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VBA是一种自动化语言,它可以使常用的程序自动化,可以创建自定义的解决方案,,还可以将EXCEL用做开发平台实现应用程序。因此,VBA可以称作EXCEL的"遥控器"。同时,VBA作为新一代标准宏语言,提供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和相当完整的程序设计语言。对于在工作中需要经常使用Office套装软件的用户,善用VBA有助于使工作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工作效率,满足搬运机器手自动化抓取汽车保险杠的需要,研究了基于结构光视觉原理的保险杠抓取点位置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相机拍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识别出投射在保险杠平坦区域的激光光斑中心点;利用透视变换原理对获取的激光光斑图像进行矫正,最后结合像素标定结果计算得到汽车保险杠抓取点沿图像X轴方向偏移量和高度信息。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稳定性能好,测量误差小于±3mm,可以实现对汽车保险杠的非接触测量,实时引导搬运机械手准确抓取汽车保险杠,给自动化行业提供一种简单准确的定位识别系统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软件测试工具可以使测试过程变得自动化,覆盖分析为测试提供了可信度测量。该文研究了Java多线程动态测试中的覆盖率分析和线程分析一些度量标准,实现覆盖分析自动化和线程分析自动化的关键技术是程序插装。文章给出了实现此测试所需要的插装。  相似文献   

4.
一种逻辑仿真测试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营志  周颢  赵保华 《计算机仿真》2004,21(10):191-194
目前在开发网络设备的大规模数字系统中,仿真验证阶段自动化程度不高,以至投人的人力大、产品开发周期长。该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ATM、IP、SDH领域内的一种逻辑仿真测试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程序设计方案。平台由仿真器启动,支持激励数据的自动化生成和分析验证的自动化进行,并且平台的通用性设计使得它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适用于较多的逻辑业务。实践表明,根据该设计方案开发的平台,在各个部门的推广使用,明显提高了部门的生产效率,显著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节省了人力。  相似文献   

5.
虚拟试验场(VPG)是解决道路疲劳载荷数据采集(RLDA)问题的关键方法之一。然而,该方法的应用面临着多路况仿真周期长、载荷结果处理繁杂、数据查找与提取不便等难点。为了提高车辆仿真优化效率,本文设计一种基于ADAMS的虚拟试验场自动化仿真系统。通过分析虚拟试验场的应用难点,介绍了该系统实现批量化、自动化和可视化的处理方法,并在此过程中进行任务监督和仿真管理,保证了鲁棒性。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虚拟试验场的多路况仿真效率显著提升,进一步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全文索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倒排表模型的基础上,从加快索引创建速度和改进索引动态结构两个方面着手,提出了并实现了一种高效的索引创建算法和相应的索引模型,经过测试,新系统的索引创建速度可以和数据复制速度相提并论,而在空间效率上,也得到了一定程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稳定、可靠、安全运行,所有配电自动化设备在入网之前,需对设备终端进行通信规约、功能和性能等全面检测。结合最新发展的先进人工智能理论,提出一种配电自动化设备闭环检测方法,对设备的测试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特征提取,进一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及其智能化。基于历史数据库和机器学习方法,对设备终端给出全面的分析测试报告,以提高试验效率和准确率。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可以实现不同种类终端设备的测试数据自动分析和分类,还可以避免过多的人工干预,从而提高测试效率和可靠性,最终为实现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批量化、自动化检测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Master CAM9.0后置处理程序的结构、设计方法,结合SIEMENS810D数控系统的编程特点,开发了SIEMENS810D专用的后置处理程序。该程序可使Master CAM90生成的程序直接应用于配SIEMENS810D的加工中心。实际应用表明:该专用后置处理程序可以提高Master CAM9.0编程效率。实现数控加工自动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重构可以改进软件设计、提高软件质量。自动化重构工具的使用可以避免手工重构时引入的错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通过对自动化重构技术的研究,结合Java语言的特点,给出了基于Java的重构分类,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基于Java的自动化重构工具ARTJ,给出了ARTJ的模型,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和各主要组件的功能,并展示利用ARTJ自动实现程序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基于LS-DYNA的汽车保险杠碰撞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英华  郎国军 《计算机仿真》2007,24(12):235-238
以显式动态有限元理论为基础,对汽车保险杠的碰撞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作者根据台车碰撞试验对汽车吸能装置的要求及设计的汽车保险杠的结构尺寸,用Pro/ENGINEER建立了碰撞体及保险杠的仿真模型,用ANSYS对模型作了前处理,调用LS-NYNA 求解器ls970进行了求解,最后用LS-PREPOSTD作了后处理,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可预测出汽车保险杠发生碰撞时受力、变形和吸能情况,从而为保险杠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数值仿真后处理的效率,满足分布式仿真系统在数值仿真数据方面的可视化需求以及实现仿真试验过程的可视化,基于EnSight的二次开发开展数值仿真可视化系统设计.提出基于Qt开发框架的系统集成、基于Python的功能开发和基于Socket的通信接口开发,实现具有协同功能的数值仿真可视化系统.该系统采用模板化技术实现带场景的可视化和快速后处理功能.给出系统架构、组成、实现效果及应用案例.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适应多仿真类型结果分析,实现动态仿真过程的协同可视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节能减排的要求,对企业用电管理要做到精细化,这就意味着要提报更多的统计报表和数据分析,本论文提出一个运行于Excel Vba平台上的用电报表自动生成的办公自动化的解决方案。该程序包括数据、分析处理、报表导出3个模块,能够帮助企业迅速高效地对当月用电情况作出分析和报告,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人工手动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结算的准确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不同型号簧片结构分析需重复进行建模和网格划分等工作的问题,基于Python对Abaqus的前后处理模块进行二次开发.通过增设特定的窗口和命令,形成专门针对空间可展单簧片结构分析的仿真模块和后处理程序.建立一套由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直接生成模型,可进行空间可展单簧片结构弯曲过程力学性能分析的系统.该系统为用户提供简单、快速的建模途径和自动化的后处理功能,使得空间可展单簧片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变得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有限元分析后处理中等值线图的处理效率,利用VB Scripter编程实现Surfer等值线图的拼合,实现向Word中批量插入等值线图并为其设置格式、添加标题等功能.溪洛渡拱坝实例表明该程序可以减少有限元后处理的文件整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远动指标统计分析能力,需要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远动指标进行统计处理,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和关联规则挖掘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远动指标统计分析算法。采用分段检验分析方法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远动指标的信息采集,提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远动指标的关联规则特征量,结合模糊融合聚类方法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远动指标的大数据聚类处理,采用互信息特征检测方法,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远动指标的大数据挖掘和信息检测,根据特征检测结果采用分段模糊聚类方法进行特征归类处理,在聚类空间中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远动指标统计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远动指标的统计分析能力较强,大数据聚类性较好,提高了指标统计分析和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机器视觉系统是集机械、光电、控制、计算机和数字图像处理等技术于一体的高度自动化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当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焊接的质量与效率的要求越来越大,为此有必要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在焊接自动跟踪技术中能够在线检测焊缝并进行处理的焊缝实时检测与处理系统。文中在VC++6.0开发环境中设计了一种采用Otsu自动选择阈值和Canny算子检测边缘,基于OpenCV的焊缝实时检测与处理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算法的系统实时性高、效果好、检测正确快速。  相似文献   

