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左腰静脉、左腰升静脉及骶正中静脉的解剖学变异情况,为前侧腹膜外入路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提供该区域的解剖学依据,以减少术中血管副损伤。方法:解剖40例成人尸体标本L3椎体以下左侧以及骶前的下腔静脉属支,重点观察左侧腰静脉、左腰升静脉及骶正中静脉的解剖学特点。结果:左侧L3、L4、L5静脉存在于85%、97.5%和67.5%的标本中,位置与外径相对恒定,内侧汇入下腔静脉或左髂总静脉,外侧与左腰升静脉相交通:左腰升静脉存在于47.5%的标本中,位置较恒定,但起点、外径以及形态均有较大的变异;所有标本中均可找到骶正中静脉,其外径变异不大,但是数目及止点均有明显变异,并且可不伴行骶正中动脉。结论:下腔静脉于下腰椎水平左侧及骶前的属支变异多样,从左侧腹膜外手术入路暴露下腰椎间盘时,需要术前了解左腰静脉、左腰升静脉及骶正中静脉的情况并在术中做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2.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病因及病理机制复杂,近年来白细胞激活受到重视,在静脉重塑及静脉性溃疡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探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结合临床表现,静脉造影及术中静脉压力测定,对本病做出诊断,症状严重者施以相应手术治疗。结论静脉造影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对重症患者根据受压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单纯静脉皮瓣和静脉动脉化皮瓣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兔耳背侧带中央动、静脉和前边缘静脉的岛状皮瓣,分别制成单纯静脉皮瓣和静脉动脉化皮瓣,并分为直接缝合组和半透膜隔离组,与传统皮瓣进行对照研究,探讨3种皮瓣血液灌流特点及对受区基底床依赖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完全依靠血管蒂营养的传统皮瓣和静脉动脉化皮瓣均可存活,而单纯静脉皮瓣则不能存活。单纯静脉皮瓣处于一种低灌流的濒临坏死状态,而受区基底的血运及受区与皮瓣间血管重建的速度在皮瓣存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下肢静脉造影表现,总结下肢静脉造影对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意义.方法 对149位患者196侧下肢进行静脉造影,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 所有下肢静脉疾病均明确诊断,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后遗症31例,下肢静脉功能不全159例,静脉畸形6例.结论 下肢静脉造影是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重要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动脉静脉化在手指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指骨固定或关节融合完毕后,对远端指体确无静脉可供吻合者,采用一侧指固有动脉与近端指腹静脉或指背静脉端端吻合替代再植静脉缺损的末节再植28例,观察成活率及远期随访.结果:手术治疗28例,术后再植成活26例,坏死2例,成活率92.8%.成活者外观及功能良好,感觉恢复满意.结论:应用动脉静脉化修复末节再植静脉缺损,方法简单有效,护理方便,且能保特手指长度,成功率较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背静脉复合体(dorsal vein complex,DVC)的解剖学形态、分支、走行、回流途径及周围组织关系,以指导膀胱癌、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中对 DVC 的准确处理.方法解剖6具男性成年尸体盆腔标本,记录 DVC、耻骨前列腺韧带、阴茎背深静脉(deep dorsal vein, DDV)及阴部内静脉等组织结构、走行特点.结果6具标本 DVC 分深、浅两层结构,浅层为前列腺浅表静脉,深层为前列腺静脉丛.前列腺浅表静脉在左右耻骨前列腺韧带之间,前列腺前面为单干,在膀胱颈处形成分支;前列腺静脉丛在前列腺筋膜深面局限于两耻骨前列腺韧带之间,平均宽度20.52 mm.DVC 远端与阴部内静脉、DDV 及闭孔静脉存在多种形式的广泛交通,近端则分别进入两侧膀胱前列腺静脉丛,可通过阴部内静脉、闭孔静脉及膀胱前列腺静脉丛回流入髂内静脉.结论 DVC 局限于前列腺前面两耻骨前列腺韧带之间.耻骨前列腺韧带前列腺附着部可作为确定DVC 位置及范围的解剖标志,在耻骨前列腺韧带外侧游离前列腺可有效避免 DVC 损伤.DVC 与阴部内静脉、DDV、膀胱前列腺静脉丛及闭孔静脉存在广泛交通.在前列腺尖部贯穿左右耻骨前列腺韧带外侧缝扎才能将 DVC 主干完全阻断,有效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双功彩超、经皮Ge静脉穿刺造影、光电容积描记(PPG)在检测下肢静脉倒流中的优缺点及相对适应证。方法 对40例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的患者,术前应用双功彩超、经皮Ge静脉穿刺造和PPG的方法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双功彩超与经皮Ge静脉穿刺造影探测股-Ge静脉段静脉倒流性疾病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双功能超相比性 PPG探测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的精度度67%。结论 PPG可  相似文献   

9.
颈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9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锁穿组(41例)和颈穿组(48例),颈穿组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锁穿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颈内静脉穿刺应作为中心静脉置管的首选路径.  相似文献   

10.
肝切除术中不同肝静脉阻断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肝静脉止血带阻断法与Satinsky钳阻断法在第二肝门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肝静脉阻断法切除第二肝门区肿瘤180例,根据肝静脉阻断方法的不同,分为止血带阻断法(n=95)及Satinsky钳阻断法(n=85),止血带阻断法中将右肝静脉和/或左、中肝静脉共干分离出并绕止血带,收紧止血带将肝静脉血流阻断.Satinsky钳阻断法中将右肝静脉和/或左、中肝静脉共干的前壁及两侧壁分离出,不分离肝静脉的后壁,用Satinsky钳沿腔静脉表面纵向夹闭肝静脉.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肝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而肝静脉分离时间Satinsky钳阻断组明显短于止血带阻断组(6.2±2.4)min与(18.3±6.2)min.止血带组中有1例右肝静脉、4例左、中肝静脉共干由于肿瘤压迫无法分离出而改为Satinsky钳阻断.1例左、中肝静脉共干分离时后壁破裂出血也改为Satinsky钳阻断. 结论 两组防止肝静脉出血的作用相似,但Satinsky钳阻断法较止血带阻断法操作更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1.
