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随着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和数据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对数据快速准确存储的要求越来越高,存储逐渐成为数据中心云平台发展的瓶颈。文章针对现有存储系统通用缺陷,如软硬件紧耦合,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存储系统快速、多变的需求等,介绍软件定义存储的优势和定义,分析软件定义存储技术和系统需求,并认识到面向两级数据中心的软件定义存储技术架构,存储系统的软硬件紧耦合设计严重地限制了存储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下,对存储系统快速、多变的需求。文章提出软件定义存储可以非常巧妙地发挥X86服务器的廉价优势,对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存储、组织和管理,向上层应用提供安全可靠的、可扩展的、可动态管控的、高效的数据存储服务,并与虚拟化资源池很好地融合,可以极大地提高云平台存储的安全可靠性能。文章认为软件定义存储(SDS)作为一种新的存储系统架构,更适合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结合硬盘、固态存储和纳米存储技术的发展状况,回顾了磁存储技术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各硬盘厂家应对存储密度提升瓶颈而开发的HAMR、BPM、SWR、DTR等新兴磁记录技术,分析了热点固态存储缺陷点和存储密度提升前景,同时对当前存储领域研究热点的纳米管存储原理和前景进行了阐述,最后就存储技术现状及趋势提出了未来几年内存储领域的格局和纳米存储的发展重点,期望能为存储系统及信息系统技术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日益增长的数据信息需求,对数字图书馆的存储技术和存储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数字图书馆的存储要求。本文从设备成本,系统可靠性,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对常用的几种存储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探冲符合现阶段数字图书馆存储要求的存储方式,并为未来存储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进行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邵泽田 《移动信息》2023,45(10):196-198
文中研究了云计算的概念及实现形式,探讨了计算机云计算下的数据存储模型组成,其具体分为存储层、基础管理层、应用接口层及访问层。其次,文中研究了目前计算机云计算中较为常用的数据存储技术分类,包括HDFS和GFS。最后,文中还对计算机云计算中的数据储存技术应用提出了持续完善数据存储结构、开发高效率存储技术以及数据存储处理等对策,为计算机云计算中数据存储工作的优化调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视频监控系统所采用的存储技术较为关键,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目前视频监控较为传统的技术有硬盘录像机硬盘存储,直接连接存储(DAS)、网络附加存储(NAS)、存储区域网络(SAN)等,各有利弊,安装时要加以权衡,选择性价比高的方案.分析存储技术发展的趋势,并介绍新兴的数字存储技术如NVR、云存储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网络存储技术,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根据贺州学院数字化校园网数据存储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SAN存储技术的高性能、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网络存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李从武 《电信技术》2002,(12):47-48
今天,快速发展的中国电信信息系统对跨异构平台产品的性能———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数据管理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伴随着这些要求的日益增长,存储技术也在飞速发展。那么存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前不久,日立数据系统公司首席技术官HuYoshida先生专程来北京,带来他在韩国参加“IDC亚太区存储远景高峰论坛”会议所掌握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并与我国电信行业信息技术主管和专家们共同探讨了高端存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现总结如下。1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简要来说,第一个趋势是FCSAN的加速发展,在现有网络存储技术中…  相似文献   

8.
网络存储——未来IT基础设施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描述了网络存储技术的必要性及其在未来IT基础设施中所扮演的角色,对NAS和SAN两种网络存储技术作了简要介绍,并对网络存储市场前景和我国自主开发网络存储系统进行了分析。文后附录给出了存储及存储软件的工业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9.
