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其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至2015年5月期间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为胆总管囊肿的25例孕妇进行定期随访。孕妇年龄22~40岁,在我院首次诊断孕周22~36周,于首诊后每偶数孕周门诊随访,观察囊肿声像图特征,囊肿变化及相关的胆囊、肝内外胆管内有无异常回声;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股骨长、脐动脉血流及羊水指数等指标;评估宫内生长情况。与同期相应孕周的20例正常胎儿进行比较。结果25例产前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胎儿中,1例误诊,产后证实为肝囊肿;21例经正常分娩、3例引产后被证实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此24例超声图像均表现为肝门处囊性占位,且与肝内胆管或胆囊相通,囊肿壁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囊肿周边有血管绕行;1例合并其他畸形而行引产,23例单纯性胆总管囊肿胎儿中2例引产、21例足月分娩。定期超声随访21例足月分娩胎儿的胆总管囊肿情况,5例胎儿胆总管囊肿在孕期无明显变化,囊肿最大径线18—29mm;16例囊肿随孕周增长而增大,初次发现时最大径线17~30mm/TI,出生前最大径线达20~40mm;胎儿胆总管囊肿在孕期囊肿透声均较好,无内液浑浊等声像图表现,胆囊及肝内外胆管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回声;双顶径、腹围、股骨长与正常胎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例36周时出现一过性脐动脉血流偏高,1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出现羊水偏多,余均正常。足月分娩的21例胎儿均于出生后8个月内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胎儿胆总管囊肿有典型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超声检查为产前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有效方法;胎儿胆总管囊肿不影响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出生后可尽早手术治疗且预后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的诊断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点,提高对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方法 2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结果 囊肿位于胆总管全程的16例、肝内胆管2例、胆总管下段7例,位置最下可达胰头后下方;其中6例在无回声区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团,后伴声影,随体位变化而移动;脂餐后见胆囊和囊性肿块均有一定程度的缩小. 结论 在临床上如遇有"三联症",同时在腹部超声检查发现有较大的囊性占位病变的患者时,应要考虑为本病,囊肿与胆总管或胆管相通并呈漏斗型是诊断本病的重要证据,同时要注意与肝囊肿和胰头囊肿相鉴别,必要时行脂餐试验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婴儿期有多种引起黄疸的肝胆外科疾病,本研究通过术前对胆道闭锁、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等疾病声像图形态特点及血供的观察,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在婴儿外科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二维超声观察肝脏、胆囊及胆管的形态大小,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门静脉及肝动脉的血流并鉴别肝动脉及胆管结构.结果手术治疗胆道闭锁20例,超声术前诊断1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6例,超声术前诊断16例.胆道闭锁术前超声显示肝脏肿大,胆囊细小且壁增厚,肝门部三角形高回声块,门静脉流速减慢,肝动脉流速增快,阻力指数增大.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超声显示胆总管部位囊性包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婴儿外科性黄疸常见病因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与指导治疗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胆管囊状扩张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8例胆管囊状扩张症的声像图特点,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上级医院确诊.结果 二维超声显示8例患者中胆总管囊肿7例,肝门处可见与胆总管相连、边界清晰的椭圆形或梭形无回声区;囊肿与近端正常胆管相通,本组椭圆形扩张2例,梭形扩张5例;另1例为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肝内可见不规整节段性管状、囊状或球形无回声,追踪扫查可证实其与邻近肝内外胆管相互沟通.结论 超声对胆管囊状扩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普查先天性胆管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儿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CLE)的产前超声声像特点及其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10例出生后确诊为CLE患儿的产前超声声像特点,随访其临床结局。结果10例产前超声发现胸腔高回声肿块胎儿出生后确诊为CLE,其中7例发生在左上肺叶,5例内有多发囊性回声,9例曾有心脏受压移位,肿块内未探及主动脉来源供血。出生后CT及病理均诊断为CLE。结论产前超声可检出胸腔高回声肿块,发生在上肺叶的肿块并占据整个肺叶时应高度警惕CLE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儿隔离肺的产前超声表现,评价其转归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在产前超声筛查中诊断为隔离肺的声像图特征,并与产后病理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例怀疑诊断胎儿隔离肺孕妇中,5例选择终止妊娠,均接受尸,3例病理证实为隔离肺,1例病理诊断为隔离肺合并膈疝,1例病理诊断为先天性囊性腺瘤Ⅲ型;4例孕妇选择继续妊娠,其中1例胎儿出生前1个月病灶消失,余3例密切随访病灶大小无明显变化,胎儿出生后MRI诊断为隔离肺,至今均未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9%(8/9)。结论依据典型声像图特征产前超声可以较准确地诊断胎儿隔离肺,未合并其他畸形的单纯隔离肺胎儿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儿隔离肺的产前超声表现,评价其转归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在产前超声筛查中诊断为隔离肺的声像图特征,并与产后病理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例怀疑诊断胎儿隔离肺孕妇中,5例选择终止妊娠,均接受尸,3例病理证实为隔离肺,1例病理诊断为隔离肺合并膈疝,1例病理诊断为先天性囊性腺瘤Ⅲ型;4例孕妇选择继续妊娠,其中1例胎儿出生前1个月病灶消失,余3例密切随访病灶大小无明显变化,胎儿出生后MRI诊断为隔离肺,至今均未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9%(8/9)。结论依据典型声像图特征产前超声可以较准确地诊断胎儿隔离肺,未合并其他畸形的单纯隔离肺胎儿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胆总管囊肿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胆总管囊肿符合率为93.3%(28/30),胆总管球形、椭圆形或梭形无回声区,囊肿与近端肝管相通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结论胆总管囊肿的声像图表现较有特征性,超声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17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患者,B超诊断符合率为94%。