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胸腔内注入肝素、尿激酶或生理盐水对预防和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引起胸膜增厚和粘连的效果.方法 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于胸腔内注入肝素(肝索组)、尿激酶(尿激酶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胸腔积液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记录胸腔积液引流量和吸收时间,治疗2个月后胸膜厚度和胸膜粘连的发生率.结果 肝素组注射72 h后胸腔积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1.13±0.44)g/L比(0.34±0.19)g/L,P<0.001),尿激酶组明显降低[(0.25±0.16)g/L比(0.38±0.15)g/L,P<0.05].胸腔内注入肝素或尿激酶后胸腔积液中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升高[(57.0±17.6)mg/L比(40.0±15.4)mg/L,P<0.05;(74.5±16.4)mg/L比(43.8±14.9)mg/L,P<0.001].胸腔积液吸收时间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肝素组和尿激酶组胸腔积液引流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2863 mL、2465 mL比1828 mL,P<0.01),其中肝素组比尿激酶组显著增多(P<0.01).治疗2个月后,肝素组及尿激酶组壁层胸膜较对照组明显变薄[(1.37±0.82)mm、(1.33±0.85)mm比(3.06±1.20)mm,P<0.01],胸膜粘连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15%、20%比50%,P<0.05).结论 胸腔内注入肝素预防和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膜增厚和粘连的疗效与尿激酶相似,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由于肝素价廉、药源充足和安全性好,可作为预防和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并发症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2.
王伟莉 《中外医疗》2016,(15):133-135
目的:探讨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所2010年1月—2014年1月的81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正规抗结核治疗下,治疗组45例常规胸腔内留置微管引流胸腔积液,20 mL生理盐水+尿激酶10万U胸腔注入夹闭12 h后打开;对照组36例行常规胸腔穿刺术,2次/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6%,对照组有效率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安全,简便,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肝素和尿激酶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取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在抽出胸水后,对实验组患者使用尿激酶进行治疗,每次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0万IU+0.9%生理盐水20 ml,3次/周;对照组使用肝素进行治疗,每次胸腔内注入肝素1万IU+0.9%生理盐水20 ml,3次/周。治疗周期为2周。结果实验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及白细胞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胸膜厚度的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者采取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配合治疗,对促进积液消除、减轻胸膜粘连及增厚、改善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有明显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胸腔内早期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69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u+NS20ml,保留1.5—3小时,3次/周。对照组在胸腔内注入NS20ml。结果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注入尿激酶组显效率78%,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引流量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是早期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法,对防止包裹性胸膜炎形成起着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胸腔穿刺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伴有中量以上胸腔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大、中量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实施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注入20 mL生理盐水,不含任何药物。B、C两组给予胸腔穿刺引流的同时分别注入10万U、20万U的尿激酶加20 mL生理盐水。所有研究对象的全身抗结核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相同。结果 C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优于A组的68.42%(P〈0.01)和B组的76.00%(P〈0.05)。与其他两组相比,C组的胸液吸收时间最短,胸膜厚度最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结论胸腔穿刺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同时治疗组予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腔内注入尿激酶10~15万u(用20 mL生理盐水稀释),对照组予多次胸腔穿刺抽液并口服强的松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积液引流量及预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同时,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能使胸腔积液引流较彻底,有效降低胸膜肥厚、粘连的程度,减少了肺膨胀不全、脓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且该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液的治疗。方法:将43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尿激酶组、生理盐水+尿激酶组,比较三组胸液吸收情况。生理盐水加尿激酶组最佳.结论:尿激酶组其次.常规组欠佳。胸腔内注入尿激酶能降解纤维分隔,溶解纤维蛋白,可改善胸液吸收。生理盐水胸腔冲洗可以冲洗胸腔中纤维蛋白,联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更利于胸液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和预防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粘连的疗效。方法 88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IU+生理盐水20 mL,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对照组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后胸腔内注入生理盐水20mL,方法同治疗组,化疗方法及其它治疗方法两组相同。结果引流总液量:治疗组(3461±531)mL,对照组(2889±476)mL,两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5),出院时测胸膜厚度,治疗组(1.21±0.26)mm,对照组(1.61±0.39)mm,两组比较有显者性差异(P〈0.01),胸膜粘连发生率:治疗组14%,对照组41%(P〈0.05)。结论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和预防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粘连有良好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尿激酶对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68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在病因治疗的同时,治疗组胸腔注入尿激酶5万U+生理盐水10 ml,对照组胸腔注入20 ml生理盐水.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尿激酶在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时可起到促进胸水吸收、防止胸膜增厚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大中量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胸腔置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每次尿激酶10万U胸膜腔内注入,对照组予每次生理盐水40 ml胸膜腔内注入。全身抗结核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相同。观察引流不畅发生率、第2个月胸膜肥厚发生率和第2个月FEV1.0%≥90%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引流不畅发生率(4.17%)和第2个月胸膜肥厚发生率(10.42%)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7.39%和28.26%,均P<0.05),第2个月FEV1.0%≥90%发生率治疗组(4.17%)和对照组(6.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置管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凡静 《河北医学》2008,14(10):1193-1195
