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外反搏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庆平  张传嵋 《浙江医学》1997,19(3):169-169
体外反搏辅助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新的尝试,近年来,我们将本疗法与激素治疗同类病人的疗效作了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淤胆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依据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上海会议的标准,对病人采用双盲法随机进行体外反搏治疗(治疗组)及激素治疗(对照组)。治疗组中,男8例,女2例,年龄16~48岁,平均37.4岁,其中急性淤胆型肝炎3例,慢性淤胆型肝炎7例;对照组中,男8例,女2例,年龄17~64岁,平均41.1岁,急性淤胆型肝炎7例,慢性淤胆型肝炎3例。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佛山分析仪器厂EECP-MCI型体外反搏装置治疗,每天1次,每次1小时,每12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川芎嗪注射液80mg加654—2注射液10mg稀释后静滴,每天1次,疗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在增强型体外反搏 (EECP)治疗前后循环血液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变化 ,探讨EECP防治冠心病的机制。【方法】 2 0例 1个月内发生心肌梗塞或心绞痛的患者进行EECP治疗 ,于第 1次反搏前 10min内、第1次反搏后、3个疗程结束时采血。 1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用放免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液中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Ⅱ )浓度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活性。【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液中肾素活性、AⅡ水平及ACE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水平。第一次反搏后三者均呈不同程度升高 ,随后持续下降 ,1个疗程后 ,ACE降至反搏前水平 ;2个疗程后 ,AⅡ降至反搏前水平 ;3个疗程后 ,肾素活性降至反搏前水平 ,ACE降至正常水平 ,AⅡ低于反搏前 ,但仍高于正常水平。【结论】体外反搏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不同环节起抑制作用 ,这可能是EECP保护缺血心肌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 我院自1985年初引进广州产WFB—ⅡB型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应用于临床已1年,现将我们治疗的22例总结如下。病例选择方法临床已确诊的冠心病,有典型心绞痛发作史(包括劳累性或自发性心绞痛)。治疗前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性改变或休息时心电图正常运动后出现ST—T改变,无心律失常,血压稳定者作为体外反搏观察对象。男15例,女7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42岁,平均年龄52.5岁。每次反搏一小时,每日一次,12次为一疗程。计1个疗程12例,2个疗程7例,3个疗程3例。反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予后复发率和伤残率都很高。我院自1992—04~1995-09应用体外反搏装置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184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84例中脑血栓形成144例,单纯性脑动脉硬化40例,男126例,女58例。年龄在35~71岁。50岁以下者16例,50~59岁76例,60~69岁90例,70~71岁2例。接受治疗时病史最短3个月,最长达6年。均经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反搏治疗时间最长达6个疗程,最短1个疗程。2仪器与方法采用广州产WFB-Ⅱ型体外反搏装置,每日治疗一次,每次50分钟,12次为一疗程,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前后循环血液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变化,探讨EFCP防治冠心病的机制。方法 20例1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的患者进行EECP治疗,于第1次反搏前10min内、第1次反搏后、3个疗程结束时采血。1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用放免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液中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Ⅱ)浓度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液中肾素活性、AⅡ水平及ACE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水平。第一次反搏后三者均呈不同程度升高,随后持续下降,1个疗程后,ACE降至反搏前水平;2个疗程后,AⅡ降至反搏前水平;3个疗程后,肾素活性降至反搏前水平,ACE降至正常水平,AⅡ低于反搏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结论 体外反搏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不同环节起抑制作用,这可能是EECP保护缺血心肌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眩晕是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均可引起的一种自身或外物的运动性幻觉 ,是主观的平衡感觉障碍 ,神经、心血管、血液、眼部等多系统的病变 ,均可产生眩晕症状。我院对 2 6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患者进行WFB -Ⅳ电脑控制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施以体外反搏治疗 (简称ECP) ,共 2 0 8次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2 6例患者中 ,男女比例为 15 :11。年龄 30~ 6 5岁。均以突然眩晕为主要首发症状就诊。发病到就诊时间 4h~ 1个月。本组病例均做一般检查 ,脑神经检查、心电及头颅CT检查 ,结合眩晕特征作出初步诊断。在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体外反搏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体外反搏组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每次30 min,每天2次,连续35 d的体外反搏治疗。治疗前,治疗后48 h、2周、3个月和6个月测量患者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PI)、糖耐量负荷试验2 h葡萄糖(PPG120)水平及一氧化氮(NO)含量;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48 h及2周时体外反搏组FPG和PPG120水平降低,HOMA-IR及ISI改善,NO含量增加(P<0.05);治疗后3个月,HbA1C水平降低(P<0.05)。结论:体外反搏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且疗效可持续3个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加丹参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临床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男63例,女57例。随机分为3组:反搏组40例,单纯体外反搏治疗,1次/d;丹参组40例,单纯注射治疗,1次/d;综合组40例,同时应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10d为1个疗程。结果:反搏组、丹参组、综合组3组近期疗效依次为57.5%、85.0%和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反搏组<丹参组<综合组。结论:体外反搏加丹参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复发率低,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院采用广州医疗仪器厂生产的WFB-Ⅳ电脑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一年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31例获得较满意疗效。本组男23例,女8例,年龄35~75岁。除3例门诊病人外其余均系住院患者。诊断依据及疗效评定均按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治疗时选用的反搏压力为0.45~0.5 kg/cm~2,每日1次,每次1小时,连续12次为1疗程。根据病情决定疗程次数,一般2~3疗程,同时配合常规药物疗法。治疗结果:基本痊愈2例  相似文献   

