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CT在肺炎型肺癌及大叶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06年2月至2016年2月的肺炎型肺癌患者11例,大叶性肺炎患者11例,过敏性肺炎患者8例,选入的患者均进行X线胸片和CT检查,比较肺炎型肺癌组、大叶性肺炎肺炎组和过敏性肺炎组的CT结果.结果:肺炎型肺癌和大叶性肺炎患者的CT影像均集中表现为单发病灶,病灶分布于上叶、中叶和下叶,过敏性肺炎的病灶可全肺分布.肺炎型肺癌的小囊状透亮影、小结节影、瘤体显示和血管集束征的比例明显高于大叶性肺炎,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大叶性肺炎的胸腔积液、支气管充气征和磨玻璃影的比例高于肺炎型肺癌,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肺炎型肺癌和大叶性肺炎的叶间裂的比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过敏性肺炎的小结节影的比例大于大叶性肺炎,小于肺炎型肺癌,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过敏性肺炎的磨玻璃影和血管集束征的比例与大叶性肺炎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肺炎型肺癌与大叶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的CT影像表现上存在差异,在临床中需要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在肺炎型肺癌及大叶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肺炎型肺癌患者34例作为A组,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大叶性肺炎患者34例作为B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肺部CT诊断,然后对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中单发病灶分布进行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中,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比较结果为,A组患者在支气管充血、磨玻璃影环绕等比例中明显低于B组(P<0.05);但A组在血管集束、囊状透亮影等特征中比例高于B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在叶间裂特征比较上,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CT诊断肺炎型肺癌患者以及大叶性肺炎患者发现,两种疾病病灶有着较大的相似之处,因而在临床上需要采用CT诊断,能够观察到两种疾病中的差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当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普通型向重型演变的临床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24例普通型向重型演变COVID-19病人的临床资料(演变组),分析临床特征、血液检验、炎性指标、胸部CT影像学特征及抗病毒治疗,并与同期41例普通型病人(普通型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COVID-19病人普通型向重型演变的可能危险因素。 结果 临床特征,演变组在合并基础疾病和呼吸频率上与普通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性别、年龄和临床症状上2组病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学检验结果分析,演变组淋巴细胞计数和血浆白蛋白明显低于普通型组(P<0.05),演变组血糖和尿素明显高于普通型组(P<0.05)。但在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演变组炎性指标明显高于普通型组(P<0.05)。COCID-19普通型病人影像学表现为双肺磨玻璃阴影、斑片状影及实变影,双肺弥漫性磨玻璃阴影伴支气管充气征,两肺大面积实变影伴肺间质改变更易向重型演变,临床应重视。两种抗病毒药物联合和三种药物联合,在演变组和普通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OVID-19普通型向重型演变的可能危险因素有合并基础疾病、呼吸频率、淋巴细胞计数、血糖、白蛋白、尿素水平、炎症因子和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周围型肺癌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影像特点及鉴别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和60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分别设为肺癌组、肺炎组。均在术前行CT检查,对两组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CT影像特点。结果肺癌组病灶部位左或右肺上叶例数、边缘清晰、深分叶、长细毛刺征、纵隔淋巴结肿大、瘤体显示例数所占百分比均显著高于肺炎组(P0.05),病灶部位左或右肺上叶例数与左或右肺下叶、短毛刺征、边缘模糊、紧贴胸膜、液化、坏死、局部胸膜增厚例数所占百分比均显著低于肺炎组(P0.05),即两组影像学病灶部位、形态、密度、分叶、毛刺及是否紧贴胸膜、支气管充气征、局部胸膜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有无纵隔瘤体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增强CT增加值明显低于肺炎组(P0.05),两组其它征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CT征象及强化均有一定的差异性及特征性,可从病灶部位、形态、密度、分叶、毛刺及有无支气管充气征、局部胸膜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瘤体显示等方面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肺段切除对早期肺癌患者、安全性及肺功能影响的研究。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1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至两组,分别实施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肺叶组,n=80)、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肺段组,n=80)。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安全性、肺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肺叶组,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肺叶组(P<0.05)。两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肺段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均高于肺叶组(P<0.05)。结论:对于早期肺癌患者而言,对其实施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肺段切除的安全性均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与肺叶切除术相比,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有助于术后患者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难治性肺炎患儿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 01 6年7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将难治性肺炎患儿纳入难治组,普通肺炎患儿纳入普通组,均行CT检查,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热程等一般资料,分析肺炎患儿CT影像特征,比较两组CT影像特点。结果难治组性别、肺部啰音发生率与普通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其年龄(9.56±1.32)岁、热程(11.20±1.5 7)d大于普通组(P0.05);50例肺炎患儿中,单侧肺叶病变37例,双侧病变1 3例,单叶段病变22例,双叶段病变2 8例,单侧肺叶病变率7 4%高于双侧26.0%,双叶段病变率56.0%高于单叶段病变44.0%;病变主要表现为大片实变影、斑点状或斑片状实变影、胸腔积液、散在斑点及斑片状影,累及左肺与右肺肺上叶、中叶、下叶;难治组少量胸腔积液4 5.0%、胸膜肥厚6 0.0%及肺外改变70.0%显著多于普通组,难治组树芽征发生率10.0%较普通组43.3%少(P0.05)。结论难治性肺炎患儿发热时间长、年龄大,CT影像主要表现为肺段实变,伴少量胸腔积液及胸膜肥厚增多,树芽征较普通肺炎患儿减少,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普米克令舒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上高县人民医院诊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采用信封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治疗,为期14 d。对比2组临床效果、炎症因子水平、症状消失时间、免疫功能、胸部CT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大片实变影、散在斑点影、片状实变影例数均低于对照组,LYMPH%水平高于对照组,NEUT%、WB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效果确切,可控制炎症反应,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血常规,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高分辨胸部CT对肺炎型肺癌(PTCL)与大叶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9月至2019年1月我院经病理学或实验室检查证实的40例PTCL患者(PTCL组)和50例大叶性肺炎患者(肺炎组)的临床及高分辨胸部CT资料.结果 PTCL组病灶单纯肺叶、段实变和肺叶肺段实变、单纯磨玻璃密度影及混合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辅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提示实变影且规范治疗有效的患者,根据是否应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实变影完全吸收比率以及发热时间和静脉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 治疗组2周后实变影完全吸收比率为84.2%,常规组为5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时间及平均静脉应用抗生素时间比较,治疗组均小于常规组(P<0.05).[结论] 应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辅助治疗胸部CT提示实变影患者可获益,对于胸部CT实变影吸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轻中度与重度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和CT特征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PD-1/PD-L1 ICI治疗且发生ICI相关性肺炎的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发布的不良事件评定标准5.0版将ICI相关性肺炎患者分为轻中度14例和重度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主要包括ICI治疗至肺炎发生时间、原发灶病理类型、放疗史、免疫治疗方式、临床症状等)和CT特征(主要包括CT分型、病灶密度、病灶位置、有无胸腔积液等)。结果 临床特征比较发现,轻中度组女性、无症状患者占比以及BMI均明显高于重度组(均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ICI治疗至肺炎发生时间、吸烟史、原发灶分类、原发灶病理类型、放疗史、ICI类型、免疫治疗方式、免疫治疗线数、胸闷气急、咳嗽咳痰、发热、呼吸衰竭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度组CT分型为机化性肺炎型、病灶位于肺外周、病灶两肺未对称的占比均明显高于重度组(均P<0.05);两组患者在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