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串行在进化     
HJCBUG 《电脑自做》2003,(9):26-26
在去年的12月份,希捷公司推出了单碟容量为80GB的Barracuda ATA 7200.7/Plus系列硬盘,包括了并行和串行两种版本(其中8MB缓存的并行ATA版本称为Barracuda ATA 7200.7 Plus)。而且缓存容量也有2M和8M之分,可以说高单碟容量和大缓存设计成了各大厂家的主要目标,而随着支持SATA的ICH5和WT8237南桥的出现,串行硬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去年的12月份,希捷公司推出了单碟容量为80CB的Barracuda ATA 7200.7/Plus系列硬盘,包括了并行和串行两种版本(其中8MB缓存的并行ATA版本称为Barracuda ATA 7200.7 Plus),而且缓存容量也有2M和8M之分,可以说高单碟容量和大缓存设计成了各大厂家的主要目标,而随着支持SATA的ICH5和VT8237南桥的出现,串行硬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在现今的串行硬盘市场上,串行的实现方法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我们知道,实现串行有两种方案,一种是“主控芯片 桥接芯片”的“双芯片方案”,另一种则是大家津津乐道和即将到来的“本机串行”单芯片方案。那么双芯片方案是否一定是桥接方式?本机串行硬盘是否一定要是单芯片方案才能实现呢?本中您将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4.
SATA应用篇     
HJCBUG  唐山 《电脑自做》2003,(11):54-57
对于广大读来说,还有很多人对串行硬盘非常陌生,如何让串行硬盘在自己的主板上正常工作,如何把操作系统安装到串行硬盘上,有没有什么技巧呢?这里我们就把这两大项分别进行图解介绍,对串行硬盘应用已经很了解的朋友大可忽略此篇。  相似文献   

5.
一般在PC机中硬盘的中断优先级最高,访问硬盘的时间又相对较长,如果在访问硬盘时有串行数据发到PC机,PC机就不能及时响应串行通讯口中断。在PC机远程通讯时.通常只用RXD、TXD、GND三报信号线,而不使用联络线。如果串行通讯波特率较高。没着联络线可以阻止外设连续送数据,当硬盘访问结束时,外设可能已发出若干数据,而PC机又无法处理串行通讯接收中断,这样就会造成数据丢失,这在实际中是不允许的,为此本又设计了由8031单片机构成的带有缓冲功能的PC总线串行通讯口。1硬件原理接口板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肌爿单片机…  相似文献   

6.
促销热报     
《大众硬件》2003,(9):93-93
目前市场上较有竞争力的i865PE芯片组主板——磐正EP-4PDAI价格下调到799元,该主板采用i865PE+ICH5芯片组;支持800MHz前端总线;双通道DDR400;提供两组S-ATA串行硬盘接口和两组ATA-100接口;支持6声道输出的ALC650芯片,相对具备相当不错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7.
前言:硬盘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存储设备,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硬盘的技术发展就没有停顿过,除了容量在不断呈几何级倍增外,它的数据传输速率也是最为人们所关注的!从每秒4MB的传输速度到每秒133MB,数据传输速度的不断提升,使硬盘本身乃至整个系统的性能都得到了一个明显的提高!这一切都归功于硬盘的ATA接口技术的不断变化,本文针对最新的硬盘接口技术———串行ATA(SerialATA)接口技术,从技术发展、不同接口的对比、现有硬件的使用几个角度进行了探讨。一、什么是串行ATA接口技术?ATA(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  相似文献   

8.
小虫 《大众硬件》2006,(5):52-52
现在,只要是不太多的投入.普通用户即可享受到TB级别的大容量磁盘存储,硬盘数据的爆炸性增长和读写速度停滞不前的矛盾日益明显。对注重速度的台式机用户来说,过去只有RAID、SCSI系统才能满足他们的挑剔的眼光, 高转速串行硬盘的出现给了用户第三种选择。相对SCSI而言,高速串行硬盘的成本更低、运行安静、安装简易,桌面应用性能也不落下风。高速串行硬盘的代表无疑是西部数据的Raptor系列产品,西数第一款万转串行硬盘Raptor WD360GD容量仅为36GB,第二代产品Raptor WD740GD提高到 74GB。事隔两年后发布的WD1500AHFD、WD1500ADFD(没有NCQ)则在 WD740GD的基础上再次翻番,达到150GB,而“Raptor X”的新编号也显示出厂家对这款硬盘信心十足。下面,让我们来近距离欣赏这款猛禽加强版硬盘,以及它组成磁盘阵列的极速快感!  相似文献   

9.
龚胜 《软件世界》2004,(7):49-50
目前,Serial ATA(也称“S-ATA”,即串行ATA)硬盘已经在主流的平台中普及。但是朋友们在日常使用Serial ATA硬盘的时候发现“串串烧”并不像以前的并口硬盘那么容易使用,容易出现格式各样的问题。于是我们今天就将使用Serial ATA硬盘中容易遇到的问题汇聚在一起,希望大家在品尝自己的串串烧的时候更加美味可口。  相似文献   

