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包晓 《电脑自做》2003,(10):108-109
超频成功的办法之一是提高CPU的核心电压。大家可以注意一下高手榜中榜的CPU超频记录.大多数CPU均不同程度的加压了。采用液氮等极端制冷方法进行超频的CPU,电压更是达到了2V以上的高电压。高电压带来的热量是巨大的。既然高电压带来高发热.那么反过来我们能不能通过降低电压来降低发热量呢?  相似文献   

2.
CPU:避免高温和高电压虽然CPU有小风扇保护,但随着耗用电流的增加所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增加,从而使CPU的温度将随之上升。高温容易使内部线路发生电子迁移,导致电脑经常死机,缩短CPU的寿命,高电压更是危险,很容易烧毁你的CPU。  相似文献   

3.
对CPU施以“超频”大法,虽然可以有效提升CPU 的处理能力,然而在对CPU进行超频的时候,CPU的功率必然也会随之增加。并目,由于某些CPU先天体质不佳,还必须适当增加CPU核心电压才能超频成功。因此,大家一定非常想了解CPU在“超频”和“加压超频”之后, 其功率究竟增加了多少吧?即或是你没有超频, 但是了解一下自家CPU  相似文献   

4.
梦中笑 《大众硬件》2005,(1):119-119
对CPU施以“超频”大法,虽然可有效提升CPU的性能,但其功率必然也会随之增加。并且由于某些CPU先天体质不佳,还必须适当增加CPU核心电压才能超频成功。因此,大家一定非常想了解CPU在“超频”和“加压超频”后的功率究竟增加了多少吧?即或是没有超频,在CPU功耗和发热量巨大的今天,了解一下它的功耗,笔者认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传统移动云计算环境下的任务调度通过random算法来决定任务执行位置,通过动态电压调节技术来调节工作频率,通过任务间的差异性判别进行任务的整合,这往往带来了很多不合理的任务迁移,并导致CPU负载严重,造成了系统损害和大量能耗。针对多工作流任务提出了CCS算法,它包括consolidation算法与多任务并发算法,通过增加任务之间传输与执行的并发性,增加任务集整合的概率,提高任务的处理速率,减少任务的响应时间,增加CPU使用率的同时将主机和内核CPU使用率控制在阈值上限以下,避免CPU过载并根据多任务并发来优化local算法,调整任务执行位置,提高迁移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随机算法的局限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避免CPU过载问题,并且优化了能耗和工作流的完成时间。  相似文献   

6.
对CPU施以“超频”大法,虽然可以有效提升CPU的处理能力,然而在对CPU进行超频的时候,CPU的功率必然也会随之增加。并且,由于某些CPU先天体质不佳,还必须适当增加CPU核心电压才能超频成功。因此,大家一定非常想了解CPU在“超频”和“加压超频”之后,其功率究竟增加了多少吧?即或是你没有超频,但是了解一下自家CPU的功耗,笔者认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炎炎夏日持续的高温,对机器能否稳定运行是个严峻的考验。由于外界环境温度高,笔者的电脑经常出现死机或蓝屏等故障。为了能使电脑稳定运行,我们必须得想点办法使CPU工作温度降低。笔者试验了不少散热方法,都感觉效果不够理想。有不少朋友都会想到通过更换较大的CPU散热风扇或调高原风扇的电压,利用增加的通风量来带走CPU散发出的热量。这些方法或许能使CPU工作环境有所改善,不过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例如增加风扇功率或换大风扇必然会增加噪声,另外这个时期机箱内温度本来就高,空气流通缓慢,显卡、硬盘、光驱以及电源等设备工作时都会产生不少热量,仅仅增加CPU散热风扇的功率恐怕也于事无补,就象在锅炉房内扇扇子,能凉快吗?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Northwood核心的P4被锁定了倍频,只能靠提高外频电压来超频.如果像某些超频狂人那样一味追求快感而忽视了核心电压的承受极限,那么过高的电压会击穿排列细密的晶体管阵列而造成CPU短寿报废,所以超频最好适可而止,1.75V以下才是比较安全的超频电压,CPU速度快并不意味着整个系统的速度就快。只有提高DDR内存的带宽,才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9.
今天(2002年1月7日),英特尔正式宣布推出代号Northwood的0.13微米工艺Pentium4处理器,和以往的Pentium4相比,新版Pentium4的L2 cache增加了一倍达到512KB,而管芯面积就缩小了约49%(也就是说,同样的晶圆盘可以生产出来的P4管芯增加接近一倍),晶圆制造成本降低一半的同时,性能也可以大为提升。从Willamette内核Pentium4开始,英特尔就引入新的CPU内核电压  相似文献   

