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建立黄河水权制度和水市场实现黄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黄河水资源日益缺短和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今天,研究黄河水资源所有权、使用权和水市场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对依法加强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利用水市场调节功能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水资源定义、民法物权理论和黄河水资源管理实践经验,提出黄河水权是准物权、黄河水市场是一个准市场的概念;提出建立黄河水市场、黄河水资源使用权审批制度、黄河水资源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实行黄河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以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同时,对实现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2.
陈效国 《中国水利》2002,(10):93-96
通过对黄河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提出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思路,即坚持政府宏观调控,民主协商、水市场调节三有机结合的基本配置模式,以及政府在市场管理和利益调节过程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搞好水资源综合规划,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  相似文献   

3.
根据山东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的现状,提出了建立科学的供水管理体系,加强供水管理的与监督,实现供水调度优化组合,编制操作性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实行限水、轮灌、调水等具体的优化调度措施,以缓解山东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发挥黄河水资源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4.
黄河断流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2年起,黄河出现经常性断流。断流与天然来水、干流控制性水库运用及工农业用水等多种因素有关。经过分析认为,龙羊峡水库投入运用以前,黄河断流主要是因为刘家峡一个水库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都不够,龙羊峡投入运用以后断流的主要原因:一是黄河中下游河段缺少控制性水库;二是沿程用水量越来越大,使得水资源总量显得不足。目前在黄河水资源配置中的主要矛盾不是缺少调节库容,不是库容不够,而是根本没有更多的水可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黄河水资源的现状作了深入分析,对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提出了意见。旨在让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了解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势,从而提高公众的节水、惜水意识,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与保护。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现状,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四个水平年进行多方案的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分析了黄河水对经济各部门需水的可能满足程度及供水效益,得到了关于黄河水资源利用问题的一些认识,提出了黄河供水能力可基本满足2010年水平黄河地区各部门低限用水要求的观点及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的对策,为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冯黎  宋臻 《西北水电》2004,(3):27-33
概述了黄河水资源的特点、用水现状及水资源利用中的主要矛盾。剖析了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水库构成的水量调节体系。并结合西线南水北调,系统分析了这一水量调节体系对水资源调节配置的能力及协调水力资源利用与水资源配置关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黄河水资源的调度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民治黄以来,黄河水资源管理得到加强,三门峡,刘家峡水库纺凌调度方式不断完善和改进,黄河水量调度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黄河水资源必须统一管理和调度,在保证黄河防洪、防凌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各种手段强化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调度黄河水量,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今后应建立适应黄河特点的黄河水资源管理体制,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取水许可、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与水质,使有  相似文献   

9.
绿洲生态稳定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宁夏绿洲为例,综合考虑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环境因子四项影响绿洲生态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系统的绿洲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以及依托配置模型构建的植被群落盖度与地下水埋深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绿洲生态稳定性预测模型,对受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绿洲生态演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预测未来不同水资源条件下的绿洲生态稳定性。预测结果表明,2010、2020年水平年50%黄河来水频率下,绿洲生态稳定性整体处于良好状态;75%黄河来水频率下,整体处于一般状态。绿洲生态稳定性变化趋势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0.
黄河水资源战略管理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游艺机吕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对黄河水资源进行战略管理的途径是,进行水资源功能区划,对黄河流域地形地貌、水沙特性、水资源分布、区段特点、作用差异等因素综合考虑,将黄河流域划分为自然资源保护区、水电资源开发区、农业节水灌溉开发区、水土保持治理区和防洪重点区等5个区;实行市场配置,建立黄河水资源基金;建立存水银行;使用水资源法制化等。  相似文献   