浅静脉穿刺两种不同握拳法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吕艳 《护理学杂志》2004,19(11):23-23
对 5 0 0例浅静脉充盈不佳需行静脉穿刺的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 ,即双日采取常规扎止血带后反复用力握拳运动 6次 ,单日采取常规扎止血带握拳 1次即行静脉穿刺。结果反复握拳法病人静脉充盈度及静脉穿刺成功率均优于单次握拳法 (均P <0 .0 1)。提示静脉穿刺前反复用力握拳 ,能明显改善静脉充盈度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特点、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合并DV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并讨论病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12例DVT患者中7例为中央型,2例为周围型,3例为混合型.DVT合并肺栓塞2例.10例中央型和混合型DVT的肢体增粗症状严重,肢围差距均>5 cm.9例行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保护下的腘静脉置管溶栓术(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其中l例介入造影过程中发现左股静脉突然中断,中转手术行股静脉探查修复术、CDT及髂静脉支架植入术;8例发现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其中6例在CDT治疗后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术.1例结合术前彩超及造影所见考虑为右大隐静脉残端血栓蔓延至股静脉,行股静脉切开取栓治疗.2例周围型DVT行抗凝为主的综合性药物治疗.本组12例DVT患者均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结论 手术损伤股静脉、大隐静脉残端过长、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DVT的临床常见原因.术前明确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病变类型、术中仔细操作、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上臂植入中心静脉输液港的临床适应证及技术操作细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经上臂植入中心静脉输液港的25例乳腺癌病人临床资料,对照同期经颈内静脉植入中心静脉输液港的72例病例,分析经上臂植入中心静脉输液港的临床适应证及技术操作细则。结果 共完成中心静脉输液港植入97例,其中经上臂植入中心静脉输液港25例,经颈内静脉植入中心静脉输液港72例。无失败病例,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55(42.8±4.8)min vs. 35~50(42.4±4.6)min,t=0.342,P=0.733],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 vs. 4.1%,P=1.000)。结论 在严格选择适应证人群,注意操作技术细则基础上,经上臂植入中心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安全的中心静脉输液港植入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导致下肢静脉高压的重要因素,常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随着医学诊断技术及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髂静脉压迫患者被识别。目前关于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有下肢静脉曲张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存在一定分歧。笔者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新认识、诊断方法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指背静脉及静脉弓的解剖特点,改进旗形皮瓣的设计与应用。方法利用桡侧或尺侧指背静脉为轴心静脉,用逆行设计法,为6例指掌侧与手掌侧相联的缺损设计了旗形静脉皮瓣修复。结果全部成活,伤口Ⅰ期愈合。随访3个月,手指活动及外形良好。结论此类皮瓣可Ⅰ期同时修复指掌侧和手掌侧皮肤缺损,扩大了旗形皮瓣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静脉顺行造影表现,总结其对诊断下肢慢性静脉疾病尤其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 28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29条下肢),左下肢185例,右下肢50例,双下肢47例,术前常规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分析其下肢及髂静脉影像学表现。结果 329条下肢静脉造影成功率100%,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21例(6.38%),单纯性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7例(17.33%),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82例(55.32%),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66例(20.06%),先天静脉畸形3例(0.91%);同时发现有髂静脉狭窄大于50%者19例(5.78%),髂静脉狭窄小于50%者57例(17.33%)。结论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患者术前静脉造影检查,能够明确原发病因尤其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对于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指背旗形皮瓣的血供方式,对20只成人手标本行细致的解剖学观测。结果:①手指背侧的皮肤主要由指掌侧固有动脉的背侧分支供应,指背动脉短小,只参与指背近节皮肤的血液供应。②手指背侧的静脉系统丰富,常吻合成网,在远侧、近侧指间关节及近节指中份形成第一、二、三级静脉弓。③第三级静脉弓粗大,近侧弯向指根部形成桡、尺侧指背静脉干,注入手背静脉网。④桡、尺侧静脉干之间的区域,几乎无静脉可见,可称为指背的“乏静脉区”。⑤静脉干至指中轴线的距离,在指背近节中份平面为4.1±0.1mm,掌指关节平面为5.2±0.2mm。由此对指背旗形皮瓣的解剖特点、设计原则及存活机理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在危重患儿的抢救中,静脉输液是给药的必经途径,但此类患儿多伴有循环衰竭或外周静脉被反复穿刺而缺乏外周静脉通路,为保证补液用药的需要,我科对48例患儿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操作方法及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腘静脉嵌压综合征行患肢顺行静脉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腘静脉嵌压综合征病人采用经足背浅静脉穿刺推注造影剂顺行静脉造影,使用数字血管造影机,连续动态数字图像采集。结果腘静脉明显受压变细(“袖口征”),造影剂流动缓慢,挤压腓肠肌也只见纤细血流。腘静脉狭窄程度均在70%以上。Ⅰ型16例,Ⅱ型32例,Ⅲ型38例。结论如果发现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溃疡,经患肢顺行静脉造影可以确定诊断。根据静脉造影分型,对临床治疗及手术切口位置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内经胸腋静脉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方法 201例采用经胸腋静脉置管,125例锁骨下静脉置管,182例颈内静脉置管,179例股静脉置管,对比患者导管相关感染情况.结果 腋静脉组导管感染率为3.7‰,锁骨下静脉组导管感染率为5.8‰,颈内静脉组导管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