10.
但蒙 《微型计算机》2009,(30):135-138
要问普通超频和极限超频有何区别,可以用电风扇和空调来比喻:一个是散热,一个是制冷。在PC中,最常见的散热方式是散热片加风扇,高端一点的会用到水冷装置。而对于极限超频玩家来说,把CPU的电压提升到2V左右是家常便饭,电压的提升会大幅增加CPU的发热量,这时只有通过制冷的方式才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1.
阿亮 《大众硬件》2004,(2):73-76
目前CPU的主频越来越高,发热量也随之骤然上升,制作工艺与封装技术的发展暂时还跟不上芯片集成度的提高速度。此外,很多CPU在超频后发热量会大大增加,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散热措施,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CPU散热器的重要性非常突出。不过散热器市场非常混乱,不少用户在选择产品时也存在不少误区。  相似文献   

12.
杨鑫 《互联网周刊》2006,(26):50-52
在一块CPU芯片上增加内核个数的做法会成为摩尔定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吗?答案似乎已经不再重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与网络》2012,(9):37-37
1.在同一个硬盘上安装太多的操作系统会引起系统死机或速度慢。2.CPU、显示卡等配件不要超频过高,要注意温度,否则,在启动或运行时会莫名其妙地重启或死机或者慢。3.在更换电脑配件时,一定要插好,因为配件接触不良会引起系统死机或慢。4.BIOS设置要恰当,虽然建议将BIOS设置为最优,但所谓最优并不是最好的,有时最优的设置反倒会引起启动或者运行死机或速度慢。5.最好配备稳压电源,以免电压不稳引起死机。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Linux内核协议栈已不能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系统对网络传输越来越高的性能要求。现有很多研究是将原来在内核态实现的协议和接口移到用户态去实现,但针对内核态优化的研究比较少。在研究分析Linux内核态文件发送接口sendfile( )处理流程和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内核态文件发送优化方法,采用自动负载均衡的定长内存池管理、CPU亲和性等技术,对内核态文件发送接口进行优化改造。解决了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内存碎片、内存耗尽及CPU抖动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数据传输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并发、高吞吐场景下,采用本文优化方法后,系统运行更稳定,内核态CPU占有率下降50%。  相似文献   

15.
Windows操作系统多核CPU内核线程管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ndows是采用CPU时间片轮转多任务分配机制的非实时操作系统,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任务需要。而随着CPU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市场上双核甚至多核CPU已成为主流,这使得在Windows平台上用多核CPU的某些核独立执行任务,从而有效地提高软件的实时性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一种在Windows内核模式下编写Windows驱动程序,有效分配多核CPU资源从而提高软件实时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加,对数据包捕获系统的包转发率有更高的要求.Netfilter框架是从Linux内核2.4开始提出的,可以利用这一框架对数据包进行控制.本文从减少拷贝方面分析了几种实现数据包转发的方法,决定采用Netfiher实现转发.通过测试比较表明,采用Netfiher框架实现数据包转发的速率比采用libpcap库实现数据包转发的速率要快,并且CPU资源占用率降低.但同时也发现Netfiher存在效率上的缺陷,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改进,以进一步降低CPU资源占用率,提高内核性能.  相似文献   

17.
CPU超频之后,散热是关键问题,一方面因为频率升高,散发更多热量,另一方面CPU超频后,系统往往不稳定,这时往往需要升高CPU电压,同样也增加了发热量。  相似文献   

18.
King_zh  王卫华 《电脑迷》2008,(15):48-54
优化系统玩好游戏暑期酷热,虽然玩游戏是非常惬意的事情,可是大家要注意,电脑如果长时间运行会导致系统温度过高,影响稳定性,甚至导致板卡或者CPU等关键部件损坏。所以,时刻注意系统温度并加强散热是夏季玩好游戏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现在主流的CPU发热普遍巨大,今年夏天,我就眼看着朋友的一颗雷鸟CPU被烧毁,虽说最近天气凉快不少,可是预防CPU被烧毁永远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选用质量上乘的散热风扇。如果是AMD处理器,最好选择通过AMD认证的专用风扇;如果是Intel处理器,则可以考虑买一个原装风扇。有些经过特殊设计的风扇也不错,比如有两个风扇的“两极风”,大大增加了保险系数,可以把风扇停转导致CPU烧毁的危险性大幅度降低。 另外要注意对CPU温度的监控。新装机第一次启动机器时,马上应进入  相似文献   

20.
电源回路是主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对主机电源输送过来的电流进行电压的转换,将电压变换至CPU所能接受的内核电压值。使CPU正常工作,以及对主机电源输送过来的电流进行整形和过滤,滤除各种杂波和干扰信号以保证电脑的稳定工作。电源回路的主要部分一般都位于主板CPU插槽附近。电源回路依其工作原理可分为线性电源供电方式和开关电源供电方式,下面大家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两种供电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