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华  纪新和 《农垦医学》2000,22(3):216-217
最近三十年来 ,在药物治疗领域中 ,发展了两门与临床实践直接有关的学科 ,这就是临床药理学与生物药剂学 ,这两门学科的基础理论都是与药物动力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临床药理学的概念在三十年代就已提出 ,到五十年代开始认识到它对医学的重要性 ,真正得到发展是从六十年代初开始的。其所以发展迅速主要由于三方面原因 :新药数量激增 ,需要加强评价与管理 ;发生了一些药物治疗的毒副反应 ,如六十年代初期 ,欧洲发生了反应停的致畸作用 ,引起各方面的震惊 ;在长期医学实践中认识到要做到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就必须加强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2.
自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磺胺类药物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以来,大量的化学制剂相继合成,并广泛应用千临床,它对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使用这些药物的一部分病人中,有治疗价值的所有药物都可产生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已成为现今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血液方面的不良作用是所有不良作用中较常见而较严重的。有人认为占所有不良反应的10%。此外,血液反应有很高的死亡率。例如血液恶液  相似文献   

3.
274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世纪40年代人们就已开始关注女性不育问题,并逐渐深入,而男性不育方面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逐步引起有关学者的注意。近三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研究男性生育、不育与节育以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科学——男科学。男性科学从细胞遗传学、免疫学、先天性疾病与不育、感染不育的微生物学研究、生殖内分泌等方面进行了系  相似文献   

4.
口服避孕药(OC)问世已三十余年,这是一种方便有效的避孕方法,如果正确使用,避孕效果可达99.9%。估计垒世界有1.5亿妇女曾服用OC,目前约有6000万妇女正在使用,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占使用避孕措施的25~40%,发展中国家则应用较少。因为复方口服避孕药是健康妇女需要较长时间服用的药物,所以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超过任何其他药物。随着科学知识与科研方法学的进步,激素类避孕药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价也不断地深入。由于使用面广,它对健康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已引起广大医务人员、保健人员与服药者的关注。70年代初的几个大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指出了OC与心血管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始于本世纪50年代后期。介绍了50年代至80年代末我国抗肿瘤药物研制创新的概况。50年代开始对抗肿瘤抗生素的研究,60年代在抗生素、烷化剂方面有较多创新,70年代在天然药物领域中创新较多,80年代继以前的研究而发展。经过30年的历程,我国已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生产多种抗肿瘤药的工厂,取得了很大成绩,能生产近80个品种。但面对临床化疗的迫切需要尚存在较大差距。总结了30余年我国对抗肿瘤药物研制的历史,得出几点启示:要转仿制为创新;开发我国的植物资源;从祖国医药学宝库中去发掘;发挥研究中的大协作精神;发扬祖国医学的预防思想,将研究工作重点放在肿瘤预防药物的研制创新上。  相似文献   

6.
微波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通讯领域和多种加工工业。有关微波照射后其生物效应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在肿瘤学领域中,大多数作者从微波照射的热效应着眼,研究如何提高微波抗癌的效用。目前,不仅进行着医学和生物学方面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而且有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在微波能的性质和微波治疗机的研制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正>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精神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当前各种类别抑郁症的患病率已占全球人口的3~5%。本病发病率高,给社会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以美国为例,每年约耗资10~30亿美元,用于防治和抵消患病后带来的经费损失。三十年代,抑郁症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对重症抑郁症曾试用苯丙胺,甲基苯丙胺(methylam-phetamine)与右旋苯丙胺(dextroamphetamine)治疗。惜此类药物作用时间短暂且易形成药物依赖,终不能解除抑郁状态。五十年代后,又试用过中枢兴奋剂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与米拉脱灵(pipradrol)等,均告无效。五十年代以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问世后,才打开了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新纪元。近  相似文献   

8.
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药理学教研室(046000)宋晓亮药物是人类在劳动生产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千百年来药物确实给许许多多患者带来过恩惠,特别是三十年代磺胺类药物的出现和四十年代抗生素的问世,使许多感染性疾病得到控制。但令人苦恼的是药物...  相似文献   

