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互联网+”的医院-社区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2月河东区向阳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互联网+”医院-社区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模式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水平、高血压知识(使用高血压知识量表评定)及服药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掌握高血压知识及服药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23±7.89)分,高于对照组的(90.23±8.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5,P<0.05)。结论“互联网+”医院-社区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模式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为提高慢病管理质量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选取天津市河西区东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3月—2020年7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取社区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宣传、心理疏导、运动干预、饮食干预、用药干预等。对两组患者干预后依从率、血压控制率、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情况、合理饮食、疾病知晓度、适量运动、良好生活方式及遵医行为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率为81.39%,高于对照组的6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8,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18±6.23)分,高于对照组的(82.65±5.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97,P<0.05)。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防治中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者控制血压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卫生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更改服药时间行为评分和忘记服用药物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行减少服药次数行为、自行停止服药行为、自行服用非医嘱药物行为、自行减少服药剂量行为、按医嘱服用指定药物行为、采用偏方或中药降压行为、按医嘱定量服用药物行为、按医嘱定时服用药物行为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服务能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改善服药依从性,值得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宋明霞 《现代养生》2014,(22):197-197
目的:对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依从性。结果:入院1周时,两组患者康复依从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康复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依从性,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刘菲 《医疗装备》2016,(4):82-8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 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选取82例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均分两组(n=41),其中对照组予常规干预,而研究组则加用规范化高血压社区干预,比较两组血压的控制效果及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干预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63.41%)明显高于对照组(4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高血压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及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均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对自身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6月深圳市安宝区福永人民医院大洋田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常中医护理法,对照组采用规护理法。结果观察组依从性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躯体感觉、认知功能、满足感、健康感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感觉、认知功能、满足感、健康感觉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模式后,可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以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天津市东丽区新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段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经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中,能够稳定患者血压,更好地控制高血压疾病,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确保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取的200例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增加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5个月后的血压情况和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95.0%)优于对照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老年患者在干预前血压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5个月后血压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3年4月对社区40岁以上居民进行筛查,将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降压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城市社区4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7.50%。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2.87%,女性患病率为23.54%,男性高于女性(P0.05);社区护理干预3个月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医嘱依从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控制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4.09%和73.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医嘱依从率和高血压控制率,配合治疗效果显著,应在社区医疗服务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柯雪娇 《现代养生》2014,(22):200-20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社区确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降压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与高血压知晓率分别是83.3%、88.3%、93.3%,对照组是50%、53.3%、7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血压的控制率,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1月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西流沱社区管理的高血压病患者12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社区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降压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优良率为85.93%,对照组为56.2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规律服药率为64.06%,对照组为18.7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任菲菲  刘沫  王阳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692-2694
目的:观察中医按摩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干预组35例,行常规心理护理及中医按摩护理;对照组35例,只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入组当天进行EPDS、PSQI评分,干预结束时进行EPDS、PSQI和社区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组EPDS、PSQI评分在干预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社区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按摩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产后抑郁,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社区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样性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多样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及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干预后的空腹血糖值水平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样性护理可有效将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提升,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生理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患者身心状况、护理需求,评价综合护理干预辅助对患者诊疗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择医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的200例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组护理,对照组10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患者知情同意配合.比较两组无痛性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标准化管理流程在接受辅助生殖助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辽宁省某医院接受辅助生殖助孕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化管理流程,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管理流程用于辅助生殖助孕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次纳入研究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防保健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疾病知识知晓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了高血压病患者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及其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经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以饮食营养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6例(95.83%),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5例(72.91%),两组间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饮食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状况,促使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社区家庭康复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即采用循证护理路径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最佳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方案。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疾病复发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DSI评分、CSS评分、Barthel指数和MA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社区家庭康复中,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运动功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能够增进护患间信任及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前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例初产孕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03例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97例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在顺产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进行10个月的系统性护理干预后,干预组顺产发生率为64.1%,显著高于对照组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满意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8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孕妇患者进行产前系统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顺产发生率,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而促进患者分娩后康复及增加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血管介入患者70例,随机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1%与对照组25.71%比较明显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压升高、排尿困难评分、失眠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改善效果更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14%与对照组护80.00%比较明显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拉近护理关系,护理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