分析了本病的声像图特征,提出了与肝囊肿、胰头囊肿等的鉴别要点。囊肿与胆总管相通,或囊肿内合并结石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佐证。超声可作为诊断本病的道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囊性淋巴管瘤的声像图表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囊性淋巴管瘤的声像图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近年来经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的25例囊性淋巴管瘤声像图资料。结果:本组25例声像图均表现为囊性肿块,其中单房囊肿7例(占28%),多房囊肿15例(占60%),混合性肿块3例(占12%)。彩超检查13例(占52%)肿块未检出血流信号,12例(占48%)在囊壁和间隔可见彩色血流信号,混合性肿块者3例囊内实质性部分均可见少许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检测到低速动脉血流频谱。结论:超声检查对囊性淋巴管瘤的诊断和随访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了13例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本病的声像图的特征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住院并经手术证实的13例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患者的超声图像资料.结果 13例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的声像图特征为:肝内可见破裂无张力感的包虫囊肿;肝内外胆管扩张;胆管内的长条、双线状高回声带;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 超声诊断该病有较高的特异性,是诊断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膈疝的声像图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分析经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为先天性膈疝的8例胎儿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本组8例病例中,6例为左侧膈疝,1例为右侧膈疝,1例为双侧膈疝。其典型的声像图特点均表现为胎儿胸腔内占位性病变及胎儿心脏移位。结论全面、细致的产前超声检查可对胎儿先天性膈疝做出较明确的诊断,并对疾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2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进行影像学分析,所有病例均行CT,MRI平扫及CT增强扫描.结果 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0.8-26岁,胆管囊肿Ⅰ型11例,Ⅱ型1例,Ⅲ型2例,Ⅳ型3例,Ⅴ型3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肝内外胆管薄壁囊状扩张,直径1-3.0cm,肿块无包膜,大多数形态呈类圆形,增强扫描不强化.结论 熟悉胆总管囊肿的发病部位、形态、大小、年龄特点,CT、MRI是一种有价值、无损伤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骶尾部囊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骶尾部囊性肿块,并进行MRI检查或产后手术及引产后尸解的28例有完整临床或影像学资料的胎儿。结果超声诊断胎儿脊柱裂伴脊膜膨出16例;脊膜膨出5例,4例正确,1例为皮下单纯性囊肿;骶尾部囊性畸胎瘤4例;胎儿脊柱裂、脊膜膨出合并骶尾部畸胎瘤1例;胎儿盆腔囊肿1例;胎儿椎管内囊肿1例。结论产前超声对胎儿骶尾部囊性肿块的诊断具有一定优势,但仍需结合MRI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的超声及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肝内胆管囊腺瘤的超声及MRI表现。结果: 12例肝内胆管囊腺瘤均呈多囊状,8例囊壁及分隔纤细、光整,4例囊壁及分隔增厚,3例囊壁可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超声显示肝内多房性囊性占位,形态规则,边界清,囊内可有多个小囊及细弱点状回声漂浮,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可见部分囊壁细条状彩色血流信号。MRI示肝内囊性部分呈均匀液性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附壁结节可强化。结论: 超声及MRI能清晰地显示肝内胆管囊腺瘤的特征 。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超声诊断胎儿鼻泪管囊肿的声像图特征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二维及三维超声对4380名孕妇行产前常规检查,检出胎儿鼻泪管囊肿1例。结果胎儿鼻泪管囊肿的主要声像图表现为右眼眶鼻侧下方呈类圆形无回声区,内径7mm×6mm,边界清,壁较光滑,内透声好。结论胎儿泪囊囊肿有其特征性超声表现,产前二维及三维超声能较好显示胎儿鼻泪管囊肿,超声诊断具有无辐射、无痛苦、无损伤、操作简便等优点,是诊断胎儿鼻泪管囊肿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盆腔囊性肿块的声像图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86例行阴道超声检查,均诊断盆腔囊性肿块,并分析盆腔囊性肿块声像图表现及特征。结果: 超声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7例,卵巢囊性畸胎瘤31例,卵巢血肿14例,均被超声追踪或手术病理结果证实。1例输卵管卵巢脓肿和1例卵巢囊性畸胎瘤误诊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输卵管积水误诊为卵巢囊肿。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8%。结论: 超声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卵巢囊性畸胎瘤诊断率高,但仍需与其它囊性肿块相鉴别。  相似文献   

18.
马永芳  塔娜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2,34(2):134-138,F004
目的:探讨肝包虫并发症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经手术证实具有并发症的68例79个肝包虫囊肿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肝包虫合并感染62例,声像图特征为:囊壁增厚,囊内呈现点状、条状、片状不规则强回声。合并破裂10例,声像图特征为内外囊分离,囊液中可见迂曲强回声光带,若内外囊均破裂时,示包囊张力降低,部分包囊可见与胆管相通的瘘口,合并胆道梗阻4例,声像图特征为包囊外壁有缺口与胆管有交通形成,胆管内可见坏死包虫内容物呈层状排列,延伸到肝总管形成高位梗阻。结论:超声诊断肝包虫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胆总管囊肿又称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是由于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导致的胆管囊状扩张。超声检查对于该病具有诊断价值,但应注意与其易混淆疾病的鉴别,以防止和减少误诊的发生。作者总结了近5年来我院胆总管囊肿的超声影像特点,并对需与其鉴别的肝囊肿和胰腺假性囊肿超声影像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了12例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声像图,旨在提高对本病声像图特征认识;方法:分析了12例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的声像图资料,并经手术证实,结果:12例肝包虫囊肿破入胆总管声像图特征为囊性占位病变,胆总管扩张及胆总管、胆囊内不均质回声,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超声诊断该病有较高特异性,是检查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