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槟榔碱与银杏外种皮提取物联合用药杀灭钉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槟榔碱与银杏外种皮提取物联合用药实验室浸杀钉螺的效果.方法:将经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提取的银杏外种皮提取物稀释成不同浓度,用浸杀法观察24,48,72,96 h的杀螺效果;并与槟榔碱水提物联合用药的杀螺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银杏外种皮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提取物杀灭钉螺的LC50分别为7.81,27.33和64.14 mg/L,LC90分别为32.70,54.94和170.07 mg/L;与槟榔联合用药后其LC50分别降低为0.85,2.10和10.80 mg/L,LC90分别降低为2.55,5.93和29.97 mg/L.结论: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钉螺有较好的杀灭作用,槟榔碱的使用可明显降低银杏外种皮提取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2.
改良型五氯酚钠杀灭广西山区钉螺效果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改良型五氯酚钠在实验室和现场杀灭山区钉螺的效果. 方法采用浸杀法和喷洒法在室内和现场进行灭螺试验. 结果改良型五氯酚钠在室内25℃条件下浸杀山区钉螺24h LC50为0.371mg/L,其95%可信区间为0.34~0.405mg/L;在室内和现场条件下,钉螺经8~20g/m^3药液浸泡24h后死亡率达100%,改良型五氯酚钠8g/m^3现场浸泡灭螺效果与氯硝柳胺2g/m^3相似;5~15g/m^2室内或现场喷洒1~15d后钉螺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五氯酚钠5g/m^2现场喷洒灭螺效果与氯硝柳胺2g/m^2相似. 结论改良型五氯酚钠对广西山区钉螺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现场浸泡和喷洒法施药均有较好的灭螺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可能影响银杏内生真菌CS15菌株杀螺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形态学特征观察结合rDNA-ITS序列综合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使用浸泡法配制不同浓度的菌株CS15发酵液;实验随机分为4组(超纯水对照组和1%、2%、4%滤液组),评定不同浓度CS15发酵滤液对钉螺的杀灭效果。采用蒽酮比色定量分析法检测发酵滤液浸泡处理后的螺体内糖原含量变化。结果:菌株经分离培养、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草酸青霉真菌。实验组菌株CS15 1%、2%、4%浓度下的发酵滤液均有一定的杀螺效果。其中在24 h后,以4%发酵滤液杀螺效果最佳(P<0.05),在48 h和72 h后,4%发酵滤液杀螺效率优于1%和2%发酵滤液(P<0.05)。经不同浓度CS15发酵滤液处理后,钉螺软体组织内糖原含量均明显降低,以4%发酵滤液组最为明显(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银杏内生真菌CS15发酵滤液对湖北钉螺具有毒杀效应,以4%发酵滤液杀螺效果最佳,其杀螺因素可能与螺软体组织内糖原合成相关。  相似文献   

4.
血水草生物碱实验室和现场杀灭钉螺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水草生物碱实验室不同温度及现场杀灭钉螺的效果。方法 在实验室配置不同浓度的血水草生物碱溶液,观察在20℃、25℃、30℃时浸泡24h、48h、72h、96h的钉螺死亡率;观察灭螺卵效果;观察钉螺上爬率;急性鱼毒试验;观察现场浸泡杀螺效果。结果 浸泡72h钉螺死亡率达100%的血水草生物碱溶液的浓度及温度分别为:1.25mg/L,30℃;2.5mg/L,25℃;5mg/L、10mg/L均为25℃。水温26℃~28℃现场灭螺10mg/L 72h死亡率达84%,20mg/L 72h死亡率达92%。5mg/L溶液螺卵浸泡72h孵出率为0%~10%。10mg/L即明显抑制钉螺上爬,20mg/L钉螺静止不动5h以上。血水草生物碱对鱼毒性较低。结论 血水草生物碱具有杀灭钉螺、螺卵的效果,可能是一种较有研究价值的灭螺植物。  相似文献   

