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刘腾  张敏  王文 《矿产勘查》2023,14(12):2403-2414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实际找矿中有广泛的运用,效果显著。本文通过开展广东龙门平陵径—大坑迳地区的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异常查证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土壤中W、Sn、Bi、Mo、Cu、Pb、Zn、Ag、Au、As、Sb共11种元素的含量特征以及元素分布形态和组合特征。综合分析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信息,认为区内主要成矿元素为Ag、Bi、Sn、Pb、Sb、W、As,圈定了有价值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HT1~HT4共4处。经异常查证,圈定了有望获得找矿突破的有利靶区2处,其中HT1综合异常预测为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HT4综合异常预测为石英脉型钨锡矿。本次研究通过对平陵径—大坑迳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深入分析,进行了成矿预测,为区内下步找矿工作提供了找矿方向和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9)
为在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西部得尔布干成矿带南段的Cu、Mo、Pb、Zn、Ag矿集区—木哈尔银铅锌铜金成矿亚带寻找更多的多金属矿床,在1∶20万全国区域化探扫面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对该区土壤地球化学参数进行数据处理和成图,并通过对元素异常分布特征、异常组合、异常值干扰因素和成矿有利构造等综合分析,对各元素的异常区进行优选和分级。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的Cu、Pb、Au、Ag元素异常规模较大,异常值明显,各元素异常分布相关性较好,通过优选出的部分找矿远景区与该区已有矿床位置关系较为吻合。因此,预测优选出的找矿远景区可作为该区找矿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综合分析格日勒图铜多金属矿点的地质特征、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最新的1∶10000航磁测量与大功率激电测深工作成果资料,对格日勒图铜多金属矿的找矿前景进行了探索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已发现的铜锌多金属矿化体赋存于下石炭统白山组(C1b)火山岩建造中,矿层底板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顶板为酸性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含矿岩性为酸性层凝灰岩。地表矿化带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表现为Au、Ag、Cu、Pb、Zn、As、Sb、Hg、Bi、Mo、W多元素组合异常;深部矿化层位物探特征表现为高磁背景(基性火山岩)边缘的低磁异常+高极化、中低阻激电异常。通过对该区地物化特征的综合分析和成矿规律的总结,认为研究区具有较好的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在下石炭统白山组(C1b)中寻找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前景较好。文章为研究区内找矿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西罗维多金属矿区出露地层为寒武系小内冲组和黄洞口组,分布多处土壤Ag、Pb、Zn、W、Bi异常,异常具Pb-Ag-Zn、Bi-W、Zn-Bi-W-Pb等组合特征。区内砂泥岩和铅锌矿石样品的磁性无明显差别。经高精度磁测圈出异常3个,反演估算异常磁源体顶面埋深23~43 m或更深;利用EH4大地电磁测深对高磁异常进行查证,以反演电阻率断面图确定低阻和中低阻区的空间分布。经综合“地、化、物”资料后进行钻探工程验证,发现多个银铅锌钨铋多金属矿体,找矿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安康北部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共圈定Au等各类单元素异常654处,综合异常51处,初步查明了区内Au、Pb等12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组合特征,根据地质背景、异常组合特征及推断的构造控制因素,在全区划分了7个重点成矿异常区带,进一步圈定了12个找矿远景预测区,主攻矿种Au、Pb、Zn、V、Ti,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部署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栾川县磨坪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处于叫河—庙沟铅锌金钼成矿远景区中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通过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基本查明了栾川县磨坪地区的Pb、Zn、Cu等11种元素的分布、分配特征和富集规律;确定研究区元素Au、Ag、Pb、Zn等元素共生组合关系。根据异常所处的地质特征结合各元素异常之间空间关系、组合特征,共圈定8处综合异常,并将HT08异常区作为找矿靶区,为该区的地质找矿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较好的确定找矿靶区,在分析青海立新地区区域地质、物探和化探资料的基础上,通过1:5万遥感解译、地质测量、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地面高精度磁测方法研究了成矿特征。结果表明:遥感解译能够有效地提取与矿产有关的羟基和铁染信息,为地质填图和预测靶区提供了有效的宏观信息;地面高精度磁测异常能有效地识别控矿构造、矿化带和岩体的分布情况;水系沉积物测量显示区内W、Bi具强富集性,Pb、Zn、Cd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根据地质特征、遥感解译信息、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信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研究区内具有前景的找矿靶区3处,有望为该区铅锌铜多金属矿的勘查和评价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向文  刘攀峰  文美兰  朱超 《矿产勘查》2020,11(10):2210-2219
为了进一步探索敖包山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潜力,本文开展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1∶10000高精度磁测面积性物化探工作,圈定多个异常区,并结合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认为:(1)区内中元古界蓟县系平头山群地层属浅海相沉积,以还原沉积环境为主,下岩组内大理岩和大理岩夹板岩中Pb、Zn含量较高,可为区内成矿提供物质来源,东南部二长花岗岩的侵入可为成矿提供充分的热源;同时侵入的岩浆热液沿区内近东西向、北西向断裂运移,可使地层中Pb、Zn等元素活化、富集,再次成矿;(2)区内成矿元素以Pb、Zn、Ag、Cu等中低温元素为主,是寻找中低温热液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下一步工作重点应放在C5磁异常区,并对C3磁异常南北部已发现的矿点和破碎带加密控制,以期实现更大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9.
