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患者个体化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过程,通过多学科会诊、药物基因检测、用药监护等模式提供个体化、精准化药学服务。结果 :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制定了术后应用华法林长期抗凝的治疗方案,及时关注到围术期华法林与其他药物间相互作用,动态调整华法林剂量以减少INR大幅波动,避免了出血事件的发生。结论 :临床药师可积极发挥专业特长协助医师制定和优化患者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人工肝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的临床治疗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在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指南、专家共识、文献资料,分析人工肝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参与制定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结果 临床医师与药师共同制定华法林抗凝治疗方案,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用药教育,用药过程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熟练掌握华法林治疗注意事项,依从性良好。结论 临床药师协助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的抗凝治疗方案,做好药学监护、用药教育,保障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临床药师参与华法林抗凝个体化治疗研究方面的论文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为建立华法林抗凝门诊、推动抗凝治疗的个体化药学服务提供参考。建立抗凝门诊,临床药师协同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掌握华法林个体化用药规律,促进华法林抗凝的安全、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强  谢丽君  陈宜锋 《哈尔滨医药》2015,(2):112-113,116
目的探讨服用华法林导致出血不良事件的药学监护内容以及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模式。方法对服用华法林而致出血的病例,临床药师协助临床医师寻找出血原因,并对其治疗全过程进行监护。结果经药师仔细询问该患者用药史建立用药与INR时间表后,判断出血受药物相互不良作用影响较大,并进行治疗药物优化建议和密切监护出血情况后,患者康复出院。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实践,作为药物治疗团队中的一员,可利用药学特长协助临床医师做出药物相关性疾病的诊断,共同监护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依从性,体现了临床药师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南药学》2015,(12):1337-1340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肺血栓栓塞患者的药学监护,提高临床个体化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相关工作。方法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通过分析患者国际化标准比值异常波动的可能原因,监测凝血功能和不良反应,协助医师调整华法林的给药剂量。结果患者用药的疗效得到提高,药物不良反应大幅度降低。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通过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协助医师共同制订治疗方案,可改善患者的药物治疗及临床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管理的作用和方法。方法切身与患者及医师沟通交流,为医师提供专业的药品信息,对患者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开展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提供有效的药学服务,提高了患者抗凝监测的依从性,减少了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临床药师可通过为医师提供药学信息,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参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华法林抗凝治疗,体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7.
谢诚  高杰  钱玉兰  陈世祺 《中国药房》2012,(30):2876-287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用药监护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从遗传因素、合并疾病、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协助临床医师为1例癫痫患者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制订个体化的抗凝治疗方案,并对其进行全程药学监护。结果:通过对该患者进行华法林个体化给药监护,明显缩短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至稳态的时间,同时保证了患者在服用华法林期间的用药安全。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华法林个体化给药监护对提高患者术后初始和长期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儿童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治疗中的药学监护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对1例儿童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治疗中的药学监护过程。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分析患儿病情、华法林基因型和国际标准化比值,协助临床医师调整华法林用药方案,患儿康复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基于基因多态性参与患儿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方案的制定,有利于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确保患儿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临床药师参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多发脑梗死的抗凝治疗过程,协助医师评估患者血栓及出血风险,制定个体化的抗凝治疗方案。患者因肾功能不全合并血小板减少,初始抗凝方案为阿加曲班,但是患者不能耐受输液过程中产生的头痛且凝血相关指标未达到目标范围,临床药师建议换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通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及时进行华法林给药方案的调整,关注药物不良相互作用,患者临床指标及脑梗死相关症状逐渐好转,无明显出血症状。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对患者实施了全面的药学监护,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临床药师参与了一例酒精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过程。即参与患者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的制定与用药监护。协助临床医师确定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了用药教育与用药监护,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事实证明,个体化用药方案的设计与分析及用药监护是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切入点,有助于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临床药师参与了一例酒精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过程。即参与患者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的制定与用药监护。协助临床医师确定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了用药教育与用药监护,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事实证明,个体化用药方案的设计与分析及用药监护是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切入点,有助于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中南药学》2018,(1):121-12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房颤卒中患者药学监护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积极参与房颤脑卒中合并尿路感染患者治疗策略的制定,通过对患者进行卒中病因分型,分析华法林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及其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为临床医师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和合理的药物治疗建议,同时对患者出院带药进行用药教育。结果对于服用华法林的房颤卒中患者,在合并感染的情况下,临床药师协助医师为患者制定出合理的治疗策略。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多学科治疗团队,能为药物治疗决策提供积极帮助,为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药宣教,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房颤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中开展华法林药学监护的内容和模式。方法:通过1例房颤合并冠心病、尿路感染的老年患者使用华法林后INR异常升高的病例,介绍临床药师分析导致INR异常升高的原因、协助医生制定个体化药学监护计划并实施全程药学监护的过程。结果:经过调整华法林剂量以及其他治疗药物、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出血及栓塞事件,最终达到满意的抗凝治疗效果。结论:对合并多种疾病的房颤患者实施抗凝方案的用药监护,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更好地保障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临床药师从制定止血方案、抗凝药物选择等方面对1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致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了药学监护,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建议,避免了潜在的治疗风险。临床药师直接深入临床,与医师共同制定最优的药物治疗方案,解决治疗中的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华法林药物相互作用的病例分析和干预,探讨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针对病例的用药情况,从药物相互作用角度,探讨分析合并用药对华法林抗凝作用影响的机制。结果:胺碘酮是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主要因素,临床药师协助医师为患者制定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可为医师、患者双方提供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中南药学》2017,(8):1154-115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卒中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方法和药学服务。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卒中伴房颤患者的抗凝诊疗过程,针对抗凝治疗指征及目标值、华法林桥接低分子肝素的目的、华法林的药物相互作用、INR异常升高的处理以及华法林的用药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在抗凝治疗中,为患者建立了抗凝治疗信息档案,同时发现抗凝治疗问题,及时向医师提供合理化的治疗建议。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凝治疗管理,促进患者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进行药学监护的模式及必要性。方法:通过几个典型病例,对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药学监护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临床药师经对国际标准化比率的监测,发现了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多个影响因素,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对其进行严密的药学监护,以提高患者长期抗凝治疗的安全性。结论:临床药师应从个体化角度出发,开展用药监护及宣教工作,合理应用华法林抗凝,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自我监测、自我调整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肺栓塞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药学监护的模式。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栓塞合并食管癌患者的治疗过程,协助临床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开展相应的药学监护措施。结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华法林抵抗发生,临床药师对其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提高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论:临床药师应从个体化用药出发,通过用药监护和宣教,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通过参与1例肺栓塞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全程药学监护,从抗凝和抗感染两方面协助医师制订治疗方案。结果与结论患者用药方法得以正确指示。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用药监护的模式及必要性。方法本文结合实例,对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药学监护内容进行逐一讨论。结果通过监测INR值,关注药物不良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长期抗凝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有必要开展华法林的药学监护工作,为临床提供建议,优化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