5.
羊蹄灭螺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羊蹄的灭螺活性。方法:采用系统分离法得到羊蹄的各提取物,通过浸杀灭螺试验,得到活性较强成分,回归分析得到量效方程。结果:羊蹄的正丁醇提取物和水提物灭螺活性较强,其量效方程分别为Y=69.14D-129.77和Y=44.62D-37.18。结论:羊蹄在生态灭螺中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银杏酸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为银杏外种皮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方法:用石油醚回流提取镢杏外种皮得粗提物,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得银杏酸混合物,用HPLC法分析了其中银杏酸的含量,采用菌落生长直径测定法测定了它们对12种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粗提物和银杏酸混合物中银杏酸含量分别为58.6%和86.3%,它们对多种病原真菌都有活性,具有相同的抗菌谱,两样品对花生网斑病菌生长的抑制率最高。结论: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是抗菌活性成分之一,还含有其他抗菌活性物质,可开发成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7.
小油桐叶甲醇提取物对福寿螺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小油桐叶甲醇提取物对福寿螺的毒性.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小油桐叶的甲醇提取物处理福寿螺幼螺、成螺和螺卵,测定不同处理时间后的杀螺效果.结果 小油桐叶的甲醇提取物在较低浓度下对福寿螺幼螺即有较好的浸杀作用,浓度75 mg/L以上3 d死亡率达100%.该提取物对福寿螺成螺及卵也有一定的毒性.结论 小油桐叶具有开发制备抗福寿螺绿色农药的潜在价值,其抗螺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水草总生物碱杀灭钉螺的效果,寻找低毒价廉的非皂甙类植物灭螺剂.方法:室内试验,用血水草总生物碱1~100 mg/L浸泡钉螺.结果:72h的钉螺死亡率为85.71%~100%,其中,3.125mg/L的为95.83%~100%,1mg/L为81.25%~100%.结论:经室内试验证实,血水草总生物碱具有显著的杀钉螺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灭螺药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钉螺作为日本血吸虫病的唯一中间宿主 ,其地理分布与日本血吸虫病一致。杀灭钉螺是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有力举措之一。目前主要的灭螺方法有生态灭螺、物理灭螺及药物灭螺 ,药物灭螺包括植物药物灭螺与化学药物灭螺。1 植物药物灭螺系指对于某些含有杀螺有效成份的植物资源 ,利用一定分离手段提取其根、茎、叶、花、果、籽中溶出的有效成份 ,用于杀灭钉螺 ;提取灭螺植物有效成份和用新鲜灭螺植物的水浸液杀灭钉螺是目前广泛利用植物资源的方法。1.1 植物灭螺药物研究概况自 1933年 ,ArchibaldRG首次报道了利用Bal an…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刺梨和银杏外种皮混合前后银杏酸含量的变化,探讨银杏外种皮和刺梨混合减毒的机制。方法银杏酸含量测定采用RP—HPLC法,选用依利特E1823707色谱柱,甲醇-水(2:3)用冰乙酸调pH至3.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0nm,流速为0.7ml/min。结果加入刺梨后银杏酸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刺梨和银杏外种皮混合提取,可降低提取物中银杏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为研制开发治疗牙周病的新型纯中药抗菌药物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本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亚胺培南对照组和不同浓度及剂型的银杏叶提取物组。采用溶剂提取法制取银杏叶提取物,采用打孔法和试管法在厌氧环境下检测银杏叶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比。通过观察抑菌环直径和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衡量银杏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在抑菌环实验中,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片和银杏叶软胶囊的原液和1∶4的稀释液作用于牙龈卟啉单胞菌,抑菌环直径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减小,银杏叶提取物的最大抑菌直径为16.5 mm,银杏叶片和软胶囊最大抑菌直径分别为15.3和14.5 mm,银杏叶提取物抑菌直径明显大于银杏叶片和银杏叶软胶囊(P <0.05),银杏叶片与银杏叶软胶囊抑菌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得到同样的结果。MIC测定,银杏叶提取物组内比较,银杏叶提取物浓度高于1.95 mg/L时,试管内均无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仍可以生长,浓度高于6.25和12.5 mg/L时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生长,银杏叶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菌作用优于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提取物是从银杏叶中提取的复方组分,其组分中含多种化学单体,这些成分可在神经及心血管系统等部位发挥一定的调节效应,具有改善神经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银杏叶提取物是目前许多国家常用的神经及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同时也是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的中药之一,这主要得益于药物严格的质控及深入的机制研究。本文选取银杏叶提取物这一传统中药,介绍其对神经及心血管系统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初步反映目前国际化中药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中CYP2D6活性的影响。方法:HPLC法测定大鼠尿液和肝微粒体中探针药物右美沙芬的含量。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分别经口给予生理盐水和银杏叶提取物两周,差速离心分离肝微粒体,HPLC法测定大鼠尿液和肝微粒体中CYP2D6探针药物的代谢率。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CYP2D6活性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大鼠给予银杏叶提取物(100mg/kg),其尿样中右美沙芬的代谢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大鼠肝微粒体中加入右美沙芬(0.324mmol/L),其右美沙芬的代谢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别(P〉0.05);银杏叶提取物没有明显降低右美沙芬的代谢率(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CYP2D6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银杏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各11只。实验第1天开始,除空白组外每组进行腹腔注射同剂量MK-801(0.3 mg/kg)制备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同时,阳性药组腹腔注射利培酮,银杏叶提取物组灌胃银杏叶提取物,1次/d,给药15 d,末次给药后1 h,进行行为学检测,Morris水迷宫实验(学习记忆)、旷场实验(阳性症状)、强迫游泳实验(阴性症状)。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增多、穿越平台次数减少,阳性药组和银杏叶提取物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小鼠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旷场实验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运动总路程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银杏叶低、中、高剂量组均使小鼠的自主活动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游泳实验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不动时间显著延长,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及银杏叶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不动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用MK-801制备的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不能改善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的阳性症状,可能与银杏叶提取物对小鼠脑内神经递质(DA、NE、5-HT)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银杏叶水提取物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离体主动脉环灌流模型,观察银杏叶水提取物对分别经1μmol/L苯肾上腺素及5-HT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环和去内皮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并观察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及亚甲蓝预处理对银杏叶水提取物的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结果]银杏叶水提取物对大鼠离体内皮完整的胸主动脉环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L-NAME和亚甲蓝预处理可明显抑制银杏叶水提取物的舒张作用.[结论]银杏叶水提取物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具有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通过血管内皮细胞鸟苷酸环化酶途径介导.  相似文献   

16.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中药材,具有活血、化淤、通络的功效,一般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本文对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服用剂量、制备工艺及应用前景等进行了总结与描述。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银杏叶提取物与其它方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的差异。方法: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库、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2002年1月—2012年5月10年来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资料,应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对纳入10篇文献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银杏叶提取物与对照组相比在疗效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于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但尚需更多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影响。方法:MCI患者2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123)与对照组(n=122),两组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银杏叶提取物40mg,1天3次,口服。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及1年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与画钟试验(CDT)。监测治疗前后两组红细胞乙酰胆碱(RBC-Ach)及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RBC—AchE)活性。结果:治疗6个月及1年,治疗组MMSE、CDT积分均显著提高,且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年治疗组RBC—Ach含量显著升高(P〈0.01),且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RBC—AchE活性水平显著下降(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显著改善MCI患者认知功能,降低AD转化率,可能与其改善中枢胆碱能系统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