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米力农治疗COPD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COPD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45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米力农微泵静脉持续泵入治疗,观察患者心率、动脉血气PaO2、PaCO2、BNP变化;及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压(PAP)、右室内径、三尖瓣反流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BN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01),治疗组BNP下降更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均有改善,PAP、右室内径较治疗前有下降(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意义(P>0.05)。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后BNP明显下降,LVEF升高,右室内径减小(P<0.05),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后BNP明显下降,右室内径减小(P<0.05),LVEF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使用米力农治疗COPD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能够有效缓解右心衰的临床症状,降低心率、BNP、PAP及右室内经。  相似文献   

2.
陈永  方陈  齐保龙 《淮海医药》2014,(3):215-216
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氧疗、抗感染、化痰、平喘、利尿、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10 mg于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于2~3 h内输完,1次/d,5 d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肺动脉压(PA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压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比较单纯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与CCP急性加重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组)治疗前血浆BNP值,及CCP急性加重期组治疗前后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O2)及右室/左室内径比值(RVDS/LVDS)、BNP值、LVEF%值.结果 治疗前CCP急性加重期组BNP值显著高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CP急性加重期组血浆BNP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NP是反映CCP急性加重期的敏感指标,BNP浓度对CCP急性加重有较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4.
庞楠 《安徽医药》2014,(6):1156-115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舒张支气管、吸氧、强心、利尿、抗感染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脏结构变化及阵发性房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能完成12个月的随访,无失访病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6.7%,差异不明显;但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7例(23.3%)房颤复发,对照组15例(50.0%)房颤复发,观察组房颤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如右心室内径、右肺动脉内径、右室流出道与左房比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显著。结论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效果显著,可维持窦性心律,延缓心室重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联合米力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 COPD 合并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无创辅助通气联合米力农治疗,治疗7d 后,比较2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高于对照组的59%,治疗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LVFE)、每博量(SV)及每分钟心排血量(CO)高于治疗前,肺动脉压(PAP)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 P ﹤0.05)。结论无创辅助通气联合米力农治疗 COPD 合并肺心病心衰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形态及功能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首日及1个月后随访分别测定以下数据:右心室容积及肺动脉压力,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1个月后随访,患者右室舒张末期内径及肺动脉压力均较治疗前减少,与之对应的是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亦有显著下降,但仍高于参考正常值水平。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形态及功能改善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水平变化关系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肺动脉高压组30例与肺动脉压正常组28例,另取同期来院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监测三组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值与动脉血气分析值,通过心脏超声测定肺动脉压力,收缩末期右心室内径的大小、其与左室内径比。结果肺动脉高压组其血浆BNP水平、右室收缩末期内径、右室/左室内径比均明显高于肺动脉压正常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其肺动脉压力与血浆BNP值呈正相关(r=0.42),肺动脉压正常组其血氧分压与血浆BNP呈负相关(r=-0.3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血浆BNP是右室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情况。方法将50例慢性肺心病并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并注意其不良反应。结果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米力农组心功能、肺功能等结果的改善更加显著,肺动脉压力的下降较为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短期应用米力农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药物。短期应用米力农对改善心衰症状的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为多见,占89%~90%,主要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右心衰。我院近2年来共收治此类患者22例,在治疗右心衰过程中主要采用硝酸甘油加多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利尿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在常规治疗无效后,给予米力农联合呋塞米等利尿剂。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压、心率、超声心动参数、B型脑钠肽(BNP)及心功能指标。结果应用米力农联合利尿剂治疗后显效11例,有效3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米力农同时明显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对血压、心率无不良影响。结论米力农联合利尿剂能有效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心力衰竭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不全患者5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力和右心室内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右心室内径、肺动脉压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够改善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许珊珊  许克莲 《安徽医药》2013,17(8):1394-1395
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病例4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5~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实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功能指标及BNP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78%,2组6 min步行实验、EF值、BNP结果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短期使用米力农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57例患儿均予以吸氧、抗感染以及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11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以及5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内科治疗后肺部感染、心力衰竭难以控制,转我院心外科予以手术。术后8例患儿用前列地尔,6例患儿用西地那非降肺动脉压力。患儿于内科治疗前后、手术后药物治疗前后测肺动脉压力(PA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结果 38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内科治疗后PAP、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LVEF较治疗前升高(P<0.05)。11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以及5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PAP、血浆NT-proBNP水平均高于前述38例患儿(P<0.05),LVEF低于前述38例患儿(P<0.05)。8例患儿术后予以前列地尔,6例予以西地那非治疗后,PAP、血浆NT-proBNP水平较用药前下降(P<0.05),LVEF较用药前升高(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需早治疗,可改善预后。前列地尔、西地那非在治疗肺动脉高压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刘晓红  苟志平  孙小丽 《安徽医药》2012,16(8):1152-115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老年冠心病伴CHF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VEDD、LVEF、6 min步行距离改善的程度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曲美他嗪无明显的治疗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的心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慢性肺心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符合条件的慢性肺心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硝酸甘油,3d后观察二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3.3%,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率为46.7%,总有效率为67.2%,治疗后二组疗效对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雾化吸入硝酸甘油10 min、60 mim、1 d、2 d和3 d右室射血前期(RPEP)/加速时间(AT)、肺动脉平均压(PAMP)均较吸入前基础值明显下降(P<.05).而HR、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峰值血流速度(PA)及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后与吸入前基础值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可以降低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循环的血流动力学,而对体循环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宋艳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2,(26):130-131,13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高龄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1年11月收治的6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高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检测并比较所有患者护理干预治疗后的临床指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体力限制评分、社会限制评分、情绪评分、症状评分等几个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左室舒张末径、脑利钠肽(BN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E/A比值、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出量占肺活量比值(FEV1.0/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衰高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7.
童立鹤 《安徽医药》2012,16(11):1681-1683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L-carnitine,L-CN)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给予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国产左旋卡尼汀3 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用药14 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浆BNP变化。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排血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NYHA)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都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左旋卡尼汀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可以作为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不同治疗时限对老年肺心病心衰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90例老年肺心病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三组在常规治疗心衰同时,A组给予自由饮食,B组给予肠内营养治疗1月,C组给予肠内营养治疗6月。各组治疗前后均检测各营养指标,用放免发测TNF-α、IL-6,用心脏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在治疗后各营养指标均有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均有降低,心功能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C组中改善更为明显(P<0.01)。自由饮食组中,治疗后各营养指标无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心功能有所改善,但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心病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心衰同时重视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从而改善免疫功能,调节炎性因子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并且治疗时限越长心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氧疗(LTDOT)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动脉压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呼吸内科已出院慢性肺心病患者135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5例)和治疗组(6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予常规治疗,出院后均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观察组患者加用LTDOT,均治疗1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内径(RVID)、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显著降低,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00%比13.33%,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变化。结论LTDOT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慢性肺心病,可改善肺动脉压、血气分析指标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