10.
hjcbug 《电脑自做》2004,(2):17-17
在二个多月前,本刊刚刚进行了最新的串行硬盘的横向测试.当时因为对间关系.并没有拿到日立7K250系列中的并行版硬盘.本次送测的硬盘是由香港发出的7K250并行系列中的最高容量版本。  相似文献   

11.
《个人电脑》2003,9(4):153-153
谈到串行ATA接口,硬盘厂商好像没有什么动静,他们要到2004年才会有大的动作。  相似文献   

12.
陈滨 《电脑自做》2005,(6):121-123
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之后,我们熟悉的硬盘标准——PATA已成昨日黄花。现在新一代的硬盘标准——Serial ATA(串行ATA)的产品线已经非常成熟。在短短两年时间里,SATA已可和PATA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用户用同样的价格即可享受新产品了。  相似文献   

13.
日立推出两款高速企业级硬盘 10月14日,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向外界宣布,两款面向0/1层、关键业务企业存储应用的全新15,000转Ultrastar硬盘在全球隆重面市。这两款新硬盘包括日立首款15,000转2.5英寸6Gb/S串行连接SCSI(5AS)硬盘C15K147,以及公司第四代配备6Gb/sSAS或4Gb/s光纤信道仲裁环路(FCAL)接口的全新600GB、3.5英寸硬盘Ultrastar15K600。为帮助企业保护好敏感性数据并遵守隐私及数据保护法规,日立最新推出行业标;隹级的自加密企业级硬盘,为其10,000及15,000转Ultrastar硬盘阵营加入全新选择。  相似文献   

14.
小虫 《大众硬件》2005,(10):59-59
在企业级的串行硬盘纷纷采用10000r/m马达的今天,桌面系统为了控制噪声和发热量仍然维持在7200r/m。不过,为了弥补性能上的不足,最高端的桌面串行硬盘均采用16MB缓存及大容量单碟盘片设计。WD4000KD是2005年8月初上市的一款400GB新的串行硬盘,是西部数据桌面硬盘最高端WDCaviar(鱼子酱)SE16系列最大容量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起初,ICH5-R芯片刚刚推出的时候,还并未受到众人的关注,但随着近期硬盘的大幅跌价,一向被DIYer向往的组建家庭RAID系统,再一次被许多人提上了“议程”,那么如何通过ICH5-R实现SATA RAID系统呢……  相似文献   

16.
《电脑迷》2008,(13):46-46
故障现象:华硕P5K-E主板,采用Intel P35芯片组,ICH芯片为ICH9,主板上带有一个IDE接口,硬盘采用新买的希捷7200.10SATA硬盘,光驱仍然使用原来的IDE刻  相似文献   

17.
Galen Gruman  每文 《微电脑世界》2005,(9):136-138,140,142-143
今年在企业级存储中出现的两大技术倾向让长 期以来扮演配角的SCSI终于翻身了。简单地讲,这两大 技术倾向是:接口标准向串行SCSI(Serial Attached SCSI, 简称SAS)转移;小型2.5英寸硬盘会进入企业级存储领域, 并将促使3.5英寸硬盘逐渐淡出。  相似文献   

18.
基于RocketIO的SATA物理层高速串行传输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速数据传输是硬盘存储系统设计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针对Virtex-4系列FPGA内嵌的RocketIO收发器模块,设计应用于SATA物理层的高速串行数据传输电路。对SATA物理层功能要求进行分析,描述RocketIO收发器的内部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详细讨论基于RocketIO收发器的SATA物理层电路逻辑设计,重点介绍RocketIO收发器的时钟控制和复位的配置。实验结果表明:采用RocketIO收发器进行高速串行传输设计,符合SATA物理层设计要求,并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和可靠性,为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明仪 《电脑自做》2005,(3):119-121
上次初涉DIY中为大家介绍的64位系统搭建大家还满意么?小鱼儿姐姐的手是不是特别的雪白粉嫩啊?(小鱼儿:“还干不干活!欠扁!看我十字夺命追魂擀面杖。”,哇塞,绝招也能升级啊?!随即传来重物撞击骨头的声音……)哎哟……还真是暴力,这样可是会有损小鱼儿你在读心中的形象噢。废话就不多说了,上个月很多读都来信询问有关串行(SATA)硬盘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我跟小鱼儿姐姐商量了一下,决定再写一篇关于串行硬盘安装 使用教程,希望能给各位初哥初妹们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个人电脑》2005,11(11):164-164
富士通(Fujitsu)公布了其新的快速SFF(small form factor)系列硬盘的第一款产品模型.它使用了串行SCSI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