目的:观察和评价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尿激酶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应用抗结核药物和胸穿抽液的基础上,尿激酶治疗组于每次抽液后用尿激酶10万IU加10ml生理盐水溶解后注入胸膜腔.结果:治疗组在胸腔积液吸收时间、胸膜厚度、胸穿次数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以促进胸液吸收,减轻胸膜肥厚、粘连,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32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抗结核治疗,对照组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治疗组常规抽胸水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0万单位 生理盐水20mL.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时间明显缩短,遗留胸膜肥厚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加快胸水吸收,减少胸膜肥厚粘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并防止胸膜肥厚的疗效。方法在规律抗结核治疗下,对3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内注入尿激酶,35例不进行胸腔内注药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38例中,胸膜肥厚发生率为15.7%,对照组35例中,胸膜肥厚发生率为85.7%.结论在规律抗结核治疗下配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防止胸膜肥厚,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大中量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胸腔置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每次尿激酶10万U胸膜腔内注入,对照组予每次生理盐水40 ml胸膜腔内注入。全身抗结核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相同。观察引流不畅发生率、第2个月胸膜肥厚发生率和第2个月FEV1.0%≥90%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引流不畅发生率(4.17%)和第2个月胸膜肥厚发生率(10.42%)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7.39%和28.26%,均P〈0.05),第2个月FEV1.0%≥90%发生率治疗组(4.17%)和对照组(6.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置管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将4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胸穿抽液后注入生理盐水20ml稀释尿激酶10万u,对照组在胸穿抽液后注入生理盐水20ml,两组抗结核化疗方案相同。结果治疗组抽液次数、抽液量、胸膜厚度、胸膜粘连度与对照组相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能显著增加胸液引流量、能有效降低胸膜肥厚、胸膜粘连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胸腔内注入肝素、尿激酶或生理盐水对预防和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引起胸膜增厚和粘连的效果。方法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于胸腔内注入肝素(肝素组)、尿激酶(尿激酶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胸腔积液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记录胸腔积液引流量和吸收时间,治疗2个月后胸膜厚度和胸膜粘连的发生率。结果肝素组注射72h后胸腔积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1.13&#177;0.44)异/L比(0.34&#177;0.19)g/L,P〈0.001),尿激酶组明显降低[(0.25&#177;0.16)g/L比(0.38&#177;0.15)g/L,P〈0.05]。胸腔内注入肝素或尿激酶后胸腔积液中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升高[(57.0&#177;17.6)mg/L比(40.0&#177;15.4)mg/L,P〈0.05;(74.5&#177;16.4)mg/L比(43.8&#177;14.9)mg/L,P〈0.001]。胸腔积液吸收时间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肝素组和尿激酶组胸腔积液引流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2863mL、2465mL比1828mL,P〈0.01),其中肝素组比尿激酶组显著增多(P〈0.01)。治疗2个月后,肝素组及尿激酶组壁层胸膜较对照组明显变薄[(1.37&#177;0.82)mm、(1.33&#177;0.85)mm比(3.06&#177;1.20)mm,P〈0.01],胸膜粘连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15%、20%比50%,P〈0.05)。结论胸腔内注入肝素预防和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膜增厚和粘连的疗效与尿激酶相似,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由于肝素价廉、药源充足和安全性好,可作为预防和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并发症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电导仪靶向透药联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收治的7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抽取胸腔积液、抗结核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胸腔注入尿激酶(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10万U尿激酶),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声电导仪靶向透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胸腔积液引流总量、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以及胸膜厚度;同时根据超声或胸部X线检查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胸膜肥厚程度及胸膜粘连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29%(33/35)比74.29%(26/35)](P<0.05)。观察组的胸腔积液引流总量明显大于对照组,而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胸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3 316.5±286.7)mL比(2 234.3±235.8)mL、(8.6±2.4)d比(14.9±4.6)d、(0.56±0.13)cm比(0.81±0.21)cm](P<0.05);两组患者胸膜肥厚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胸膜粘连发生率为11.43%(4/35),低于对照组的31.43%(11/35)(P<0.05)。结论超声电导仪靶向透药联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优于单独胸腔内注入尿激酶,症状改善早,胸膜肥厚、胸膜粘连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对比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引起胸膜增厚、粘连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35例已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或生理盐水。治疗前、后分别经B超测定胸腔积液变化、胸膜粘连程度。结果: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抽出胸腔积液总量比对照组显著增多,尿激酶组经治疗后壁层胸膜明显变薄,而对照组的显著增厚。胸膜的粘连程度尿激酶组较轻。结论:腔内注入尿激酶可以抑制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促凝活性,增强胸腔积液的纤溶活性,增加胸腔积液抽出量,减轻胸膜增厚粘连程度,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腔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胸腔穿刺术抽胸腔积液后注入尿激酶,对照组常规胸腔穿刺抽胸腔积液后,不注入尿激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肺功能,可防止胸膜肥厚,胸膜粘连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 确诊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病人103例,随机分为尿激酶组和对照组,均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及时胸腔穿刺抽液,尿激酶组于每次抽液后将尿激酶10万单位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后注入胸膜腔。结果 尿激酶组的抽液总量大于对照组(t=3.83,P〈0.01);胸腔积液吸收时间、胸膜厚度、胸腔穿刺次数均较对照组小(t=5.08~15.38,P〈0.01);第3秒呼气肺活量大于对照组(t=2.77,P〈0.01)。结论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可以减轻胸膜肥厚程度,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