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是环境公益诉讼中的一种,其核心问题是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主体制度.它主要涉及主体范围、主体要件、原告资格、被诉范围等方面.在我国现行法律环境下,由于公民"环境权"法律规定的缺失,导致构建合理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主体制度存在着种种障碍.因此我国急需修订现行的<宪法>、<行政诉讼法>和<环境保护法>,确认公民的"环境权",拓展诉讼主体范围,加速我国法律制度"绿色化"进程,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环境立法、司法以及环境保护的困境都要求环境权的法律确认,但是由于环境权的不确定性、多元属性和权利对抗性导致了其进入立法的瓶颈。借鉴财产权的"权利束"理论,模仿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创设环境区分所有权可能是解决以上问题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公民环境权的制度功能在于监督政府环境执法,反应了公民和政府的公法关系.分析公民环境权的性质,应当区分环境权的应然与实然维度.应然环境权研究的起点应当是环境保护的制度需求,实然环境权研究的依据应当是现有国际和国内立法对环境权理论的回应.从应然出发,才能理清分析环境权性质的线索;立足实然,才能明确现有立法的缺失,以及制度完善的方向,为公民的环境权提供应有的法律救济,这是环境权研究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相似文献   

4.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略论--以公众环境权为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实中屡屡发生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公共环境利益的情况,但是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中却没有适当的救济机制,从而公众环境权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在公众环境权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制度改造和制度刨新方面具体构建我国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界关于环境权的内容界定还存在着分歧.一派认为,环境权的内容界定应呈现扩大之势,包括生态性权利和经济性权利,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等;另一派则认为,应当给环境权一个清晰的内容,其界定应呈现缩小趋势.两派的观点各自存在合理之处,完全否认任何一派的学说都是不明智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环境权与人权的概念是人的自然权利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产物,具有历史上的相承性;二者也具有协调一致的理论基础,即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但在实践中,对两种权利的保护仍存在冲突。欧洲人权法院有关判例对这种冲突进行的协调提出了一条值得借鉴的环境权人权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环境权理论自诞生以来就被寄予厚望,在我国,环境权被认为是环境法的核心问题,但是多年采这一问题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本文旨在理清思路,分析公民环境权理论的研究现状,并对这一现状作出反思与回应。  相似文献   

8.
政府基于社会公众的环境权而对私人财产的利用加以限制,财产所有权人是否可以要求政府赔偿,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对一系列相互冲突的范畴进行权衡,其中公民的生存权与环境权的冲突尤为显著.受到限制的财产量占所有者财产总量比例的确认是正确取舍公民生存权与公众环境权的前提.当这一比例难以量化时,应适用"合理的经济用途"标准,即把私人对财产享用的时间及公共利益的迫切程度等都纳入考量范围.同时为防止主体规避法律,在制度设计上应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环境权问题理论目前出现繁荣但又混乱的局面。这种混乱根源于对环境权的社会定位的错误。笔者从环境权是一种环境的权利还是人类的环境权利,是以权利为本位、义务为本位还是一种社会本位的权利,是一种公权利还是私权利等方面进行探讨,试图从这些混乱的现象中找出关键线索,以改变这种混乱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范战平 《红领巾》2005,(4):73-75
面对严重的环境危机,人们提出环境权理论,并形成了基本人权说、财产权说、程序权说、人类权说等多种学说.但是以权利制约权利的构想不能够遏制环境危机.环境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外部不经济性.我们应当摈弃传统的方法和观点,以环境产权取代传统的环境权,这既是环境权的出路所在,也是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环境权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下,我国开展了对环境权的研究。而当前环境权研究中的突出问题是脱离法学规范和难于实证化。为此,应当建立以环境利益为基础、以自然人为主体的请求权性质的环境权。自然人可以请求政府积极行为以协助其充分享有环境利益。对政府的请求权意义上的环境权具有思想渊源和实证法上的正当性。其思想渊源的合理性来源于社会契约论,其实证法合法性来源于我国宪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加强。大学生状告母校的案件时有发生,究其因是大学生权利实现不充分、权利不能从应然转为实然。而当前大学生依法维权的阻力很大,不仅仅是规章越位和程序缺失,更深层更难突破的还是办学主体的思想观念和作风。笔者就此分析了大学生权利难以实然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民间宗教作为宗教的范畴,它的发展具有普通宗教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性,这些规律性为民间宗教的发展指定了道路,构成了民间宗教的应然性范畴。同时,民间宗教自身又具有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其区别于狭义的正规宗教,组成了它的实然性范畴。文章论述了民间宗教的应然特征与实然特征,探讨了民间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和谐社会中民间宗教的表现形式、发展方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面对国际大规模教育评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教育评价。本文从实然和应然相结合的角度,以"教育评价是什么,为什么进行教育评价以及如何开展教育评价"的思路展开,阐释了教育评价的概念和功能,分析了我国教育评价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评价应该实现评价的科学化、专业化、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及评价的真实化。  相似文献   

15.
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学大纲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托.运用文本分析和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艺术类大学英语》教材内容,采集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学生对该教材的使用和反馈情况,从使用者的角度分析教材的应然与实然,对将来艺术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检察权的应然范畴包括检查权和纠察权两方面的内容。优化检察权的配置,应理顺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革除内部的行政化积弊,实现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缩减部分检查权能,增加一定的纠察权能,增强监督的刚性。2008年11月,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检察制度面临着新的评判与抉择。文章从当代中国检察权的法理定位入手,针对实然形态的检察权,提出应然的检察权运行机制,以期最大限度地缩小应然与实然形态的差距,剖析我国检察权配置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检察权配置及运行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实践矛盾观的理论形态呈现了一种不断解构和建构的实然逻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思辨矛盾观的解构和对实践矛盾观的承继,为实践矛盾观的中国出场奠定了理论基础。毛泽东在批判地吸收前辈理论成果的前提下,重构了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矛盾学说体系,从而使实践矛盾观得以在中国出场。把解构和建构相结合,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的实然逻辑。  相似文献   

19.
审判委员会以其审者不判,判着不审;该管不管,不管反管;判者群判,责不群负的弊端一直以来为学界所诟病。但是,废除审判委员会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下是不现实的。通过利弊考量,我们应该在保留审判委员会对疑难案件裁判权的大框架下,准确界定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各自对案件的界域,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地方自治政府环境法律责任探究——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自治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依法享有自治权,依法享有并行使环境行政职权,且依法独立承担相应的环境法律责任。地方政府承担环境法律责任的理论基础主要为环境权理论,广西民族地方自治政府承担环境法律责任有宪法及相关法律的明确规定,广西地方各级(自治)政府承担环境法律责任的主体应为广西各级环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根据主体的不同所承担的环境法律责任的内容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