9.
国内对肠结核的X线研究早在三十年代就已开始。六十年代初曾有肠结核的大组病例分析见于文献。以后有关肠结核的文献报道较稀少。本文收集近几年来,有完整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三十年代,已有人报告在健康小鼠体内发现有抗酸杆菌(1)。1960年Shepard(2)在小鼠足垫接种人嘛风杆菌成功后,选择鼠种及其他适于麻风杆菌繁殖的动物问题,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方面。1963年西村等(3)进行人麻风杆菌动物接种,并对繁殖的抗酸杆菌做鉴定  相似文献   

11.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三十年代前后已经基本奠立,但直到最近20年来才获得惊人的发展,并在临床研究中得到实际应用,逐步形成了“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这固然是医药科学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也与计算机科学的提高与普及,有密切关系。本文就数据处理,模拟予报、情报检索以及自动化等四个方面,简单介绍电子计算机在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中应用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超临界萃取技术已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新的化工分离工艺,由于它的优越性,使得这项技术在天然药物提取上得到迅速发展,应用的范围和种类也不断扩宽。超临界萃取技术不仅在单味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中药复方成分研究、中药指纹图谱研究及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等方面也被广泛应用,已成为中药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新的抗微生物药物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的50年表明,制药工业在开发抗微生物药物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直至80年代一直持续不断地研制出新药(或至少是改进了原有药物的疗效)。80年代,在新的抗菌药物方面的投资较少,但是这种情况正在改变。这是新药开发研制所必需的。由细菌遗传学中获得的知识与生物技术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于欢  杨晓苏  龙艺  胡威 《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34(5):533-536,541
生命伦理学是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及卫生保健领域内的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我国的生命伦理学教育、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后的三十年,由于研究不断发展壮大,已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的问题也涉及生命科学及临床医学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包括试管婴儿、器官移植、安乐死、基因治疗、脑死亡、  相似文献   

15.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的研究体内药物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研究方法已在新药设计,优选给药方案,改进药物剂量,提供高效、长效、低毒、低副作用的药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日益推进,运用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理论研究中药和中药复方作用机制、设计及优选给药方案,促进其新药开发、剂型改良及标准化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但因中药及其复方成分复杂,药理作用的多样性,让中药的药动学研究较通常的化学药物更为困难。综观近些年的文献资料,本文试对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以下简称β-阻断剂)是6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类新药,是一类药理理论方面、药效方面皆颇受注意的药物。1964年心得安第一个成功地临床应用,十余年来β-阻断剂在临床应用或试用的约三十余种,本文用表格形式简单介绍了24种。我国生产或试制的已有心得安、心得宁、心得平、心得静、心得舒、氨酰心安、甲苯心安、氯甲苯心安等,使用最久、研究最多的是心得安。  相似文献   

17.
<正> 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gy)是药理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人体特别是病态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药物对人体的作用,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评价药物的安全有效性,并对药物的合理应用提出指导性意见。一、发展概况在30年代已提出临床药理学概念,7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主要是运用了数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知识,综合地研究药物与人体的相互作用;在技术上广泛应用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放射免疫测定等方法,使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中药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世纪70年代,超临界草取技术已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新的化工分离工艺,由于它的优越性,使得这项技术在天然药物提取上得到迅速发展,应用的范围和种类也不断扩宽。超临界草取技术不仅在单味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中药复方成分研究、中药指纹图谱研究及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等方面也被广泛应用,已成为中药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1980年以前,我国药物稳定性预测工作基本采用室温留样观察法和经典恒温法。这两种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迅速发展的要求。从60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展了变温动力学在药物稳定性预测方法方面的研究,寻找快速、简便、准确的新的预测方法。我校物化教研室和药剂教研室从70年代起,开展了变温动力学在药物稳定性预测方面的研究工作,探讨并提出了线性升温法、台阶型升温法、初均速法等多种预测方法。其中线性升温法只需一套设备,测求10个左右数据点,便可求得一系列动力学数据(活化能、速度常数、贮  相似文献   

20.
重视药物不良反应 减少药源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祖国医药文献对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很早就有记述,人类最早的医药学文献《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述了有关药物的不良反应问题。《神农本草经》共收载药物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药120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品药物120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赢者本中经。下品药125种,为佐药,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此外,药中有单行者、相须者、相使者、相畏者、相恶者、相反者、相杀者,凡此七情即说明了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及克服不良反应的方法。自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医药工业迅速发展,药物品种与日俱增,许多过去无法治疗的疾病被征服了,如在二、三十年代死亡率很高的肺炎、产褥热、痢疾、霍乱、伤寒、结核、猩红热、败血症等,到五十年代中期其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