IP-SAN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的现状及建设的基本要求;分析比较了FC-SAN、IP-SAN新型存储技术.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存储解决方案,为什么要选择IP-SAN,以及使用这种存储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洪嘉捷 《通讯世界》2017,(16):51-52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应用云存储技术,可以满足高清视频大规模接入、数据存储安全以及数据管理维护的要求,本文首先对云存储技术进行介绍,并对云存储技术的优点以及具体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网络存储技术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龙华 《现代通信》2002,(12):12-13
近年来,由于随着Internet和Intranet技术的广泛应用,交易的信息量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在迅速增长。电子商务、电子邮件等网络服务对数据在可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等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数据的异地实时存储也日渐显得重要,特别是在“9.11”事件后,现在“异地存储、异地备份、异地容灾”等存储概念开始被人们接受并重视。传统的存储方式已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因此,网络存储技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中兴通讯技术》2019,(3):15-22
边缘存储是支撑边缘计算的核心存储技术。与云存储不同,边缘存储将数据从远距离的云服务器端迁移到离数据更近的边缘存储设备端,具有更低的网络通信开销、交互延迟和带宽成本,能为边缘计算提供实时可靠的数据存储和访问。阐述了边缘存储的概念,描述了边缘存储的典型应用领域,并详细分析了与边缘存储相关的技术研究现状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在因特网时代 ,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能轻易地使用大量信息和多媒体。数据存储成本降低 ,更小的器件具有更好的存储能力 ,为技术革新创造了条件。硬磁盘驱动器、光盘和半导体存储器等传统技术的进展已能跟上对更大量、更快速存储的要求。然而 ,有明显的迹象表明 ,上述面存储技术已趋近一些很难突破的基本限制 ,随着数据存储范围日益缩小 ,其热稳定性越来越差 ,并且越来越难于存取数据。到底什么时候将达到极限还不确定 ,有的专家预言两三年内就将到来 ,其他人则认为 5年内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不管怎样 ,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需要至少有一种能取代当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和数字电视快速推广,传统的信息存储模式(光盘、数字磁带和单独硬盘等)不再适应广电技术的发展,当前网络存储技术是信息存储和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它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主要论述RAID及网络存储技术在广电系统中的应用和日常维护。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象存储的Lustre文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刚  卿秀华 《信息技术》2007,31(9):16-18,28
随着高性能计算网络集群系统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网络存储架构——网络附加存储NAS和存储区域网SAN已越来越不能够满足系统对存储性能的要求。针对SAN和NAS的不足,新一代的网络存储技术——基于对象存储OBS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重点论述了基于对象存储的架构和特点,并针对基于对象存储的Luster文件系统进行了初步测试,通过和传统的NFS文件系统对比,分析了对象存储文件系统在可扩展性、性能、易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电信技术》2004,(3):20-20
方正科技推出方正SecuStor数据存储备份服务器是一款1U机架优化型网络存储服务器,它集成了高效稳定的服务器平台、强大功能的操作系统、先进的网络存储技术、专业的存储应用,为企业用户提供了随时随地的数据存储应用、7×24h连续可用性、简单易用的操作和可靠的数据安全。作为一款软硬件一体化的功能服务器,方正SecuStor存储备份服务器可以实现以下功能,能够满足金融等行业对数据存储要求特别高的需求:随时随地的快速存储:采用了业界先进的网络存储技术,通过浏览器操作即可在企业局域网内和互联网之间进行快速数据存储,而且出厂之前已经安…  相似文献   

17.
云存储通过网络对分布式存储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网络运营商分别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对象存储和分布式表存储这三种存储技术来满足不同的存储需求。文章主要根据三种云存储技术的应用,列举目前市场上多种云存储服务,并且分析这些服务的功能和特性,最后分析云存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DAS、NAS、SAN三种类型网络存储技术的特点,对三种类型网络存储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着重对采用SAN网络存储方案的优势和新一代SAN(SDD)的技术改进进行了阐述,同时介绍了在不同的应用情况下选取最佳网络存储方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云存储服务对传统存储技术在数据安全性、可靠性、易管理性等方面提出的新挑战,在分析云存储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云存储的安全性;同时,针对云存储系统各个结构层次的特点,讨论了云存储的安全技术,并构建了云存储安全模型,保证了云存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吐哈油田勘探开发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地学科研数据量逐年增多,加之并行机、PC集群的引进和高效利用,对数据访问速度、数据安全、数据冗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原有的DAS存储由于存在分立式存储孤岛、数据访问速度慢、数据安全性差等原因,以寻求一种更加安全、高效地存储技术来进行巨量数据的管理。SAN存储技术的问世,是存储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尤其在面向大容量数据多服务的高速处理中,以其高速访问,安全存储,数据共享,数据备份,数据迁移,冗灾恢复等优势,逐渐广泛应用于石油、银行、视频、气象、图书管理、军事等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