17.
MATLAB在图像处理技术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3,他引:11  
本文介绍了MATLAB语言的特点以及图像处理工具箱实现的经典图像处理技术。应用该工具箱对一实拍的芯片图像进行前期预处理,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语言具有强大的矩阵运算与图形处理能力,是一种简洁易学,可读性强、功能强大的应用软件,对它的应用可以快速实现模拟仿真,大大提高实验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医学图像处理算法,避免重复开发,提高开发效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OpenCV图像处理基础算法库的医学图像可视化自动编程平台。该平台在开放源代码的基础上,充分整合了OpenCV算法库,避免了算法的重复开发。通过对可视化编程技术的研究,实现了该平台中编程过程的可视化与自动化。同时利用OpenCV平台无关的特性,使用makefile文件来控制生成程序代码的编译,实现了生成的程序代码的可移植性。并讨论了平台的整体结构设计与各个模块具体实现。最后给出一个开发实例,证明了该平台在算法测试和开发方面的高效性与简洁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卫星遥感应用模式复杂繁长,无法满足用户越来越关注的实时化遥感服务需求,为卫星配备智能化大脑,一方面可以降低数据传输带宽,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数据获取的时效性,因此,星上智能处理已经成为遥感卫星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星上处理在轨调试困难,现有遥感卫星星上处理平台的地面测试系统都是卫星实验室测试时,针对不同的卫星载荷临时组建,缺乏通用性且并未形成集成化的装置,导致现有遥感图像星上智能处理的地面测试效率偏低。尤其是面对目前星上处理智能化的新需求,缺乏一套高性能、低功耗、全流程的星上处理地面仿真系统。针对遥感数据处理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一套基于FPGA与GPU相结合的遥感图像星上处理地面仿真模拟系统。该系统能够在地面模拟实现多种载荷的0到1级数据预处理,在预处理的基础上实现智能遥感影像的加速识别,其关键难点在于遥感图像智能处理算法的高计算复杂度和嵌入式计算机有限计算力之间的平衡;遥感图像处理领域的AI专用算法固化和硬件加速之间的平衡;不同卫星平台测试需求和系统架构通用性之间的平衡。本文阐述了仿真平台设计的方法,构建了基本原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较好地完成星上智能处理典型算法地面全流程测试,所有硬件可以直接上星组装,完备度高,对优化和指导卫星地面仿真系统运行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