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注射结合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将102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按接诊先后顺序,单号为观察组51例,双号为对照组51例,两组治疗重点均在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上。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结合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混合液局部注射结合针刀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后6个月随访。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有7例复发。结论玻璃酸钠注射结合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时,重点在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上,疗效肯定,逐日递增,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2.
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肱骨外上髁炎6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成 《新医学》2008,39(2):110-110,129
采用曲安奈德40 mg加2%利多卡因2 mL作局部痛点封闭治疗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治疗6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优40例(67%)、良12例(20%)、可8例(13%),总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提示曲安奈德加利多卡因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刺络拔罐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隔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症状较轻者治疗1个疗程,较重者治疗2个疗程,1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经1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经12个疗程治疗后,治愈18例,显效7例,好转1例,无效4例,治愈率60.0%,总有效率86.7%。结论:刺络拔罐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针刀松解的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方法针刀松解肱骨外上髁压痛处、颈椎关节突关节、冈下肌。结果本组108例,治愈81例,显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22%,疗效满意。结论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病人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5.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由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肌腱起点处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所致,病变虽不重,但影响上肢功能,目前临床治疗疗程长、易反复且疗效不佳.我科于2008年2月-2010年2月采用小针刀加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50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求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封闭、手法及综合治疗3种方法治疗.7d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结果:64例经3种方法治疗后均临床治愈,随访1年复发19例,综合疗法治疗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他2种疗法(P<0.05或0.01).结论:封闭结合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方法简单,复发率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痛点精确定位在肱骨外上髁炎封闭及针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7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精确定位组与常规治疗组,对比两组封闭加针刀治疗后疗效。结果精确定位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分别平均为(2.1±1.5)分、(4.4±2.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精确定位痛点确定进针点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结论采用棉签头探查痛点可以更精确地寻找到损伤的中心点,提高针刀软组织松解的准确率,可确保镇痛液直达病变中心,提高药物作用效率,减少用药量,较传统痛点注射和针刀治疗能取得更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用附子摩散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收集80例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外用附子摩散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封闭法治疗。结果:(1)临床总体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均有效,观察组在缓解疼痛程度、治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外用附子摩散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相对于封闭疗法,副作用更小,相对经济,且无皮肤过敏反应,是一种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温针联合超激光照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予温针及超激光照射治疗,最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根据上述疗法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28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5%。结论温针联合超激光照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局部封闭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局部封闭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64例患者。结果本组.64例均治愈,其中1个疗程治愈51例,2个疗程治愈8例,3个疗程治愈5例,随访3月至1年半,无复发。结论该方法能有效减轻疼痛,恢复前臂伸屈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重症肱骨外上髁炎更有效的局部注射方法.方法 80 例重症肱骨外上髁炎病例经局部封闭注射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通过Peppering technique 注射法(Pep 法)或常规封闭注射方法追加治疗,经过12 个月观察临床疗效,通过Nirschl 评分法评估比较不同注射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80 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经初期局部封闭治疗,优良率为47.5%;经追加治疗后最终优良率为80.0%.两种追加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比较,Pep 法优于常规封闭注射方法(P <0.01).对于局部封闭追加治疗效果不满意病例,再次采用Pep 法注射仍能取得较好疗效.结论 肱骨外上髁炎的局部封闭治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对于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病例,Pep 法追加治疗是一个更有效的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2.
针刀加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月-2002年6月,笔者应用针刀加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80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使用肌肉能量技术处理腕关节背伸肌,观察其对肱骨外上髁炎疗效的远期观察。方法 48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分为肌肉能量组和封闭治疗组各24例,肌肉能量组患者用肌肉能量技术对腕伸肌进行处理,封闭治疗组进行封闭治疗,治疗前后行VAS、前臂腕伸肌肌力评定,出院后3个月、6个月和1年随访。结果治疗后封闭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肌肉能量组(P<0.01);肌肉能量组前臂腕伸肌力量明显大于封闭治疗组(P<0.01)。3个月随访,肌肉能量组优良率(83.3%)与封闭治疗组(91.7%)无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随访,肌肉能量组(75.0%)与封闭治疗组(46.1%)有显著性差异(P<0.01);1年随访,肌肉能量组(54.2%)与封闭治疗组(16.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封闭治疗对肱骨外上髁炎短期阵痛疗效较肌肉能量技术好,但肌肉能量技术对于长期疗效维持好于单纯的封闭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围刺温针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采用围刺温针法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针灸方法治疗,均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病例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围刺温针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二步法治疗少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少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二步法整复加夹板外固定治疗27例,切开复位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5例。观察比较2种方法的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0个月~46个月,2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步法明显为优。结论:二步法治疗少儿肱骨髁上骨折可有效降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规律性阿是穴,对照组针刺传统穴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循经筋近端阿是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肱骨外上髁炎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6例采用温针灸方法,对照组36例采用单纯针刺的方法,2组均治疗1个疗程(10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7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温针灸配合经验穴(冲阳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治疗组56例,在主穴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经验穴和温针灸;对照组55例,在主穴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电针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6.4%.结论 温针灸配合经验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KT)联合肌肉能量技术(MET)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6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MET治疗,每次练习5组,每日练习2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MET治疗基础上辅以KT治疗,KT治疗每3天1次,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1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上肢功能评分(DASH)及肱骨外上髁压痛阈值(PPT)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并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1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DASH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肱骨外上髁PPT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及治疗后3个月时总有效率(90.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64.7%),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肌内效贴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及局部封闭注射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方法将我单位治疗的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体外冲击波治疗,一组行局部封闭治疗,通过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疼痛、功能及肘关节综合评分,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局部封闭注射及体外冲击波疗法均能明显缓解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肘关节的疼痛,恢复肘关节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冲击波组的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更明显(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和局部封闭注射都能有效地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明显缓解局部疼痛,恢复关节功能,体外冲击波疗法比局部封闭具有更优良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