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用工成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通过新旧劳动合同法的对比,可以发现新法中的一些规定对于劳动者、用人单位产生的最大影响在于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加重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本文拟对《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成本影响的研究,通过理论和实际调查数据两方面的深入剖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萌 《商品与质量》2012,(S7):313-314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开始实施。这部法律贯穿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旨和目标,对现行立法进行了多方面的修改与完善。《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整个劳资关系的协调和稳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法的实施也将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与冲击。同时本文从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劳动监管部门等角度阐释了如何更好的运用《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在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劳动者保护力度的同时也让很多中国企业感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本压力,从此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也有了新的游戏规则,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面临更高的要求。以民企为视角就新《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分析新法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并针对新法下民企发展战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筱 《商品与质量》2011,(S7):142-143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意味着中国的劳动合同制度进入了一个法制化的阶段,其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本文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基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就劳动合同解除中产生的争议进行剖析,并针对结果从规章制度的建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法律意识的提高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劳动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劳动报酬,劳动者将拥有薪酬决策参与权,企业薪酬管理面临更多的法律约束3个方面分析新《劳动合同法》给企业的薪酬管理带的冲击。指出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市场工资水平的影响。提出企业薪酬管理的改进策略:重新审视薪酬战略,实施阳光薪酬制度;调整薪酬构成,根据市场薪酬水平调整企业的薪酬水平;参照宽带薪酬,调整薪酬结构以有利于对员工绩效的强化;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避免薪酬管理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6.
政府既是劳动关系的管理者,又是劳动关系的服务者和参与者。政府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应当优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在正确区分法律规避与法律违反的前提下保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政府应当细化劳务派遣规定、规制格式条款。顺应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应当依法服务劳资双方。作为劳动关系的参加者,政府应当模范地遵守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草案第十六条对竞业限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从商业秘密保护的范围、竞业限制的领域、经济补偿、以及该条款的执行力等方面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多年的国企人事管理经验,总结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接着提出了企业规避各种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收益的度量出发,构造了一个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分析模型,通过模型来确定劳动力流动的最优规模。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法下高校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阐述了高校作为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社会条件出发,阐明了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社会条件基本存在,劳动力具有商品性质,劳动力可以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场也需要建立。但是,公有制经济的建立,影响到劳动力商品性质的不完全性,劳动力也可以不成为商品,劳动力市场同时也就是劳动力流动的场所。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我国就业弹性值进行了重新测算;指出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就业弹性的影响,针对我国的就业现状,提出了提高就业弹性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下企业用工管理面临的法律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即将施行,从多个方面对企业用工管理方面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了分析,以便企业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从交易成本理论、契约理论、产权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等角度,分析推行新《劳动合同法》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对我国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的影响,以及可能形成的其他制度效应。政府推行新《劳动合同法》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预期的政治收益并已如愿以偿,但短期的政治效应能否使长期的政治和经济收益都为正的机制,“新法”的推行是否在实现了预期政治目标的同时牺牲了经济目标,“新法”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究竟是福还是祸等重大问题,因缺乏足够的实证依据目前都还难以得出定论。因此,建议政府设立或责成专门的研究机构对“新法”推行的实际效果进行密切的跟踪调查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评估“新法”的实际政治与经济效应,适时对“新法”做出必要的调整或修订。  相似文献   

15.
分析劳动力与劳动范畴,阐明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的原因,提出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与大学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才市场人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因而要面对种种就业陷阱.新的<劳动合同法>加大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可为大学生排除就业途中的陷阱,不过也可能对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改变了我国劳动关系的格局,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本文的论述主要选取了三个方面:制定劳动关系规章制度、劳动关系建立以及违约金条款制定中,来具体分析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并且对如何防范这些风险也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就业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我国就业弹性值进行了重新测算;指出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就业弹性的影响,针对我国的就业现状,提出了提高就业弹性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论述及其时代背景,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属于特定的资本主义范畴。其重要意义在于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为争取工人阶级的解放,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论述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特点,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包括生产劳动,更多地依赖于脑力劳动。提出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凡社会主义制度所允许的职业的从业人员,其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劳动,他们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即劳动者),他们的工作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贡献,以及劳动创造财富等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