp检查和Hp培养,从食管及胃窦粘膜中分离Hp菌株,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行CagA基因、VacA基因检测.结果病例组、对照组中食管粘膜的Hp阳性率分别为14/53(26.4%)、8/5(32%),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窦粘膜的Hp阳性率分别为20/53(37.8%)、16/25(6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中胃窦粘膜Hp的CagA+检出率(6/20,30%)明显低于对照组(10/16,62.5%)(P<0.05),而VacA+检出率分别为6/20(30%)、7/16(43.8%),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窦粘膜Hp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agA、VacA的测定对Hp的分型有指导意义.Hp与RE关系密切,尤其是CagA+的Hp感染可能在RE的发生中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