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珏 《吉林医学》2013,34(12):2249-2251
目的:对应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56例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单纯穿孔修补术对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黄国祥  杨峰 《黑龙江医学》2014,38(2):138-140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36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单纯修补术组(A组)174例、胃大部切除术组(B组)19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胃大部切除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行单纯修补术组患者(P<0.05).胃大部切除术组患者术后患粘连性梗阻的风险是单纯修补术组的1.45倍(95% CI:1.32~1.58),腹腔脓肿的风险是单纯修补术组的1.34倍(95% CI:1.26~1.41),患伤口感染的风险是单纯修补术组的1.52倍(95% CI:1.38~1.67).两组患者术后溃疡复发率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单纯修补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尹志彬 《中外医疗》2011,30(15):102-102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的开腹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对收治的观察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治疗,并与同期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治疗的对照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结果采用腹腔镜下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的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开腹手术的对照组,治愈率达100%,而且术中出血、术后镇痛次数、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伤口感染、伤口裂开、肠梗阻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的开腹修补术比较同样安全可靠,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口益提高,加上腹腔镜器械日臻完善,腹腔镜下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效果将口益完美。  相似文献   

4.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采用单纯缝合术的手术效果,及与胃大部切除术及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加修补术作比较。方法: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根据病情其中30例采用采用单纯缝合术,30例采用胃大部切除术及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加修补术,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溃疡愈合率及溃疡1、35、年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观察组的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穿孔缝合术操作简便易行,手术时间短,危险性较少,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单纯缝合修补加术后正规的抗Hp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胃十二旨肠溃疡穿孔的疗效,探寻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7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按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分组,胃大部切除术组37例,采用胃大部切除术;单纯修补术组37例,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并就2组患者手术用时、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远近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随访时,优良率比对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24个月随访时,胃大部分切除术组的远期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纯修补术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手术用时、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时,无论是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抑或是单纯缝合修补术均可取得较为理想的近期疗效;但就远期疗效而言,胃大部切除术则明显优于单纯缝合修补术。  相似文献   

6.
赖琪 《大家健康》2016,(4):167-168
目的:探究单纯穿孔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7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5例。对照组通过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手术过程出血量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通过单纯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林志超  陈同  李汉权  林天 《河北医学》2010,16(11):1298-1301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急性穿孔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修补术配合正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随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溃疡复发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研究发现观察组Ⅰ级、Ⅱ级、Ⅲ级及Ⅳ级溃疡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具有诸多优点,不失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柳清文 《中外医疗》2012,31(35):75-76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开腹手术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该院外科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疗效相关指标,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在远期复发率的比较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患者术后溃疡复发情况的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具有安全可靠,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远期复发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袁智勇 《中外医疗》2012,31(23):58-5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该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实施,观察组平均手术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发热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时,需依据患者病情对手术方式进行选择,单纯修补术治疗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但需对复发加强观察,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开腹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4年1月于该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86例,随机分为修补组与切除组(n=43)。修补组患者手术方式为单纯开腹修补术,切除组患者手术方式为胃大部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溃疡发生情况。结果修补组患者手术时间(70.6±9.8)min、术中出血量(79.7±20.9)m L、住院时间(8.8±2.1)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低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溃疡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开腹修补手术与胃大部切除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均有较好疗效,但是单纯修补术术中出血少,还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口愈合所需要的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2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术式,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死亡病例,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术后感染率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2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其中168例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腔镜组),158例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时间、肠道恢复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开腹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18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邹键军 《当代医学》2011,17(28):101-102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外科治疗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穿孔修补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止痛针剂使用次数、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伤口裂开、伤口感染及肠梗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结论穿孔修补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同时解决了穿孔和溃疡2个问题,可免除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8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42例,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对比分析相关指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与传统开腹手术患者在术后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应用镇痛药物及住院时间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7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1例,接受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对照组35例,采取开腹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试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和术后镇痛率都明显高于试验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下修补术进行治疗,能够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创伤,且很少有术后并发症出现,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刘阳文 《中外医疗》2014,(26):58-5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136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修补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穿孔修补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1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不但符合微创发展趋势,而且符合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现状特点,尤其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探查手术,其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显著,具有可靠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腹单纯穿孔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民权县公费医疗医院2010年12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16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开腹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胃大部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胃大部切除术组39例和单纯穿孔修补术组47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溃疡复发率。结果单纯穿孔修补术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胃大部切除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胃大部切除术组(P<0.05),术后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胃大部切除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单纯穿孔修补术组与胃大部切除术组患者术后6、12个月溃疡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疗效相近,但单纯穿孔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创伤较小;腹腔镜下修补术更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更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Taylor手术治疗十二指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并行迷走神经后干切断加胃前壁浆肌层切开缝合术(Taylar术)26例(治疗组),同期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单纯修补术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日数、并发症发生率、溃疡愈合情况及住院治疗费用情况。结果治疗组26例中21例完成计划手术(腹腔镜组),5例中转为开腹穿孔修补加Taylor手术。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采用腹腔镜下溃疡穿孔修补,同时实施Taylar手术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缝合修补术,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5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微创(观察组)治疗与传统开腹修补(对照组)治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