王建  思积勇  赖华亮 《矿产勘查》2023,14(1):102-111
为查明青海木乃地区地球化学分布特征、主要成矿元素的丰度、富集离散及组合特征,本次研究完成了1∶50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工作。通过对Au、As、Sb等20种元素进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圈定综合异常48处,并对部分异常进行了查证。综合研究认为区内多金属成矿作用受断裂、地层及岩体控制明显,尤其与北西向展布的断裂构造关系密切。结合地球化学异常及地质背景,圈定出3个成矿远景区:木乃雪山Cu-Pb-Zn-Ag-Au远景区,主要元素组合为Cu、Pb、Zn、Ag;鄂莫切德铅锌银铜远景区,主要元素组合为Pb、Zn、Ag、Cu;波西加碎玛钨锡铋钼远景区,主要元素组合为W、Sn、Mo、Bi。研究区主要成矿种类为:Pb、Zn、Ag、W、Sn、Bi等。研究工作指明了青海木乃地区最具成矿潜力的元素及远景区地段,为该区成矿预测及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部署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2):307-311
对四川越西县中所区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分布、元素异常特征及元素间相关性分析,结合中所区的地质背景特征,归纳总结了全区及主要地质单元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区内具有一定找矿潜力的找矿指标为Pb、Zn。推断区内可能的成矿类型为扬子型铅锌多金属矿,赋矿层为灯影组碳酸盐岩地层。研究成果为工作区优选了Pb、Zn找矿靶区2处。  相似文献   

11.
张利明 《山西建筑》2014,(13):80-82
根据1∶20万平鲁幅区域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对平鲁区下木角一带以Au元素为主,Pb,Zn,Ag等多金属元素综合异常区进行三级异常查证工作,查证结果显示该区成矿条件好,以寻找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为主,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牛苦头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地区中西段,目前已探明Pb+Zn资源量(推断及以上)115万t,是祁漫塔格地区最具成矿潜力的夕卡岩型铅锌矿床之一。本次研究仔细对比了牛苦头矿区M1、M4以及M2三个磁异常区的典型矿床特征,通过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矿物组合、夕卡岩类型以及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等方面,初步认为牛苦头M1、M4矿段属于海西期夕卡岩型铅锌成矿系统,M2矿段属于印支期铁多金属成矿系统。因此M2矿段可能具有铁多金属矿找矿的前景,而不具备大规模铅锌找矿的潜力。两期成矿系统的划分对于目前正在普查阶段的M2磁异常区的潜力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香格里拉县红山—红山牛场铜钼矿区及外围开展的地质、物化探特征综合研究,对隐伏中酸性斑岩体分布、矿体延伸及深部找矿潜力、矿区外围找矿方向进行分析推断,结果表明:红山隐伏石英二长斑岩—花岗斑岩体主要分布在矿区至欠虽一带,其中红山铜钼矿段多个矿体往南仍有延伸,其深部有较大找矿空间;红山牛场矿段两侧有矿(化)体分布,其西侧Pb、Zn、Cu化探异常高值区有较好的找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前景,是今后地质工作的重要地段。文章总结出在香格里拉地区采用重力+化探+磁电+钻探等组合方法寻找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地电化学提取法是在动态平衡的原理上,利用人工电场提取深部的矿化或成矿离子进行成矿预测,确定成矿靶区。通过在五圩花洞锌矿区开展的地电化学异常提取的综合分析,在隐伏矿体上方出现明显的Zn、Pb、Sb、Ag异常,异常出现的位置与已知矿化体出现的地质位置比较吻合,表明该方法对深部矿体预测具有较强的指示意义。根据异常特征,圈定了5处有利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5.