11.
实施南水北调加大微咸水、咸水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落实朱镕基总理提出的南水北调工程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要求,实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根据沧州市水资源匮乏,但分布大量微咸水、咸水的状况,提出了加大微咸水、咸水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及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河流域水量调度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塔里木河流域水量调度问题,建立以经济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满足种植业水量优化配置和生态水有效配置的优化调度模型.模型运用遗传算法对种植业水量进行优化配置,以保证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并以生态需水水量和生态需水警戒级别为基础,将有限的水量按照轮灌法分配各个生态单元的生态用水;同时运用自适应理论,根据最新的水文信息和引水信息逐时段地调整各个用水单元的水量分配过程,以保证优化模型分配的水量能够进行有效的调度.以塔里木河流域2005调度年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优化调度模型可以有效进行水量优化配置和实时控制,为流域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受水区的水资源调度与配置问题,以受水区总缺水量最小和泵站总能耗最小为目标,建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将南水北调工程调水与本地水资源进行联合配置,并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大为目标,构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资源配置模型。采用基本方案和节水方案进行了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降水保证率分别为50%、75%和95% 3种情况下,受水区节水方案缺水率比基本方案分别下降了2.91%、3.61%和3.83%;受水区节水方案下各工程基本完成了受水区的供水任务,且优先利用了泵站单位能耗较小的运西线进行调水,说明优化调度配置方式在保障受水区用水的基础上,能够以更为经济节能的方式运行。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来水后北京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北京市水紧张局面的根本措施,该工程完成后,水量调蓄运行是水管理工作的关键问题,应及早筹度落实,利用西部永定河滞洪水库及周边建设水源井以调节来水,形成以密云水库和南水北调来水为主的供水系统,两个水源系统联合调节运行,是南水北调来水后调节运行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徒骇马颊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资源配置不仅关系到当地的生态系统安全,也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徒骇马颊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模型,进行基准年和规划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并提出了该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这将对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区间分析在水资源配置和谐性评判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资源配置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水资源配置和谐性是评判在一定条件下,对一定量、质的水资源,根据社会、经济和生态对水资源的需求,进行科学和有效地配置,达到总体平衡和相对合理的指标,区间分析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考虑到水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水资源配置中各个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将区间分析运用于对水资源配置和谐性的评判中,提高和谐性评判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西北大开发中黄河水资源的配置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状况是西北大开发的重要前提之一。黄河作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水源 ,厉行节约、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是保障其可持续开发利用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第一、第二产业是节水的重点 ;由于水资源在我国社会经济的特殊地位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水资源的配置将仍需采取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配置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总量控制原则和优先原则是计划前提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两个基本原则 ;在水资源保护对策上 ,要标本兼治 ,抓紧制定“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 ,及早对入河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海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河流域目前开展的水权制度建设,是从流域内单个流域或水系考虑,分别进行各自的水资源配置。海河流域水资源匮乏,供需矛盾突出,水事纠纷频繁发生。为了缓解流域的水资源问题,修建了大量的供水工程,这些工程对水量的再分配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将改变区域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如引滦入津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等。随着不同供水工程的建设,区域的水量分配方案也处在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同时,一些规划的实施,也对水资源管理和水量配置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权与水量分配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所有权形式决定水量分配的主体.根据宪法和法律,中国水资源属国家所有,这就决定了中国由国务院代表国家对水资源进行分配.在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取水许可制度,实现水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实现对水资源使用权的分配.目前,中国水权制度已经建立,水量分配对完善我国水权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长藤结瓜式水利系统配水既要满足灌区的灌溉需水还要实现发电、供水等综合利用效益最大的特点,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构建了以发电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灌溉、供水、航运等为约束条件的长藤结瓜式水利系统配水过程优化数学模型。结合数学模型的结构特点,提出了采用模拟迭代技术对模型进行求解的方法,并明确模型求解的主要步骤和流程。根据长藤结瓜水利系统配水过程优化模型及求解方法,结合江山市峡口灌区实际,对峡口灌区渠道的配水过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推荐的配水过程,在满足灌区灌溉、供水要求的基础上,可增加灌区内不同电站发电量2.40%~5.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