10.
刺五加注射液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失眠症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失眠症的刺五加注射液联合体外反搏治疗体会。方法 治疗组用刺五加注射液及体外反搏治疗 ;刺五加组只使用刺五加注射液 ;体外反搏组只使用体外反搏治疗 ;对照组用安定片。疗程均为 10d。结果 治疗组显效 18例 ,有效 15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 91.7%。刺五加组显效 10例 ,有效 12例 ,无效 14例 ,总有效率 6 1.1%。体外反搏组显效 12例 ,有效 11例 ,无效 13例 ,总有效率6 3.9%。对照组显效 10例 ,有效 10例 ,无效 16例 ,总有效率 5 5 .6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刺五加组及体外反搏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组与刺五加组、体外反搏组比较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静脉注射联合使用体外反搏是治疗失眠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体外反搏治疗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结果经治疗一疗程后体外反搏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两组治疗效果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体外反搏联合天麻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体外反搏 (ECP)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3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 1个疗程 (每天 1h,1 2 d)的反搏治疗 ,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 ECP前后的心肌缺血发作阵次及持续时间、房性及室性早搏变化。结果 :ECP治疗前心肌缺血发作阵次为 (1 5 .89± 7.1 9)次 / 2 4 h,缺血总负荷为 (2 90± 1 39.32 ) mm· min,ECP治疗后分别为 (5 .9± 3.2 )次 /2 4 h和 (1 0 8.1 6± 6 5 .95 ) mm· min(P <0 .0 1 )。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ECP对改善心肌缺血总负荷及心律失常仍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而动态心电图检测则为体外反搏治疗效果提供了有用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198 9年至 1999年 ,笔者选择 2 5例住院及门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进行体外反搏治疗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按“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 ,选择了 2 5例门诊及住院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进行体外反搏治疗。接受治疗的 2 5例患者中 ,男性 2 3例 ,女性 2例 ;年龄 4 5岁~ 76岁 ,平均 6 0 0 8岁 ;病程 1a~ 3a,平均为 1a;7例有高血压病史 ,5例有颈椎病病史 ,3例有冠心病病史 ,3例有脑梗塞病史。1 2 治疗方法采用广州产WFB ⅡB型体外反搏装置 ,按体外反搏常规操作。在病人下肢及臀部分别包扎…  相似文献   

14.
<正> 我院近年来对临床诊断明确的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了以体外反搏为主的治疗措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8例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15~39岁之间;急性1例,慢性7例。入院初Hb40~70g/L,平均53g/L;PC 46~70×10~9/L,平均57.5×10~9/L。骨髓增生活跃5例,减低3例。治疗方法:药物:雄性激素糖皮质激素、间断输血等;反搏治疗:应用上海延中医疗器械厂产四肢序贯式反搏机每日反搏1次,每次60min,压力0.35~0.40kg/cm~2,12次为1疗程,平均2疗程。  相似文献   

15.
<正> 体外反搏是一种机械性循环辅助装置,在国内用于临床已有十余年历史。我们应用广州医疗器械厂WFB-Ⅳ型体外反搏装置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8例,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1、本组8例均系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5例,女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高血压病Ⅲ期,肾功能不全1例。 2、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内科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67页。二、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国内1982年全国会议上拟定:每天反搏1小时,12次为一疗程。气囊压力为0.35~0.45kg/cm~2。本组8例均连续反搏治疗一疗程。反搏治疗期  相似文献   

16.
应用体外反搏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已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体外反搏疗法降低血液粘度国内很少报道,为了探索体外反搏的降粘效果,我们对血液粘度增高的病人进行了体外反博治疗中各项血液粘度指标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的选择,本组共30例,男28例,女2例,年龄56~64岁,平均年龄62岁,分别患有冠心病,脑供血不全,高血压病。30例均无反博禁忌证。1.2治疗方法。应用广州产华南牌增强型WPB-IV到四肢序贯式体外反搏器,l次周,lh/次,12次为一疗程。反博压力为0.4kg八m‘,一般治疗l~2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各…  相似文献   

17.
黄俊  蔡广  曾海城  肖旋  庞亮亮 《广东医学》2012,(21):3275-3276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为3组:反搏组、前列地尔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40例,治疗10 d后观察眩晕发作情况。结果近期疗效:综合治疗组97.5%,前列地尔组85.0%,反搏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综合治疗组>前列地尔组>反搏组。结论应用体外反搏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韦海珠 《海南医学》2011,22(3):56-57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清IL-6及CRP水平的影响,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机制。方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反搏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体外反搏组每天给予45min体外反搏,3个疗程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体外反搏组治疗后血清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及CRP水平均无明显降低。结论体外反搏可降低冠心病患者IL-6及CRP,可能对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在体外反搏(ECP)治疗前后循环血液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指脉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探讨ECP防治冠心病的机制.[方法]对20例1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的患者进行了ECP治疗,同时监测指脉波参数.分别于第1次反搏前、3个疗程结束时采血,用放免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液中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质量浓度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结果]指脉波呈上升趋势,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1个疗程后,肾素活性与ANGⅡ浓度高于反搏前;2个疗程后,ANGⅡ降至反搏前水平,ACE低于反搏前;3个疗程后,肾素活性降至反搏前水平,ANGⅡ与ACE低于反搏前.血浆ANGⅡ水平与指脉波成负相关关系.[结论]体外反搏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可能是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体外反搏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对 10 8例病人在进行单次体外反搏治疗前后进行血糖监测。结果 :10 8例病人体外反搏前血糖为 7.2 9± 3.2mmoI L ,体外反搏后血糖为 6 .11± 2 .4 0mmoI L ,经统计学处理P<0 .0 1。无论是糖尿病患者 ,还是非糖尿病患者 ,反搏后血糖均较反搏前血糖降低 ,P <0 .0 1。结论 :提示体外反搏对糖尿病和非糖病患者均有一定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