林森  智超  张自森  刘莉晖 《矿产勘查》2020,11(4):775-782
为总结塔尔沟一带元素地球化学及异常特征,确定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在研究塔尔沟一带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采用水系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异常特征的综合研究方法,得出塔尔沟钨矿床处于区域W元素高背景带上,赋矿围岩古元古代北大河群岩石中W、Bi、Ag、Zn、Pb等元素的含量普遍较高,W、Bi、Ag元素具有变异系数值高,成矿可能性大的特征;AS1-甲1类综合异常各元素异常组合模式基本呈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具明显的热液叠加地球化学异常场特征,异常在靠近野牛滩岩体的塔尔沟形成钨矿,在钨矿的外围形成石洞沟银铅锌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开展凤庆鲁史-昌宁松山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确定了Sn、Au、Sb、Hg、Ag为区内主要成矿元素。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讨论了各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看,全区可明显划分为两个地球化学分区,各元素异常对断裂构造及成矿活动具有明显的反映。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背景优选出了2个找矿预测区,其中博刀-上村-石灰窑-薅坝地A级找矿预测区为寻找金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找矿潜力大;浪坝寨-麻栗树-菖蒲塘-李子树C级找矿预测区为寻找电气石-石英脉型锡矿、石英脉型铅矿的有利地区,找矿前景一般。  相似文献   

17.
李志平  孙贵远  魏江  赵力成 《矿产勘查》2022,13(9):1322-1332
内蒙古甲乌拉铅锌银矿床是大型火山-次火山热液脉状铅锌银金属矿床,经多年的开采,矿山面临着深部找矿问题。本次研究通过对2号矿体、3号矿体、2-44号矿体构造地球化学研究,建立了各矿体银铅锌矿化元素组合特征及不同成矿阶段矿体元素组合特征。研究认为甲乌拉矿床成矿期分为3个阶段,其第一阶段元素组合为As、Sb、Pb、Zn、Ag、Cu、Cd;第二阶段为As、Sb、Pb、Zn、Ag、Cu、Au、Ga、Cd;第三阶为Pb、Ag、Cd。成矿元素水平分带及垂直分带特征表明热液的来源可能为构造的南西深部,在此基础上,建立矿区近矿晕(Pb、Zn、Cu、Ag)、前晕(As、Sb、Hg、B)、尾晕(Bi、Mo、Mn、Co、Ni)的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在2号矿体深部圈定找矿靶区3处,为深部探矿工程部署提供依据,实现甲乌拉铅锌银矿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李壮  程培生  张建明  缪旭煌 《矿产勘查》2020,11(10):2163-2169
庐枞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矿集区,以往的找矿重点是盆地内部的玢岩型铁矿。随着矿集区勘查工作的深入,盆地周缘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日益受到重视。为了解决覆盖区地质信息少、找矿难度大的难题,从区域地质规律入手,对盆地北部边缘西湾地区的地质背景和重、磁异常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主要找矿方向,利用重力、磁法、电法等综合物探手段,逐步确定了控矿要素,发现了主要赋存于基底地层-三叠系东马鞍山组角砾状灰岩中的西湾大型铅锌矿(4个主矿体初步估算资源量达97.4万t、Pb+Zn品位1.21%~2.74%)。该矿的发现,突破了以往对该区铅锌矿找矿潜力的认识,明确了东马鞍山组是该区重要的赋矿层位,进一步拓展了该区的找矿空间,对于类似地区的矿产勘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毕炳坤  徐文超  常云真  施强 《矿产勘查》2020,11(7):1526-1533
豫西宅延M-158航磁异常历经多次查证,找矿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从航磁异常、地磁异常、重力异常、激电异常特征及该区最新地质成果等方面对前人工作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结合邻近老里湾、中河大型银矿区找矿成果,认为宅延磁异常可能为银、铅、锌及铁磁性矿物等多金属矿引起的综合异常,圈出了2处铅锌找矿靶区,为该区最终取得找矿突破提供了必要的地质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