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两院2004年12月~2007年6月9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行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术式为:单纯人造血管股-腘动脉膝上旁路术72例,股-腘动脉膝下旁路术12例,股-胫后动脉旁路术3例,股-胫前动脉旁路术1例;股-胫前、胫后动脉人造血管、自体静脉复合转流术9例。结果97例患者术后2周死亡3例(3/97),围手术期死亡率3%,其余术后下肢缺血改善良好,踝/肱指数(ABI)有不同程度改善,升高幅度为0.19~0.45,平均升高0.33,术后随访9个月~33个月,平均18个月,移植血管阻塞16例(16/94),总通畅率为83%。结论采用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静脉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研究其技术操作及临床应用。方法:对6例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腘动脉径后静脉转流术。结果:疗效优良5例,好转1例,术后只有一足趾截去。结论:此方法不易导致心衰,可挽救缺血肢体,以避免截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沈超  孙蓬  李传勇 《中国当代医药》2013,(36):164-165,167
目的评价倒置大隐静脉旁路术治疗股-胭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自体倒置大隐静脉旁路术治疗股-胭动脉硬化闭塞症47例的手术效果及通畅率。结果自体移植静脉血管术后总有效率为95.7%,术后平均随访3年(2个月~8年),通畅率为75.6%。结论该手术取材简便、操作简单、组织相容性好、疗效满意,是外科治疗股-胭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4.
腋-股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佃  刘长建  刘晨  乔彤 《江苏医药》2006,32(11):1053-1054
目的探讨腋-股动脉人造血管转流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24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0条患肢),采用腋(同侧)-单股动脉或者腋双股动脉人造血管转流术治疗。结果1例术后并发败血症而截肢,23例手术成功,缺血症状缓解,有效率达96.7%;随访1年,通畅率达73.3%;7例(8条)人造血管闭塞的患者,5例(6条)经过人造血管取栓手术,血供恢复,2例截肢。结论腋-股动脉人造血管转流术,对于高龄、体弱或其他不适于作解剖旁路转流的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是一种保存肢体的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保留大隐静脉高位动静脉转流治疗下肢动脉广泛性闭塞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血管外科(650032)陈翠菊,郭曙光,周兴立,雷曼洋关键词高位动静脉转流,下肢闭塞性脉管炎下肢动脉广泛性闭塞多由血拴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性闭塞引起。国内1983年在静脉动脉化重建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5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患者均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查脉冲多普勒频谱,观察血管闭塞情况.结果 51例下肢动脉硬化均伴斑块形成,以硬斑为主,单侧股浅动脉闭塞33例,双侧股浅动脉闭塞5例,股浅动脉合并股总动脉/髂外动脉闭塞8例,股浅动脉、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闭塞5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显示动脉内结构,检测出动脉硬化狭窄程度,较为准确的判断闭塞的位置,是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5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患者均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查脉冲多普勒频谱,观察血管闭塞情况。结果 51例下肢动脉硬化均伴斑块形成,以硬斑为主,单侧股浅动脉闭塞33例,双侧股浅动脉闭塞5例,股浅动脉合并股总动脉/髂外动脉闭塞8例,股浅动脉、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闭塞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显示动脉内结构,检测出动脉硬化狭窄程度,较为准确的判断闭塞的位置,是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5例(16条肢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所实施的不同方式的动脉重建术.结果 术后13条下肢疼痛消失,肢体溃疡愈合,2例疼痛减轻,1例截肢,无死亡病例.结论 膝上动脉闭塞采用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有较好的效果,膝下动脉闭塞应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中动脉造影对于实施评价吻合口及流出道情况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治疗重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经验.方法 选择Fontaine Ⅲ、Ⅳ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2例.根据病情选择的术式包括腹主动脉-股总或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股-股总或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髂动脉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术、单纯股总或股深动脉成形术、杂交手术或股总-股深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等.结果 22例患者中,行腹主动脉-股总或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5例,股-股总或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3例,髂动脉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术7例(其中3例加做股总或股深动脉成形术),单纯股总或股深动脉成形术4例,股总-股深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1例.2例患者髂动脉全程闭塞,采取杂交手术治疗.Fontaine Ⅲ期患者14例术后全部静息痛消失;Fontaine Ⅳ期患者7例静息痛消失,1例无效,术后行膝上截肢手术.4例患者行截足(趾)术后愈合,3例溃疡换药治疗后愈合.结论 当髂股动脉或股浅动脉广泛闭塞时,股深动脉作为流出道,对重建下肢血流、挽救肢体,降低截肢平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旁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行人工血管旁路术和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12例患者,总结术前、术后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手术结合适当的护理措施,12例患者治疗均获成功,患肢血供明显改善,术后ABI(踝肱指数)0.78~1.01、平均0.85。所有患者足背动脉及(或)胫后动脉搏动恢复,静息痛完全消失,足趾间溃疡逐渐愈合。结论血管旁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全面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对于保证手术成功,降低致残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中侧支循环流出道重建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股胭动脉旁路转流术的效果及侧支循环流出道重建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5例股胭动脉旁路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单纯的股胭动脉旁路转流术术后近期发生人工血管栓塞1例,远期随访中发生远端流出道闭塞2例。同时重建侧支循环流出道的病人疗效较好。仅1例在随访中出现肢体皮温低症状。结论:股胭动脉旁路术中同时行侧支循环流出道重建能起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CT血管造影(CTA,CT angiography)比较,研究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的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非糖尿病组64例,糖尿病组57例的CTA结果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病变狭窄程度,分为0、1、2、3级,然后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非糖尿病组在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病变程度较糖尿病组严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下肢动脉病变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动脉硬化病变分析,左右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非糖尿病性动脉硬化和糖尿病性动脉硬化均为双侧对称性发病,在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及腘动脉中,非糖尿病患者较糖尿病患者病变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马方综合征伴呼吸困难的认识.方法 对1例马方综合征伴呼吸困难患者进行分析,对其发病原因进行探讨,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21岁,活动后呼吸困难1个月余入院,既往马方综合征病史15年,此次人院后肺动脉CT血管造影示:多发肺栓塞,累及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超声心动图:双房条索状中等回声性质待定-附着于卵圆窝部位的血栓可能性大,右心增大,三尖瓣轻度反流,三尖瓣反流法估测肺动脉收缩压:59 mm Hg(1 mm Hg =0.133 kPa);双下肢深静脉彩超:左侧股浅浅静脉远段至腘静脉不完全血栓可能,左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可能,右侧腘静脉陈旧血栓可能,该例患者临床诊断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马方综合征,经低分子肝素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 马方综合征的血管病变可能与原纤维蛋白1基因突变有关.马方综合征与肺栓塞是否有必然联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马方综合征患者出现肺栓塞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均有待于进一步探讨.马方综合征伴呼吸困难应高度重视,警惕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肢股浅动脉长段闭塞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9例下肢股浅动脉长段闭塞手术治疗病人的资料,总结分析下肢股浅动脉长段闭塞治疗的方式。结果:本组29例病例,腔内介入治疗17例,传统外科旁路手术12例;术后随访,失访4例,23例获得随访,术后6月通畅率为87%(20/23),术后12月通畅率为85%(17/20),术后12月保肢率为95%。结论:对于下肢股浅动脉长段闭塞病变病人,腔内介入治疗和传统外科旁路手术治疗都是有效方式,应该将腔内手术及传统外科旁路手术的优缺点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兼顾减低麻醉、围手术期及手术风险,以达到中远期较好的通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80例(常规治疗联合前列地尔)和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血流量、血流峰时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x2=11.069,P<0.05).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人工血管搭桥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人工血管搭桥术治疗下肢严重动脉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5-01~2001-06我科采用人工血管搭桥术治疗下肢严重动脉缺血24例进行分析,通过动脉造影显示闭塞分别位于近肾腹主动脉-双髂动脉、腹主动脉-双髂动脉、髂动脉、股动脉或股-动脉。结果经术后平均31个月的随访,截肢率为16.6%,阻塞率为25.0%,通畅率为58.3%.结论下肢动脉闭塞时,采用人工血管搭桥术是重建患肢血液循环通畅的有效方法,动脉造影是正确选择重建手术方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指尖冲压性断指再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指尖冲击性离断的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对63例79指指尖冲击性离断指进行再植。吻合指固有动脉末端或指动脉弓分支或指固有动脉终末端与指动脉弓分支吻合,或动静脉转流,尽可能多吻合指掌侧静脉,对各类型平面的指尖离断的断指均进行再植。术后随访1~27个月。结果各型成活率分别为:Ⅰ型86.6%,Ⅱ型77.4%,Ⅲ型50.0%。结论只要冲压性离断的指体仍较完整,清创时能找到可供吻合的血管,应予以再植。高质量的血管吻合技术和良好的静脉血回流是保证再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CDFI)及实验室凝血生化指标对股骨颈、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DVT)的诊断与治疗监测价值。方法 :应用 CDFI分别在治疗前 ,溶栓、抗凝、降纤治疗后 14 d、2 8d检测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和静脉的内径 ,血栓回声的大小 ,血流信号的宽窄和有无 ;同期实验室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定量和血小板计数。结果 :股骨颈、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 DVT的发生率为 41.2 % ;CDFI在 DVT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表现 ;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治疗后呈上升趋势 ,纤维蛋白原定量和血小板计数呈下降趋势。结论 :CDFI及实验室凝血生化指标的检测可以用来诊断 DVT,并可动态观察治疗 DVT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